【更多內容】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藍字“金華吃貨才子哥”進入訂閱
【分享】點擊右下角轉發(fā)或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茶是什么?陸羽【茶經】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餅櫚,莖如丁香,根如胡桃。”相傳,遠在四五千年前的神農氏時期,我們的祖先在從事與自然界的斗爭中發(fā)現了茶及其藥用價值,之后由藥用逐漸演變成生活中的食物和飲料。茶葉的利用從咀嚼鮮葉到生煮羹飲直至今天的散茶沖飲,“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成為我們不可缺少的飲料。
作為六大茶類之首的綠茶是我們江浙人最熟悉的茶類,由于其不發(fā)酵工藝,所以有效保留了茶葉的營養(yǎng)成分,對長期飲用者有顯著的保健功效。神醫(yī)華佗【食經】中記載“苦茶久食,益意思”。唐代詩僧皎然詩云“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代的醫(yī)學家陳藏器對茶的功效,更是一言以概之:“茶乃萬病之藥”?,F在醫(yī)學也以數以萬計的文獻論證了飲茶對健康的益處。
現在在國際上流行的防癌食物名單中,綠茶也一直名列前茅,而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新加坡的一項研究又為它增加了一道光環(huán),說綠茶中的有益物質可提煉成抗癌藥,打擊腫瘤效果非常的好,且副作用小。
據報道,這項來自新加坡生物工程和納米技術研究所的研究發(fā)現,綠茶中富含的茶多酚與抗癌藥赫賽汀結合,可以變成一種穩(wěn)定而有效的復合藥物直擊腫瘤部位。與不含茶多酚的赫賽汀相比,該藥物控制腫瘤生長的效果更好,還能延長藥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使藥力更持久。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傳統抗癌藥物毒副作用大,而這種復合藥物的副作用相對更小一些。
喝綠茶有助防癌早已得到證實。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9年時間調查,發(fā)現每天喝4杯綠茶能將癌癥風險降低40%;歐美多國研究證實,綠茶能降低乳腺、前列腺、肺、口腔、膀胱、結腸、胃、胰腺等多部位腫瘤發(fā)生的危險性;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共同研究發(fā)現,綠茶對抗癌藥物中的毒副作用有明顯解毒效果,癌癥病人在服用抗癌藥柔紅霉素的同時多喝綠茶,能大大提高其療效。
除了防癌抗癌,綠茶還有很多保健功效,可謂“超級飲品”。
保護視力:2010年美國一項研究發(fā)現,綠茶中的多種復合物對眼部組織,尤其是與角膜相關的組織有保護作用。
預防癡呆:70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天喝4杯綠茶,出現抑郁癥癥狀的幾率減少44%;每天喝2杯以上綠茶的老人癡呆幾率比每周喝3杯以下的同齡人低一半。這是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對超過1.4萬名65歲以上老人隨訪3年后得出的結論。
抗毒殺菌: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稱,綠茶富含的茶氨酸可使人體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強5倍;用綠茶漱口能有效預防牙齦出血和蛀牙。
強健心臟:日本東北大學研究還發(fā)現,與一天喝少于1杯綠茶的人相比,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男性,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22%,女性則減少31%。
安吉白茶是綠茶中的佼佼者,經生化測定,發(fā)現安吉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很高,普遍在6%左右,最高的甚至達到9%,是普通綠茶的3-4倍;茶多酚含量則在10-14%,酚氨比只有16-23。這種罕見的高氨低酚現象也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鮮的生化基礎。而氨基酸高,特別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細胞促進干擾素的分泌,從而提高人體抵抗外界的侵害力,對提高記憶,降血壓,減肥,護肝等都有明顯作用。我國著名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高度評價安吉白茶,稱其“具有觀賞,營養(yǎng),經濟三大價值,其它綠茶不能與之相比”。
為此,才子哥一行前幾天特意去了一趟安吉,考察了白茶市場、茶山和茶廠,對白茶的生產、加工與流通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據說:很多看過這篇文章的朋友,都默默的訂閱了《金華吃貨才子哥》
關于我們
【江南才子的美食館】公眾號:sanzhiywl
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微信美食與健康的信息平臺!你值得擁有!
2013年度搜狐新聞客戶端最佳地域美食自媒體人
歡迎訂閱我的搜狐手機新聞自媒體: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或者想和您的朋 友分享,那么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圖標,安裝搜狐手機新聞客戶端,然后查找“金華吃貨“,請別忘了點擊”訂閱“按鈕,還有更多更好的文章在等著你,還可以將 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或者朋友圈,讓您身 邊的朋友都能選擇去閱讀它。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查找公眾賬號:【江南才子的美食館】
搜索微信公眾號:sanzhiywl
登錄我的博客: ; 二維碼輕輕一掃
內容分享:點擊右上角即可 分享至朋友圈。
怎樣訂閱sanzhiywl的微信?關注 的方法有二種;
打開微信,點擊朋友們,然后添加 朋友,使用“搜號碼”功能,輸入sanzhiywl,即可以找到并關注我 的微信公眾帳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