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跑步后,到底該補充多少水分?該喝多少水?

跑步后,到底該補充多少水分?該喝多少水?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03:22

耐力類運動對于補給的需求

水分流失及補充需要

在我們跑步過程中,血液流動會加快,目的是為了把氧氣快速的補充到身體的各個細胞當中,幫助身體持續(xù)運動。

運動時,出汗會帶走大量的水分,同時隨著水分一起流失的還有鈉、鉀等無機鹽。時間長了便會引起疲勞,甚至電解質紊亂導致抽筋、休克等。

一般來說,當失水量占體重的2%時為輕度脫水,4%時為中度脫水,6%~10%時為重度脫水。

那么跑步到底應該怎么補水呢?

原則上是缺多少補多少,很多運動手表都會估算運動時汗液流失的量,以我某次參加本地10.8公里比賽為例,跑步十公里,手表估計汗液流失498毫升,那么我就應該補水498毫升。

補水量和氣溫有很大關系,天熱時候出汗量大,比如去年夏天我的一次十公里,手表估計汗液流失961毫升,所以夏天運動就需要更多的補充水分。

同時補水多寡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出汗量巨大,就拿我來說,我的出汗量就很少。去年夏天和一個崇禮192大神騎行,同樣速度和距離的情況下,我只有輕微的細汗,而他衣服一直是濕透的。所以我騎了50公里,水壺里還有小半瓶水,而他已經(jīng)喝了3瓶水了。

在運動過程中補水還需要注意小口多次的原則,大約每10-15分鐘喝一小口,如果運動過程中牛飲,胃里存了太多水的話,在跑動過程中會產(chǎn)生晃動,影響我們的腸胃正常蠕動,進而引起腸胃不適,導致我們跑不動。

如果你沒有相同功能的運動手表,也可以參考這個公式,跑步時的脫水量=10g*你的體重(單位公斤)*運動時間(單位小時)。

例如我體重65kg,那么根據(jù)公式跑步一小時的脫水量就是650毫升。

因為是估算,所以保險起見補水量可以再乘以1.5,也就是最好能夠補水975毫升。

電解質流失及補充需要

上面說了,長時間耐力運動中,除了出汗流失水分外,也會流失鈉、鉀等無機鹽,這種情況下除了補充水分,也要補充相應的電解質了。

所以和我一樣有運動習慣的人,日常還應該適量補充鈉和鉀以及各種維生素,跑步運動前后也考慮喝一些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這類運動飲料,對于我這類玩耐力型運動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而這類飲料市面上也有很多選擇,佳得樂、寶礦力等等,除了預包裝飲料,也可以買電解質粉自己根據(jù)需要沖飲,甚至有些大佬也會自制電解質水。

運動前中后如何補水能保持和恢復體能

雖然說每個人體質有差異,也有自己的補水習慣,但是對于很多跑步新人,尤其是最近打算開始嘗試馬拉松比賽的跑友,可以參考這個運動前中后補水的基本原則,以這個原則為基礎,慢慢摸索更適合自己的補水策略。

運動前,應進行預防性補水,避免運動中脫水,同時也可以使我們在運動過程中感覺比較舒服。

運動前至少4小時,喝450-600毫升的水或運動飲料。運動前15-20分鐘,分2-4 次補充水或運動飲料400-700毫升,每次100-200毫升為宜。

運動中,采用少量多次的辦法進行,使身體不斷得到水分的補充,以保持體液平衡。

如果運動時間小于1小時,每運動15-20分鐘,喝100-300毫升的水,超過1小時,每運動15-20分鐘,喝100-300毫升的運動飲料,每小時飲用量不超過1升。

運動后,要充分補水,使進出肌體的液體達到平衡。

新人可以參考這個原則,在運動過程中多嘗試幾次,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慢慢調整,就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補水方式。

個人補水、電解質的方式

因為我個人出汗少,冬天十公里的常規(guī)訓練我確實可以不喝水,但是更長距離的情況下,我會帶上腰包或者越野背包,自帶水和補給。

尤其是進山訓練時,越野背包可以搭配兩個水壺倉,一個水壺灌純水,另一個水壺就會灌入準備好的電解質水。

如果是操場跑步那就方便了,場邊放一瓶水,尤其是間歇跑時,每一組組間休息都會喝一小口

夏訓已經(jīng)開始了,最近比較常喝的電解質飲料有兩種,一種是植電的電解質沖劑,進山或者外地比賽會帶上幾包,隨時可以兌水喝,一種是東鵬的電解質飲料,帶去田徑場或者提前灌倒水壺里都可以

相關知識

都在讓你多喝水,人體一天到底應該需要多少水呢?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
我們每天究竟應該喝多少水?
減肥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呢
不同年齡段的人,每天到底該喝多少水?這篇全了
正常人一天該喝多少水
夏季喝水少危害多多 科學補水是關鍵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解讀正確的水分攝入量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從0到70歲的水量表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喝水多了會“中毒”

網(wǎng)址: 跑步后,到底該補充多少水分?該喝多少水? http://m.u1s5d6.cn/newsview32713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