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第一批90后注意了,關乎30歲后的健康!

第一批90后注意了,關乎30歲后的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04:28

明天,

2020年就要來了,

1990年出生的人,

30歲了?。?/strong>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過了今天,第一批90后將正式邁入30大關!

古人云,三十而立?!?0歲」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年紀,過了30歲,需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容顏、體能、智力悄然衰退,身體各大部件機能也開始走下坡路。

該如何面對這樣的變化?本期大象醫(yī)生和你聊聊30歲后的健康問題。

30歲的健康危機

很多人認為,30還年輕,年輕就是資本,大病與自己無關。

事實上:

天涯社區(qū)副主編金波猝死在北京地鐵,年僅34歲;

在中國好聲音出名的姚貝娜,因乳腺癌去世時只有30歲;

湖北武漢的劉凌峰,37歲被查出胃癌晚期;

……

報告顯示:30歲是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病開始抬頭的一個起點。

而大病一般有10至15年的潛伏期,很多40多歲病故的人,正是30多歲時開始累積的。

30歲,你會更容易胖

30歲后,即使維持之前的運動量和飲食量,每天消耗的熱量也會逐漸減少,因為基礎代謝率較前降低,更容易發(fā)胖。

30歲,你會更“脆弱”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出現(xiàn)骨骼肌肌量、肌力下降及肌功能減退等問題。研究表明,人體在青年期骨骼肌肌量達到峰值,30歲以后逐漸出現(xiàn)下降趨勢。

30歲,壓力越來越大

30歲后,年輕人開始頂門立戶,生活不規(guī)律、壓力大、身體透支……WHO報告顯示,我國有5400萬抑郁癥患者,30歲左右是最高發(fā)的年齡段。

30歲,肌肉開始萎縮了

30歲后,肌肉每年就會以1%的速度減少。肌肉重量的減少會導致糖代謝和脂代謝的能力下降,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也可能是年輕時肌肉沒有攢夠。

防病從30歲開始!

防病趁年輕,90后該看看:

1、30歲后,別讓自己太累

30歲正是辛苦打拼的時候,大部分白領的生理年齡比自然年齡要高10歲~13歲,主要原因是壓力大或者生活不規(guī)律,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脂肪肝,甚至發(fā)展為胃癌、結(jié)腸癌等。

學會適當放松,給自己安排好休息空檔,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堅持運動,放松身心,儲存能量。

2、你緊張血管也緊張

不要以為心血管病是老年病,很多年輕人的血管已經(jīng)老了。工作生活壓力大,你緊張,血管也緊張,結(jié)果心率加快,血壓也升高,長期下去,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30歲后長期處于過勞狀態(tài)的人,體檢時最好加查一個大血管彩超,包括頸動脈、股動脈和股靜脈,可以及時篩查粥樣斑塊阻塞。

3、30歲,存鈣還不晚

30歲以后,無論男女,骨量都開始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而骨質(zhì)疏松的危險性不容小覷,持續(xù)時間越長,程度越重,骨折發(fā)生風險越高,而骨折會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

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鈣,抬高骨量平臺,以錯后骨質(zhì)疏松的到來。

4、30歲后,生育力在下降

男性:長時間坐在辦公室,渾濁的空氣、電腦輻射、高脂高蛋白飲食、缺少運動、缺少心理疏導等導致體質(zhì)下降,都會影響30歲男性的生育功能。

女性:卵巢早衰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出現(xiàn)卵巢早衰,只能盡力緩解、減慢早衰速度,及時就醫(yī)。

從28-30歲開始,定期、全面檢查卵巢。每年進行一次B超檢查,能顯示卵巢大小,查看卵巢情況,其次是腹腔鏡檢查、婦科檢查。

5、30歲后,糖尿病增長加快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糖尿病發(fā)病在30~45歲的“事業(yè)型”人群中增長最快。這類人群的特點就是玩命工作,還不運動、忽略自我保健。

體檢除了查空腹血糖,最好加查一個糖化血紅蛋白,這樣測糖尿病會更準確。

6、30歲后,學會認識癌癥

30歲后,癌癥發(fā)病率快速增長。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差的生活習慣,使得年輕人得結(jié)直腸癌越來越多,胃癌越來越年輕化,宮頸癌平均發(fā)病年齡不斷提前。

熬夜壓力大,體重莫名減輕;長期吸煙,突然咳嗽咯血…這很可能是癌癥的早期征兆。讀懂身體釋放的危險信號,及時識別早期癌癥:

肺癌——反復感冒咳嗽,及時做胸片低劑量CT

建議年輕人定期做個健康體檢篩查肺癌,如X線胸片,低劑量的螺旋CT。

值得提醒的是,要是感冒超過常規(guī)的治療時間(一周),或是短時間內(nèi)反復感冒,如一個月感冒兩三次,則要及時去做個胸片檢查,排除相關病因。

胃癌——有胃痛,每年做次胃鏡

經(jīng)常飲食不規(guī)律的年輕人,若常有脹氣、泛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要當心,這也許不是消化不良或胃炎,而可能是胃癌信號。

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若有嘔血和便血、不明原因的消瘦,要及時排除癌癥。檢查可選擇胃鏡、上消化道造影、B超、CT等。

肝癌——肝炎篩查+甲胎蛋白+肝B超

肝癌不同于其他腫瘤,我國的肝癌有非常明確的高危因素,就是有肝炎,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這部分人群。

乙肝患者建議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主要篩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肝臟超聲。

結(jié)直腸癌——每隔3至5年做一次腸鏡

經(jīng)常吃高脂高熱食物、生活不規(guī)律、抽煙嗜酒、有熬夜習慣的人患結(jié)直腸癌幾率會大大增加。

有高危因素的年輕人應每隔3至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的年輕人,腸鏡檢查開始的年齡也要提前。

宮頸癌——定期婦科檢查+接種疫苗

定期婦科檢查。有性生活的年輕女性,每年應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及HPV檢測,如果連續(xù)三年檢查結(jié)果正常,可間隔三年檢查一次。

條件允許下可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發(fā)生。

乳腺癌——乳腺B超+鉬靶

一般來說,25歲以上的健康乳腺每年一次乳腺彩色B超檢查就可以,而40歲開始,要加上鉬靶。

如果家族中有三個女性患乳腺癌,或母系家族里有一個以上卵巢癌患者時,彩超聯(lián)合鉬靶的檢查時間,就要提前到35歲。

最后,祝大家元旦快樂,愿每一位90后的30歲,健康喜樂,不懼未來!

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喲~

大象醫(yī)生遠程問診

體檢報告看不懂?沒時間去醫(yī)院?處方藥還要排隊掛號?看病只能靠搜索引擎?私密煩惱又不想暴露隱私?……

大象醫(yī)生遠程問診服務來了。關注微信公眾號“大象醫(yī)生”,咨詢大象醫(yī)生健康管家了解更多詳情!

(本圖文部分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謝謝?。?/p>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90后”月嫂來了
30歲后怎么瘦?
90后健康養(yǎng)生之怪現(xiàn)象
90后養(yǎng)生80后跑步對抗中年焦慮?8成白領關注亞健康
似乎成了老年人追求健康長壽的金科玉律
終于來了?第十批國家集采最新消息傳出,這 3 點值得關注
30條產(chǎn)后護理常識,最后一條太意外了
50歲后,胖點好還是瘦點好?研究發(fā)現(xiàn):體重有這個特點的人,更容易活到90歲!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
90后的健康焦慮,吃“它”全能搞定!

網(wǎng)址: 第一批90后注意了,關乎30歲后的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30451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