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大黃中成藥-中藥全書

大黃中成藥-中藥全書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21:31

[中成藥]

1.大黃散 生大黃適量。取生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即得。本品為黃棕色粉末,氣清香,味苦。顯微特征: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 較大;或取本品少許,置濾紙上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濾紙即顯紅色。功能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 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療瘡,瘀血經(jīng)閉等。口服,每次3—12g,每日2次。 (南京市衛(wèi)生局《醫(yī)院 制劑規(guī)范》1989年)

2.九制大黃丸 大黃500g九蒸九曬。取上藥進行干燥,混合碾細,照凈粉量加煉蜜50%-52%,并黃酒24g迭成小丸,每3g不得少于50 粒。用于腹痛下痢,大便秘結,癥瘕積聚,宿食留飲。每次6—10g。孕婦忌服。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3.大黃酊 大黃200g,甘油100g,乙醇適量。取大黃粉碎成中粉,過篩,照滲漉法,用6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以每分鐘3—5mL的速度依法滲漉,俟?jié)B漉液達750ml,停止?jié)B漉,漉渣中余存的溶劑,用力壓出,合并濾過,濾液中加甘油與適量乙醇使成 1 000ml,必 要時濾過,即得。密封,遮光保存。本品為棕黃色液體,味苦。乙醇含量應為45%-54%。功能健胃。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 服,每次1—4ml。 (《浙江省藥品標準》1983年)

4.大黃流浸膏 大黃 (最粗粉) 1 000g,乙醇 (60%) 適量。取大黃粗粉,用60%乙醇作溶劑,按滲漉法制備。先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 存,續(xù)漉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初漉液850ml中,混合后,再加60%乙醇稀釋,使成1 000ml,靜置,俟澄清,濾過,即得。本品為棕色的 液體;味苦而澀。含乙醇量應為40%一 50%,含總固體不得少于30.0% (g/g) 。功能刺激性瀉下,苦味健胃。用于便秘及食欲不振???服,每次 0.5-lml,每日1-3ml。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1985年)

5.大黃浸膏片 大黃1 000g。取大黃粗粉,篩取 120號細粉20%,其余粗粉800g,按滲漉法以醇為溶媒,至滲漉液達生藥4倍量時,即予 停止,濾過,濃縮成稠膏,測定含量。按規(guī)定浸膏量與保留的細粉混合,壓制成片,即得。每片含蒽醌4.7mg,片重0.5g。功能瀉熱通 腸,涼血解毒,行瘀破積。用于大便秘結,積食不下,發(fā)熱,神昏譫語,腹痛痞滿,口瘡,牙痛,目赤,鼻瘡,濕熱眩暈,吐血,衄血等癥。外用擦皮膚熱癤、癬、瘡等癥。每次1-3片,每日2次。 (《中藥制劑匯編》)

6.顛倒散 大黃500g,硫黃500g。將大黃軋細粉,過140目篩,再與硫黃細粉配研,混勻,過重篩。分裝,即得。本品為黃色粉末,有硫 黃味。功能清熱涼血,散瘀消腫。用于癬瘡,脂溢性皮炎。取適量藥粉,用涼開水調敷患處。 (《吉林省醫(yī)院制劑規(guī)范》1984年)

7.百順丸 大黃800g,豬牙皂80g。以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生蜂蜜40- 50g與適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每 10粒重1g。本品氯仿提取液蒸干后,加氫氧化鈉顯紅色;加酸至酸性時,則紅色消失,變?yōu)辄S色。功能通滯攻積,清熱解毒。用于實熱 內阻,大便秘結??诜?每次3—6g,每日2次。 (《湖北省藥品標準》1980年)

8.三黃片 大黃300g,黃芩300g,鹽酸黃連素 5g。取大黃100g粉碎成細粉,過篩;大黃200g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 時后,緩緩滲漉,滲漉至漉液基本無色,回收乙醇,濃縮成清膏。取黃芩 300g加水,溫浸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放冷,以 鹽酸調節(jié)pH值為1.0—2.0,靜置24小時,析出沉淀濾過,沉淀用水洗至中性,低溫干燥,加入大黃清膏、大黃粉及鹽酸黃連素混勻, 用60%乙醇適量制顆粒,干燥,壓制成1 000片,包糖衣。片心棕色,氣微香,味苦。顯微特征:草酸鈣簇晶大。本品乙醇溶液加鹽酸0. 5ml與含氯石灰 (漂白粉) 少量,搖勻,即顯紅色;加鹽酸0.5ml與鎂粉少許,搖勻,水浴加熱顯紅色,加醋酸鉛試液即發(fā)生黃色沉淀。功 能瀉火解毒,燥濕清熱。用于火毒內盛,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痔瘡,便秘,黃疸,胸中煩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外科瘡 瘍??诜?每次4片,每日3次。 (《湖北省藥品標準》 1980年)

9.腸道沖劑 生大黃1 200g,芒硝750g,枳實 900g,厚樸900g。取大黃研粗粉,用60%乙醇按滲漉法浸漬24小時后,以每分鐘1-3ml的速 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約3 000ml,繼續(xù)加乙醇浸漬滲漉,候有效成分提完,即得60%乙醇滲漉液,備用。芒硝粉碎,過 80目篩,備 用。將枳實、厚樸兩味加水煎熬2次,分別 2小時、1.5小時,合并藥液,濾過,濃縮至稠膏狀,加3倍量95%乙醇,靜置24小時,濾過, 濾液合并大黃滲漉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液再改用水浴濃縮至稠膏狀。將芒硝粉和適量的白糊精、白糖粉與上述濃縮液攪拌均勻,過 10目篩網(wǎng)制成濕顆粒,干燥,整粒,分裝 100袋即得。用于急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每次1袋,術后通便 減半,開水沖服?!病吨兴幫▓蟆?984,(3) :28〕

10.一捻金 大黃300g,檳榔100g,二丑100g,麗參20g。共為細面,每包1.5g。用于食積不化,冷熱不和。每包分2次服,清水調服。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11.導赤丹 大黃300g,梔子240g,生地160g,木通、茯苓、滑石各80g。共研細末,蜜丸重3g。功能瀉內熱,清腸胃,利大小便。用于 腸胃積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根出血,腮頰腫痛,暴發(fā)火眼,大便不通,小便赤黃。每次1丸,白開水送下。忌食辛辣。 (《全國 中藥成藥處方集》)

12.大黃清胃丸 大黃504g,關木通63g,檳榔 63g,黃芩96g,膽南星42g,羌活42g,滑石粉168g,白芷42g,牽牛子 (炒) 42g,芒硝63g。以 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lOOg粉末加煉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丸重9g。本品為黑褐色,味苦;辛。顯微特征:草酸鈣 簇晶大。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管胞大多成束,有明顯的具緣紋孔,紋孔口斜裂縫狀或十字狀。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 或棕色。內胚乳碎片無色,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油管含棕黃色分泌物。取本品水浸濾液,顯鈉鹽與硫酸的鑒別反應。功能 清熱解毒,通便。用于胃火熾盛,口燥舌干,頭痛目眩,大便燥結。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孕婦忌服。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1990年)

13.大黃廑蟲丸 熟大黃300g,土鱉蟲 (炒) 30g,水蛭 (制) 60g,虻蟲 (去翅足,炒) 45g,蠐螬 (炒) 45g,干漆 (煅) 30g,桃仁120g,苦杏仁 (炒) 120g,黃芩60g,地黃300g,白芍120g,甘草90g。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lOOg粉末加煉蜜80一lOOg。本品黑色,氣 濃,味甘、微苦。顯微特征:草酸鈣簇晶大,存在于薄壁細胞中。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纖維淡黃 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體壁碎片黃色或棕紅色,有圓形毛窩,有的具長短不一的 剛毛。體壁碎片金黃色或棕色,毛窩雙圈狀,有時表面可見疣狀或針尖狀突起。體壁碎片淡黃色,毛窩邊緣為重疊圈狀。功能活血破 瘀,通經(jīng)消痞。用于瘀血內停,腹部腫塊,肌膚甲錯,目眶黯黑,潮熱羸瘦,經(jīng)閉不行??诜?小蜜丸每次3—6丸,大蜜丸每次 1—2 丸,每日1—2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


 · 下頁:川芎治病驗方

相關知識

健康生活書系:養(yǎng)生中草藥大全集
國家中藥監(jiān)管藍皮書發(fā)布:中成藥抽檢合格率超99%
中老年養(yǎng)生藥膳大全
中藥功效大全一覽表
中藥全面養(yǎng)生 受用一生的中藥
中藥全面養(yǎng)生
中藥減肥之不傷身的中藥減肥藥
中藥養(yǎng)生記:我與中藥的那些事兒
中草藥
定西市中醫(yī)藥產業(yè)發(fā)展局 中藥材科普 【中藥科普】中草藥大全,收藏起來,從此小病不求人

網(wǎng)址: 大黃中成藥-中藥全書 http://m.u1s5d6.cn/newsview2699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