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老年人鍛煉身體要講科學

老年人鍛煉身體要講科學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01:23

老年人鍛煉身體要講科學

    現(xiàn)代老年人越來越注重鍛煉身體了。當你到公園、綠地、廣場,甚至樓前房后,仨一群,倆一伙,都有老年人在鍛煉身體,跳舞呀,太極拳呀,走步呀,扭秧歌呀等等,一個個高高興興,凸顯了中國老年人的健康、快樂、幸福的精神風貌。但是,我們在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老年人的鍛煉存在著某些隱患,或者說缺乏科學性?,F(xiàn)在我們就來說說這方面的問題,以供老年朋友參考。

    1. 鍛煉的時間安排問題:(1)起床過早。詢問20名老年人,有7人在早5點之前來到鍛煉場地,他們沒有吃飯,甚至也沒有喝水,就急急忙忙來了,冬夏都是這樣,還說“冬煉三九,夏煉三伏”,只要堅持就有成效。其實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這對老年人來說并不合適,或許青年人還可以。老年人,特別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起床的最佳時間應當是6~7點,因為老年人常有各種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5點之前血壓常有波動,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階段,此時應保持安靜和置身室溫環(huán)境為好。北方冬天5點之前天還很黑,也很冷,不宜出來鍛煉。(2)睡前鍛煉,這也是不好的習慣。20人中有2人喜歡睡前運動,認為能促進睡眠。睡前活動可能使自己更為興奮,反而不易入睡;睡覺也要有準備階段,一般為30分鐘到60分鐘,不要大幅度運動。(3)少數(shù)人飯后即開始運動,這是不正確的。飯后應當休息30分鐘,而后散步30分鐘,再投入鍛煉為好,否則會引起胃腸不適,甚至導致胃病發(fā)作。(4)中午也不宜安排鍛煉項目。炎熱的夏天,我們曾看見一位老年人在中午快步走,圍繞小區(qū)綠地共走4周,不幸跌倒在地。大家以為是被石塊、樹枝之類給絆倒的,想扶他起來,結(jié)果他口吐白沫,急找120,送到醫(yī)院診斷為腦出血。(5)推薦的鍛煉時間為上午為9~11點鐘,或者下午5~7點鐘。

     2. 鍛煉經(jīng)常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jié)合問題:鍛煉身體要長期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但有的老年人缺乏靈活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的老年人頂風冒雨在鍛煉,還有人一邊打傘一邊鍛煉,也有的老人在揚沙天氣中鍛煉,殊不知吸進去的沙塵之害處遠遠大于鍛煉獲取的益處。鍛煉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持久性鍛煉不在乎一兩天,所以,刮大風、揚沙或沙塵天氣、霧霾、下雪、鍛煉場地濕滑、嚴寒等惡劣天氣都不宜出去鍛煉。有的老年人比較執(zhí)拗,“死心眼兒”,認準一條道跑到黑,這時,兒女及親友要加以監(jiān)護或勸阻。

    3. 鍛煉身體時的運動量問題:老年人鍛煉身體要掌握好運動量,并不是運動量越大越好,也不是運動時間越長越好。在詢問的20名老人中,有3人每天運動時間超過5小時,其中1人竟然上、下午都在公園里打拳。當然也有的老人運動量不夠,或基本不運動,而是在樹陰下打麻將,一坐半天,這不是在鍛煉身體,久坐可引發(fā)痔瘡,加速前列腺增生、血脂上升等疾病。老年人不宜做劇烈運動,長跑、快跑、跳躍等大幅度運動都不適合。怎樣算“適度鍛煉”?一般說每天鍛煉1次,每次鍛煉1~1.5小時就可以了(也有人認為每周鍛煉5次就可以了),鍛煉過后不發(fā)生氣喘,不出大汗,可有微汗,不發(fā)生肌肉酸痛,沒有疲勞感,鍛煉后感到舒服,這就叫“有氧鍛煉”,反之叫“無氧運動”。老年人鍛煉不要學運動員,不要學年輕人,經(jīng)常進行“無氧鍛煉”對身體是有害的。所謂無氧鍛煉,就是鍛煉造成氣喘吁吁,感覺“氣不夠用”,心跳加速,過后肌肉酸痛。

    4. 鍛煉前準備、鍛煉后調(diào)整問題:調(diào)查得知,很多人在鍛煉時,缺乏這方面的認識,大多數(shù)不做活動前的準備,“開板就唱”。其實,鍛煉前的準備就是要“熱熱身”,比如活動活動腰,甩甩手,壓壓腿,踝、肩、髖、手、腳、膝、肘、頸等關節(jié)都應在鍛煉前轉(zhuǎn)動幾下,讓身體各部有個適應過程,預防肌肉拉傷、抽筋和運動意外發(fā)生,不要一開始就“直奔主題”,鍛煉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同樣,鍛煉結(jié)束也不要一走了之,做點深呼吸運動,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有利于全身各系統(tǒng)恢復正常運轉(zhuǎn)。一項完整的鍛煉科目,都應當具備這樣三個階段,即準備、正式運動和后期調(diào)理的階段,這樣才更科學,也會獲取更多的鍛煉效益。

    5. 鍛煉身體的“效果”問題:鍛煉身體的目的是什么?通過鍛煉身體想達到何種“效果”?還有不少人沒有搞清楚。有的人說:“我鍛煉了兩個月了,還是那么胖,上秤一稱,一市斤也沒減。”還有人說:“我鍛煉半年了,血脂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也有人說:“慢跑50天,血壓反倒上升10個,不跑了!”更有人說:“老張頭鍛煉來鍛煉去,最后鍛煉成了腦血栓?!庇钟腥苏f:“某某退休后堅持鍛煉身體,62歲就見馬克思去了,還不如我整天在家讀書看報呢?!逼鋵?,這些人主要問題是沒有了解鍛煉身體的真正目的,或者說是“以偏概全”。在此我們鄭重地告訴大家,鍛煉身體不能替代藥物,不能替代醫(yī)生診療,常言說,有病就要看醫(yī)生。鍛煉身體不是為了治療疾病,“鍛煉身體”,顧名思義,就是鍛造、錘煉我們的身體,增強身體素質(zhì),增加抗病能力,減少或預防疾病發(fā)生,有延年益壽的作用。別把鍛煉當成藥物,疾病不是靠鍛煉能消失的,有些疾病還有鍛煉禁忌。高血壓病、冠心病等都不能做大幅度運動,患有嚴重支氣管喘息的人,大步走都困難,你能讓他跑步?我們在公園遇到一位老年高血壓病人,每天都快步走,不少于8000步,但他不服藥,他認為走路可將血壓降下來。這顯然是大錯特錯了,雖然現(xiàn)在他沒有發(fā)生意外,但風險是存在的。當然,有時鍛煉也可作為治療的輔助手段,比如脂肪肝、肥胖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鍛煉。

    6. 鍛煉身體的循序漸進問題:這對老年人尤其重要,因為老年人身體已經(jīng)衰老和退行性改變,突然地猛烈運動,機體很不適應,會造成某些組織、器官的損害。不能“一鍬挖個井”,別想“一口吃出個胖子”。特別是剛參加鍛煉的老人,一定要“一點一點來”,循序漸進,今天在鍛煉后出現(xiàn)不適或疲乏感,明天的鍛煉就要減少運動量;今天自己感到不舒服,還可不去鍛煉,明天再去。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個別的老年人運動量比較大,我們曾見一位75歲老人在玩“雙杠”,其動作不遜于青年人,一問才得知,老人家從少年時就喜愛體育活動,一直堅持到如今;還有一位71歲老人帶領一群青年人長跑,1000米后心不跳、氣不喘,談吐自如,敢情人家原來是一名長跑運動員。但大多數(shù)老年人鍛煉身體還是要循序漸進的,量體裁衣,不要勉強自己。

    7. 鍛煉身體的衣著、穿戴問題:這很簡單,衣服不要瘦小,但也不要太寬大,穿著不要“提里嘟嚕”,稍微寬松一點就可以了,不影響自己的動作,出點汗也會及時揮發(fā)出去;衣服質(zhì)地要柔軟,穿著舒服。關鍵是鞋子一定要選好,我們在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穿皮鞋或硬底鞋鍛煉,這肯定是有害的,皮鞋或硬底鞋容易使腳疲勞,腿也會感到不適,時間久了可引起腰腿疼。多數(shù)老人穿旅游鞋,這是正確的選擇。鞋一定要松軟、舒適、輕便、不“咣當”、不擠腳,鞋底要有彈性。

    8. 鍛煉身體的安全性問題:鍛煉中最常見的毛病或意外有:跌倒、扭腰、崴腳等,這是“一般性意外”,但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會造成損害;老人在鍛煉時偶爾也會發(fā)生“比較嚴重意外”,如骨折、出血等,極少數(shù)人可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腦出血、腦外傷、腦血栓、心肌梗塞等),這對老年人的影響更大。避免意外情況出現(xiàn),重點在于預防。老人除了注意前面述及的七點外,還要注意選擇好運動場所。道路不平坦不適于鍛煉,在馬路上更不適合鍛煉(有因此發(fā)生車禍者),噪音大的地方不適宜鍛煉;另外,選擇好鍛煉項目也不可輕視,比如最常見的“后退走路”鍛煉,在人少地平的場所尚可,即使地平也應注意,高齡老人就不要“后退”了,腿腳不靈巧,容易跌倒,再說了,“后退鍛煉”有何優(yōu)越性?優(yōu)越性多大?沒有人專門研究,都是一些推測而已,一旦跌倒,損失太大了。目前專家推薦適合老年人的鍛煉項目主要有走步、打太極拳、舞劍、體操、門球等等。

◎ 主任醫(yī)師 王振坤       

登載于《開心老年》雜志第六期               

相關知識

老年人科學鍛煉有講究
科學健身丨老年人應該如何科學鍛煉
老年人如何科學鍛煉
【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科學健身助力老年健康!老年人科學鍛煉指南來了→
科學身體鍛煉方法
中老年鍛煉身體須注意 四要四忌要牢記
“體育鍛煉與合理營養(yǎng)”科學健身大講堂第六課開講
哪些運動適合老年人鍛煉身體
運動與老年人康養(yǎng):科學鍛煉的益處
【老年健康宣傳周】老年人體育鍛煉指南

網(wǎng)址: 老年人鍛煉身體要講科學 http://m.u1s5d6.cn/newsview22316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