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仙果寺1500歲銀杏,與這群人簽訂了長效守護契約

仙果寺1500歲銀杏,與這群人簽訂了長效守護契約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9月25日 06:47

在陜西省漢中市東北部,秦嶺南麓的蒼茫深處,佛坪縣西岔河鎮(zhèn)三教殿村里,坐落著一座莊嚴古樸的寺廟——仙果寺。

走上仙果寺的石階縫隙中悄然鉆出青苔,透露著濕潤與幽寂的氣息。寺內規(guī)模不大,居中并排而立的是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座神像,共同接受鄉(xiāng)民與遠客的香火供養(yǎng),無言中傳遞著佛、道、儒三教在這深山古寺中的交融與共存。

神像前的供桌上,蘋果、柑橘等鮮果依次擺放,香爐中殘煙未盡。四周墻壁間掛滿了信眾還愿的錦旗,紅布黃字格外醒目,或寫“有求必應”,或書“心想事成”。這些旗幡微微搖曳于穿堂風中,為肅靜的寺廟平添一絲生動。

在仙果寺的旁邊,矗立著一棵有著一千五百年樹齡的銀杏古樹,雖歷經了千百年的風霜雨雪,卻在當地群眾的世代守護下依舊高大挺拔、枝繁葉茂。與寂靜肅穆的古寺相映成畫,吸引著來來往往的行人駐足凝望。

500

? 佛坪縣1500余歲古銀杏樹

500   

 千年一樹,萬家心棲   

 

關于這棵古銀杏樹的由來,當地流傳著一段充滿神話色彩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佛祖釋迦牟尼曾邀儒家孔子與道家老子相伴外出游玩。三位圣人一路騰云駕霧、對弈談玄,行至佛坪一帶,忽見山明水秀、松竹掩映,景致清幽非凡,便一同降下云頭駐足賞玩,盡興方歸。而三仙對弈時無意間遺落的一枚棋子,竟在此地生根發(fā)芽,歷經風雨,最終長成了今日所見這棵巍峨挺拔的銀杏古樹。

傳說為古樹披上了神話的羽衣,而現實中,則需要有人以切實的行動守護這份珍貴的資產。護林員吳俊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佛坪人。六十六歲的他,已陪伴這棵銀杏古樹度過了三十余載春秋。然而,時光的流逝似乎難以在古樹千年的生命里留下太多痕跡,正如村民們說的那樣:“當小孩的時候樹就這么大,七十歲了樹還是這么大?!?/p>

盡管現在村民們已極少采摘銀杏果食用,但說起銀杏果吃法依然津津樂道。吳俊說,銀杏果又叫白果,以前家家都都會拿來烤著吃,或者用來蒸米飯、燉雞湯等等,非??煽?。

不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高級實驗師周建云教授指出,銀杏雖具良好的藥食兩用價值,但若處理不當仍存在毒性。其葉片作為傳統(tǒng)中藥,可降血壓、降血脂,但長期未經指導直接泡水飲用可能引發(fā)中毒;而銀杏果的外皮也具有毒性,直接接觸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瘙癢,可食部分僅為去皮后的種子,且須經高溫烹煮后才可安全食用或藥用。

科學認知厘清了使用的邊界,在民間流傳著另一個關于銀杏古樹的傳說,則寄托了人們對健康與團圓的美好期盼:一位四川后生為救病重的母親,依夢中白衣老者所指,千里迢迢來到佛坪,苦苦尋找一位“姓白的大夫”開具名為“白果”的藥材,卻無人知曉。就在他絕望哭泣之時,身旁古銀杏樹上落下三顆果實,食之清香滿口,詢問方知此果正是“白果”。后生攜果歸家,母親服用后很快痊愈。

對于在這里世代生活的村民而言,這棵古老的銀杏早已超越尋常草木的實用意義,它見證了無數春秋,更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他們安放情感與信念的精神依托。保護這棵古樹,已成為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500

    曾遇烈火,今獲長安   

 

早在2008年,這棵銀杏古樹就被列入了《佛坪縣古樹名木保護名錄》,成為自然文化遺產倍受保護。列入保護名錄不僅彰顯了銀杏古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也為科學、系統(tǒng)地開展養(yǎng)護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多年來,在專業(yè)人員的定期監(jiān)測與精心管護下,古樹生長環(huán)境持續(xù)改善,抗風險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周教授表示,從外觀來看,這棵古銀杏目前整體健康狀態(tài)尚屬良好。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自身的生物學特性:銀杏樹本身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再加上陜西地區(qū)的氣候并不適宜銀杏大蠶蛾生長,因此這類蟲害在當地較為罕見。

然而,對于一棵樹來說,蟲害只是其漫長生命中可能遭遇的威脅之一。雷電擊打、人為砍伐、山火肆虐、動物啃噬……種種自然與人為的侵害,都可能悄然侵蝕它的生機。在這棵銀杏古樹粗壯的樹干上,曾經烈火灼燒所留下的痕跡仍依稀可辨。

為保護包括銀杏古樹在內的陜西多處古樹名木,中國平安于9月12日在千年銀杏的見證下,舉辦了“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公益活動,為漢中市545株古樹名木捐贈總保額4764萬元的專屬風險保障。保障范圍覆蓋了古樹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失,或因施救復壯、專家鑒定、排危處置等產生的經濟支出,以及因古樹傾倒、折斷等意外情況造成第三方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

此外,平安產險還向漢中市林業(yè)局捐贈了價值20萬元的古樹名木智慧監(jiān)測設備。該設備能夠實時監(jiān)測古樹生長的關鍵指標——如土壤濕度、空氣質量與樹木生長狀態(tài)等,并依托物聯網技術接入智慧管理平臺,實現生態(tài)數據可視化與動態(tài)預警,切實推動科技向善,為古樹健康精準“把脈問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公益行動中,中國平安還特邀7位客戶代表共同參與古樹名木守護活動,為佛坪縣7株樹齡超過500年的古樹投保,并現場懸掛“守護牌”,對這些古老生命進行長久關注與切實守護。

500

? “平安古樹守護行動”公益活動中為古樹掛守護牌

500      

  用心守護,用行擔當  

   

據陜西省林業(yè)局統(tǒng)計數據,陜西現存古樹名木72.73萬棵,其中散生1.1萬余棵、古樹群271個71.6萬余棵。全國5株樹齡約5000年的古樹,都扎根于陜西的黃土大地之中。隨著公益活動中平安產險與漢中市林業(yè)局簽訂《古樹名木保護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正式標志著陜西古樹保護事業(yè)開啟了政企協(xié)同的新篇章。

在陜西的公益活動實踐,正是平安集團在全國系統(tǒng)性推進古樹保護的一個縮影。早在2023年,平安集團便發(fā)起“古樹名木平安守護計劃”,通過開展古樹保護青少年科普教育、歷史文化挖掘等一系列活動,全面提升公眾生態(tài)文明意識,串聯生態(tài)保護、文化庚續(xù),形成可延續(xù)的生態(tài)保護新力量。2024年,中國平安啟動了“我為古樹上保險”計劃,建立古樹名木保護常態(tài)化機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古樹名木平安守護計劃已在全國為2萬余棵古樹名木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

據了解,2024年5月,中國平安在廣東省韶關市南華寺舉辦“綠美廣東·平安古樹守護行動”活動,為南華寺206株古樹及廣州白云區(qū)322棵古樹提供“古樹名木保護救治保險”保障,預計總保額超2600萬元。2025年7月,中國平安又為山西省忻州市五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419株古樹名木提供了專項保險保障。隨后8月,中國平安向四川省廣元市翠云廊保護中心捐贈30萬元專項資金,定向用于古柏群的科學保護與修復工作,并為該區(qū)域7803棵參天古柏提供了總保額達5900余萬元的風險保障。

這些切實的行動,正是中國平安踐行其綠色金融理念、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在公益活動現場,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表示,未來,中國平安將繼續(xù)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創(chuàng)新綠色金融產品、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培育綠色生態(tài)文化,構建完善多層次綠色金融發(fā)展體系,為建設綠色中國、平安中國貢獻力量。

陜西黃土高原上屹立的千萬棵古樹,不僅是自然的奇跡,更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活見證——保護古樹,不僅是對自然生態(tài)的守護,更是對文化與根脈的堅守。中國平安以創(chuàng)新之姿,將金融活水精準引向生態(tài)保護的根系深處,更用金融的力量和公益的溫度,持續(xù)滋養(yǎng)綠色產業(yè)發(fā)展。這一切努力,都在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而優(yōu)質的金融支持,也為歷史文化的傳承筑牢保障,讓古樹長青、讓文明永續(xù)。

?  撰文  喬  念 

     ·END·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發(fā)帖用戶觀點。發(fā)表于廣東省

相關知識

北京秋日秘境:碧云寺銀杏之旅
北京香山碧云寺:銀杏葉下的古寺幽靜
河南南陽:簽約家庭醫(yī)生 守護健康
北京碧云寺銀杏林,秋日浪漫不打烊
減肥不等于減重!必知健身房簽約5要點+安全飲食10守則
湘潭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升級 讓健康守護“零距離”
守護父母健康的秘密武器:紅曲人參銀杏葉膠囊
如何養(yǎng)護銀杏樹,讓其生長茂盛?(銀杏樹的養(yǎng)護技巧與注意事項)
Skip:東契奇瘦身&簽長約想必讓老詹如鯁在喉 湖人有了新的“他”
茶多酚膠囊與銀杏葉膠囊:健康守護神來啦!

網址: 仙果寺1500歲銀杏,與這群人簽訂了長效守護契約 http://m.u1s5d6.cn/newsview182513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