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網(wǎng)購收到這東西,千萬要當心!會爆炸、會“放毒”……已有人受害

網(wǎng)購收到這東西,千萬要當心!會爆炸、會“放毒”……已有人受害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9月24日 08:18

干冰,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保鮮材料。

網(wǎng)上買了生鮮,賣家會在里面放上好多干冰防止食物變質(zhì),有些餐飲店在上菜、做雞尾酒時,為了營造“仙氣飄飄”的效果,也會使用干冰……

但你知道嗎,干冰如果儲存、使用不當,其實超級危險!??!

前段時間,湖南的一名 14 歲的小孩在爸爸網(wǎng)購冰激凌的箱子里發(fā)現(xiàn)了用于冷藏的干冰,以為是玩具,便捏在手里反復(fù)搖晃。結(jié)果密封袋里的干冰突然爆炸,小朋友的右手瞬間鮮血直流,拇指虎口處被撕開一道約 10 厘米的傷口,拇指骨折。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

貴州的一個網(wǎng)友把買鮮貨的剩余干冰放入礦泉水瓶后存儲進冰箱,想著之后還能用,結(jié)果干冰在冰箱里突然爆炸,單側(cè)冰箱門整個炸開,冰箱內(nèi)的物品也因爆炸四散一地。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這種看似人畜無害的“小冰塊”,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

干冰不是冰!

-78.5°C 的“隱形殺手”

別看干冰名字里有個“冰”字,但它跟我們平常用水凍成的“冰”,可完全不一樣~

干冰是二氧化碳(CO?)的固態(tài)形式,在常溫常壓下不會融化成液體,而是直接升華為氣體,因此也被稱為“固態(tài)二氧化碳”。

干冰的溫度低至 -78.5°C,遠低于普通的冰(0°C),是一種強力低溫冷卻劑。想想看,如果把手伸進 -78.5°C的“冰”里會怎樣?

幾秒鐘,僅僅幾秒鐘,你的皮膚就會被“冷燒傷”。血管收縮、細胞結(jié)冰、組織壞死——比開水燙傷還要狠!

消防人員用豬肉模擬人體皮膚徒手接觸干冰的后果。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威力驚人的

“不定時炸彈”

此外,干冰還有個“特異功能”:能直接從固體變成氣體,不經(jīng)過液態(tài)階段。

這一特性在實際場景中用起來確實很方便,比如因為不會留下任何液體殘漬,非常適合在冷鏈運輸、食品冷藏;干冰顆??梢杂米鳠o水無殘留的噴射介質(zhì),能有效清除油污、油漆等,還不會損傷物體表面;醫(yī)學上,它還被用于皮膚科冷凍治療以及器官運輸過程中的溫控保存……

但問題在于,它在常溫下會迅速升華,一塊標準的 1 千克干冰會在約 24 小時內(nèi)會完全升華,直接升華成氣體意味著體積會瞬間膨脹 800 至 1000 倍,如果把它放在密封容器里(比如塑料瓶、保溫盒),結(jié)果就是——啪!壓力飆升,直接爆炸!

圖片來源:廣州消防

可能有人會想問,干冰放在常溫環(huán)境下有爆炸風險,為什么放到冰箱的冷凍層也不行呢?

這是因為,冰箱的冷凍層溫度一般在 -15℃ 到 -25℃ 之間,對于干冰來說,還是“太熱了”。

無聲無息的

“奪命毒氣”

這是干冰最隱蔽,也最致命的“殺招”。

干冰升華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無色無味,比空氣重,會“流”到低處聚集。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 8% 時,人就會像被“奪走空氣”的魚,在幾分鐘內(nèi)失去意識,昏迷倒下;一旦濃度達到 20% 以上,死亡往往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就會發(fā)生,等你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已經(jīng)命喪黃泉。沒有刺鼻氣味,沒有明顯征兆,你只會感覺有點困,然后昏迷,再然后......

國外就曾有這樣的案例報道:

2025 年 7 月 4 日,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對夫婦在家中準備派對時將干冰存放在地下酒窖中,結(jié)果干冰升華成二氧化碳,密閉空間瞬間變成“毒氣室”,兩人進入酒窖時迅速昏迷,再也沒能出來。消防隊員到場時聞到的化學味過于濃烈,被迫退出現(xiàn)場,佩戴呼吸器后才再次進入酒窖。

圖庫版權(quán)圖片,轉(zhuǎn)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quán)糾紛

如何正確使用干冰

雖然干冰的風險不少,但是它也確實是生活中非常實用的制冷劑,大家也不用在看完這么多案例后對干冰過于緊張,只需要注意平常要正確使用干冰就可以~

1.佩戴防護裝備,避免凍傷

如果買的東西里放了干冰作為保鮮材料,在處理時,一定要戴上厚實的隔熱手套,避免干冰接觸皮膚,同時需要注意避免干冰碎片飛濺,傷到眼睛和面部。

特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里有小朋友,一定要告訴他們千萬不能把干冰放到嘴里,干冰在嘴里會迅速升華,吸收大量熱量,對口腔和呼吸道造成嚴重傷害,極其危險。

2.避免密封存儲,防止爆炸

有些朋友看著快遞附贈的一袋袋干冰,可能會想著能不能“廢物利用”,先放到冰箱里,等下次自己要保鮮什么東西的時候拿出來用,此處劃重點,千萬別!

不要將干冰放到密閉的冰箱里,不應(yīng)直接接觸冰箱玻璃擱板,以防凍裂;使用干冰時要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操作,嚴禁在車內(nèi)、地下室等密閉場所中大量使用。

殘余干冰的正確處理方式應(yīng)該是:放置于通風良好的開闊區(qū)域,讓其自然升華,不要丟進馬桶、下水道或垃圾。

圖庫版權(quán)圖片,轉(zhuǎn)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quán)糾紛

如果不慎出現(xiàn)了因為干冰導致的受傷,可以采用下面這些應(yīng)急救處理:

皮膚凍傷:

立即停止接觸干冰,用37℃-39℃的溫水(非熱水)緩慢復(fù)溫凍傷部位,切勿揉搓受傷皮膚,以免進一步損傷組織。

誤食干冰:

立即停止進食,千萬不要催吐,干冰在體內(nèi)升華會造成內(nèi)臟破裂。

大量干冰升華導致的二氧化碳中毒:

立即將傷者轉(zhuǎn)移至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中,同時松解衣物并保持平臥,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fù)蘇(CPR)。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都是應(yīng)急處理,所有干冰相關(guān)傷害,最重要的是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避免延誤治療。

參考文獻

[1]Diners in India vomit, cough up blood after allegedly being served dry ice. (2024, March 11). news.com.au. https://www.news.com.au/lifestyle/real-life/news-life/diners-in-india-vomit-cough-up-blood-after-allegedly-being-served-dry-ice/news-story/6b3644ffd377cbfbd3d585ea5cffd29e?utm_source=chatgpt.com

[2]EH&S. (2020). WORK SAFELY WITH DRY ICE. In www.ehs.washington.edu. https://www.ehs.washington.edu/system/files/resources/dryice.pdf

[3]Holaday, C. (2025, July 7). Couple found dead in their own wine cellar after deadly mishap while they prepared to host July 4 party. . . The US Sun. https://www.the-sun.com/news/14648797/carbon-dioxide-dry-ice-death-couple-houston-cellar/

[4]Public Health Foundation. (2021). Working with Dry Ice [Safety Guidelines]. 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info-by-product/pfizer/downloads/dry-ice-safety-hcp.pdf

[5]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25, August 7). Carbon dioxide | Definition, Formula, Uses,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bon-dioxide

[6]What is Dry Ice? (n.d.). Department of Health, New York State. https://www.health.ny.gov/publications/7081/

[7] Compressed Gas Association. (1990). Overview of acute health effects. In Appendix B. https://www.epa.gov/sites/default/files/2015-06/documents/co2appendixb.pdf

[8] Permentier, K., Vercammen, S., Soetaert, S., & Schellemans, C. (2017). Carbon dioxide poisoning: a literature review of an often forgotten cause of intoxic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10(1). https://doi.org/10.1186/s12245-017-0142-y

[9] Dry ice: carbon dioxide poisoning is possible. (2020). BfR Opinion, No. 047/2020. https://doi.org/10.17590/20201105-124936

作者丨八云 科普創(chuàng)作者

審核|孫明軒 上海工程技術(shù)大學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

蘇曉清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中國心肺復(fù)蘇培訓專家委員會河北省心肺復(fù)蘇培訓專家委員會常務(wù)委員

相關(guān)知識

家電“會爆炸”:八成因使用不當
洗衣機+羽絨服=“爆炸”?千萬別這么做!
“減肥神藥”有毒!已有人受害,警方提醒
潔廁靈+消毒液=劇毒?這些東西千萬別混著用!
瑜伽球能承受多少斤,會承受不住胖子而爆炸嗎
擔心油炸食物不健康?學會這6個油炸方法,從此放心吃!
酸奶爆炸傷人事件頻發(fā),這些生活中的“隱形炸彈”要小心!
當心!這種減肥藥涉毒,千萬別吃!
一按一搖一扔就爆響,有腐蝕性!這種“炸包”玩具別買
擔心油炸食物不健康?學會這幾種油炸方法,從此放心吃!

網(wǎng)址: 網(wǎng)購收到這東西,千萬要當心!會爆炸、會“放毒”……已有人受害 http://m.u1s5d6.cn/newsview182207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