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0:26

聯(lián)合應用生長激素和生長抑素對乳腺癌移植瘤的治療作用

廖清華;張詩峰;陸云飛;劉志明;陳俊強;田磊;吳向華;

目的:探討聯(lián)合應用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ST)在乳腺癌移植瘤動物模型治療中的作用及影響。方法:通過乳腺癌細胞培養(yǎng),將乳腺癌MCF-7細胞注射入40只裸鼠的右腋窩皮下,建立乳腺癌移植瘤動物模型,將其隨機分成生理鹽水組(NS組)、GH組、SST組、GH+SST組4組,每組10只,給予GH和SST治療后,觀察裸鼠的體重變化、移植瘤體積變化。裸鼠處死后剝取移植瘤稱重,計算腫瘤抑瘤率,行瘤體切片病理檢查和免疫組化指標Ki-67、Bcl-2檢查,以檢測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①裸鼠注射藥物前后體積變化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治療前后裸鼠移植瘤體積變化與對照組比較:GH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ST組和GH+SS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治療后裸鼠移植瘤重量和抑瘤率與對照組比較:GH組移植瘤重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ST組和GH+SS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抑瘤率GH組為18.47%,SST組為48.55%,GH+SST組為30.32%。④移植瘤常規(guī)病理和免疫組化檢查結果與對照組比較:鏡下觀察各組移植瘤瘤體瘤組織間有較多粗細不一的纖維組織將瘤組織分隔成巢狀,偶見圍成腺腔,均可見片狀壞死灶,SST組壞死灶增大。Ki-67標記指數(shù)和Bcl-2表達與對照組比較:GH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ST組和GH+SS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①GH促進裸鼠體重增加但并不促進腫瘤生長;②SST抑制腫瘤生長;③GH和SST聯(lián)用可改善裸鼠營養(yǎng)狀況,抑制腫瘤生長,該研究結果為臨床應用GH和SST治療乳腺癌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2010年03期 v.27 329-3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1K]

聯(lián)合應用生長激素和生長抑素對乳腺癌移植瘤的治療作用

廖清華;張詩峰;陸云飛;劉志明;陳俊強;田磊;吳向華;

目的:探討聯(lián)合應用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ST)在乳腺癌移植瘤動物模型治療中的作用及影響。方法:通過乳腺癌細胞培養(yǎng),將乳腺癌MCF-7細胞注射入40只裸鼠的右腋窩皮下,建立乳腺癌移植瘤動物模型,將其隨機分成生理鹽水組(NS組)、GH組、SST組、GH+SST組4組,每組10只,給予GH和SST治療后,觀察裸鼠的體重變化、移植瘤體積變化。裸鼠處死后剝取移植瘤稱重,計算腫瘤抑瘤率,行瘤體切片病理檢查和免疫組化指標Ki-67、Bcl-2檢查,以檢測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①裸鼠注射藥物前后體積變化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治療前后裸鼠移植瘤體積變化與對照組比較:GH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ST組和GH+SS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治療后裸鼠移植瘤重量和抑瘤率與對照組比較:GH組移植瘤重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ST組和GH+SS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抑瘤率GH組為18.47%,SST組為48.55%,GH+SST組為30.32%。④移植瘤常規(guī)病理和免疫組化檢查結果與對照組比較:鏡下觀察各組移植瘤瘤體瘤組織間有較多粗細不一的纖維組織將瘤組織分隔成巢狀,偶見圍成腺腔,均可見片狀壞死灶,SST組壞死灶增大。Ki-67標記指數(shù)和Bcl-2表達與對照組比較:GH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ST組和GH+SS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①GH促進裸鼠體重增加但并不促進腫瘤生長;②SST抑制腫瘤生長;③GH和SST聯(lián)用可改善裸鼠營養(yǎng)狀況,抑制腫瘤生長,該研究結果為臨床應用GH和SST治療乳腺癌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2010年03期 v.27 329-3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1K]

復方丹參滴丸、普羅布考對動脈損傷后內膜增殖與血管重塑的影響

黃偉強;曾志羽;曾知恒;

目的:探討復方丹參滴丸、普羅布考對兔髂動脈損傷后內膜增殖、血管重塑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普羅布考組、復方丹參滴丸組和聯(lián)合組,高脂喂養(yǎng)兩周后行髂動脈球囊內皮拉傷術,從術前3d開始對照組予單純高脂喂養(yǎng),治療組分別以普羅布考(1.0g/只·d-1)、復方丹參滴丸(300mg/只·d-1)及兩藥聯(lián)合灌喂至術后4周,取病變血管行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免疫組化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表達水平。結果:與對照組比較,普羅布考組、復方丹參滴丸組增殖內膜面積明顯減小(P<0.05),普羅布考組內彈力膜包繞面積增大(P<0.05);與單獨用藥組比較,聯(lián)合組內彈力膜包繞面積明顯增大(P<0.05),但增殖內膜面積無改變(P>0.05);各治療組VEGF、PCNA表達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結論:復方丹參滴丸、普羅布考均可抑制動脈損傷后平滑肌細胞增殖,減輕內膜增生;普羅布考兼有改善血管重塑的作用,兩藥聯(lián)合使用可取得改善血管重塑的協(xié)同效應,其機制可能與減少VEGF在血管內、中膜的表達水平有關。

2010年03期 v.27 333-3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8K]

復方丹參滴丸、普羅布考對動脈損傷后內膜增殖與血管重塑的影響

黃偉強;曾志羽;曾知恒;

目的:探討復方丹參滴丸、普羅布考對兔髂動脈損傷后內膜增殖、血管重塑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普羅布考組、復方丹參滴丸組和聯(lián)合組,高脂喂養(yǎng)兩周后行髂動脈球囊內皮拉傷術,從術前3d開始對照組予單純高脂喂養(yǎng),治療組分別以普羅布考(1.0g/只·d-1)、復方丹參滴丸(300mg/只·d-1)及兩藥聯(lián)合灌喂至術后4周,取病變血管行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免疫組化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表達水平。結果:與對照組比較,普羅布考組、復方丹參滴丸組增殖內膜面積明顯減小(P<0.05),普羅布考組內彈力膜包繞面積增大(P<0.05);與單獨用藥組比較,聯(lián)合組內彈力膜包繞面積明顯增大(P<0.05),但增殖內膜面積無改變(P>0.05);各治療組VEGF、PCNA表達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結論:復方丹參滴丸、普羅布考均可抑制動脈損傷后平滑肌細胞增殖,減輕內膜增生;普羅布考兼有改善血管重塑的作用,兩藥聯(lián)合使用可取得改善血管重塑的協(xié)同效應,其機制可能與減少VEGF在血管內、中膜的表達水平有關。

2010年03期 v.27 333-3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8K]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大鼠硫氧還蛋白-1肺表達的實驗研究

牛桂軍;唐國都;梁志海;鐘衛(wèi)一;覃蒙斌;

目的:探討內源性硫氧還蛋白-1(Thioredoxin-1,Trx-1)在急性壞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模型肺組織中的表達。方法:將48只SD大鼠隨機分成對照組(C組,n=24)、急性胰腺炎組(A組,n=24)。A組用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腹腔內注射,每次1.5mg/g體重,共3次,注射間隔1h,誘導ANP模型;C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在注射完L-Arg后的第6小時、第12小時和第24小時3個時點分批處死大鼠,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各組ANP肺組織Trx-1的表達,并觀察各組對應各時點胰腺和肺組織病理學改變的變化。結果:①A組大鼠胰腺和肺組織病理損傷在各時點比C組明顯加重(P<0.01);②A組肺組織Trx-1各時點表達較C組明顯增強(P<0.01);③在第24小時,A組血清淀粉酶較C組顯著升高(P<0.01);④A組胰腺病理損傷與血清淀粉酶、肺損傷評分、肺免疫組化評分呈正相關(rs=0.374,P=0.046;rs=0.452,P=0.027;rs=0.500,P=0.013)。結論:在ANP肺組織損傷程度與胰腺組織損傷程度密切相關。在ANP肺損傷組織中Trx-1表達顯著增加,肺組織Trx-1過度表達與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關系密切。

2010年03期 v.27 336-33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0K]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大鼠硫氧還蛋白-1肺表達的實驗研究

牛桂軍;唐國都;梁志海;鐘衛(wèi)一;覃蒙斌;

目的:探討內源性硫氧還蛋白-1(Thioredoxin-1,Trx-1)在急性壞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模型肺組織中的表達。方法:將48只SD大鼠隨機分成對照組(C組,n=24)、急性胰腺炎組(A組,n=24)。A組用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腹腔內注射,每次1.5mg/g體重,共3次,注射間隔1h,誘導ANP模型;C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在注射完L-Arg后的第6小時、第12小時和第24小時3個時點分批處死大鼠,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各組ANP肺組織Trx-1的表達,并觀察各組對應各時點胰腺和肺組織病理學改變的變化。結果:①A組大鼠胰腺和肺組織病理損傷在各時點比C組明顯加重(P<0.01);②A組肺組織Trx-1各時點表達較C組明顯增強(P<0.01);③在第24小時,A組血清淀粉酶較C組顯著升高(P<0.01);④A組胰腺病理損傷與血清淀粉酶、肺損傷評分、肺免疫組化評分呈正相關(rs=0.374,P=0.046;rs=0.452,P=0.027;rs=0.500,P=0.013)。結論:在ANP肺組織損傷程度與胰腺組織損傷程度密切相關。在ANP肺損傷組織中Trx-1表達顯著增加,肺組織Trx-1過度表達與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關系密切。

2010年03期 v.27 336-33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0K]

血管抑素對角膜新生血管及白介素-1α表達的作用

曾靜;羅殿中;黃明漢;王國華;

目的:觀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對鼠堿燒傷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白介素-1α(IL-1α)表達的作用,探討AS對CNV的作用及機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隨機取5只做正常對照,其余100只制作左眼堿燒傷模型,隨機分為4組(每組25只),分別予生理鹽水(A組)、0.1%地塞米松眼液(B組)、10μg/mLAS液(C組)、20μg/mLAS液(D組)滴眼,于堿燒傷后1、3、7、14、21d每組隨機取5只大鼠麻醉后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計算各組CNV面積,處死大鼠取角膜,行病理組織檢查及酶鏈免疫吸附實驗測定各組IL-1α的表達。結果:C組、D組堿燒傷后炎癥細胞浸潤減少,堿燒傷后第3天起各時間點CNV面積均明顯小于A組(P<0.05)。堿燒傷后各時間點C組、D組IL-1α表達量均明顯少于A組(P<0.05)。結論:AS能顯著抑制堿燒傷CNV,可能與其抑制IL-1α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有關。

2010年03期 v.27 340-34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6K]

血管抑素對角膜新生血管及白介素-1α表達的作用

曾靜;羅殿中;黃明漢;王國華;

目的:觀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對鼠堿燒傷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白介素-1α(IL-1α)表達的作用,探討AS對CNV的作用及機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隨機取5只做正常對照,其余100只制作左眼堿燒傷模型,隨機分為4組(每組25只),分別予生理鹽水(A組)、0.1%地塞米松眼液(B組)、10μg/mLAS液(C組)、20μg/mLAS液(D組)滴眼,于堿燒傷后1、3、7、14、21d每組隨機取5只大鼠麻醉后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計算各組CNV面積,處死大鼠取角膜,行病理組織檢查及酶鏈免疫吸附實驗測定各組IL-1α的表達。結果:C組、D組堿燒傷后炎癥細胞浸潤減少,堿燒傷后第3天起各時間點CNV面積均明顯小于A組(P<0.05)。堿燒傷后各時間點C組、D組IL-1α表達量均明顯少于A組(P<0.05)。結論:AS能顯著抑制堿燒傷CNV,可能與其抑制IL-1α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有關。

2010年03期 v.27 340-34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6K]

兔骨折愈合過程蛋白質變化的初步研究

吳永祥;蘇偉;趙勁民;

目的:觀察骨痂中蛋白質含量、種類與正常骨質相比的變化,尋找表達差異的蛋白質條帶,為后續(xù)研究奠定基礎。方法:建立兔橈骨骨折模型,以對側相應部位健康骨組織為對照,分別于骨折后4周、6周、8周、12周提取骨痂及對側骨組織的蛋白,檢測各組蛋白濃度,并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尋找差異蛋白條帶并粗略估計分子量。結果:每一實驗組蛋白濃度均較相應對照組增高,實驗4周組蛋白濃度比其他實驗組高(P<0.05),而其他組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DS-PAGE電泳圖譜分子量為29.0~66.4ku區(qū)間范圍內實驗組蛋白條帶比相應對照組多,分子量約為30ku附近有一明顯條帶在對照組中缺失。結論:骨折愈合過程中,骨痂的蛋白質含量、種類均比正常骨質增加,以骨折早期含量增加最為明顯,分子量約為30ku附近的明顯差異條帶可選擇作為后續(xù)研究中鑒定的對象。

2010年03期 v.27 343-34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9K]

兔骨折愈合過程蛋白質變化的初步研究

吳永祥;蘇偉;趙勁民;

目的:觀察骨痂中蛋白質含量、種類與正常骨質相比的變化,尋找表達差異的蛋白質條帶,為后續(xù)研究奠定基礎。方法:建立兔橈骨骨折模型,以對側相應部位健康骨組織為對照,分別于骨折后4周、6周、8周、12周提取骨痂及對側骨組織的蛋白,檢測各組蛋白濃度,并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尋找差異蛋白條帶并粗略估計分子量。結果:每一實驗組蛋白濃度均較相應對照組增高,實驗4周組蛋白濃度比其他實驗組高(P<0.05),而其他組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DS-PAGE電泳圖譜分子量為29.0~66.4ku區(qū)間范圍內實驗組蛋白條帶比相應對照組多,分子量約為30ku附近有一明顯條帶在對照組中缺失。結論:骨折愈合過程中,骨痂的蛋白質含量、種類均比正常骨質增加,以骨折早期含量增加最為明顯,分子量約為30ku附近的明顯差異條帶可選擇作為后續(xù)研究中鑒定的對象。

2010年03期 v.27 343-34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9K]

Tspan-5在高轉移大腸癌細胞系中的表達及其對黏附行為影響的研究

耿焱;姜泊;劉承武;

目的:研究四分子交聯(lián)體5(tetraspanin 5,Tspan-5)在不同轉移潛能大腸癌細胞株中的差異表達及其與大腸癌細胞異質黏附能力的關系。方法:用Western-Blotting研究Tspan-5在3種細胞株的差異表達,用RNAi技術下調Tspan-5在高轉移潛能LoVo細胞株中的表達,觀察其對LoVo細胞在不同基底膜主要成分上黏附行為的影響。結果:Tspan-5在不同轉移潛能大腸癌細胞株中存在差異表達,轉移潛能最高的LoVo細胞株表達最強,轉移潛能最低的LST-R1細胞株表達最弱,下調Tspan-5可顯著抑制LoVo細胞在Collageon Ⅳ、Fibronectin、Laminin、Vitronectin上的黏附行為。結論:Tspan-5在高轉移潛能的大腸癌細胞中過表達,并可調節(jié)大腸癌細胞的基底膜黏附力,其與大腸癌轉移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

2010年03期 v.27 346-34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6K]

Tspan-5在高轉移大腸癌細胞系中的表達及其對黏附行為影響的研究

耿焱;姜泊;劉承武;

目的:研究四分子交聯(lián)體5(tetraspanin 5,Tspan-5)在不同轉移潛能大腸癌細胞株中的差異表達及其與大腸癌細胞異質黏附能力的關系。方法:用Western-Blotting研究Tspan-5在3種細胞株的差異表達,用RNAi技術下調Tspan-5在高轉移潛能LoVo細胞株中的表達,觀察其對LoVo細胞在不同基底膜主要成分上黏附行為的影響。結果:Tspan-5在不同轉移潛能大腸癌細胞株中存在差異表達,轉移潛能最高的LoVo細胞株表達最強,轉移潛能最低的LST-R1細胞株表達最弱,下調Tspan-5可顯著抑制LoVo細胞在Collageon Ⅳ、Fibronectin、Laminin、Vitronectin上的黏附行為。結論:Tspan-5在高轉移潛能的大腸癌細胞中過表達,并可調節(jié)大腸癌細胞的基底膜黏附力,其與大腸癌轉移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

2010年03期 v.27 346-34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6K]

核因子-κB在紅霉素抗炎機制的表達

李梅華;鐘小寧;柳廣南;何志義;朱敏;周剛;

目的:從分子水平上探討紅霉素(EM)的抗炎作用機制,為臨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體外培養(yǎng)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將細胞隨機分為8組,先加入EM干預,后加入腫瘤壞死因子(TNF-α)刺激。分組:①空白對照組;②TNF-α(20μg/L,16h);③EM(0.3mg/L,24h)+TNF-α(20μg/L,16h);④EM(3mg/L,24h)+TNF-α(20μg/L,16h);⑤EM(30mg/L,24h)+TNF-α(20μg/L,16h);⑥EM(0.3mg/L,48h)+TNF-α(20μg/L,16h)。然后收集各組細胞分別提取核蛋白,應用電泳遷移率改變分析法(EMSA)檢測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結果:EMSA結果顯示,TNF-α刺激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后,細胞內NF-κB表達增高。先加入不同濃度及作用時間的EM,后加入前炎因子TNF-α刺激16HBE,EMSA結果顯示各組細胞NF-κB表達均降低,且提示有隨著EM濃度增加,作用時間延長,NF-κB表達受抑制愈明顯的趨勢,但隨著EM濃度增加及作用時間延長到一定的范圍,NF-κB表達受抑制差別不明顯。結論:TNF-α能激活16HBENF-κB,促進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在炎癥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EM能抑制人16HBENF-κB的激活水平,這可能是EM的抗炎作用機制之一。

2010年03期 v.27 348-3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2K]

核因子-κB在紅霉素抗炎機制的表達

李梅華;鐘小寧;柳廣南;何志義;朱敏;周剛;

目的:從分子水平上探討紅霉素(EM)的抗炎作用機制,為臨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體外培養(yǎng)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將細胞隨機分為8組,先加入EM干預,后加入腫瘤壞死因子(TNF-α)刺激。分組:①空白對照組;②TNF-α(20μg/L,16h);③EM(0.3mg/L,24h)+TNF-α(20μg/L,16h);④EM(3mg/L,24h)+TNF-α(20μg/L,16h);⑤EM(30mg/L,24h)+TNF-α(20μg/L,16h);⑥EM(0.3mg/L,48h)+TNF-α(20μg/L,16h)。然后收集各組細胞分別提取核蛋白,應用電泳遷移率改變分析法(EMSA)檢測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結果:EMSA結果顯示,TNF-α刺激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后,細胞內NF-κB表達增高。先加入不同濃度及作用時間的EM,后加入前炎因子TNF-α刺激16HBE,EMSA結果顯示各組細胞NF-κB表達均降低,且提示有隨著EM濃度增加,作用時間延長,NF-κB表達受抑制愈明顯的趨勢,但隨著EM濃度增加及作用時間延長到一定的范圍,NF-κB表達受抑制差別不明顯。結論:TNF-α能激活16HBENF-κB,促進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在炎癥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EM能抑制人16HBENF-κB的激活水平,這可能是EM的抗炎作用機制之一。

2010年03期 v.27 348-3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2K]

單唾液酸神經(jīng)節(jié)苷脂對體外循環(huán)后大鼠腦組織Na~+-K~+-ATP酶活性的影響

秦科;張素斌;黃國勇;莫寧;梁東科;

目的:探討單唾液酸神經(jīng)節(jié)苷脂(GM1)對大鼠體外循環(huán)(CPB)后腦組織的含水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影響。方法:選用雄性SD大鼠,經(jīng)右頸靜脈插管引流,尾動脈插管灌注建立CPB,轉流時間1h,建立CPB動物模型。隨機分為CPB模型組、CPB模型+GM1組、輸血組和假手術組,每組10只。用干濕法測定腦組織含水量,定磷法測定腦組織的Na+-K+-ATP酶活性。結果:CPB24h后,CPB模型組和CPB模型+GM1組大鼠腦組織含水量均較假手術組明顯增加(P<0.01),但CPB模型+GM1組大鼠腦組織含水量較CPB模型組明顯減少(P<0.05);CPB模型組腦組織中的Na+-K+-ATP酶活性由正常的[(17.03±4.17)mol·Pi/g·protein·h-1]下降到[(12.45±2.64)mol·Pi/g·protein·h-1](P<0.01),CPB模型+GM1組下降到[(14.72±3.29)mol·Pi/g·protein·h-1](P<0.05),與CPB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PB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使腦水腫加重;GM1可起到穩(wěn)定細胞膜Na+-K+-ATP酶的作用。

2010年03期 v.27 351-35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0K]

單唾液酸神經(jīng)節(jié)苷脂對體外循環(huán)后大鼠腦組織Na~+-K~+-ATP酶活性的影響

秦科;張素斌;黃國勇;莫寧;梁東科;

目的:探討單唾液酸神經(jīng)節(jié)苷脂(GM1)對大鼠體外循環(huán)(CPB)后腦組織的含水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影響。方法:選用雄性SD大鼠,經(jīng)右頸靜脈插管引流,尾動脈插管灌注建立CPB,轉流時間1h,建立CPB動物模型。隨機分為CPB模型組、CPB模型+GM1組、輸血組和假手術組,每組10只。用干濕法測定腦組織含水量,定磷法測定腦組織的Na+-K+-ATP酶活性。結果:CPB24h后,CPB模型組和CPB模型+GM1組大鼠腦組織含水量均較假手術組明顯增加(P<0.01),但CPB模型+GM1組大鼠腦組織含水量較CPB模型組明顯減少(P<0.05);CPB模型組腦組織中的Na+-K+-ATP酶活性由正常的[(17.03±4.17)mol·Pi/g·protein·h-1]下降到[(12.45±2.64)mol·Pi/g·protein·h-1](P<0.01),CPB模型+GM1組下降到[(14.72±3.29)mol·Pi/g·protein·h-1](P<0.05),與CPB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PB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使腦水腫加重;GM1可起到穩(wěn)定細胞膜Na+-K+-ATP酶的作用。

2010年03期 v.27 351-35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0K]

動物組織及血液中氰化鉀的不同檢測方法研究

李福森;李雪華;黃燕軍;賴澤鋒;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檢測動物組織和血液中氰化鉀的方法。方法:用亞硝酸鈉處理待測樣品后,分別以異煙酸—巴比妥酸比色法和異煙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對動物組織和血液中氰化鉀進行定量檢測;用苦味酸試紙法對氰化鉀進行快速定性檢驗。結果:兩種定量檢測方法在檢測氰化鉀最佳反應條件下,所得結果線性良好,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0.9999和0.9994,檢出限分別為0.91μg/L和1.4μg/L;動物組織樣品加標回收率的范圍分別在92.32%~98.69%和93.75%~97.55%;同時驗證了苦味酸試紙法對上述樣品中的氰化鉀也可以進行快速定性檢驗。結論:對檢測樣品采用亞硝酸鈉處理后,利于氰化鉀的定性定量檢測;苦味酸試紙法適于基層和臨床快速定性檢測。

2010年03期 v.27 354-3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3K]

動物組織及血液中氰化鉀的不同檢測方法研究

李福森;李雪華;黃燕軍;賴澤鋒;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檢測動物組織和血液中氰化鉀的方法。方法:用亞硝酸鈉處理待測樣品后,分別以異煙酸—巴比妥酸比色法和異煙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對動物組織和血液中氰化鉀進行定量檢測;用苦味酸試紙法對氰化鉀進行快速定性檢驗。結果:兩種定量檢測方法在檢測氰化鉀最佳反應條件下,所得結果線性良好,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0.9999和0.9994,檢出限分別為0.91μg/L和1.4μg/L;動物組織樣品加標回收率的范圍分別在92.32%~98.69%和93.75%~97.55%;同時驗證了苦味酸試紙法對上述樣品中的氰化鉀也可以進行快速定性檢驗。結論:對檢測樣品采用亞硝酸鈉處理后,利于氰化鉀的定性定量檢測;苦味酸試紙法適于基層和臨床快速定性檢測。

2010年03期 v.27 354-3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3K]

乙肝病毒HBx基因熒光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與鑒定

鄔國斌;連芳;梁安民;

目的:克隆乙肝病毒HBx基因及構建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HBx基因(pEGFP-N1-HBx)熒光真核表達質粒并進行表達鑒定。方法:以CH-HEP-1肝癌細胞株基因組DNA為模板PCR法擴增HBx基因,PCR產(chǎn)物測序分析正確后克隆至真核表達載體pEGFP-N1,命名為pEGFP-N1-HBx。將該質粒轉染肝細胞株HepG2以RT-PCR及熒光顯微鏡檢測其表達情況。結果:酶切鑒定和序列分析證實構建質粒含HBx基因,RT-PCR檢測和熒光顯微鏡觀察表明構建的pEGFP-N1-HBx在肝癌細胞株HepG2真核細胞中表達,且其綠色熒光蛋白瞬時表達率為20%~30%。結論:HBx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達載體pEGFP-N1-HBx構建成功,可用于肝癌發(fā)生發(fā)展的生物學研究。

2010年03期 v.27 357-3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53K]

乙肝病毒HBx基因熒光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與鑒定

鄔國斌;連芳;梁安民;

目的:克隆乙肝病毒HBx基因及構建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HBx基因(pEGFP-N1-HBx)熒光真核表達質粒并進行表達鑒定。方法:以CH-HEP-1肝癌細胞株基因組DNA為模板PCR法擴增HBx基因,PCR產(chǎn)物測序分析正確后克隆至真核表達載體pEGFP-N1,命名為pEGFP-N1-HBx。將該質粒轉染肝細胞株HepG2以RT-PCR及熒光顯微鏡檢測其表達情況。結果:酶切鑒定和序列分析證實構建質粒含HBx基因,RT-PCR檢測和熒光顯微鏡觀察表明構建的pEGFP-N1-HBx在肝癌細胞株HepG2真核細胞中表達,且其綠色熒光蛋白瞬時表達率為20%~30%。結論:HBx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達載體pEGFP-N1-HBx構建成功,可用于肝癌發(fā)生發(fā)展的生物學研究。

2010年03期 v.27 357-3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53K]

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腦內注射6-羥基多巴胺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沈岳飛;

目的:探討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代替平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6-羥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中腦黑質單側單點立體定向注射法制作單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雌性SD大鼠,在腦立體定位技術下,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將6-OHDA注入大鼠右側的中腦黑質部位,用動物旋轉行為監(jiān)測儀記錄阿撲嗎啡(Apomorphine,Apo)誘發(fā)的大鼠異常旋轉行為,并測定腦組織液生化改變,并與平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注射組相比較。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PD動物模型成功率分別為73.33%(11/15)和80.00%(12/15),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針頭制作的PD鼠損毀側腦組織液中多巴胺(Dopamine,DA)代謝產(chǎn)物3,4-二羥基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明顯低于未損毀側(P<0.05)。而空白對照組的旋轉行為、兩側腦組織液中多巴胺代謝產(chǎn)物均沒有明顯改變。結論: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代替平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可以制作可靠而穩(wěn)定的PD大鼠模型。

2010年03期 v.27 360-36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8K]

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腦內注射6-羥基多巴胺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沈岳飛;

目的:探討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代替平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6-羥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中腦黑質單側單點立體定向注射法制作單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雌性SD大鼠,在腦立體定位技術下,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將6-OHDA注入大鼠右側的中腦黑質部位,用動物旋轉行為監(jiān)測儀記錄阿撲嗎啡(Apomorphine,Apo)誘發(fā)的大鼠異常旋轉行為,并測定腦組織液生化改變,并與平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注射組相比較。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PD動物模型成功率分別為73.33%(11/15)和80.00%(12/15),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針頭制作的PD鼠損毀側腦組織液中多巴胺(Dopamine,DA)代謝產(chǎn)物3,4-二羥基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明顯低于未損毀側(P<0.05)。而空白對照組的旋轉行為、兩側腦組織液中多巴胺代謝產(chǎn)物均沒有明顯改變。結論:應用斜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代替平面漢密頓微量注射器針頭可以制作可靠而穩(wěn)定的PD大鼠模型。

2010年03期 v.27 360-36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8K]

兩面針中木脂素化合物結晶-8的鎮(zhèn)痛作用

王希斌;劉華鋼;楊斌;黃慧學;劉麗敏;梁健欽;

目的:探討兩面針中木脂素化合物結晶-8(簡稱結晶-8)的鎮(zhèn)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體法、熱板法,觀察用藥后扭體反應數(shù),舔足后潛伏期;采用福爾馬林法觀察其Ⅰ相和Ⅱ相的疼痛反應;通過小鼠光熱刺激法觀察用藥后痛閥變化。結果:結晶-8(15、30、60mg/kg)均可明顯減少小鼠的扭體反應次數(shù),能延長小鼠舔足后的潛伏期;對福爾馬林致痛模型動物的Ⅰ相和Ⅱ相疼痛反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延長小鼠甩尾潛伏期。結論:結晶-8有較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

2010年03期 v.27 363-36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7K]

兩面針中木脂素化合物結晶-8的鎮(zhèn)痛作用

王希斌;劉華鋼;楊斌;黃慧學;劉麗敏;梁健欽;

目的:探討兩面針中木脂素化合物結晶-8(簡稱結晶-8)的鎮(zhèn)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體法、熱板法,觀察用藥后扭體反應數(shù),舔足后潛伏期;采用福爾馬林法觀察其Ⅰ相和Ⅱ相的疼痛反應;通過小鼠光熱刺激法觀察用藥后痛閥變化。結果:結晶-8(15、30、60mg/kg)均可明顯減少小鼠的扭體反應次數(shù),能延長小鼠舔足后的潛伏期;對福爾馬林致痛模型動物的Ⅰ相和Ⅱ相疼痛反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延長小鼠甩尾潛伏期。結論:結晶-8有較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

2010年03期 v.27 363-36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7K]

經(jīng)皮體外循環(huán)心肺復蘇與常規(guī)復蘇的對比性實驗研究

盧葦;曾建業(yè);韋涌初;陽世雄;黃思光;

目的:探討經(jīng)右頸動脈插管急診體外循環(huán)心肺復蘇的方法與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性雜種犬18只平均分成3組,窒息心跳停止建立模型,A組行常規(guī)心肺復蘇,B組經(jīng)股動靜脈穿刺體外循環(huán)復蘇,C組經(jīng)頸動脈、股靜脈穿刺體外循環(huán)復蘇。結果:B、C兩組自主循環(huán)恢復(ROSC)率顯著高于A組,ROSC前C組冠脈灌注壓(CPP)、平均動脈壓(MAP)高于B組。結論:頸動脈插管較股動脈插管體外循環(huán)心肺復蘇提供更佳的冠脈灌注壓和血氣,縮短自主循環(huán)恢復時間。

2010年03期 v.27 365-36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1K]

經(jīng)皮體外循環(huán)心肺復蘇與常規(guī)復蘇的對比性實驗研究

盧葦;曾建業(yè);韋涌初;陽世雄;黃思光;

目的:探討經(jīng)右頸動脈插管急診體外循環(huán)心肺復蘇的方法與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性雜種犬18只平均分成3組,窒息心跳停止建立模型,A組行常規(guī)心肺復蘇,B組經(jīng)股動靜脈穿刺體外循環(huán)復蘇,C組經(jīng)頸動脈、股靜脈穿刺體外循環(huán)復蘇。結果:B、C兩組自主循環(huán)恢復(ROSC)率顯著高于A組,ROSC前C組冠脈灌注壓(CPP)、平均動脈壓(MAP)高于B組。結論:頸動脈插管較股動脈插管體外循環(huán)心肺復蘇提供更佳的冠脈灌注壓和血氣,縮短自主循環(huán)恢復時間。

2010年03期 v.27 365-36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1K]

大鼠小腦旁絨球的傳入纖維投射

潘劍;黃紹明;陳婷婷;陳峽;張亮;

目的:應用熒光金作為逆行標記物,追蹤大鼠小腦旁絨球的傳入纖維聯(lián)系。方法:將熒光金注射到大鼠一側旁絨球,然后全腦做連續(xù)冠狀冰凍切片,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結果:熒光金標記神經(jīng)細胞分布于同側的下橄欖核內,包括下橄欖內側核、下橄欖內側核A亞核、下橄欖內側核C亞核、下橄欖核主核;雙側前庭神經(jīng)內側核、脊髓前庭核、蝸神經(jīng)腹側核前部、前置核、腦橋核等,對側的標記神經(jīng)細胞多于同側。結論:大鼠小腦旁絨球與腦干各核區(qū)的纖維聯(lián)系與靈長類動物基本一致,推測低等動物也具有平穩(wěn)眼跟蹤運動和前庭眼動反射的傳導環(huán)路。

2010年03期 v.27 368-36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6K]

大鼠小腦旁絨球的傳入纖維投射

潘劍;黃紹明;陳婷婷;陳峽;張亮;

目的:應用熒光金作為逆行標記物,追蹤大鼠小腦旁絨球的傳入纖維聯(lián)系。方法:將熒光金注射到大鼠一側旁絨球,然后全腦做連續(xù)冠狀冰凍切片,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結果:熒光金標記神經(jīng)細胞分布于同側的下橄欖核內,包括下橄欖內側核、下橄欖內側核A亞核、下橄欖內側核C亞核、下橄欖核主核;雙側前庭神經(jīng)內側核、脊髓前庭核、蝸神經(jīng)腹側核前部、前置核、腦橋核等,對側的標記神經(jīng)細胞多于同側。結論:大鼠小腦旁絨球與腦干各核區(qū)的纖維聯(lián)系與靈長類動物基本一致,推測低等動物也具有平穩(wěn)眼跟蹤運動和前庭眼動反射的傳導環(huán)路。

2010年03期 v.27 368-36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6K]

羅格列酮對人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的影響

伍巧源;廖蘊華;楊楨華;霍冬梅;王成玉;

目的:觀察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對TGF-β1刺激人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的影響。方法:人腎小管上皮細胞(HK-2)經(jīng)同步培養(yǎng)后分為3組:正常對照組,TGF-β1刺激組,TGF-β1+RGZ組(10μmol/LRGZ)。給予TGF-β1刺激24h后,分別應用WesternBlot和免疫熒光方法檢測上皮細胞轉分化相關指標的表達變化;應用Transwellassay檢測細胞遷移能力。結果:①與正常對照組比較,TGF-β1刺激組細胞呈梭形變,E-鈣黏素蛋白表達減弱(P<0.01),波形蛋白、纖維連接蛋白表達增強(P<0.01);細胞的遷移能力亦明顯增強。②與TGF-β1刺激組比較,TGF-β1+RGZ組細胞恢復為多邊形或圓形,E-鈣黏素蛋白表達增加(P<0.01),波形蛋白、纖維連接蛋白表達減弱(P<0.01);細胞的遷移能力亦明顯減弱。結論:①TGF-β1刺激后HK-2細胞出現(xiàn)表型轉化。②RGZ能夠減弱TGF-β1刺激下HK-2細胞的表型轉化。

2010年03期 v.27 370-37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73K]

羅格列酮對人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的影響

伍巧源;廖蘊華;楊楨華;霍冬梅;王成玉;

目的:觀察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對TGF-β1刺激人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的影響。方法:人腎小管上皮細胞(HK-2)經(jīng)同步培養(yǎng)后分為3組:正常對照組,TGF-β1刺激組,TGF-β1+RGZ組(10μmol/LRGZ)。給予TGF-β1刺激24h后,分別應用WesternBlot和免疫熒光方法檢測上皮細胞轉分化相關指標的表達變化;應用Transwellassay檢測細胞遷移能力。結果:①與正常對照組比較,TGF-β1刺激組細胞呈梭形變,E-鈣黏素蛋白表達減弱(P<0.01),波形蛋白、纖維連接蛋白表達增強(P<0.01);細胞的遷移能力亦明顯增強。②與TGF-β1刺激組比較,TGF-β1+RGZ組細胞恢復為多邊形或圓形,E-鈣黏素蛋白表達增加(P<0.01),波形蛋白、纖維連接蛋白表達減弱(P<0.01);細胞的遷移能力亦明顯減弱。結論:①TGF-β1刺激后HK-2細胞出現(xiàn)表型轉化。②RGZ能夠減弱TGF-β1刺激下HK-2細胞的表型轉化。

2010年03期 v.27 370-37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73K]

缺氧對大鼠不同類型肌纖維疲勞產(chǎn)生的影響

黃彬;胡世鳳;黃巨恩;謝志強;

目的:探討缺氧對大鼠后肢大腿不同類型肌纖維疲勞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將大鼠隨機分為常氧組和缺氧組各10只。分離大鼠后肢大腿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在肌肉血循環(huán)完整的條件下分別連接到壓力換能器。計算兩組肌肉疲勞指數(shù)(FI),檢測ATP含量。結果:常氧組與缺氧組比目魚肌的疲勞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腓腸肌的疲勞指數(shù)存在明顯差異(P<0.001);常氧組和缺氧組比目魚肌的ATP含量靜息期與刺激后無明顯差異(P>0.05),常氧組和缺氧組腓腸肌的ATP含量在靜息期和刺激后均顯著下降(P<0.001)。結論:在大鼠后肢大腿肌肉中,缺氧更容易誘導Ⅱ型纖維(腓腸肌白肌)發(fā)生疲勞。

2010年03期 v.27 373-37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0K]

缺氧對大鼠不同類型肌纖維疲勞產(chǎn)生的影響

黃彬;胡世鳳;黃巨恩;謝志強;

目的:探討缺氧對大鼠后肢大腿不同類型肌纖維疲勞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將大鼠隨機分為常氧組和缺氧組各10只。分離大鼠后肢大腿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在肌肉血循環(huán)完整的條件下分別連接到壓力換能器。計算兩組肌肉疲勞指數(shù)(FI),檢測ATP含量。結果:常氧組與缺氧組比目魚肌的疲勞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腓腸肌的疲勞指數(shù)存在明顯差異(P<0.001);常氧組和缺氧組比目魚肌的ATP含量靜息期與刺激后無明顯差異(P>0.05),常氧組和缺氧組腓腸肌的ATP含量在靜息期和刺激后均顯著下降(P<0.001)。結論:在大鼠后肢大腿肌肉中,缺氧更容易誘導Ⅱ型纖維(腓腸肌白肌)發(fā)生疲勞。

2010年03期 v.27 373-37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0K]

不同穿刺方向對兔血管損傷的實驗研究

章飛飛;韋義萍;高文;關穎;廖海濤;

目的:比較不同靜脈穿刺方向對血管損傷的影響。方法:采用兔耳自身對照法進行逆向(實驗組)和順向(對照組)靜脈穿刺,48h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兔耳靜脈局部病理改變。結果:逆向穿刺組靜脈局部組織病理損傷程度重于順向穿刺組,主要呈現(xiàn)出血管內皮腫脹、內皮細胞增生、纖維增生、血栓形成等病理損傷特點,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逆向靜脈穿刺會加重靜脈損傷程度,臨床實踐中應權衡利弊,靈活運用,才能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2010年03期 v.27 375-3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不同穿刺方向對兔血管損傷的實驗研究

章飛飛;韋義萍;高文;關穎;廖海濤;

目的:比較不同靜脈穿刺方向對血管損傷的影響。方法:采用兔耳自身對照法進行逆向(實驗組)和順向(對照組)靜脈穿刺,48h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兔耳靜脈局部病理改變。結果:逆向穿刺組靜脈局部組織病理損傷程度重于順向穿刺組,主要呈現(xiàn)出血管內皮腫脹、內皮細胞增生、纖維增生、血栓形成等病理損傷特點,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逆向靜脈穿刺會加重靜脈損傷程度,臨床實踐中應權衡利弊,靈活運用,才能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2010年03期 v.27 375-3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應用SELDI-TOF-MS技術篩選不同分型卵巢上皮性癌血清標志物

王琪;尹茳平;黎丹戎;張瑋;李力;

目的:應用表面增強激光解析離子化—飛行時間—質譜(SELDI-TOF-MS)技術篩選不同分型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標志物。方法:選擇卵巢上皮性癌68例,健康婦女87例,卵巢良性腫瘤組20例血清,以及體外培養(yǎng)的卵巢惡性腫瘤細胞系SKOV3、A2780、HO8910、HO8910PM為材料,采用WCX2蛋白質芯片分析血清和體外培養(yǎng)的惡性腫瘤細胞系蛋白質表達差異蛋白,選擇卵巢上皮性癌血清與細胞均存在表達的差異蛋白建立卵巢上皮性癌診斷模型進行驗證。結果:WCX2芯片捕獲的M/Z為5343和5640蛋白質,在卵巢漿液性上皮癌和漿液性上皮癌細胞系HO8910、HO8910PM中均上調表達。以上述2個蛋白質建立診斷模型判別漿液性卵巢癌的敏感性為97.8%,特異性為82.7%,優(yōu)于CA125的檢測結果。結論:M/Z為5343和5640蛋白質在卵巢漿液性上皮癌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的變化可以反映到血清中,而且可以驗證血清標志蛋白的組織特異性,為其作為卵巢癌的腫瘤標志物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010年03期 v.27 378-38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2K]

應用SELDI-TOF-MS技術篩選不同分型卵巢上皮性癌血清標志物

王琪;尹茳平;黎丹戎;張瑋;李力;

目的:應用表面增強激光解析離子化—飛行時間—質譜(SELDI-TOF-MS)技術篩選不同分型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標志物。方法:選擇卵巢上皮性癌68例,健康婦女87例,卵巢良性腫瘤組20例血清,以及體外培養(yǎng)的卵巢惡性腫瘤細胞系SKOV3、A2780、HO8910、HO8910PM為材料,采用WCX2蛋白質芯片分析血清和體外培養(yǎng)的惡性腫瘤細胞系蛋白質表達差異蛋白,選擇卵巢上皮性癌血清與細胞均存在表達的差異蛋白建立卵巢上皮性癌診斷模型進行驗證。結果:WCX2芯片捕獲的M/Z為5343和5640蛋白質,在卵巢漿液性上皮癌和漿液性上皮癌細胞系HO8910、HO8910PM中均上調表達。以上述2個蛋白質建立診斷模型判別漿液性卵巢癌的敏感性為97.8%,特異性為82.7%,優(yōu)于CA125的檢測結果。結論:M/Z為5343和5640蛋白質在卵巢漿液性上皮癌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的變化可以反映到血清中,而且可以驗證血清標志蛋白的組織特異性,為其作為卵巢癌的腫瘤標志物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010年03期 v.27 378-38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2K]

小兒腹部惡性實體瘤術前介入治療的臨床與病理研究

曾自三;裴云;李偉雄;李榮富;

目的:通過研究小兒腹部惡性實體瘤(abdominal malignant tumors,AMT)術前介入治療的臨床及病理改變,探討術前介入治療在本病的應用價值。方法:對20例AMT患兒行介入治療(介入組),觀察分析其介入前后臨床癥狀的變化及介入反應,同時與20例單純手術(對照組)的AMT患兒進行手術前后臨床癥狀的變化、療效對照研究。對兩組40例手術腫瘤標本進行多種方法的病理學對照研究,采用末端DNA轉移酶dUTP缺口末端標記法(TUNEL)對兩組手術標本組織切片進行細胞凋亡的檢測以及用鏈球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法(S-P)測定Ki-67蛋白的表達。結果:介入組較對照組手術出血量明顯減少;介入組與對照組腫瘤細胞平均凋亡指數(shù)分別為50.55±48.06和19.73±2.84,介入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介入組與對照組腫瘤組織Ki-67蛋白的平均表達指數(shù)分別為20.56±7.58和38.78±9.35,介入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結論:術前介入治療,能有效地提高腫瘤完整切除率,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降低Ki-67表達,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活性,對防止腫瘤復發(fā)、轉移及改善預后有積極意義。

2010年03期 v.27 383-38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2K]

小兒腹部惡性實體瘤術前介入治療的臨床與病理研究

曾自三;裴云;李偉雄;李榮富;

目的:通過研究小兒腹部惡性實體瘤(abdominal malignant tumors,AMT)術前介入治療的臨床及病理改變,探討術前介入治療在本病的應用價值。方法:對20例AMT患兒行介入治療(介入組),觀察分析其介入前后臨床癥狀的變化及介入反應,同時與20例單純手術(對照組)的AMT患兒進行手術前后臨床癥狀的變化、療效對照研究。對兩組40例手術腫瘤標本進行多種方法的病理學對照研究,采用末端DNA轉移酶dUTP缺口末端標記法(TUNEL)對兩組手術標本組織切片進行細胞凋亡的檢測以及用鏈球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法(S-P)測定Ki-67蛋白的表達。結果:介入組較對照組手術出血量明顯減少;介入組與對照組腫瘤細胞平均凋亡指數(shù)分別為50.55±48.06和19.73±2.84,介入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介入組與對照組腫瘤組織Ki-67蛋白的平均表達指數(shù)分別為20.56±7.58和38.78±9.35,介入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結論:術前介入治療,能有效地提高腫瘤完整切除率,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降低Ki-67表達,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活性,對防止腫瘤復發(fā)、轉移及改善預后有積極意義。

2010年03期 v.27 383-38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2K]

超聲波與傳統(tǒng)慢速手機后牙根尖倒預備的比較研究

張平娟;陳文霞;曾啟新;謝方方;

目的:比較超聲波和傳統(tǒng)慢速手機在后牙進行根尖倒預備對根切面的影響。方法:32例附有頜骨和牙周組織,含兩個主根管的下頜第一磨牙近中根,隨機均分成2組,分別采用兩種處理方式進行倒預備:(1)超聲波組:超聲波配金剛砂尖Berutti與鎳鈦尖RE2。(2)慢速手機組:慢速手機配No.2圓鉆。掃描電鏡下對比觀察倒預備前、后的根切面環(huán)氧樹脂模型,評價微裂數(shù)目、類型及管腔邊緣質量。采用SPSS13.0軟件包行KruskalWallisTest。結果:超聲波組的微裂數(shù)目明顯少于慢速手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2);超聲組與慢速手機組之間微裂類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29);超聲波組的管腔邊緣質量優(yōu)于慢速手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9)。結論:超聲根尖倒預備技術用于后牙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和可行性。

2010年03期 v.27 386-38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4K]

超聲波與傳統(tǒng)慢速手機后牙根尖倒預備的比較研究

張平娟;陳文霞;曾啟新;謝方方;

目的:比較超聲波和傳統(tǒng)慢速手機在后牙進行根尖倒預備對根切面的影響。方法:32例附有頜骨和牙周組織,含兩個主根管的下頜第一磨牙近中根,隨機均分成2組,分別采用兩種處理方式進行倒預備:(1)超聲波組:超聲波配金剛砂尖Berutti與鎳鈦尖RE2。(2)慢速手機組:慢速手機配No.2圓鉆。掃描電鏡下對比觀察倒預備前、后的根切面環(huán)氧樹脂模型,評價微裂數(shù)目、類型及管腔邊緣質量。采用SPSS13.0軟件包行KruskalWallisTest。結果:超聲波組的微裂數(shù)目明顯少于慢速手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2);超聲組與慢速手機組之間微裂類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29);超聲波組的管腔邊緣質量優(yōu)于慢速手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9)。結論:超聲根尖倒預備技術用于后牙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和可行性。

2010年03期 v.27 386-38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4K]

顱咽管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和下丘腦保護

楊雷霆;黃瑋;秦坤明;肖紹文;蒙碧輝;馮大勤;廖聲潮;余永佳;柯超;

目的:探討顯微外科手術治療顱咽管瘤中對下丘腦保護的治療策略和技術。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手術治療顱咽管瘤39例,根據(jù)患者術前評估制定手術策略和方法,Ommaya囊植入加術后32P內放療3例,腫瘤部分切除加術后放療9例,腫瘤全切除術27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手術并發(fā)癥、出院時狀況、腫瘤控制情況和術后生活狀況等進行總結。結果:21例獲腫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尿崩、水電解質紊亂、視力下降等。隨訪29例,時間3~60個月。因腫瘤控制不佳或增大再次手術5例;恢復術前工作和學習24例,生活自理3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死亡1例。結論:手術前根據(jù)患者狀況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治療策略,術中應用顯微外科技術保護下丘腦及其穿通動脈,可以降低下丘腦損傷的發(fā)生,改善治療效果。

2010年03期 v.27 389-39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9K]

顱咽管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和下丘腦保護

楊雷霆;黃瑋;秦坤明;肖紹文;蒙碧輝;馮大勤;廖聲潮;余永佳;柯超;

目的:探討顯微外科手術治療顱咽管瘤中對下丘腦保護的治療策略和技術。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手術治療顱咽管瘤39例,根據(jù)患者術前評估制定手術策略和方法,Ommaya囊植入加術后32P內放療3例,腫瘤部分切除加術后放療9例,腫瘤全切除術27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手術并發(fā)癥、出院時狀況、腫瘤控制情況和術后生活狀況等進行總結。結果:21例獲腫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尿崩、水電解質紊亂、視力下降等。隨訪29例,時間3~60個月。因腫瘤控制不佳或增大再次手術5例;恢復術前工作和學習24例,生活自理3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死亡1例。結論:手術前根據(jù)患者狀況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治療策略,術中應用顯微外科技術保護下丘腦及其穿通動脈,可以降低下丘腦損傷的發(fā)生,改善治療效果。

2010年03期 v.27 389-39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9K]

HCN4基因在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心房顫動心房組織中蛋白表達的研究

李毅;周華富;

目的:通過檢測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心房顫動(房顫)患者心房肌細胞內HCN4蛋白表達量,探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的發(fā)生機制。方法:選取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患者30例為實驗組,同期取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非房顫19例為對照組,通過Western blot檢測心房肌細胞內HCN4蛋白表達量。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中HCN4基因在心房肌組織中的蛋白表達分別是0.29±0.03和0.13±0.0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患者心房肌組織中確實存在HCN4基因的表達上調,提示HCN4基因的過度轉錄表達可能參與了調控風濕性心臟病房顫的發(fā)生過程。

2010年03期 v.27 392-39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4K]

HCN4基因在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心房顫動心房組織中蛋白表達的研究

李毅;周華富;

目的:通過檢測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心房顫動(房顫)患者心房肌細胞內HCN4蛋白表達量,探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的發(fā)生機制。方法:選取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患者30例為實驗組,同期取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非房顫19例為對照組,通過Western blot檢測心房肌細胞內HCN4蛋白表達量。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中HCN4基因在心房肌組織中的蛋白表達分別是0.29±0.03和0.13±0.0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房顫患者心房肌組織中確實存在HCN4基因的表達上調,提示HCN4基因的過度轉錄表達可能參與了調控風濕性心臟病房顫的發(fā)生過程。

2010年03期 v.27 392-39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4K]

氨基酸殘基配型策略在高致敏尿毒癥患者腎移植中的應用研究

孫煦勇;肖露露;文寧;秦科;賴彥華;聶峰;董建輝;李壯江;文海濤;郭海鴿;趙東海;農(nóng)江;曲海燕;

目的:探討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氨基酸殘基配型(Res M)標準在高致敏尿毒癥患者腎移植中的應用。方法:在動態(tài)監(jiān)測群體反應性抗體(PRA)水平、特異性及淋巴毒交叉配合試驗的基礎上,采用ResM標準選取與供者最匹配的供體。結果:56例尿毒癥患者術前PRA均大于20%,采用Terasaki提出的ResM標準,供受者0抗原錯配(MM)為6例(10.7%),1MM為13例(23.2%),2MM為19例(33.9%),3MM為13例(23.2%),4MM為5例(9.1%),5MM和6MM為0例。術后56例受者均未發(fā)生超急性排斥反應,17例(30.4%)發(fā)生急性排斥,經(jīng)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后3例(5.4%)切除移植腎,另14例(25%)排斥反應逆轉,腎功能恢復。5例(8.9%)發(fā)生移植物功能延遲恢復(Delay Graft Function,DGF),經(jīng)血液透析過渡治療后均在5周內恢復。結論:Res M標準可提高PRA陽性受者與供者之間HLA相配程度,縮短患者等腎時間,降低排斥反應的發(fā)生率,是一種有效的、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配型策略。

2010年03期 v.27 394-39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8K]

氨基酸殘基配型策略在高致敏尿毒癥患者腎移植中的應用研究

孫煦勇;肖露露;文寧;秦科;賴彥華;聶峰;董建輝;李壯江;文海濤;郭海鴿;趙東海;農(nóng)江;曲海燕;

目的:探討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氨基酸殘基配型(Res M)標準在高致敏尿毒癥患者腎移植中的應用。方法:在動態(tài)監(jiān)測群體反應性抗體(PRA)水平、特異性及淋巴毒交叉配合試驗的基礎上,采用ResM標準選取與供者最匹配的供體。結果:56例尿毒癥患者術前PRA均大于20%,采用Terasaki提出的ResM標準,供受者0抗原錯配(MM)為6例(10.7%),1MM為13例(23.2%),2MM為19例(33.9%),3MM為13例(23.2%),4MM為5例(9.1%),5MM和6MM為0例。術后56例受者均未發(fā)生超急性排斥反應,17例(30.4%)發(fā)生急性排斥,經(jīng)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后3例(5.4%)切除移植腎,另14例(25%)排斥反應逆轉,腎功能恢復。5例(8.9%)發(fā)生移植物功能延遲恢復(Delay Graft Function,DGF),經(jīng)血液透析過渡治療后均在5周內恢復。結論:Res M標準可提高PRA陽性受者與供者之間HLA相配程度,縮短患者等腎時間,降低排斥反應的發(fā)生率,是一種有效的、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配型策略。

2010年03期 v.27 394-39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8K]

超聲引導內鏡在梗阻性黃疸診治中的應用研究

馬洪;肖麗達;張廣俊;何超洪;寧浩杰;

目的:探討超聲引導內鏡在診治梗阻性黃疸的應用價值。方法:對120例梗阻性黃疸患者行超聲引導內鏡逆行性膽管造影(ERCP)術,內鏡下鼻膽引流管放置(ENBD)術120例,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EST)術70例,經(jīng)內鏡放置可膨式金屬膽道支架(EMBE)術30例,并行X線內鏡逆行性膽管造影(ERCP)術對照。結果:①本組超聲引導ENBD術120例,全部放置成功,行X線對照,120例安放鼻膽引流管符合率為100%。②超聲引導行EST術70例,取石成功率95.7%(67/70),術后超聲提示結石完全取出57例,結石殘留5例,經(jīng)X線ERCP對照,超聲總符合率92.5%(62/67),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6%(6/70)。③超聲引導經(jīng)內鏡EMBE術成功率93.3%(28/30)。結論:超聲引導內鏡診治梗阻性黃疸,簡便快捷,安全有效,可部分替代X線引導,具有經(jīng)濟、無輻射、無過敏等優(yōu)點,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2010年03期 v.27 397-39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2K]

超聲引導內鏡在梗阻性黃疸診治中的應用研究

馬洪;肖麗達;張廣俊;何超洪;寧浩杰;

目的:探討超聲引導內鏡在診治梗阻性黃疸的應用價值。方法:對120例梗阻性黃疸患者行超聲引導內鏡逆行性膽管造影(ERCP)術,內鏡下鼻膽引流管放置(ENBD)術120例,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EST)術70例,經(jīng)內鏡放置可膨式金屬膽道支架(EMBE)術30例,并行X線內鏡逆行性膽管造影(ERCP)術對照。結果:①本組超聲引導ENBD術120例,全部放置成功,行X線對照,120例安放鼻膽引流管符合率為100%。②超聲引導行EST術70例,取石成功率95.7%(67/70),術后超聲提示結石完全取出57例,結石殘留5例,經(jīng)X線ERCP對照,超聲總符合率92.5%(62/67),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6%(6/70)。③超聲引導經(jīng)內鏡EMBE術成功率93.3%(28/30)。結論:超聲引導內鏡診治梗阻性黃疸,簡便快捷,安全有效,可部分替代X線引導,具有經(jīng)濟、無輻射、無過敏等優(yōu)點,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2010年03期 v.27 397-39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2K]

應變率成像評價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異對高血壓患者左室局部收縮功能的影響

觀志強;張棣;黃榮杰;張芳;王慶榮;郭盛蘭;

目的:探討應變率成像(SRI)評價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異對高血壓患者左室局部收縮功能的影響。方法:103例經(jīng)規(guī)律治療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大于55%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根據(jù)動態(tài)血壓分為48例杓型組和55例非杓型組,均行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二維超聲及SRI檢查。結果:兩組24h及白天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無明顯差異(P>0.05),非杓型組夜間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高于杓型組(P<0.01)。兩組LVEF無明顯差異(P>0.05),非杓型組左室心肌收縮應變率(S-Sr)顯著低于杓型組(P<0.01)。結論:非杓型高血壓患者左室整體收縮功能尚未改變時就已出現(xiàn)左室局部收縮功能降低,血壓晝夜節(jié)律異常與左室局部收縮功能下降有重要的關系。

2010年03期 v.27 400-40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1K]

應變率成像評價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異對高血壓患者左室局部收縮功能的影響

觀志強;張棣;黃榮杰;張芳;王慶榮;郭盛蘭;

目的:探討應變率成像(SRI)評價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異對高血壓患者左室局部收縮功能的影響。方法:103例經(jīng)規(guī)律治療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大于55%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根據(jù)動態(tài)血壓分為48例杓型組和55例非杓型組,均行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二維超聲及SRI檢查。結果:兩組24h及白天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無明顯差異(P>0.05),非杓型組夜間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高于杓型組(P<0.01)。兩組LVEF無明顯差異(P>0.05),非杓型組左室心肌收縮應變率(S-Sr)顯著低于杓型組(P<0.01)。結論:非杓型高血壓患者左室整體收縮功能尚未改變時就已出現(xiàn)左室局部收縮功能降低,血壓晝夜節(jié)律異常與左室局部收縮功能下降有重要的關系。

2010年03期 v.27 400-40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1K]

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頭頸部血管病變診斷的研究

周宏;曾自三;

目的:探討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術對于頭頸部血管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100例疑似頭頸部血管病變的患者行64層CT血管成像,且應用同步減影技術(ssCTA)。掃描數(shù)據(jù)在AW4.3后處理工作站上使用各種不同技術進行后處理。結果:100例患者的雙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椎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后動脈、大腦后動脈及Willis環(huán)均能顯示,共檢出狹窄142段,閉塞26段,動脈瘤11例,血管起點變異15例,血管正?;颊?7例。結論: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應用于臨床初步診斷,并且頭頸部CTA能夠成為頭頸部血管疾病的首要檢查及主要篩選方法。

2010年03期 v.27 403-40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1K]

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頭頸部血管病變診斷的研究

周宏;曾自三;

目的:探討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術對于頭頸部血管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100例疑似頭頸部血管病變的患者行64層CT血管成像,且應用同步減影技術(ssCTA)。掃描數(shù)據(jù)在AW4.3后處理工作站上使用各種不同技術進行后處理。結果:100例患者的雙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椎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后動脈、大腦后動脈及Willis環(huán)均能顯示,共檢出狹窄142段,閉塞26段,動脈瘤11例,血管起點變異15例,血管正?;颊?7例。結論: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應用于臨床初步診斷,并且頭頸部CTA能夠成為頭頸部血管疾病的首要檢查及主要篩選方法。

2010年03期 v.27 403-40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1K]

昂丹司瓊不同時間及不同劑量給藥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觀察

黃曉華;陳建華;

目的:觀察不同劑量及不同時間昂丹司瓊靜脈注射對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選擇80例擇期在氣管內插管全麻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4組,每組20例。A組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昂丹司瓊8mg;B組手術結束時靜脈注射昂丹司瓊8mg;C組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昂丹司瓊4mg;D組為對照組,不給予昂丹司瓊。其余處理4組相同。觀察并評估術后24h內PONV的發(fā)生情況及程度。結果:A組、B組和C組PONV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D組(P<0.05);其中相同劑量不同給藥時間PONV發(fā)生率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劑量同一給藥時間PONV發(fā)生率A組和C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麻醉誘導前和在手術結束時預防性使用昂丹司瓊,均能有效減少病人PONV的發(fā)生,給藥時間對預防PONV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影響。昂丹司瓊4mg和8mg的劑量對預防PONV效果無明顯差別,昂丹司瓊4mg是一個有效劑量。

2010年03期 v.27 406-4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0K]

昂丹司瓊不同時間及不同劑量給藥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觀察

黃曉華;陳建華;

目的:觀察不同劑量及不同時間昂丹司瓊靜脈注射對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選擇80例擇期在氣管內插管全麻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4組,每組20例。A組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昂丹司瓊8mg;B組手術結束時靜脈注射昂丹司瓊8mg;C組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昂丹司瓊4mg;D組為對照組,不給予昂丹司瓊。其余處理4組相同。觀察并評估術后24h內PONV的發(fā)生情況及程度。結果:A組、B組和C組PONV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D組(P<0.05);其中相同劑量不同給藥時間PONV發(fā)生率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劑量同一給藥時間PONV發(fā)生率A組和C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麻醉誘導前和在手術結束時預防性使用昂丹司瓊,均能有效減少病人PONV的發(fā)生,給藥時間對預防PONV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影響。昂丹司瓊4mg和8mg的劑量對預防PONV效果無明顯差別,昂丹司瓊4mg是一個有效劑量。

2010年03期 v.27 406-4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0K]

急診患者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張劍鋒;李超乾;彭雯;李其斌;陳洪流;李旭;羅凌;

目的:探討急診患者入院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評分與其預后的相關性。方法:對我院2009年3~4月就診的12453例急診患者進行SIRS評分,分析患者搶救率、急診入院率及病死率與SIRS評分的關系,評價SIRS評分與急診患者搶救率、急診入院率及病死率等預后的相關性。結果:急診患者SIRS發(fā)生率為24.97%,其中急診內科、急診兒科SIRS發(fā)生率較高,患者搶救率、急診入院率均隨著SIRS分值的增加而增高(P<0.01),SIRS組患者與非SIRS組比較病死率明顯增加。結論:急診病人SIRS評分操作簡單,有獨立預測急診患者預后的價值。

2010年03期 v.27 408-41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3K]

急診患者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張劍鋒;李超乾;彭雯;李其斌;陳洪流;李旭;羅凌;

目的:探討急診患者入院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評分與其預后的相關性。方法:對我院2009年3~4月就診的12453例急診患者進行SIRS評分,分析患者搶救率、急診入院率及病死率與SIRS評分的關系,評價SIRS評分與急診患者搶救率、急診入院率及病死率等預后的相關性。結果:急診患者SIRS發(fā)生率為24.97%,其中急診內科、急診兒科SIRS發(fā)生率較高,患者搶救率、急診入院率均隨著SIRS分值的增加而增高(P<0.01),SIRS組患者與非SIRS組比較病死率明顯增加。結論:急診病人SIRS評分操作簡單,有獨立預測急診患者預后的價值。

2010年03期 v.27 408-41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3K]

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ST段變化與心功能的關系

張芳;陳蒙華;冼健坤;何濤;

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診PCI術后ST段的變化對左心功能評估的意義。方法:對首次ST段抬高型前壁AMI接受PCI患者50例比較PCI術前、術后1hST段的變化,按術后1hST段回落≥50%分為A組(n=42例),<50%分為B組(n=8例)。術后1個月和6個月應用超聲心動圖對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LVEDV)、E/A比值進行比較。結果:術后1個月A組LVEF、E/A值高于B組(P<0.05),而LVEDV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6個月A組LVEF值高于B組(P<0.01)、A組E/A值高于B組(P<0.05),A組LVEDV值低于B組(P<0.01)。結論:AMI患者PCI術后1hST段回落≥50%的患者左心功能恢復優(yōu)于回落<50%者,AMI患者PCI術后1hST段的變化對晚期左心功能恢復的評估有積極意義。

2010年03期 v.27 411-41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8K]

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ST段變化與心功能的關系

張芳;陳蒙華;冼健坤;何濤;

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診PCI術后ST段的變化對左心功能評估的意義。方法:對首次ST段抬高型前壁AMI接受PCI患者50例比較PCI術前、術后1hST段的變化,按術后1hST段回落≥50%分為A組(n=42例),<50%分為B組(n=8例)。術后1個月和6個月應用超聲心動圖對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LVEDV)、E/A比值進行比較。結果:術后1個月A組LVEF、E/A值高于B組(P<0.05),而LVEDV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6個月A組LVEF值高于B組(P<0.01)、A組E/A值高于B組(P<0.05),A組LVEDV值低于B組(P<0.01)。結論:AMI患者PCI術后1hST段回落≥50%的患者左心功能恢復優(yōu)于回落<50%者,AMI患者PCI術后1hST段的變化對晚期左心功能恢復的評估有積極意義。

2010年03期 v.27 411-41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8K]

痰熱清注射液對創(chuàng)傷性急性肺損傷肺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

陽世雄;趙永亮;曾建業(yè);韋涌初;黃思光;盧葦;

目的:探討痰熱清在創(chuàng)傷性急性肺損傷中的保護作用。方法:選擇59例創(chuàng)傷性急性肺損傷患者隨機分為痰熱清組(29例)和常規(guī)治療組(30例),比較治療7d前后兩組患者動脈血氣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SIRS評分的變化;比較兩組患者ARDS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的差異。結果:治療7d后痰熱清組較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的動脈血氣、SIRS評分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5);痰熱清組較常規(guī)治療組治療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有降低(P<0.05);ARDS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痰熱清組較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痰熱清能降低血清TNF-α、IL-6、IL-8炎性因子的水平;能緩解炎性反應綜合征的進展;能改善通氣,緩解呼吸窘迫。

2010年03期 v.27 412-41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7K]

痰熱清注射液對創(chuàng)傷性急性肺損傷肺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

陽世雄;趙永亮;曾建業(yè);韋涌初;黃思光;盧葦;

目的:探討痰熱清在創(chuàng)傷性急性肺損傷中的保護作用。方法:選擇59例創(chuàng)傷性急性肺損傷患者隨機分為痰熱清組(29例)和常規(guī)治療組(30例),比較治療7d前后兩組患者動脈血氣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SIRS評分的變化;比較兩組患者ARDS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的差異。結果:治療7d后痰熱清組較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的動脈血氣、SIRS評分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5);痰熱清組較常規(guī)治療組治療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有降低(P<0.05);ARDS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痰熱清組較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痰熱清能降低血清TNF-α、IL-6、IL-8炎性因子的水平;能緩解炎性反應綜合征的進展;能改善通氣,緩解呼吸窘迫。

2010年03期 v.27 412-41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7K]

消瘤湯聯(lián)合熱灌注化療對進展期結直腸癌術后免疫功能和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

曾家耀;赫軍;王清堅;傅漢琨;謝威;

目的:探討消瘤湯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對進展期結直腸癌術后機體免疫功能和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的影響。方法:104例行手術治療的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54例,采用腹腔熱灌注化療同時口服消瘤湯;對照組50例,單用腹腔熱灌注化療方案進行治療,觀察2組生存質量、免疫功能、血清VEGF水平變化、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等。結果:治療組生存質量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前NK細胞活性為(24.6±8.68)%,治療后提高至(27.8±9.27)%;對照組治療前NK細胞活性為(23.4±9.28)%,治療后降為(18.4±8.22)%,2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前CD4+/CD8+為(1.32±0.28)%,治療后提高至(1.58±0.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清VEGF水平明顯下降,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中性粒細胞減少、腹瀉程度、神經(jīng)毒性等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消瘤湯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不但能減輕化療藥物毒副反應,而且能改善NK細胞的活性,提高CD4+/CD8+比值,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抑制血清中VEGF的表達,改善病人生存期質量,對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復發(f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10年03期 v.27 415-41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消瘤湯聯(lián)合熱灌注化療對進展期結直腸癌術后免疫功能和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

曾家耀;赫軍;王清堅;傅漢琨;謝威;

目的:探討消瘤湯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對進展期結直腸癌術后機體免疫功能和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的影響。方法:104例行手術治療的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54例,采用腹腔熱灌注化療同時口服消瘤湯;對照組50例,單用腹腔熱灌注化療方案進行治療,觀察2組生存質量、免疫功能、血清VEGF水平變化、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等。結果:治療組生存質量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前NK細胞活性為(24.6±8.68)%,治療后提高至(27.8±9.27)%;對照組治療前NK細胞活性為(23.4±9.28)%,治療后降為(18.4±8.22)%,2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前CD4+/CD8+為(1.32±0.28)%,治療后提高至(1.58±0.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清VEGF水平明顯下降,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中性粒細胞減少、腹瀉程度、神經(jīng)毒性等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消瘤湯聯(lián)合腹腔熱灌注化療不但能減輕化療藥物毒副反應,而且能改善NK細胞的活性,提高CD4+/CD8+比值,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抑制血清中VEGF的表達,改善病人生存期質量,對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復發(f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10年03期 v.27 415-41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不同工況對腰椎運動節(jié)段作用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

秦明芳;柴晟;黃立新;周紅海;

目的:研究各種工況條件下腰椎活動節(jié)段的三維有限元模型。方法:使用ABAQUS6.5有限元分析軟件建立L4~5運動節(jié)段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腰椎運動節(jié)段在屈曲、拉伸、側屈及旋轉扭矩作用力下各部結構的應力變化。結果:壓縮時椎體密質骨、椎弓根、椎弓峽部和后部小關節(jié)部應力最高;拉伸時小關節(jié)出現(xiàn)應力集中,高于其他部分;側屈時屈側椎體、后部小關節(jié)及椎間盤部為應力集中,拉伸側呈張應力;軸向旋轉時后部小關節(jié)及椎間盤后部應力較高;屈曲加旋轉時椎體及椎間盤前緣、后部小關節(jié)處出現(xiàn)應力集中。結論:應用有限元分析能形象模擬腰椎活動節(jié)段各種載荷下的應力分析,不同運動條件下,腰椎運動生理節(jié)段的應力集中部位不同。這是中醫(yī)旋轉復位手法治療腰椎小關節(jié)紊亂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力學依據(jù)之一。

2010年03期 v.27 417-41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3K]

不同工況對腰椎運動節(jié)段作用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

秦明芳;柴晟;黃立新;周紅海;

目的:研究各種工況條件下腰椎活動節(jié)段的三維有限元模型。方法:使用ABAQUS6.5有限元分析軟件建立L4~5運動節(jié)段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腰椎運動節(jié)段在屈曲、拉伸、側屈及旋轉扭矩作用力下各部結構的應力變化。結果:壓縮時椎體密質骨、椎弓根、椎弓峽部和后部小關節(jié)部應力最高;拉伸時小關節(jié)出現(xiàn)應力集中,高于其他部分;側屈時屈側椎體、后部小關節(jié)及椎間盤部為應力集中,拉伸側呈張應力;軸向旋轉時后部小關節(jié)及椎間盤后部應力較高;屈曲加旋轉時椎體及椎間盤前緣、后部小關節(jié)處出現(xiàn)應力集中。結論:應用有限元分析能形象模擬腰椎活動節(jié)段各種載荷下的應力分析,不同運動條件下,腰椎運動生理節(jié)段的應力集中部位不同。這是中醫(yī)旋轉復位手法治療腰椎小關節(jié)紊亂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力學依據(jù)之一。

2010年03期 v.27 417-41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3K]

后入路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研究

龍仁平;李啟榮;陸浩;黃莉尤;雷靜;潘常瑜;陳明智;李秀萍;韋念春;陸錦冒;

目的:探討開放式后入路普通聚丙烯平片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療效。方法:將90例腹股溝疝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后入路腹膜前修補)、對照A組(前入路腹膜前修補)和對照B組(前入路筋膜前修補),觀察3組的手術持續(xù)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可自行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差別。結果:①手術持續(xù)時間實驗組顯著短于對照A、B組(均P<0.001);②手術失血量實驗組與對照A、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③術后可自行下床活動時間實驗組顯著短于對照B組(P<0.05),與對照A組無差別;④術后住院時間實驗組與對照A、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⑤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實驗組顯著少于對照A、B組(均P<0.05)。結論:開放式后入路普通聚丙烯平片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具有手術操作簡單、療效好、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腹股溝疝修補術。

2010年03期 v.27 420-42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7K]

后入路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研究

龍仁平;李啟榮;陸浩;黃莉尤;雷靜;潘常瑜;陳明智;李秀萍;韋念春;陸錦冒;

目的:探討開放式后入路普通聚丙烯平片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療效。方法:將90例腹股溝疝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后入路腹膜前修補)、對照A組(前入路腹膜前修補)和對照B組(前入路筋膜前修補),觀察3組的手術持續(xù)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可自行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差別。結果:①手術持續(xù)時間實驗組顯著短于對照A、B組(均P<0.001);②手術失血量實驗組與對照A、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③術后可自行下床活動時間實驗組顯著短于對照B組(P<0.05),與對照A組無差別;④術后住院時間實驗組與對照A、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⑤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實驗組顯著少于對照A、B組(均P<0.05)。結論:開放式后入路普通聚丙烯平片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具有手術操作簡單、療效好、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腹股溝疝修補術。

2010年03期 v.27 420-42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7K]

面神經(jīng)MRI的3D-T_1WI序列應用價值探討

李文美;黃仲奎;龍莉玲;秦宇紅;畢桂南;黃瑋;

目的:探討三維薄層T1加權血管成像(3D-T1WI)序列在面神經(jīng)MRI的應用價值。方法:對33例面肌痙攣者進行術前MRI常規(guī)序列(T1WI、T2WI及T2WI-FLAIR)及3D-T1WI序列掃描,分析、比較兩種方法對面神經(jīng)血管壓迫的顯示結果,并與手術結果對照。結果:在MRI常規(guī)序列圖像中全部病例面神經(jīng)及其周圍血管均未見顯示;在3D-T1WI序列圖像中面神經(jīng)及其周圍血管均清晰顯示,顯示率100%;33例共34側(1例雙側,32例單側)面肌痙攣,術前3D-T1WI序列診斷面神經(jīng)受血管壓迫23側,手術后證實有面神經(jīng)血管壓迫29側,假陰性6側,與手術結果的符合率為82.36%。結論:3D-T1WI序列可清晰顯示面神經(jīng)及其周圍血管,可提示面肌痙攣的病因是否因血管壓迫面神經(jīng)所致,對手術對象的篩選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010年03期 v.27 422-42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4K]

面神經(jīng)MRI的3D-T_1WI序列應用價值探討

李文美;黃仲奎;龍莉玲;秦宇紅;畢桂南;黃瑋;

目的:探討三維薄層T1加權血管成像(3D-T1WI)序列在面神經(jīng)MRI的應用價值。方法:對33例面肌痙攣者進行術前MRI常規(guī)序列(T1WI、T2WI及T2WI-FLAIR)及3D-T1WI序列掃描,分析、比較兩種方法對面神經(jīng)血管壓迫的顯示結果,并與手術結果對照。結果:在MRI常規(guī)序列圖像中全部病例面神經(jīng)及其周圍血管均未見顯示;在3D-T1WI序列圖像中面神經(jīng)及其周圍血管均清晰顯示,顯示率100%;33例共34側(1例雙側,32例單側)面肌痙攣,術前3D-T1WI序列診斷面神經(jīng)受血管壓迫23側,手術后證實有面神經(jīng)血管壓迫29側,假陰性6側,與手術結果的符合率為82.36%。結論:3D-T1WI序列可清晰顯示面神經(jīng)及其周圍血管,可提示面肌痙攣的病因是否因血管壓迫面神經(jīng)所致,對手術對象的篩選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010年03期 v.27 422-42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4K]

Pin1和Cyclin D1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鄭東林;陳遠能;曹驥;

目的:檢測原發(fā)性肝細胞癌(肝癌)及癌旁組織中Pin1及Cyclin D1的表達,探討Pin1及Cyclin D1在肝癌發(fā)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轉錄多聚酶鏈式反應(RT-PCR)方法,對收集的42例經(jīng)手術切除及病理學證實的肝癌患者的癌組織標本及相應癌旁組織中Pin1及Cyclin D1基因進行檢測,分析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及其與肝癌臨床病理學特征的關系。結果:Pin1基因和Cyclin D1基因在肝癌組織中均呈高表達,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分別為0.487±0.043與0.291±0.038及0.493±0.072與0.313±0.050,均P<0.05)。Pin1和Cyclin D1與腫瘤的大小、有無包膜、有無轉移、AFP、分期均無明顯的相關性(P>0.05),但Pin1與Cyclin D1的表達有相關性(P<0.01)。結論:肝癌中Pin1的過表達可能促進Cyclin D1表達,由此誘導了腫瘤的發(fā)生;Pin1可能成為治療肝癌的新靶點。

2010年03期 v.27 424-42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9K]

Pin1和Cyclin D1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鄭東林;陳遠能;曹驥;

目的:檢測原發(fā)性肝細胞癌(肝癌)及癌旁組織中Pin1及Cyclin D1的表達,探討Pin1及Cyclin D1在肝癌發(fā)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轉錄多聚酶鏈式反應(RT-PCR)方法,對收集的42例經(jīng)手術切除及病理學證實的肝癌患者的癌組織標本及相應癌旁組織中Pin1及Cyclin D1基因進行檢測,分析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及其與肝癌臨床病理學特征的關系。結果:Pin1基因和Cyclin D1基因在肝癌組織中均呈高表達,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分別為0.487±0.043與0.291±0.038及0.493±0.072與0.313±0.050,均P<0.05)。Pin1和Cyclin D1與腫瘤的大小、有無包膜、有無轉移、AFP、分期均無明顯的相關性(P>0.05),但Pin1與Cyclin D1的表達有相關性(P<0.01)。結論:肝癌中Pin1的過表達可能促進Cyclin D1表達,由此誘導了腫瘤的發(fā)生;Pin1可能成為治療肝癌的新靶點。

2010年03期 v.27 424-42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9K]

冠狀動脈內注射替羅非班對PCI術中無復流療效的影響及安全性

潘朝鋅;何貴新;嚴華;吳萬里;王慶高;何新兵;

目的:觀察替羅非班對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中無復流的影響及安全性。方法:PCI術中無復流的患者42例,隨機分為替羅非班治療組(n=21)和對照組(n=21),觀察用藥后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分級、心電圖變化及主要終點事件的發(fā)生情況。結果:替羅非班組術后靶血管TIMI血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90min心電圖明顯改善,1周內主要終點事件中死亡、頑固性缺血、再次心肌梗死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嚴重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冠狀動脈內注射替羅非班對PCI術中無復流是有效和安全的。

2010年03期 v.27 426-42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3K]

冠狀動脈內注射替羅非班對PCI術中無復流療效的影響及安全性

潘朝鋅;何貴新;嚴華;吳萬里;王慶高;何新兵;

目的:觀察替羅非班對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中無復流的影響及安全性。方法:PCI術中無復流的患者42例,隨機分為替羅非班治療組(n=21)和對照組(n=21),觀察用藥后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分級、心電圖變化及主要終點事件的發(fā)生情況。結果:替羅非班組術后靶血管TIMI血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90min心電圖明顯改善,1周內主要終點事件中死亡、頑固性缺血、再次心肌梗死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嚴重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冠狀動脈內注射替羅非班對PCI術中無復流是有效和安全的。

2010年03期 v.27 426-42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3K]

廣西健康女大學生體質成分及骨密度相關分析研究

李曉陽;

目的:調查健康女性大學生體質成分和骨密度(BMD),了解正常青年女性全身骨量和體質成分的變化和關系。方法:應用DEXA測定366例年齡16~24歲的健康女性大學生全身各部位的體質成分及骨密度。結果:研究對象年齡、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BMI)平均值分別為18.7歲、158.6cm、55.3kg和21.1kg/m2;全身骨礦物含量(BMC)和骨密度(BMD)平均值分別為(2282.0±305.0)g和(1.120±0.069)g/cm2;平均瘦體重為(34.7±3.3)kg,總體脂平均為(17.2±9.0)kg,體脂百分比平均為(32.0±5.4)%,隨著年齡的增長呈增加趨勢;各年齡組之間身高、體重、BMI、總體重、總體脂、瘦體重以及體脂百分比等各項測量指標均無明顯差異(P>0.05)。身高、體重、BMI、瘦體重、總體脂及體脂百分比均與BMC和BMD呈正相關。體質成分及BMC、BMD均隨著BMI的增加而增加,但當BMI超過23kg/m2后,瘦體重不再增加,顯著增加的是體脂百分比。結論:隨著BMI的增加,體脂的增加可能是影響女性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2010年03期 v.27 429-43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廣西健康女大學生體質成分及骨密度相關分析研究

李曉陽;

目的:調查健康女性大學生體質成分和骨密度(BMD),了解正常青年女性全身骨量和體質成分的變化和關系。方法:應用DEXA測定366例年齡16~24歲的健康女性大學生全身各部位的體質成分及骨密度。結果:研究對象年齡、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BMI)平均值分別為18.7歲、158.6cm、55.3kg和21.1kg/m2;全身骨礦物含量(BMC)和骨密度(BMD)平均值分別為(2282.0±305.0)g和(1.120±0.069)g/cm2;平均瘦體重為(34.7±3.3)kg,總體脂平均為(17.2±9.0)kg,體脂百分比平均為(32.0±5.4)%,隨著年齡的增長呈增加趨勢;各年齡組之間身高、體重、BMI、總體重、總體脂、瘦體重以及體脂百分比等各項測量指標均無明顯差異(P>0.05)。身高、體重、BMI、瘦體重、總體脂及體脂百分比均與BMC和BMD呈正相關。體質成分及BMC、BMD均隨著BMI的增加而增加,但當BMI超過23kg/m2后,瘦體重不再增加,顯著增加的是體脂百分比。結論:隨著BMI的增加,體脂的增加可能是影響女性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2010年03期 v.27 429-43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羅高斌;廖軍;吳昊;肖增明;

目的:探討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初步臨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對18例(31髖)經(jīng)臨床診斷為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ficat分期Ⅰ~Ⅲ期)行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死骨刮除、植骨術。結果:18例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20~54個月,平均32.5個月。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從術前(76.45±6.02)分提高到術后(84.10±8.45)分,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58,P=0.000)。結論: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具有定位準確、清除壞死骨徹底,有效減輕疼痛,改善關節(jié)功能的優(yōu)點,能夠延緩股骨頭壞死進程,有效防止股骨頭塌陷。

2010年03期 v.27 431-4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羅高斌;廖軍;吳昊;肖增明;

目的:探討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初步臨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對18例(31髖)經(jīng)臨床診斷為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ficat分期Ⅰ~Ⅲ期)行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死骨刮除、植骨術。結果:18例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20~54個月,平均32.5個月。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從術前(76.45±6.02)分提高到術后(84.10±8.45)分,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58,P=0.000)。結論:關節(jié)鏡引導下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具有定位準確、清除壞死骨徹底,有效減輕疼痛,改善關節(jié)功能的優(yōu)點,能夠延緩股骨頭壞死進程,有效防止股骨頭塌陷。

2010年03期 v.27 431-4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關系

歐陽強;韋英海;陳陽;

目的:探討腦梗死發(fā)病和病情程度與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及葉酸、維生素B12缺乏的相關性。方法:檢測136例急性腦梗死病人和70例對照組Hcy及血漿葉酸、維生素B12水平。結果:急性腦梗死組血漿Hcy高于對照組(P<0.01)。輕、中、重型腦梗死組的血漿Hcy表現(xiàn)為逐漸對應升高(P<0.05)。部分腦梗死合并高Hcy血癥的患者接受了維生素B12、葉酸治療后,血漿Hcy水平顯著下降(P<0.01)。結論:高Hcy血癥與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存在相關性,血漿Hcy水平可以作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檢查及診治觀察的實驗室指標。

2010年03期 v.27 433-43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9K]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關系

歐陽強;韋英海;陳陽;

目的:探討腦梗死發(fā)病和病情程度與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及葉酸、維生素B12缺乏的相關性。方法:檢測136例急性腦梗死病人和70例對照組Hcy及血漿葉酸、維生素B12水平。結果:急性腦梗死組血漿Hcy高于對照組(P<0.01)。輕、中、重型腦梗死組的血漿Hcy表現(xiàn)為逐漸對應升高(P<0.05)。部分腦梗死合并高Hcy血癥的患者接受了維生素B12、葉酸治療后,血漿Hcy水平顯著下降(P<0.01)。結論:高Hcy血癥與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存在相關性,血漿Hcy水平可以作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檢查及診治觀察的實驗室指標。

2010年03期 v.27 433-43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9K]

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

劉小翠;潘海林;

目的:探討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抵抗(IR)改變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42例確診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經(jīng)過二甲雙胍及羅格列酮干預治療12周。檢測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血清游離脂肪酸(FFA)、血清總膽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膽固醇(LDL)等血脂全套,用HOMA公式計算IR并與正常對照組34例比較。同時,測定治療前后FFA、C反應蛋白(CRP)。結果:2型糖尿病組經(jīng)干預治療后,FBS、PBS、糖化血紅蛋白(HBA1c)、IR、FFA、CRP水平均比治療前顯著下降(P<0.01)。LDL、TCh、TG經(jīng)治療后亦有明顯下降(P<0.05)。結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可通過降低CRP、FFA來改善IR,從而改善糖脂代謝。

2010年03期 v.27 434-4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2K]

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

劉小翠;潘海林;

目的:探討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抵抗(IR)改變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42例確診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經(jīng)過二甲雙胍及羅格列酮干預治療12周。檢測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血清游離脂肪酸(FFA)、血清總膽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膽固醇(LDL)等血脂全套,用HOMA公式計算IR并與正常對照組34例比較。同時,測定治療前后FFA、C反應蛋白(CRP)。結果:2型糖尿病組經(jīng)干預治療后,FBS、PBS、糖化血紅蛋白(HBA1c)、IR、FFA、CRP水平均比治療前顯著下降(P<0.01)。LDL、TCh、TG經(jīng)治療后亦有明顯下降(P<0.05)。結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羅格列酮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可通過降低CRP、FFA來改善IR,從而改善糖脂代謝。

2010年03期 v.27 434-4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2K]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腦氧代謝的特點

盤璇;湯展宏;胡軍濤;

目的:觀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患者腦氧代謝的特點。方法:選擇75例發(fā)病前無肝腦功能障礙而由外科疾病并發(fā)MODS的患者,予以原發(fā)病治療、器官功能支持、基礎支持、對癥治療等綜合處理。監(jiān)測MODS期間患者動脈血氧含量(CaO2)、頸內靜脈血氧飽和度(SjvO2)、頸內靜脈血氧含量(CjvO2)及動脈和頸內靜脈血乳酸鹽含量(ABL和JVBL),并計算腦氧攝取率(CERO2)、橈動脈頸內靜脈血乳酸鹽差值(DLA-V)。結果:患者CjvO2、SjvO2、ABL、JVBL、DLA-V進行性增高,CERO2進行性降低(P<0.05,P<0.01)。結論:MODS狀態(tài)時,存在以組織缺氧為主的腦氧代謝失衡。

2010年03期 v.27 437-43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腦氧代謝的特點

盤璇;湯展宏;胡軍濤;

目的:觀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患者腦氧代謝的特點。方法:選擇75例發(fā)病前無肝腦功能障礙而由外科疾病并發(fā)MODS的患者,予以原發(fā)病治療、器官功能支持、基礎支持、對癥治療等綜合處理。監(jiān)測MODS期間患者動脈血氧含量(CaO2)、頸內靜脈血氧飽和度(SjvO2)、頸內靜脈血氧含量(CjvO2)及動脈和頸內靜脈血乳酸鹽含量(ABL和JVBL),并計算腦氧攝取率(CERO2)、橈動脈頸內靜脈血乳酸鹽差值(DLA-V)。結果:患者CjvO2、SjvO2、ABL、JVBL、DLA-V進行性增高,CERO2進行性降低(P<0.05,P<0.01)。結論:MODS狀態(tài)時,存在以組織缺氧為主的腦氧代謝失衡。

2010年03期 v.27 437-43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電視胸腔鏡手術同期治療雙側自發(fā)性氣胸10例

羅玉忠;何巍;廖壽合;

目的:探討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同期治療雙側自發(fā)性氣胸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和總結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應用電視胸腔鏡手術同期治療雙側原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1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10例患者均經(jīng)胸腔鏡完成手術,無術中、術后死亡病例,無術后復發(fā)病例,無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電視胸腔鏡手術同期治療雙側自發(fā)性氣胸是安全、有效的術式。

2010年03期 v.27 439-44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電視胸腔鏡手術同期治療雙側自發(fā)性氣胸10例

羅玉忠;何巍;廖壽合;

目的:探討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同期治療雙側自發(fā)性氣胸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和總結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應用電視胸腔鏡手術同期治療雙側原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1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10例患者均經(jīng)胸腔鏡完成手術,無術中、術后死亡病例,無術后復發(fā)病例,無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電視胸腔鏡手術同期治療雙側自發(fā)性氣胸是安全、有效的術式。

2010年03期 v.27 439-44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ELISA不同孵育條件HBsAg檢測結果的比較

馬小燕;張弘;

目的:比較ELISA兩種不同孵育條件檢測HBsAg的結果。方法:取51份經(jīng)ELISA檢測HBsAg S/CO值處于0.70~0.99的標本,每個標本分兩組進行HBsAg ELISA定性分析,其中一組置37℃水浴孵育30min,另一組置2~8℃冰箱孵育24h,比較兩種不同孵育條件下的HBsAg結果。結果:不同孵育溫度對ELISA HBsAg檢測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2~8℃冰箱孵育24h比37℃水浴孵育30min檢測HBsAg的敏感性高。

2010年03期 v.27 440-44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ELISA不同孵育條件HBsAg檢測結果的比較

馬小燕;張弘;

目的:比較ELISA兩種不同孵育條件檢測HBsAg的結果。方法:取51份經(jīng)ELISA檢測HBsAg S/CO值處于0.70~0.99的標本,每個標本分兩組進行HBsAg ELISA定性分析,其中一組置37℃水浴孵育30min,另一組置2~8℃冰箱孵育24h,比較兩種不同孵育條件下的HBsAg結果。結果:不同孵育溫度對ELISA HBsAg檢測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2~8℃冰箱孵育24h比37℃水浴孵育30min檢測HBsAg的敏感性高。

2010年03期 v.27 440-44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體重變化對乳腺癌切線治療定位線變化的影響

李莉萍;

目的:探討乳腺癌切線放射治療過程體重變化對體表定位線變化的影響。方法:采用尺子測量法,以原始體表定位為參照點,測量30例乳腺癌切線野放射治療過程不同時期激光定位線與體表定位線的吻合度。結果:體重下降2.5~3kg的患者20例,中心十字體表定位線平均偏移Y軸上2.5mm,X軸上3.1mm;體重下降3.5~5kg的患者5例,平均偏移Y軸上3.3mm,X軸上8.5mm。2例治療過程體重沒有改變,3例體重增重2kg,中點定位線變化在1.0~1.5mm范圍內。結論:乳腺癌切線野放射治療體重變化時,中心點十字體表定位線發(fā)生一定偏移。

2010年03期 v.27 442-44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K]

體重變化對乳腺癌切線治療定位線變化的影響

李莉萍;

目的:探討乳腺癌切線放射治療過程體重變化對體表定位線變化的影響。方法:采用尺子測量法,以原始體表定位為參照點,測量30例乳腺癌切線野放射治療過程不同時期激光定位線與體表定位線的吻合度。結果:體重下降2.5~3kg的患者20例,中心十字體表定位線平均偏移Y軸上2.5mm,X軸上3.1mm;體重下降3.5~5kg的患者5例,平均偏移Y軸上3.3mm,X軸上8.5mm。2例治療過程體重沒有改變,3例體重增重2kg,中點定位線變化在1.0~1.5mm范圍內。結論:乳腺癌切線野放射治療體重變化時,中心點十字體表定位線發(fā)生一定偏移。

2010年03期 v.27 442-44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K]

擴大翼點入路在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的應用

楊勇靈;余紅;陸斌;伍仕兵;張鎮(zhèn);陳初亮;

目的:探討擴大翼點入路在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中的應用。方法:對80例額顳對沖傷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手術入路(26例)和擴大翼點入路(54例)治療,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根據(jù)GOS預后評價標準,傳統(tǒng)額顳瓣入路手術治療的26例中,恢復良好7例,中殘2例,重殘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病死率53.84%;經(jīng)擴大翼點入路手術治療的54例中,恢復良好27例,中殘6例,重殘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病死率31.482%;兩者病死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改良的擴大翼點入路患者的預后明顯優(yōu)于額顳瓣入路患者(P<0.05)。結論:擴大翼點入路手術在治療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中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

2010年03期 v.27 443-44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擴大翼點入路在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的應用

楊勇靈;余紅;陸斌;伍仕兵;張鎮(zhèn);陳初亮;

目的:探討擴大翼點入路在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中的應用。方法:對80例額顳對沖傷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手術入路(26例)和擴大翼點入路(54例)治療,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根據(jù)GOS預后評價標準,傳統(tǒng)額顳瓣入路手術治療的26例中,恢復良好7例,中殘2例,重殘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病死率53.84%;經(jīng)擴大翼點入路手術治療的54例中,恢復良好27例,中殘6例,重殘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病死率31.482%;兩者病死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改良的擴大翼點入路患者的預后明顯優(yōu)于額顳瓣入路患者(P<0.05)。結論:擴大翼點入路手術在治療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中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

2010年03期 v.27 443-44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02例分析

黃迪迪;秦映芬;錢家樂;蔣嬋;

目的:探討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對患者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102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甲功狀態(tài)對妊娠結局及并發(fā)癥等進行分析。結果:甲亢未控制組甲亢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胎兒丟失,早產(chǎn)、羊水污染及左室肥大或高電壓的發(fā)生率高于控制組(P<0.05,P<0.01);心率、直接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于控制組(P<0.05,P<0.01)。結論: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將甲狀腺激素控制在理想范圍有利于減少不良妊娠結局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010年03期 v.27 445-4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K]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02例分析

黃迪迪;秦映芬;錢家樂;蔣嬋;

目的:探討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對患者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102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甲功狀態(tài)對妊娠結局及并發(fā)癥等進行分析。結果:甲亢未控制組甲亢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胎兒丟失,早產(chǎn)、羊水污染及左室肥大或高電壓的發(fā)生率高于控制組(P<0.05,P<0.01);心率、直接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于控制組(P<0.05,P<0.01)。結論: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將甲狀腺激素控制在理想范圍有利于減少不良妊娠結局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010年03期 v.27 445-4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K]

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的變化

劉航;胡春明;覃春海;

目的:觀察慢性支氣管炎(慢支)合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的變化及與單純慢支患者、體檢健康人群免疫功能的差異。方法:研究組34例慢支急性發(fā)作期合并肺結核患者;慢支急性發(fā)作期對照組(簡稱慢支對照組)34例;健康對照組34例,抽空腹外周靜脈血檢測CD3+、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結果:研究組CD3+、CD4+、CD4+/CD8+)比值低于慢支對照組和健康對照組(P<0.05),CD8+高于慢支對照組和健康對照組(P<0.05)。IgG、IgA、IgM研究組與慢支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2組均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結論:慢支合并肺結核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于單純慢支患者和體檢健康人群。

2010年03期 v.27 447-44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的變化

劉航;胡春明;覃春海;

目的:觀察慢性支氣管炎(慢支)合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的變化及與單純慢支患者、體檢健康人群免疫功能的差異。方法:研究組34例慢支急性發(fā)作期合并肺結核患者;慢支急性發(fā)作期對照組(簡稱慢支對照組)34例;健康對照組34例,抽空腹外周靜脈血檢測CD3+、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結果:研究組CD3+、CD4+、CD4+/CD8+)比值低于慢支對照組和健康對照組(P<0.05),CD8+高于慢支對照組和健康對照組(P<0.05)。IgG、IgA、IgM研究組與慢支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2組均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結論:慢支合并肺結核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于單純慢支患者和體檢健康人群。

2010年03期 v.27 447-44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經(jīng)顱腦超聲對高危新生兒腦損傷早期診斷與臨床分析

溫燕萍;周海桃;黃玉華;

目的:探討顱腦超聲聲像圖特征與圍產(chǎn)因素及臨床表現(xiàn)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出生的252例高危新生兒早期顱腦超聲的聲像圖特征與圍產(chǎn)因素及臨床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結果:252例高危新生兒中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腦損傷172例,占68.25%,其中缺氧缺血性腦病92例;顱內出血59例;腦室擴張21例。結論:采用顱腦超聲對高危新生兒進行腦損傷的早期篩查,具有方法簡便、無創(chuàng)、價廉、可反復及床邊檢查等優(yōu)點,為早期診斷及干預提供了客觀的依據(jù)。

2010年03期 v.27 449-4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K]

經(jīng)顱腦超聲對高危新生兒腦損傷早期診斷與臨床分析

溫燕萍;周海桃;黃玉華;

目的:探討顱腦超聲聲像圖特征與圍產(chǎn)因素及臨床表現(xiàn)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出生的252例高危新生兒早期顱腦超聲的聲像圖特征與圍產(chǎn)因素及臨床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結果:252例高危新生兒中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腦損傷172例,占68.25%,其中缺氧缺血性腦病92例;顱內出血59例;腦室擴張21例。結論:采用顱腦超聲對高危新生兒進行腦損傷的早期篩查,具有方法簡便、無創(chuàng)、價廉、可反復及床邊檢查等優(yōu)點,為早期診斷及干預提供了客觀的依據(jù)。

2010年03期 v.27 449-4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K]

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43例

唐景峰;黃永旺;杜貽慶;莫萬彬;陽永東;夏學巍;唐樂劍;周曉坤;王文波;

目的:探討可脫性彈簧圈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療效及技術要點。方法:回顧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個動脈瘤栓塞治療的臨床資料。結果:50個動脈瘤中完全閉塞38個,閉塞95%以上7個,閉塞90%以上4個,栓塞失敗1個,術中動脈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隨訪3~8個月無復發(fā)。結論:對破裂顱內動脈瘤采用可脫性彈簧圈進行血管內栓塞療效可靠,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等優(yōu)點,早期栓塞及有效的術后處理有助于改善治療效果。

2010年03期 v.27 451-4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2K]

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43例

唐景峰;黃永旺;杜貽慶;莫萬彬;陽永東;夏學巍;唐樂劍;周曉坤;王文波;

目的:探討可脫性彈簧圈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療效及技術要點。方法:回顧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個動脈瘤栓塞治療的臨床資料。結果:50個動脈瘤中完全閉塞38個,閉塞95%以上7個,閉塞90%以上4個,栓塞失敗1個,術中動脈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隨訪3~8個月無復發(fā)。結論:對破裂顱內動脈瘤采用可脫性彈簧圈進行血管內栓塞療效可靠,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等優(yōu)點,早期栓塞及有效的術后處理有助于改善治療效果。

2010年03期 v.27 451-4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2K]

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腫物活檢術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陸建勛;羅彪;廖曉寧;侯雙燕;

目的:評價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體部腫物活檢術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125例經(jīng)常規(guī)檢查不能確診的體部病變進行經(jīng)皮穿刺活檢,對標本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125例125個病灶均成功穿刺,未確診8例,準確率93.6%。嚴重并發(fā)癥1例。結論: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活檢術對體部腫瘤病變診斷準確率高,并發(fā)癥少。

2010年03期 v.27 453-45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1K]

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腫物活檢術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陸建勛;羅彪;廖曉寧;侯雙燕;

目的:評價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體部腫物活檢術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125例經(jīng)常規(guī)檢查不能確診的體部病變進行經(jīng)皮穿刺活檢,對標本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125例125個病灶均成功穿刺,未確診8例,準確率93.6%。嚴重并發(fā)癥1例。結論: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活檢術對體部腫瘤病變診斷準確率高,并發(fā)癥少。

2010年03期 v.27 453-45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1K]

低分子肝素鈉對原發(fā)性系膜增生型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漿IL-8的影響

王潔;盧冬;林栩;

目的:觀察低分子肝素鈉對輕度系膜增生型腎病綜合征(腎綜)患者血漿白介素-8(IL-8)的影響。方法:系膜增生型腎綜64例,隨機分為低分子肝素鈉治療組(肝素組)32例,基礎治療組(基礎組)32例,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5、10d采用酶聯(lián)免疫(ELISA)法測定血漿IL-8水平,以38例同期健康體檢者為健康對照組,比較治療前后及組間差異。結果:系膜增生型腎綜患者血漿IL-8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肝素組治療5d后血漿IL-8開始下降,但較治療前無明顯改變(P>0.05),治療10d后下降明顯,較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基礎組治療前后血漿IL-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胞因子異常參與輕度系膜增生型腎綜的發(fā)病過程,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以影響患者血漿中IL-8的水平。

2010年03期 v.27 455-4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低分子肝素鈉對原發(fā)性系膜增生型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漿IL-8的影響

王潔;盧冬;林栩;

目的:觀察低分子肝素鈉對輕度系膜增生型腎病綜合征(腎綜)患者血漿白介素-8(IL-8)的影響。方法:系膜增生型腎綜64例,隨機分為低分子肝素鈉治療組(肝素組)32例,基礎治療組(基礎組)32例,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5、10d采用酶聯(lián)免疫(ELISA)法測定血漿IL-8水平,以38例同期健康體檢者為健康對照組,比較治療前后及組間差異。結果:系膜增生型腎綜患者血漿IL-8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肝素組治療5d后血漿IL-8開始下降,但較治療前無明顯改變(P>0.05),治療10d后下降明顯,較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基礎組治療前后血漿IL-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胞因子異常參與輕度系膜增生型腎綜的發(fā)病過程,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以影響患者血漿中IL-8的水平。

2010年03期 v.27 455-4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MSCT常規(guī)平掃后薄層重建對腔隙性腦梗死的診斷價值

潘廣松;羅貴武;何真;

目的:探討MSCT常規(guī)平掃后薄層重建照片對腦梗死的診斷價值。方法:對30例臨床可疑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進行MSCT常規(guī)平掃及平掃后薄層重建照片,并對照觀察。結果:30例患者常規(guī)CT檢查發(fā)現(xiàn)病灶45個,5mm薄層重建發(fā)現(xiàn)病灶114個,2.5mm薄層重建發(fā)現(xiàn)病灶120個。結論:MSCT常規(guī)平掃后薄層重建照片明顯提高腔隙性腦梗死病灶的檢出率。

2010年03期 v.27 457-45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K]

MSCT常規(guī)平掃后薄層重建對腔隙性腦梗死的診斷價值

潘廣松;羅貴武;何真;

目的:探討MSCT常規(guī)平掃后薄層重建照片對腦梗死的診斷價值。方法:對30例臨床可疑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進行MSCT常規(guī)平掃及平掃后薄層重建照片,并對照觀察。結果:30例患者常規(guī)CT檢查發(fā)現(xiàn)病灶45個,5mm薄層重建發(fā)現(xiàn)病灶114個,2.5mm薄層重建發(fā)現(xiàn)病灶120個。結論:MSCT常規(guī)平掃后薄層重建照片明顯提高腔隙性腦梗死病灶的檢出率。

2010年03期 v.27 457-45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4K]

急性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鏡下清理配合術后持續(xù)灌洗治療25例

許曉秋;丁昉;張棟;黃巍峰;

目的:探討急性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關節(jié)鏡下清理配合術后持續(xù)灌洗治療的療效。方法:采用關節(jié)鏡下清理、置管加術后持續(xù)灌注引流,結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25例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患者。結果:25例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4個月至1.5年,無一例復發(fā)。術后根據(jù)膝關節(jié)Noyes最終功能評分,優(yōu)19例,良5例,差1例。結論:關節(jié)鏡下膝關節(jié)清理術配合術后持續(xù)灌洗治療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是一種損傷小、操作簡單、療效優(yōu)良的手術方法。

2010年03期 v.27 458-45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急性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鏡下清理配合術后持續(xù)灌洗治療25例

許曉秋;丁昉;張棟;黃巍峰;

目的:探討急性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關節(jié)鏡下清理配合術后持續(xù)灌洗治療的療效。方法:采用關節(jié)鏡下清理、置管加術后持續(xù)灌注引流,結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25例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患者。結果:25例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4個月至1.5年,無一例復發(fā)。術后根據(jù)膝關節(jié)Noyes最終功能評分,優(yōu)19例,良5例,差1例。結論:關節(jié)鏡下膝關節(jié)清理術配合術后持續(xù)灌洗治療化膿性膝關節(jié)炎是一種損傷小、操作簡單、療效優(yōu)良的手術方法。

2010年03期 v.27 458-45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7K]

小兒重度燙傷高熱與創(chuàng)面處理40例臨床分析

林源;李守春;梁自乾;李德繪;

<正>小兒燙傷創(chuàng)面一般以淺Ⅱ度為主,治療上經(jīng)換藥后一般能自愈,遺留的瘢痕無明顯增生。但重度燙傷后常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導致小兒精神差,食欲不振,甚至出現(xiàn)手足抽搐,多系統(tǒng)器官功能損害,物理降溫以及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無明顯改善。筆者對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所收治的40例小兒重度燙傷持續(xù)高熱患兒進行創(chuàng)面削痂生物敷料覆蓋術,臨床效果良好,現(xiàn)總結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0K]

小兒重度燙傷高熱與創(chuàng)面處理40例臨床分析

林源;李守春;梁自乾;李德繪;

<正>小兒燙傷創(chuàng)面一般以淺Ⅱ度為主,治療上經(jīng)換藥后一般能自愈,遺留的瘢痕無明顯增生。但重度燙傷后常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導致小兒精神差,食欲不振,甚至出現(xiàn)手足抽搐,多系統(tǒng)器官功能損害,物理降溫以及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無明顯改善。筆者對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所收治的40例小兒重度燙傷持續(xù)高熱患兒進行創(chuàng)面削痂生物敷料覆蓋術,臨床效果良好,現(xiàn)總結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0K]

嗜血細胞綜合征的實驗室診斷與鑒別診斷

江紅;李佩章;黃玲莎;

<正>嗜血細胞綜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組織細胞病中的一種,本癥雖非惡性,但在臨床上與惡性組織細胞病(malignanthistocytosis,MH)非常相似,難以鑒別。有學者提出:HPS的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特別是骨髓細

2010年03期 v.27 461-46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8K]

嗜血細胞綜合征的實驗室診斷與鑒別診斷

江紅;李佩章;黃玲莎;

<正>嗜血細胞綜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組織細胞病中的一種,本癥雖非惡性,但在臨床上與惡性組織細胞病(malignanthistocytosis,MH)非常相似,難以鑒別。有學者提出:HPS的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特別是骨髓細

2010年03期 v.27 461-46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8K]

小兒結直腸息肉72例臨床分析

唐清;王琳琳;覃小芬;楊少麗;廖靈敏;

<正>結直腸息肉是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原因之一,小兒結直腸息肉不少見,國外統(tǒng)計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患病率為1%[1]。大多數(shù)息肉是無癥狀的,單發(fā)幼年性息肉僅有2%有臨床癥狀,兒童結直腸息肉的臨床表現(xiàn)與息肉的定位及數(shù)目有關。為進一步了解小兒結直腸息肉的臨床特點,我們對近10年來電子結腸鏡發(fā)現(xiàn)的結直腸息肉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2010年03期 v.27 462-46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3K]

小兒結直腸息肉72例臨床分析

唐清;王琳琳;覃小芬;楊少麗;廖靈敏;

<正>結直腸息肉是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原因之一,小兒結直腸息肉不少見,國外統(tǒng)計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患病率為1%[1]。大多數(shù)息肉是無癥狀的,單發(fā)幼年性息肉僅有2%有臨床癥狀,兒童結直腸息肉的臨床表現(xiàn)與息肉的定位及數(shù)目有關。為進一步了解小兒結直腸息肉的臨床特點,我們對近10年來電子結腸鏡發(fā)現(xiàn)的結直腸息肉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2010年03期 v.27 462-46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3K]

破裂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與顯微手術治療(附12例分析)

宗少暉;肖增明;熊春翔;趙玉璽;

<正>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多發(fā)病,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檢查,一般能明確診斷,但有少數(shù)破裂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檢查與椎管內腫瘤相似,不易鑒別,臨床上易誤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例誤診為椎管內腫瘤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采用顯微手術治療,療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4-46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2K]

破裂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與顯微手術治療(附12例分析)

宗少暉;肖增明;熊春翔;趙玉璽;

<正>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多發(fā)病,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檢查,一般能明確診斷,但有少數(shù)破裂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檢查與椎管內腫瘤相似,不易鑒別,臨床上易誤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例誤診為椎管內腫瘤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采用顯微手術治療,療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4-46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2K]

2×4固定矯治器快速矯治替牙期前牙反32例

黃朝陽;

<正>替牙期前牙反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錯畸形,矯正方法多種多樣,如上頜墊雙曲舌簧矯治器、功能矯治器、固定矯治器、頭帽頦兜等。筆者在2003~2007年,采用2×4固定矯治技術配合頜間Ⅲ類牽引快速矯正32例替牙期反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5-46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1K]

2×4固定矯治器快速矯治替牙期前牙反32例

黃朝陽;

<正>替牙期前牙反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錯畸形,矯正方法多種多樣,如上頜墊雙曲舌簧矯治器、功能矯治器、固定矯治器、頭帽頦兜等。筆者在2003~2007年,采用2×4固定矯治技術配合頜間Ⅲ類牽引快速矯正32例替牙期反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5-46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1K]

急診剖胸術救治外傷性心臟破裂24例

韋涌初;黃思光;曾建業(yè);潘小明;盧葦;陽世雄;

<正>外傷性心臟破裂是心胸外科的急危重癥,病情十分兇險,可因失血性休克和急性心包壓塞死于現(xiàn)場或在轉送途中死亡,僅有部分傷者能及時送到醫(yī)院急救,死亡率極高。早期、快速診斷及緊急剖胸手術治療,對挽救心臟破裂傷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1992年9月至2009年7月本院共急診剖胸救治心臟破裂傷患者24例,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7-46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9K]

急診剖胸術救治外傷性心臟破裂24例

韋涌初;黃思光;曾建業(yè);潘小明;盧葦;陽世雄;

<正>外傷性心臟破裂是心胸外科的急危重癥,病情十分兇險,可因失血性休克和急性心包壓塞死于現(xiàn)場或在轉送途中死亡,僅有部分傷者能及時送到醫(yī)院急救,死亡率極高。早期、快速診斷及緊急剖胸手術治療,對挽救心臟破裂傷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1992年9月至2009年7月本院共急診剖胸救治心臟破裂傷患者24例,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7-46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9K]

32例小兒外傷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

姜洪;吳先良;鄧忠勇;梁斗;黃賽;林胤言;

<正>隨著CT及MRI的逐漸普及,小兒外傷性腦梗死臨床上越來越多見。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32例,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6K]

32例小兒外傷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

姜洪;吳先良;鄧忠勇;梁斗;黃賽;林胤言;

<正>隨著CT及MRI的逐漸普及,小兒外傷性腦梗死臨床上越來越多見。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32例,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6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6K]

經(jīng)肱三頭肌內外側入路雙側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43例

梁天龍;蔣禮源;鄭小春;黃頌安;

目的:探討經(jīng)肱三頭肌內外側入路,雙側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的療效。方法:采用肱三頭肌內外側入路,肱骨遠端內外側鋼板、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43例,術后早期肘部功能鍛煉,定期復查X線。結果:術后隨訪6~30個月;平均20個月,骨愈合時間3~7個月。按Cassebaum評分評價肘關節(jié)功能,并與患者的主觀癥狀相結合最終進行功能評定,優(yōu)良率80%,并發(fā)骨化性肌炎2例,尺神經(jīng)麻痹3例,經(jīng)處理后功能恢復。結論:經(jīng)肱三頭肌內外入路,結合雙鋼板內固定,是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相對簡單,療效好的治療方法。

2010年03期 v.27 470-47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K]

經(jīng)肱三頭肌內外側入路雙側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43例

梁天龍;蔣禮源;鄭小春;黃頌安;

目的:探討經(jīng)肱三頭肌內外側入路,雙側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的療效。方法:采用肱三頭肌內外側入路,肱骨遠端內外側鋼板、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43例,術后早期肘部功能鍛煉,定期復查X線。結果:術后隨訪6~30個月;平均20個月,骨愈合時間3~7個月。按Cassebaum評分評價肘關節(jié)功能,并與患者的主觀癥狀相結合最終進行功能評定,優(yōu)良率80%,并發(fā)骨化性肌炎2例,尺神經(jīng)麻痹3例,經(jīng)處理后功能恢復。結論:經(jīng)肱三頭肌內外入路,結合雙鋼板內固定,是治療肱骨遠端C形骨折相對簡單,療效好的治療方法。

2010年03期 v.27 470-47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K]

老年急性腸梗阻72例診治體會

黎勝偉;

<正>急性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老年急性腸梗阻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方面的復雜性,是當今外科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回顧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7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7K]

老年急性腸梗阻72例診治體會

黎勝偉;

<正>急性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老年急性腸梗阻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方面的復雜性,是當今外科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回顧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7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7K]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附36例報告)

黃國武;李暢波;張春;禹德富;潘澤群;

<正>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們共對36例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行手術治療,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本組36例中,男12例,女24例;年齡18~60歲,平均23.7歲。術前心功能(NYHK)1~2級20例,3

2010年03期 v.27 473-47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0K]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附36例報告)

黃國武;李暢波;張春;禹德富;潘澤群;

<正>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們共對36例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行手術治療,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本組36例中,男12例,女24例;年齡18~60歲,平均23.7歲。術前心功能(NYHK)1~2級20例,3

2010年03期 v.27 473-47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0K]

微創(chuàng)空心加壓螺釘聯(lián)合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療效觀察

黃春吉;黃富運;蘭昱前;蘇衛(wèi)松;楊宇鋒;

<正>髕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關節(jié)內骨折,以往多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大、康復慢,關節(jié)僵硬及關節(jié)內感染時有發(fā)生。我院于2008年1~7月采用經(jīng)皮復位、微創(chuàng)空心加壓螺釘聯(lián)合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臨床效果好,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74-47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0K]

微創(chuàng)空心加壓螺釘聯(lián)合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療效觀察

黃春吉;黃富運;蘭昱前;蘇衛(wèi)松;楊宇鋒;

<正>髕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關節(jié)內骨折,以往多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大、康復慢,關節(jié)僵硬及關節(jié)內感染時有發(fā)生。我院于2008年1~7月采用經(jīng)皮復位、微創(chuàng)空心加壓螺釘聯(lián)合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臨床效果好,現(xiàn)報道如下。

2010年03期 v.27 474-47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0K]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發(fā)生情況調查

蘇衛(wèi)紅;龐明;史文;

目的:探討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發(fā)抑郁癥發(fā)生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對心血管內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調查,采用中國精神障礙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進行診斷。結果:81例老年冠心病伴發(fā)抑郁癥者34例(占41.98%)。不同冠心病類型患者抑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癥發(fā)生率較高,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此引起重視。

2010年03期 v.27 476-4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發(fā)生情況調查

蘇衛(wèi)紅;龐明;史文;

目的:探討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發(fā)抑郁癥發(fā)生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對心血管內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調查,采用中國精神障礙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進行診斷。結果:81例老年冠心病伴發(fā)抑郁癥者34例(占41.98%)。不同冠心病類型患者抑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癥發(fā)生率較高,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此引起重視。

2010年03期 v.27 476-4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5K]

454名妊娠期婦女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調查

雷月娟;何克新;黃孟燕;成武;漆光紫;范玲;

目的:調查廣西隆安地區(qū)妊娠婦女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該地妊娠婦女進行問卷調查。結果:454名被調查者中,132人(占29.1%)采用豎刷牙法刷牙,其余為橫刷牙或亂刷;416人(占91.6%)不了解乳牙生長發(fā)育期;超過半數(shù)的人不知道氟化物和窩溝封閉可以預防齲齒;392人(占86.3%)孕前沒有進行口腔檢查;262人(占57.5%)孕期出現(xiàn)口腔問題卻沒有去看牙醫(yī);城鎮(zhèn)戶口和高學歷孕婦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情況優(yōu)于農(nóng)村戶口和低學歷者(P<0.05),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該地區(qū)妊娠期婦女口腔健康知識和妊娠期口腔保健意識有待加強。

2010年03期 v.27 477-47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1K]

454名妊娠期婦女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調查

雷月娟;何克新;黃孟燕;成武;漆光紫;范玲;

目的:調查廣西隆安地區(qū)妊娠婦女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該地妊娠婦女進行問卷調查。結果:454名被調查者中,132人(占29.1%)采用豎刷牙法刷牙,其余為橫刷牙或亂刷;416人(占91.6%)不了解乳牙生長發(fā)育期;超過半數(shù)的人不知道氟化物和窩溝封閉可以預防齲齒;392人(占86.3%)孕前沒有進行口腔檢查;262人(占57.5%)孕期出現(xiàn)口腔問題卻沒有去看牙醫(yī);城鎮(zhèn)戶口和高學歷孕婦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情況優(yōu)于農(nóng)村戶口和低學歷者(P<0.05),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該地區(qū)妊娠期婦女口腔健康知識和妊娠期口腔保健意識有待加強。

2010年03期 v.27 477-47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1K]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心功能的研究進展

白鳳鳴;郭盛蘭;

<正>隨著三維技術及計算機技術不斷改進,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eal-time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成為目前超聲領域中的研究熱點,該技術不僅能夠提供一個直觀立體的心臟解剖結構,同時可以精確測量房室腔容積,進而了解其形態(tài)結構變化、血流動力學改變及心功能情況等,為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療效評價開辟了新途徑。

2010年03期 v.27 480-48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5K]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心功能的研究進展

白鳳鳴;郭盛蘭;

<正>隨著三維技術及計算機技術不斷改進,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eal-time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成為目前超聲領域中的研究熱點,該技術不僅能夠提供一個直觀立體的心臟解剖結構,同時可以精確測量房室腔容積,進而了解其形態(tài)結構變化、血流動力學改變及心功能情況等,為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療效評價開辟了新途徑。

2010年03期 v.27 480-48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5K]

骨導技術在聽覺誘發(fā)電位的應用

李治美;農(nóng)東曉;

<正>目前在臨床上最為常用的聽覺誘發(fā)電位技術是短聲誘發(fā)的聽覺腦干電反應(click-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c-ABR)和40Hz聽覺相關電位。近年來具有頻率特

2010年03期 v.27 483-48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1K]

骨導技術在聽覺誘發(fā)電位的應用

李治美;農(nóng)東曉;

<正>目前在臨床上最為常用的聽覺誘發(fā)電位技術是短聲誘發(fā)的聽覺腦干電反應(click-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c-ABR)和40Hz聽覺相關電位。近年來具有頻率特

2010年03期 v.27 483-48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1K]

涎腺淋巴上皮癌的研究進展

卿海云;

<正>涎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是原發(fā)于涎腺少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于1962年由Hilderman等[1]首先提出,在此后的文獻報道中,該瘤以各種不同的名稱出現(xiàn),如惡性淋巴上皮病損(病變)、淋巴上皮瘤樣癌,LEC、未分

2010年03期 v.27 486-48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5K]

涎腺淋巴上皮癌的研究進展

卿海云;

<正>涎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是原發(fā)于涎腺少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于1962年由Hilderman等[1]首先提出,在此后的文獻報道中,該瘤以各種不同的名稱出現(xiàn),如惡性淋巴上皮病損(病變)、淋巴上皮瘤樣癌,LEC、未分

2010年03期 v.27 486-48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5K]

社區(qū)糖尿病防治模式的建立與實施的研究

戴霞;周愛民;黎瑩;游越西;林健云;范海萍;羅艷霞;

目的:在社區(qū)構建糖尿病健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和糖尿病防治監(jiān)控系統(tǒng),探索社區(qū)糖尿病防治新模式。方法:利用社區(qū)糖尿病健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和糖尿病防治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糖尿病患者200例(血糖控制不佳組100例、血糖控制良好組100例)及糖尿病前期組患者100例進行干預隨訪,評估3組患者教育前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治療控制的達標率及干預后2年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治療控制的達標率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的發(fā)生率。結果:實施干預后患者對糖尿病的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P<0.01),患者治療控制達標率顯著提高(P<0.01)。結論:社區(qū)糖尿病健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和糖尿病防治監(jiān)控系統(tǒng)可作為社區(qū)糖尿病防治的新模式,使社區(qū)糖尿病防治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和治療控制達標率,減少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的發(fā)生率。

2010年03期 v.27 489-49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社區(qū)糖尿病防治模式的建立與實施的研究

戴霞;周愛民;黎瑩;游越西;林健云;范海萍;羅艷霞;

目的:在社區(qū)構建糖尿病健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和糖尿病防治監(jiān)控系統(tǒng),探索社區(qū)糖尿病防治新模式。方法:利用社區(qū)糖尿病健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和糖尿病防治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糖尿病患者200例(血糖控制不佳組100例、血糖控制良好組100例)及糖尿病前期組患者100例進行干預隨訪,評估3組患者教育前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治療控制的達標率及干預后2年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治療控制的達標率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的發(fā)生率。結果:實施干預后患者對糖尿病的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P<0.01),患者治療控制達標率顯著提高(P<0.01)。結論:社區(qū)糖尿病健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和糖尿病防治監(jiān)控系統(tǒng)可作為社區(qū)糖尿病防治的新模式,使社區(qū)糖尿病防治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和治療控制達標率,減少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的發(fā)生率。

2010年03期 v.27 489-49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循證護理在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應用

徐玲;

目的:探討對行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按循證護理實踐程序的步驟,根據(jù)手術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文獻系統(tǒng)檢索,并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可靠性、實用性進行評估,制定手術室的護理方案并按方案進行護理。結果:納入的68例全膝關節(jié)置換的患者,無術中死亡病例,1例雙側同期手術病例出現(xiàn)失血性低血壓,經(jīng)及時補液輸血,搶救成功;無關節(jié)感染病例;病人的滿意度達到98%。結論:循證護理應用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可為臨床提供實用性較強的護理依據(jù),有效減少患者的心肺并發(fā)癥、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可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2010年03期 v.27 491-49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2K]

循證護理在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應用

徐玲;

目的:探討對行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按循證護理實踐程序的步驟,根據(jù)手術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文獻系統(tǒng)檢索,并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可靠性、實用性進行評估,制定手術室的護理方案并按方案進行護理。結果:納入的68例全膝關節(jié)置換的患者,無術中死亡病例,1例雙側同期手術病例出現(xiàn)失血性低血壓,經(jīng)及時補液輸血,搶救成功;無關節(jié)感染病例;病人的滿意度達到98%。結論:循證護理應用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可為臨床提供實用性較強的護理依據(jù),有效減少患者的心肺并發(fā)癥、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可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2010年03期 v.27 491-49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2K]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簡介

<正>何敏,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合作導師,廣西醫(yī)科大學教學名師,廣西流行病學優(yōu)秀專家,廣西醫(yī)科大學醫(yī)學科學實驗中心副主任。1988年畢

2010年03期 v.27 3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61K]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簡介

<正>何敏,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合作導師,廣西醫(yī)科大學教學名師,廣西流行病學優(yōu)秀專家,廣西醫(yī)科大學醫(yī)學科學實驗中心副主任。1988年畢

2010年03期 v.27 3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61K]

作者書寫統(tǒng)計學符號須知

<正>根據(jù)國家標準BG3358-82《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請作者書寫統(tǒng)計學符號時注意: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shù)用英文小寫x珚,不用大寫X珡,也不用Mean或M(中位數(shù)仍用

2010年03期 v.27 3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1K]

作者書寫統(tǒng)計學符號須知

<正>根據(jù)國家標準BG3358-82《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請作者書寫統(tǒng)計學符號時注意: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shù)用英文小寫x珚,不用大寫X珡,也不用Mean或M(中位數(shù)仍用

2010年03期 v.27 3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1K]

醫(yī)學名詞術語使用規(guī)范

<正>名詞、術語應統(tǒng)一,不要一義多詞或一詞多義。婦產(chǎn)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血液病學、呼吸病學、內分泌學和眼科學的名詞已由醫(y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應嚴格執(zhí)行,其

2010年03期 v.27 40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7K]

醫(yī)學名詞術語使用規(guī)范

<正>名詞、術語應統(tǒng)一,不要一義多詞或一詞多義。婦產(chǎn)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血液病學、呼吸病學、內分泌學和眼科學的名詞已由醫(y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應嚴格執(zhí)行,其

2010年03期 v.27 40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7K]

參數(shù)范圍的數(shù)值的書寫方式

<正>5至10寫作5~10;5萬至10萬寫作5萬~10萬,不能寫作5~10萬。3×109至5×109應寫作3×109~5×109,不能寫作3~5×109。63%至70%應寫作63%~70%,不能

2010年03期 v.27 4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1K]

參數(shù)范圍的數(shù)值的書寫方式

<正>5至10寫作5~10;5萬至10萬寫作5萬~10萬,不能寫作5~10萬。3×109至5×109應寫作3×109~5×109,不能寫作3~5×109。63%至70%應寫作63%~70%,不能

2010年03期 v.27 4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1K]

表示混合物組成的量的標準名稱

<正>B的濃度、B的物質的量濃度為標準名稱,法定單位為mol/m3、mol/L,應廢棄的名稱為摩爾濃度、體積克分子濃度、當量濃度、容模濃度,應廢棄的單位為M、N、Eq/L。B的質量濃度為標準名稱,法定單位為kg/m3、kg/L,應廢棄的名稱

2010年03期 v.27 47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2K]

表示混合物組成的量的標準名稱

<正>B的濃度、B的物質的量濃度為標準名稱,法定單位為mol/m3、mol/L,應廢棄的名稱為摩爾濃度、體積克分子濃度、當量濃度、容模濃度,應廢棄的單位為M、N、Eq/L。B的質量濃度為標準名稱,法定單位為kg/m3、kg/L,應廢棄的名稱

2010年03期 v.27 47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2K]

常用醫(yī)學名詞術語的規(guī)范表達

<正>~~

2010年03期 v.27 48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7K]

常用醫(yī)學名詞術語的規(guī)范表達

<正>~~

2010年03期 v.27 48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7K]
下載本期數(shù)據(jù)

相關知識

廣西醫(yī)科大學
又一醫(yī)學院計劃更名醫(yī)科大學
醫(yī)學報:天津正規(guī)男科醫(yī)院怎么樣
中醫(yī)婦科學科發(fā)展研究報告(2012
2020上半年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招聘公告
2015醫(yī)學考研:中醫(yī)內科學學科介紹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骨傷科分院簡介
醫(yī)學報:天津濱海新區(qū)大港醫(yī)院有男科么
廣西
西安高新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獲批市級臨床重點建設???/a>

網(wǎng)址: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http://m.u1s5d6.cn/newsview17243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