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實踐探索.doc

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實踐探索.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8月22日 12:04

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實踐探索

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實踐探索   〔摘要〕提升學生心理素質(zhì)是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有機整合,正是通過戲劇文化的認識和傳播,增強學生角色體驗,提高溝通與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互助合作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密切關(guān)系,通過制定整合目標、提煉戲劇元素等載體,使兒童戲劇表演成為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關(guān)鍵詞〕兒童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03-0031-03   2002年,國家教育部印發(f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的頒布為一線心理教師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叭绾螌ⅰ瘖蕵穬r值、教育價值、藝術(shù)價值于一體’的兒童戲劇引入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通過兒童戲劇表演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這一問題引起我的關(guān)注與思考,并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一條具有小學特色的教育途徑。   一、研發(fā)校本教材,制定整合目標   兒童戲劇,是提升心理課堂創(chuàng)新性與實效性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在充滿藝術(shù)氛圍的心理課堂中,依據(jù)“人人都是課堂小主人”的理念,個體借助戲劇這種非語言溝通的媒介,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既能體會團隊的力量又能充分釋放自我。   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兒童戲劇的特點,參照《綱要》,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為導向,我制定了課程整合的總目標與螺旋遞進的分目標。  ?。ㄒ唬┱n程總目標   “知識與技能”維度:掌握兒童戲劇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如小品表演、校園心理劇等,了解基本的戲劇元素,初步學會表演技能。   “過程與方法”維度:通過情境體驗、角色扮演、問題辨析等戲劇活動,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1]。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正確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我,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善待生命,學會合作,培養(yǎng)開朗樂觀、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尊重文化多樣性,提高審美情趣。   (二)?n程分目標   《綱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diào)適、升學擇業(yè)以及生活和適應等六大模塊。我依據(jù)上述內(nèi)容并遵循螺旋遞進、合理安排的原則,將課程總目標細化為體現(xiàn)年齡特點的年級分目標,下面以學生最為關(guān)注的話題“同伴合作”為例說明。第一點指向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第二點關(guān)注兒童戲劇的教育方向,第三點針對學生課堂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詳見表1。   遵照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兒童戲劇課程特點設置的課程目標,為后續(xù)課程的進一步推廣奠定了基礎(chǔ)。   二、提煉戲劇元素,培養(yǎng)學生表演意識   多年的實踐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法與校園心理劇一起被視為心理健康教育學科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有機整合的常用方法。  ?。ㄒ唬┙巧缪莘?  戲劇在教育中一個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個性及自我認識,進入別人的“處境”來反思“自我”。角色扮演可以使參加者進入角色與情景,能以不同角度去思考,通過進入不同角度、不同空間,加強思考與評判的深度[2]。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在他們的角色世界里學習知識、陶冶情操,獲得具有生命質(zhì)感的、活生生的知識。而作為觀眾的其余學生雖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對扮演者產(chǎn)生認同感。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   1.啞劇表演   啞劇表演是一種非言語性的表演,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課堂上教師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提出一個主題或情景,要求學生不用臺詞而憑借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進行表情達意。形體動作是啞劇的基本手段,它的準確性和節(jié)奏性不僅具有模仿性,還應具有內(nèi)心的表現(xiàn)力。   以閩教版心理教科書第十二冊“美好的祝愿”一課為例,該課是小學教學中的最后一課,以告別中的祝?;顒迂灤?,使學生深刻體驗師生情誼和同學友誼的溫暖與幸福,共同迎接美好的未來。課堂上,教師先以世界名曲《友誼地久天長》導入,帶領(lǐng)愿意跳舞的學生隨著樂曲跳集體舞,營造濃厚的依依惜別的氣氛,緊接著啟發(fā)學生想象“升入不同的中學,在路上偶遇小學老師或同學,心情將是怎樣?”學生們在不使用言語的情況下即興表演見到昔日師長和同學時興奮激動、握手相擁、敘舊談天的幸福時刻。這樣的活動使課堂氛圍達到高潮,同時也促進學生非語言溝通能力的發(fā)展。   2.空椅子技術(shù)   這種方法只需一個人表演,具體的做法是將兩張椅子面對著放好,一張椅子代表學生自己,另一張代表和其有著問題沖突的另一個人。讓學生反復地坐到不同的椅子上,表演彼此曾經(jīng)有的或者可能有的對話。如此重復多次,使其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從而改善交往方式。   此種技術(shù)通常適用于個體咨詢。曾有一位學生對我說起和兒時最好的

相關(guān)知識

關(guān)注兒童心理成長——教育戲劇的更深層意義
初中生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探索與實踐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doc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pptx
體育與健康實踐課教案.doc
小學生抗逆力培養(yǎng)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參考書目.doc
學前期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與英語口語交融,探索實踐之路
體育與健康實踐課教案2.doc

網(wǎng)址: 兒童戲劇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實踐探索.doc http://m.u1s5d6.cn/newsview171233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