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跑步后補充蛋白質還是碳水

跑步后補充蛋白質還是碳水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12日 03:35

跑步后應同時補充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兩者在恢復體能、促進肌肉修復中各有重要作用。碳水主要負責快速補充能量儲備,蛋白質則用于修復和重建肌肉組織。具體比例和補充時間需根據運動強度、目標調整。

跑步屬于有氧運動,會消耗肌糖原和部分肌肉蛋白。補充碳水可快速恢復糖原儲備,避免身體分解肌肉供能;蛋白質則提供氨基酸,幫助修復運動導致的肌肉微損傷。兩者協(xié)同作用,才能實現高效恢復。

優(yōu)先補充糖原:中等強度跑步(如1小時)約消耗200-300大卡熱量,其中60%以上來自碳水。運動后30分鐘內補充碳水(如香蕉、燕麥),能利用“胰島素敏感期”快速合成糖原。 1.防止肌肉分解:當體內糖原不足時,身體會通過分解肌肉蛋白質供能。及時補充碳水可降低皮質醇水平,保護肌肉。2.肌肉修復需求:跑步尤其是長跑或高強度間歇跑(HIIT)會造成肌肉纖維輕微撕裂。蛋白質中的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可直接刺激肌肉蛋白合成。 1.建議攝入量:普通跑者每公斤體重補充0.3-0.4克蛋白質(如60kg人群約18-24克),可通過雞蛋、牛奶或植物蛋白獲取。2.黃金窗口期:運動后30分鐘至2小時內補充效果最佳,建議按碳水:蛋白質=3:1至4:1的比例搭配(例如:1根香蕉+1杯酸奶)。 1.根據運動類型調整: 2.短距離/低強度跑:側重碳水(如全麥面包+水果); 長跑/高強度訓練:增加蛋白質比例(如糙米飯+雞胸肉)。 避免誤區(qū):不必追求蛋白粉等高濃度補充,天然食物更易吸收;過量蛋白質可能加重腎臟負擔。3.避免高脂食物:脂肪會延緩碳水和蛋白質的吸收,運動后1小時內盡量減少油炸食品、堅果的攝入。 補水同步進行:跑步后每丟失1斤體重需補充500-700ml水,可搭配含鈉、鉀的飲品(如椰子水)平衡電解質。 特殊人群調整:減脂人群可適當減少碳水比例,但不應完全剔除;增肌者需在運動后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

跑步后的營養(yǎng)補充需要兼顧即時能量恢復和長期肌肉修復。普通跑者推薦選擇易消化的“碳水+少量蛋白質”組合(如雜糧粥+水煮蛋),并根據個體反應調整比例。長期規(guī)律運動者可通過記錄體能恢復速度、肌肉酸痛程度等指標,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補充方案。

相關知識

健身后補充蛋白質還是碳水
有氧運動后補充碳水還是蛋白質
晚上補充碳水還是蛋白質
健身訓練后,先補充碳水還是先蛋白質?
健身運動后補充蛋白還是碳水
有氧運動后應補充碳水還是蛋白質
每次跑步后都要補給?高強度運動才需碳水蛋白質
增肌重點補充蛋白還是碳水
增肌主要補充蛋白還是碳水
有氧后吃碳水好還是蛋白質好

網址: 跑步后補充蛋白質還是碳水 http://m.u1s5d6.cn/newsview166908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