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最大的功效不是補血!一文帶你深度了解長期吃紅棗的好處與壞處
在大眾的認知里,紅棗似乎一直與補血緊緊相連,很多人都把它當作補血的 “圣品”,無論是日常飲食還是養(yǎng)生保健,紅棗都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紅棗那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就在不久前,醫(yī)院的門診室里,一位 73 歲的張奶奶,滿臉痛苦,一邊艱難地挪動著身體,一邊急切地向醫(yī)生求助:“醫(yī)生,你快幫我看看,屁股疼得我都坐不下了!” 只見她撅著屁股,步伐十分緩慢,每走一步都仿佛在忍受著巨大的折磨。這位平時身體還算硬朗、極少生病的張奶奶,這次卻被突如其來的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起初,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肛門莫名地腫脹起來,不過她并沒有太放在心上,憑借著自己的經驗,她以為是常見的痔瘡又發(fā)作了。畢竟,痔瘡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見,很多時候忍一忍、用點藥也就過去了。
可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奶奶的癥狀不但沒有絲毫緩解,反而愈發(fā)嚴重。原本腫脹的肛門處竟然出現(xiàn)了硬塊,輕輕一碰就疼得她直冒冷汗,連坐下來休息一會兒都成了奢望??吹侥赣H如此痛苦,張奶奶的子女們心急如焚,趕忙帶著她來到醫(yī)院做詳細的檢查。經過一系列專業(yè)的檢查之后,醫(yī)生給出了診斷結果 —— 肛周膿腫。這個結果讓大家都十分意外,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導致張奶奶患上肛周膿腫的 “罪魁禍首”,竟然是一顆小小的紅棗核!
原來,大約一個星期前,張奶奶想著紅棗有補血的功效,便打算吃點紅棗補補身體。在享受紅棗的香甜時,一個不小心,竟然把紅棗核也吞了下去。當時她并沒有感覺到什么異常,也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誰能想到這顆小小的棗核,竟然在她的身體里引發(fā)了如此嚴重的問題。還好發(fā)現(xiàn)得及時,在醫(yī)生的精心治療下,張奶奶順利地解除了危機。
這件事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紅棗真的如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是補血的 “神器” 嗎?接下來,咱們就一起深入探討一下紅棗的功效與作用。
紅棗,真的能補血嗎?
在日常生活中,缺鐵性貧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而補鐵則是預防和改善缺鐵性貧血的關鍵所在。紅棗,作為一種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的食材,常常被人們當作補血的首選材料。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經過專業(yè)的檢測發(fā)現(xiàn),每 100 克干紅棗中,含鐵量僅僅在 2 至 4 毫克左右。這一數(shù)據(jù),與豬肝、雞肝等動物性食物相比,簡直是 “小巫見大巫”。豬肝和雞肝的含鐵量要遠遠高于紅棗,在補鐵方面,它們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
不僅如此,紅棗中的鐵元素,在人體中的吸收率也非常低。我們都知道,人體吸收的鐵元素主要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兩種。非血紅素鐵在吸收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阻礙,比如植酸、草酸以及膳食纖維等,這些物質會大大降低鐵元素的吸收率,而紅棗中的鐵就屬于非血紅素鐵的范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血紅素鐵,它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然后參與到血紅蛋白的制造過程中。像動物內臟、肉類等食物,都富含血紅素鐵,是補鐵的優(yōu)質來源。
所以,如果一個人本身已經患有貧血癥,單純依靠吃紅棗來補血,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紅棗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貧血癥狀,它的補血效果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
紅棗真正的作用,原來有這些!
盡管紅棗的補血效果并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好,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沒有其他的價值。事實上,紅棗作為一種常見的養(yǎng)生食品,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接下來,咱們就來探尋一下紅棗真正的功效。
1. 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
紅棗的含糖量相當高,其中主要包含了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多種糖類物質。這些糖類能夠為人體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除此之外,紅棗中還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物質,比如維生素 C、維生素 E、胡蘿卜素、有機酸、核黃素以及多種氨基酸等。這些營養(yǎng)物質相互作用,使紅棗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經常食用紅棗,可以有效地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讓我們遠離疾病的困擾。
維生素 C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延緩細胞的衰老,讓我們的皮膚保持年輕有光澤;維生素 E 則對生殖系統(tǒng)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生殖功能的正常運行;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 A,對眼睛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預防夜盲癥等眼部疾病的發(fā)生;有機酸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消化,緩解消化不良等問題;核黃素則參與到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對維持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氨基酸則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對于身體的生長發(fā)育、組織修復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 對肝臟起到保護作用
在紅棗中,有一種特殊的三萜類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抑制肝炎病毒活性的作用。尤其是對于 B 型肝炎病毒,它的抑制效果更為顯著。B 型肝炎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對人體的健康危害較大。而紅棗中的三萜類化合物,就像是肝臟的 “守護者”,能夠有效地抑制病毒的活性,減少病毒對肝臟的損害。
此外,紅棗中含有的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對肝臟也有著很大的保護作用。它們可以幫助肝臟進行正常的代謝和解毒功能,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的水平。血清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臟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當肝臟受到損傷時,血清谷丙轉氨酶的水平就會升高。而紅棗中的營養(yǎng)物質能夠幫助降低這一指標,從而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3. 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紅棗中還含有一種叫做環(huán)磷酸腺苷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體的心肌功能,增強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能力,讓心臟能夠更加高效地工作。同時,環(huán)磷酸腺苷還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對于預防和治療心源性休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著很好的作用。
心源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會危及生命。而紅棗中的環(huán)磷酸腺苷可以通過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臟的供血量,從而降低心源性休克的發(fā)生風險。冠心病則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種疾病。環(huán)磷酸腺苷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狀態(tài),從而緩解冠心病的癥狀。
每天吃多少紅棗才合適呢?
關于紅棗的食用量,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yī)師劉杰給出了專業(yè)的建議。他表示,如果是用紅棗進行煲湯,那么可以選擇 3 至 15 克左右的紅棗。這個用量既能保證湯品具有紅棗的香甜味道,又能充分發(fā)揮紅棗的營養(yǎng)價值。
而如果是將紅棗當作一種普通的食物來食用,在正常情況下,每天吃 6 至 7 個左右為宜。紅棗雖然具有很多的好處,但它的藥性溫熱,如果一次性食用過多,很容易導致上火的癥狀出現(xiàn)。上火后,人們常常會出現(xiàn)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不適癥狀,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在食用紅棗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量,避免因過量食用而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紅棗雖好,但這幾類人要少吃
紅棗的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一些人甚至將其當作日常的保健品來服用。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大量食用紅棗。對于以下幾類人來說,紅棗雖好,但還是要少吃為妙。
第一類是糖尿病患者。我們都知道,紅棗的含糖量很高。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過多的紅棗,很容易導致血糖失控,尤其是那些平時血糖就難以維持穩(wěn)定的患者,更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在控制血糖期間,糖尿病患者最好忌吃紅棗,以免影響病情的控制。
第二類是腸胃疾病患者。雖然紅棗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和礦物質,但紅棗的外皮卻很難被人體消化。如果患者本身的消化功能比較差,或者患有腸道疾病,食用紅棗后,紅棗皮可能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導致疾病癥狀進一步惡化。所以,腸胃疾病患者在食用紅棗時,一定要謹慎考慮,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第三類是上火患者。紅棗性溫,對于正處于上火狀態(tài)的人群來說,食用紅棗就如同火上澆油,會加重上火的癥狀。所以,上火患者在身體恢復正常之前,最好不要食用紅棗。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y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xiàn)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糠祷厮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