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文化生活]臺灣名人話飲食(2003.10)

[文化生活]臺灣名人話飲食(2003.10)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8月08日 13:48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中國,“飲食為人生之至樂,餐桌乃幸福的天堂”的觀念,早已深深地扎根到每位國人的頭腦中。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更造就了中國飲食業(yè)的高度發(fā)展。集天下之精華的八大菜系和各領(lǐng)風(fēng)騷的地方風(fēng)味流派,異彩紛呈;上萬種大萊及數(shù)不清的小吃,豐富精粹;全羊宴、燒尾宴、滿漢全席,稱雄爭奇。無數(shù)的名流雅士為之詩興大發(fā),自豪不已。今天,就請幾位臺灣名人來聊聊“飲食”。

  祖籍湖南的臺北市長馬英九先生,以其儒雅的談吐、俊朗的外表博得許多臺灣民眾的喜歡。身為市長,馬英九先生日理萬機,可謂大忙人,但酷愛運動的他,常常會擠出寶貴的時間進(jìn)行體育鍛煉,游泳和跑步是他最愛的運動項目,近期馬先生又開始嘗試騎自行車的鍛煉。由于長年堅持運動,年過50的馬英九先生給人的感覺依舊是風(fēng)度翩翩,精神十足。在記者采訪馬英九先生,當(dāng)面向他討教養(yǎng)生秘訣時,他笑笑說,少睡覺多鍛煉就可以了。至于吃,只要營養(yǎng)均衡就夠了。在吃方面不是特講究的馬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對“吃”的感受。

  “我家鄉(xiāng)是湖南。中國好幾個地方的菜肴我都喜歡,像臺灣菜的豆食海蠣,蘿卜干炒雞蛋,客家小炒、梅菜扣肉,還有湖南名菜蜜汁火腿,以及帶辣的四川菜,清淡的廣東菜我都喜歡。其實我是滿喜歡吃的,但另一方面我又不是很重視,即使每天吃便當(dāng)我也可以過得很好??谖渡舷矚g有點辣,但又不是太辣。臺北市有陣子也很多人喜歡麻辣火鍋,太辣了,我覺得那是不太健康,我不認(rèn)為它好,我喜歡淡淡的辣味,比如吃便當(dāng)時我會加幾個剝皮辣椒。我媽媽湖南菜做得好,現(xiàn)在80多歲不能做了,小時吃她做的紅燒羊肉,太棒了!可惜,現(xiàn)在都吃不到了。還有湖南臘肉我也喜歡,臺灣也有但味道不一樣,湖南臘肉擱點蔥、姜吃起來感覺很好?!?

  自謙在吃方面特別隨意的馬先生,說起家鄉(xiāng)湖南的菜肴還是滿在行的,什么“腌三樣”、“湘味方肉”等他一一道來,如數(shù)家珍。馬先生向記者表示,今后如有可能,將到故鄉(xiāng)走走看看,親自品嘗聞名海內(nèi)外的正宗湘菜。

  出生臺灣宜蘭的著名特殊教育專家陳云英博士,是位開祖國大陸青少年智力殘障特殊教育之先河的女博士,十幾年來利用自己所學(xué)專業(yè)和自創(chuàng)的青少年智力殘障特殊教育網(wǎng)站,為祖國大陸的殘障特殊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貢獻(xiàn),今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對事業(yè)不倦的追求,對生活、對家庭陳云英博士同樣充滿熱情,在忙完工作之余,她也會像普通的太太一樣下廚房掌勺做飯,到菜市場購物。對飲食頗感興趣的陳博士對記者說起了她的體會:

  “我去過許多國家,世界各地,臺灣、大陸有特色的菜肴我都很喜歡。現(xiàn)在人們漸漸地富裕了,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對吃而言,不僅僅是滿足填飽肚子,而是開始要品嘗不同的口味,嘗嘗新鮮的風(fēng)味菜。比如,我離開臺灣已經(jīng)很多年了,常常還在想臺南的‘棺材板’、新竹的‘貢圓’、基隆廟口的‘春餅’、宜蘭的‘肉羹’、‘魷魚鹵’,這些風(fēng)味都很有地方特色。未來這些地方風(fēng)味是很有發(fā)展前景的,因為現(xiàn)代人品嘗菜肴,不需要大碗滿盤,人們要的是品嘗新鮮,小而精細(xì),價格又不是太高,這一定會被人們所接受?!?

  “我個人的喜好是,什么菜系都可以接受,但有階段性,如剛到北京時比較喜歡四川菜,喜歡它的辣味。那時覺得北京的菜比較咸,所以都吃四川菜了。慢慢地覺得四川菜有些油膩,最近又喜歡上廣東菜。眼下的北京,潮汕菜和上海菜比較走俏,還有云貴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菜肴也慢慢有人喜歡,食客在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餐館用餐,不僅能品嘗獨特的民族風(fēng)味,還能欣賞到豐富多彩的民族風(fēng)情歌舞。”

  “雖然平時我在家自己動手做飯、炒菜為數(shù)不多,但我所做的菜家里人都很喜歡。其實,我做的東西很簡單,一般都是‘回鍋肉’等家常菜。如我做的一種面,小孩都很喜歡,我把它稱為‘干撈面’,簡單極了,用開水燙一下面撈起來,在做的過程中很講究火候的把握,還有對面的品質(zhì)要求很高,一定要精細(xì)的,做的時候用很旺的火,面煮熟了才能很筋道。同時它的醬十分考究,有辣椒、蒜、麻醬、拌上好醬油、料酒等,加上點醋,與面一起攪拌,也可配上少量的綠色青菜,炸上小片豬排,這樣色、香、味俱佳,我小孩非常喜歡,他們常常吃后贊不絕口?!?

  雖然離開臺灣已10多年了,陳云英博士依舊十分想念家鄉(xiāng),很想再次品嘗宜蘭的風(fēng)味小吃,還有故鄉(xiāng)人都喜歡的姜母鴨。當(dāng)然,長期生活在北京,她也漸漸習(xí)慣和喜歡上北京的飲食,她希望有更多的臺灣鄉(xiāng)親到北京來觀光旅游,品嘗獨特的京味菜肴。

  出生在臺灣、曾任海南省副省長、現(xiàn)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王瓊瑛女士,是祖國大陸為數(shù)不多的臺灣省籍高級干部。作為省級干部,王女士日常的公務(wù)十分繁重,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但只要有閑暇,王瓊瑛女士便會自己下廚動手??赡苁窃诤惫ぷ鳎玻岸嗄甑木壒剩跖可瞄L的是湖北菜,她向記者介紹:

  “18歲至42歲我生活在湖北,飲食習(xí)慣都是隨那兒,如喜歡吃帶點辣的湖北菜,湖北的排骨燉藕湯最有名,招待客人特別好,在湖北家家戶戶都可以聞到它的香味,那兒的藕特別好。我現(xiàn)在會做幾道湖北菜,‘耦夾’、‘珍珠丸子’、‘蛋餃’,還有 ‘小辣椒’、‘梅豆腐’、‘豆飼’ 幾道小菜,在湖北生活時常做。

  海南菜和粵菜差不多,講究原汁原味和新鮮度,清淡些。如著名的‘海南黎家竹筒飯’,這種竹筒飯分為四種:野味飯、肉香飯、黑豆飯、黃肉飯。以黃肉做出的飯味道最鮮美。食客品嘗后,米香、豆香、肉香或野味香,滿口清香,充滿海南黎家風(fēng)味。海鮮也是游客到海南可盡情享受的一大口福。如到三亞不吃海鮮,回去可是會讓朋友們笑話的!在三亞吃海鮮絕對是講究鮮活,有蝦、蟹、螺等海味任您挑選,一年四季均可吃到味道鮮美的海味。海鮮常吃的做法是海鮮火鍋,基本沒有炒菜,把蝦、蟹、螺依次放到鍋里煮著吃,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可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加以各種醬料進(jìn)行調(diào)配。還有的做法就看大廚們各施手藝,各顯神通,手藝如何就由你自己去打分?!?

  到海南工作后,王瓊瑛女士不僅習(xí)慣和喜歡了那兒的飲食,而且對海南省的旅游事業(yè)發(fā)展充滿信心,她說,旅游資源豐富的海南,除了能讓游客飽覽天涯海角的勝境外,還可以讓游人品嘗民族特色的風(fēng)味和道地的海鮮。

 

相關(guān)知識

[文化生活]臺灣名人話飲食(2003.10)
臺灣飲食文化
【臺灣文化大全】歷史 節(jié)日 飲食 夜市 禁忌 方言 布袋戲 原住民 婚俗
綠洲 正宗臺灣話梅熱量
臺灣塑化劑污染食品事件
臺灣麥當(dāng)勞早餐價格(臺灣麥當(dāng)勞早餐費用)
臺灣“梅子夢工廠”用文創(chuàng)打開大陸?zhàn)B生市場
荔灣大健康圖書分會場:健康·悅讀·文化,體驗健康生活!
怎么看臺灣名嘴說的大陸人吃不起涪陵榨菜?
臺灣保健食品品牌大全

網(wǎng)址: [文化生活]臺灣名人話飲食(2003.10) http://m.u1s5d6.cn/newsview1652429.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