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這10個飲食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這10個飲食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04日 17:33

你的一天是不是這樣開始的:

清晨匆忙出門,順手抓一塊餅干當早餐;

中午趕工扒拉幾口飯,5分鐘解決戰(zhàn)斗;

深夜加班后,再來一頓重口味宵夜……

這些看似“當代生存標配”的飲食習慣,可能正悄悄偷走你的壽命?!读~刀》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不良飲食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100萬。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10個折壽飲食習慣,用科學證據告訴你:有些“吃法”,可能比抽煙更可怕!

01

不吃早餐

根據《中國居民早餐飲食狀況調查報告》,有35%的被調查者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有人嘗試通過不吃早餐來達到減肥目的。然而,實際上不吃早餐可能導致午餐時更傾向于選擇高熱量食物,并且提高這些食物的吸收率,使其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對減肥并無益處。

除了對減肥無益,不吃早餐還可能影響壽命。一項在《食品功能》期刊上發(fā)表的研究指出,與規(guī)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個體面臨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癌癥死亡的風險增加。

另外,2023年《國際流行病學雜志》的研究還發(fā)現,與早上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59%。研究認為,吃早餐的最佳時間是在早上7點到8點之間。

02

吃飯?zhí)?/p>

一項發(fā)表于2024年、刊登于《營養(yǎng)與糖尿病》(Nutrition & Diabetes,Nature子刊)的研究揭示,用餐時間少于5分鐘的人群,其患脂肪肝的風險顯著提升81%??焖龠M食會推遲飽腹感的傳遞,從而引發(fā)熱量過度攝入,導致腰圍增大及內臟脂肪積累。

另一項小規(guī)模人體實驗由日本早稻田大學進行,結果表明充分咀嚼食物能夠增強飲食誘導的產熱效應,促進能量消耗,并平穩(wěn)血糖水平,對于預防體重超標和肥胖具有積極作用。

此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合理的用餐時間分配,建議早餐應持續(xù)15至20分鐘,而午餐和晚餐則宜控制在20至30分鐘之間。

03

晚餐吃得太晚

一項2021年發(fā)表于《營養(yǎng)素》(Nutrients)雜志的研究,針對日本超過7萬名40至79歲的個體進行了晚餐習慣的分析。研究顯示,晚餐時間不規(guī)律,特別是晚于8點或時間不固定的人群,其腦出血的風險增加了44%。

夜間時段,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減弱,此時攝入的熱量更容易轉化為脂肪積累,從而導致內臟脂肪過多和肥胖的風險上升。此外,晚餐進食過晚還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并可能對睡眠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據此,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晚餐的理想時間應在晚上6點至8點之間。

04

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行為可區(qū)分為經常性與間歇性兩種類型。

經常性地暴飲暴食,往往源于對美食的過度喜愛、從事吃播行業(yè)或是存在心理疾病等因素,這種狀態(tài)會增加個體罹患肥胖及消化道疾病的風險。

而間歇性的暴飲暴食,可能表現為某些人為減肥而日常素食,卻在特定時間(如周末)進行放縱性飲食;或是因平時飲食節(jié)制,一旦有機會便過度補償自己。

不論是哪種形式的暴飲暴食,都會刺激胰液過度分泌,進而可能誘發(fā)急性胰腺炎,尤其在節(jié)假日期間,胰腺炎的門診接診率往往會有所上升。

此外,有研究表明,相比持續(xù)性高脂飲食,間歇性的高脂飲食(如頻繁的周末大餐)更易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05

吃變質食物

食物的細胞結構中存在間隙,這意味著即使食物表面看似僅有一小部分損壞,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質實際上可能已通過這些間隙滲透到食物的各個部分,只是尚未明顯表現出來。

食物變質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例如亞硝酸鹽、黃曲霉素及組胺等,大多數無法通過常規(guī)的高溫烹調方式有效減少。特別是黃曲霉素,其分解溫度需高達280°C以上,因此一般的烹飪方法無法破壞其結構。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明確指出,黃曲霉素屬于1類致癌物,其毒性極強,僅需極少量(如1毫克)便可能誘發(fā)肝癌。

06

高鹽飲食

談及過量攝入食鹽的危害,高血壓往往是人們首先想到的問題,但實際上其影響遠不止于此。高鹽飲食與我國死亡率居首的腦卒中疾病緊密相關。此外,過多的鹽分還會促進體內鈣質的流失,進而增加罹患骨質疏松的風險。

圖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應低于5克。然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的數據,我國居民的平均食鹽攝入量高達9.3克,幾乎超出了推薦量的一倍。

在日常飲食中,除了烹飪時應減少食鹽的使用量,還需警惕那些隱藏的鹽分來源。諸如蠔油、醬料、雞精等調味品,以及話梅、牛肉干等高鹽零食,還有榨菜、腌肉、方便面等加工食品,都是食鹽含量較高的食物。在購買這些食品時,應仔細查看營養(yǎng)成分表,并在同類食品中選擇鈉含量最低的產品。

07

偏愛燙食

食道癌位列全球第八大常見癌癥,每年奪去約40萬人的生命。一項由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開展的研究,涉及1400例食管癌病例,揭示出食管癌風險隨食物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2016年,IARC發(fā)布的報告中,將65℃以上的熱飲歸類為2A類致癌物。該報告強調,飲用超過65℃的熱飲與食管癌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其致癌機制在于,高溫反復損傷食管黏膜,在“損傷-修復”的循環(huán)過程中,易促使炎癥演變?yōu)榘┳?。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正常溫度維持在36.5℃至37.2℃之間,因此,食物和飲品的理想溫度應在10℃至40℃范圍內。

08

甜飲料成癮

一項由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團隊在《歐洲公共衛(wèi)生雜志》上發(fā)表的研究指出,2019年因過量攝入含糖飲料導致的死亡人數相較于30年前增長了95%,達到4.66萬人。

另一項由華西醫(yī)院團隊在《英國醫(yī)學雜志》(BMJ)上發(fā)表的研究揭示,含糖飲料與多達45種疾病有關聯。過量飲用含糖飲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問題以及多種癌癥的風險,例如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14%。

值得注意的是,甜食能夠激活大腦的獎賞機制,類似于毒品的作用,使人產生上癮感。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成人每日應將游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25克以內,這大約相當于一瓶低糖飲料的含糖量。

09

愛吃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常被關注的成分是亞硝酸鹽,但值得注意的是,亞硝酸鹽本身并不具備致癌性,真正致癌的是它在體內與胺類物質結合后形成的亞硝胺。

一項由浙江大學研究團隊在2004年至2008年間開展的研究,涉及來自10個不同地區(qū)的44萬名無重大慢性疾病的中老年參與者,并進行了平均10年的跟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頻繁食用腌制蔬菜與出血性中風及食道癌死亡風險的增加有關。

具體而言,那些每周食用腌菜4天及以上的人群,與從不食用腌菜的人群相比,其出血性中風死亡風險高出15%,消化道癌癥死亡風險高出13%,而食道癌死亡風險更是顯著增加了45%。

除了腌制蔬菜,腌制肉類同樣值得警惕。香腸、臘肉等腌制肉類制品不僅鹽分含量高,而且在配料表中??梢姷絹喯跛猁}作為食品添加劑存在。與腌菜中自然產生的亞硝酸鹽不同,這里的亞硝酸鹽是人為添加的,旨在延長產品的保質期并使其肉色更加誘人。

10

主食吃不夠

2023年,國際期刊《營養(yǎng)》(Nutrients)刊登了湘雅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針對10,669名40至79歲的美國中老年人進行了飲食與血清Klotho含量的分析,發(fā)現當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48.92%至56.20%時,血清中的長壽因子Klotho蛋白濃度達到較高水平,特別是在供能比例為53.7%時濃度最高。

另一項于2018年在《柳葉刀》雜志上發(fā)表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指出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低會導致預期壽命減少四年。

根據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入谷類200至3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應占50至150克,此外還需攝入50至100克的薯類。你達到這一建議攝入量了嗎?

資料丨科普中國

編輯丨李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原標題:《這10個飲食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chuàng)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知識

有益健康的10個好習慣,10個養(yǎng)生習慣正在悄悄偷走健康
這8個生活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管理師吉吉的動態(tài)
備孕必看!這10個習慣可能正在“偷走”你的生育力!
這些生活習慣?正偷走你身體里的鈣
偷走你健康的八大壞習慣
這些生活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免疫力
這些看似舒服的習慣,其實正在偷走你的健康,還有人天天都在做
9個看似偷懶其實很健康的小習慣
這3個習慣,天天都在偷偷傷害你的大腦健康,看看你有沒有在做!
這4個吃飯習慣,正悄悄偷走你的健康,第一個你就常做!建議改掉

網址: 這10個飲食習慣,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163793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