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國家定調:泛清真化=宗教極端

國家定調:泛清真化=宗教極端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18:49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和國家安全政策,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統(tǒng)籌推進各項安全工作。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加強國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能力。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

宗教極端活動在某些地區(qū)、在食藥領域還常常表現為泛化“清真”。

我們認為“泛清真化”的實質就是宗教極端思想。去“泛清真化”與“去極端化”工作一樣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事關國家的安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的生活始終離不開食物,享受安全可口的美食是每個人的追求和權利。

但是,在我們的社會上總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企圖干涉群眾飲食習慣,利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進行滲透和破壞。

由于所處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習俗不同,各族群眾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飲食習慣。

比如,有的少數民族喜歡吃馬肉,而有的少數民族不吃馬肉,有的少數民族食用清真食品,而有的少數民族沒有這樣的講究。

為了更好的服務各族群眾尤其是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群眾,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管理部門對“清真”概念和“清真”標識的使用早已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和規(guī)定。

“清真”是符合群眾飲食習慣的意思,并只限于食品行業(yè),不含肉類、乳類及動物油脂成分的食品,不得冠以“清真”字樣,非食品類的商品更不能印有“清真”標識。

但是,近年來在社會上出現了“泛清真化”現象,“清真”概念和“清真”標識的使用范圍蔓延到非食品領域、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領域,甚至出現了所謂的“清真牙膏”“清真肥皂”“清真鹽”“清真紙”“清真化妝品”“清真馬路”“清真專用收銀臺”等等。

調查發(fā)現,“泛清真化”現象在一些地區(qū)餐飲服務行業(yè)也比較突出,從經營場所的布局到服務人員的穿著打扮和言談舉止都存在或明或暗的渲染宗教氛圍和提倡“泛清真化”的現象。

例如,有的清真餐飲經營場所的布局設計和裝修裝飾采用阿拉伯清真寺的風格,店內張貼阿拉伯經文、麥加禱告圖案或懸掛有宗教內容的標語,店內禁止煙酒和播放宗教朝拜的影像視頻,在餐廳清真標識和食品圖案中植入星月圖案和其他宗教標志,餐具上標示清真字樣和圖案,使用不正確、不規(guī)范的清真標識。服務人員穿戴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服飾和頭飾,不雇傭漢族廚師和服務員。店內允許穿戴宗教極端服飾和留大胡須人員就餐。經營場所存在做“乃瑪子”的氛圍和條件,對在餐廳內進行“乃瑪子”等宗教活動不干預、不制止,甚至誘導群眾在就餐過程中進行宗教活動。提示和暗示別人不使用非穆斯林群眾接觸過的餐具或制作的食品,拒絕從漢族群眾經營的商店購買餐具、蔬菜等,并通過這種方式營造濃厚的宗教氛圍,對群眾進行心里暗示,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激發(fā)群眾的宗教情緒。

“泛清真化”現象的出現絕不是空穴來風,它背后有著深刻而錯綜復雜的原因,既有一些不良企業(yè)、商家在利益驅動下的惡意炒作,境外的誤導和社會上存在的錯誤認識,更有敵對勢力的滲透和陰謀。

一方面,部分少數民族群眾有使用清真食品的需求,出于樸素的民族感情對清真商品持有較高的認可度。一些企業(yè)為了謀一己之私,提高產品銷量,獲取更多經濟效益,利用群眾樸素的感情,對自己產品進行肆意炒作,惡意擴大“清真”概念,他們未經許可濫用清真標識,誤導消費者,侵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國內一些企業(yè)盲目采用其他國際組織和國家的清真認證體系。但是,這些認定標準與我國少數民族群眾的傳統(tǒng)飲食習慣并不一致,甚至與我國伊斯蘭教中國化大趨勢背道而馳。

這導致清真標識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國內出現清真食品監(jiān)制認證體系的亂象,為“泛清真化”現象的滋生蔓延提供機會。同時,有一些企業(yè)想方設法鉆空子,為了獲取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和優(yōu)惠政策,在自己的產品上打上清真標識,助長清真標識的過度使用。

但更重要的是,“泛清真化”是“三股勢力”發(fā)起的一場有預謀、有計劃的無硝煙的戰(zhàn)爭,目的是營造濃厚的宗教氛圍,推動宗教狂熱和宗教極端,割裂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制造暴力恐怖分裂祖國。

“三股勢力”是“泛清真化”的幕后推手。在全國不少地區(qū),“三股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從未停止過,為了實現他們的陰謀,不停地變換慣用方式和采取各種伎倆。在嚴打態(tài)勢下,“三股勢力”已成為過街老鼠,不能也不敢公然挑戰(zhàn)和擾亂社會秩序。

目前,新疆的穩(wěn)定形勢有向好態(tài)勢,暴恐案件大幅下降,“三股勢力”的囂張氣焰被打下去了。但是,“三股勢力”并不甘心失敗,將分裂破壞活動從社會領域延伸到思想領域,將“泛清真化”作為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的新方式,與我們爭奪群眾的新途徑,進行對抗的新手段。他們混淆是非,惡意擴大“清真”概念,向群眾宣傳極端思想,通過“泛清真化”蒙騙和裹挾群眾,進行軟對抗,從事分裂破壞活動。他們聲稱“只有宗教人士按照宗教程序處理的食品才是清真的”,將宗教的教法延伸到食品領域,抵制我國清真食品認證體系,否定廣大少數民族群眾長期以來形成的飲食習慣。說什么“清真就是健康干凈的,非清真就是骯臟的”等赤裸裸的民族歧視的言論,企圖制造民族矛盾和隔閡。凡不符合教義的都視為“不清真”“不合法”,進而煽動反對黨的領導,反對社會主義制度。

宗教極端思想是“泛清真化”的源頭。“三股勢力”偽裝成虔誠信教者,故意曲解“清真”概念,對其作出極端化、欺騙性的解讀,不斷擴大“清真”的范圍,試圖通過“泛清真化”控制信教群眾,制造濃厚的宗教氛圍,破壞正常社會秩序,也導致部分群眾對伊斯蘭教的誤解。他們宣稱“到非清真餐廳或非穆斯林家吃飯就是叛族叛教”“清真餐廳不能讓非穆斯林就餐”“有清真沒有酒,有酒就沒有清真”,公然散布極端思想,詛咒賣酒的清真餐館,排斥喝酒的人,甚至借清真食品問題制造事端,干預正常市場秩序。

在“三股勢力”的蒙蔽下,一些商家不敢或不愿意顧客在餐廳喝酒,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群眾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影響。“泛清真化”的實質是打著宗教的幌子、披著宗教的外衣、以宗教活動為借口的極端主義,背后是煽動宗教狂熱和“泛伊斯蘭主義”,源頭是宗教極端思想。放任“泛清真化”就是為宗教極端思想的蔓延滲透開路。

制造民族隔閡和分裂祖國統(tǒng)一是“泛清真化”的險惡目的。近幾年,在新疆發(fā)生的暴恐案件背后都有宗教極端思想的影子?!叭蓜萘Α苯柚诮虡O端思想蠱惑人心,招兵買馬,大肆鼓吹和宣揚所謂“圣戰(zhàn)殉葬進天堂”的謬論,讓受到蒙騙的群眾成為他們的低級“炮灰”。他們通過“泛清真化”企圖營造濃厚的宗教氛圍,以此推動宗教狂熱和宗教極端,為實施暴力恐怖提供滋生蔓延的土壤。

“三股勢力”以“泛清真化”、散布宗教極端思想和“圣戰(zhàn)殉葬進天堂”等種種謬論,企圖放大不同民族之間的習俗差異,進一步固化民族邊際,強化狹隘民族意識,營造無形的隔離墻,在各族群眾之間引起猜忌和矛盾,破壞各民族團結友愛的局面。他們把群眾簡單的分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真穆斯林”和“假穆斯林”,排斥愛國宗教人士和部分信教群眾,在不同民族、信教群眾內部、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之間制造隔閡,把信教群眾當作他們實現分裂國家罪惡目的的工具。

因此,“泛清真化”絕不是一種商業(yè)活動,也不是對群眾飲食習慣的尊重,更不是宗教教義的遵守,而是徹頭徹尾的歧視其他民族和不信教群眾,制造矛盾分裂國家的罪惡行徑。他們的用心,就是以“清真”“不清真”為名,行推銷極端化之實。通過“泛化清真概念”,不斷強化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差異,干涉世俗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傳播灌輸極端宗教思想,強化民族分裂意識,離間民族團結。從而,達到危害新疆社會穩(wěn)定,危害國家安全的目的。

“泛清真化”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我們必須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從實現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認識“泛清真化”問題的現實危害和潛在風險,對其進行分析和治理,多措并舉,有效遏制“泛清真化”的蔓延趨勢,去除飲食上的“極端化”,建立健全監(jiān)管制度,引導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遵紀守法,禁止濫用“清真”標識。

加強清真食品監(jiān)管和執(zhí)法力度。我國很多地方對清真食品生產企業(yè)和個人的資質,清真標識的申領程序和使用范圍,產品生產過程和法律責任都作出了詳細規(guī)定。

但是,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執(zhí)法不嚴,監(jiān)管不到位,不具備核發(fā)清真標志牌資格的單位和團體越權進行認證,不符合清真食品生產條件或沒有清真食品生產資格的企業(yè)在自己的產品上打上清真標志的現象。各地監(jiān)管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清真食品生產企業(yè)和產品的監(jiān)管力度,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yè)進行整頓和取締,嚴格按照清真就是符合少數民族群眾飲食習慣的標準,對市場上存在的清真標識亂用現象進行清查,不該貼注清真標識的產品一律不貼清真標識,清真標識不規(guī)范、不正確的產品一律改用標準的清真標識。

因商品出口確有需要進行“清真”認證監(jiān)制的要嚴格把關。同時,引導企業(y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tǒng)一,嚴禁以牟利為目的濫用、亂用清真標識,炒作“清真”概念,助長“泛清真化”現象,把企業(yè)牟利導致的惡果轉嫁給群眾。

引導少數民族群眾正確認識“泛清真化”的現實危害。我國是政教分離的社會主義國家。“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是我國處理宗教事務的基本原則,我們一定要確保各種宗教活動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有序開展,保持和諧的宗教關系。

同時,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更不得利用宗教危害國家安全、宣揚極端主義進行恐怖活動和破壞民族團結等行為。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向廣大少數民族群眾講清“泛清真化”的實質就是“泛伊斯蘭化”,擴大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干預,必須堅決制止和糾正。引導他們認清“三股勢力”是“泛清真化”幕后的推手,破壞民族團結和分裂祖國是他們的罪惡目的,受害的是廣大少數民族群眾。要幫助群眾澄清一些錯誤認識,攜手共同抵制“泛清真化”的蔓延和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

進一步加強研究,占據輿論高地。對少數民族群眾來說,食用清真食品并不意味著一種宗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習慣和飲食傳統(tǒng),與國外對清真的理解有本質不同。因此,對清真食品的管理和制度規(guī)范必須堅持這個客觀事實,不能過度解釋清真食品的宗教含義。

堅持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正確解讀國外的清真食品認證管理制度,對不符合我國歷史傳統(tǒng)和實際,不符合中道精神的解釋要穩(wěn)妥應對,講明立場。引導相關人民團體合理解讀伊斯蘭教關于清真食品的含義和范圍,教育引導信教群眾尊重傳統(tǒng),理性看待清真食品,不盲目迷信人為炒作的“清真”概念,養(yǎng)成正確的清真食品消費觀。

“去極端化”要從吃開始。我們應當準確把握民族習俗與極端化行為的界限,對“舌尖上的極端化”保持高度警惕,對其帶來的潛在危害深刻認識、高度重視。對于有意泛化“清真”概念,干預他人世俗生活的行為,一定要堅決反對和打擊。“泛清真化”是“三股勢力”與我們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的第一道陣地,是我們抵御“三股勢力”滲透的第一道防線,是一場看不見硝煙,但同樣你死我活、毫無妥協的戰(zhàn)爭。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和堅決打擊“泛清真化”。黨的十九大開啟了新時代。

新時代要提高新站位,新時代要貫徹新思想,新時代要牢記新使命,新時代要呈現新氣象,新時代要展示新作為,新時代要書寫新篇章。在這個讓人振奮的新時代,我們一定要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打好這場“舌尖上的反分裂、舌尖上的反極端、舌尖上的反滲透”斗爭,為實現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增添力量。

相關知識

六大中國古代家庭教育方法:老祖宗的智慧,真的太有用了!
極端高溫:你準備好了嗎?
正宗印度瑜伽教程
高端、特色、中醫(yī)、康復!國家定調健康旅游
張武宗代表: 做盈利、健康、長壽企業(yè)—中國鋼鐵新聞網
啟蒙教育,英國的嬰幼兒早教改革及0
美國德國等國家也過端午節(jié)
專家說:極端減肥不可取 科學管理是關鍵
宗筋推拿按摩療法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

網址: 國家定調:泛清真化=宗教極端 http://m.u1s5d6.cn/newsview16067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