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頭條」秋日最宜桂花茶,暖胃又暖心

「健康頭條」秋日最宜桂花茶,暖胃又暖心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24日 03:23

「健康頭條」秋日最宜桂花茶,暖胃又暖心

桂花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之一,早在《呂氏春秋》一書中就有“物之美者,招搖之桂”的記載?!冻o·遠(yuǎn)游》亦有“嘉南洲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的說法??梢姽鸹ㄔ缭?000多年前就作為觀賞植物了。

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地官府已經(jīng)將桂花作為名貴花木和上等貢品加以栽種。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初修上林苑,群臣遠(yuǎn)方各獻名果異樹,有陶桂十株。”

唐宋時期,桂花栽培可謂十分盛行,兩代文人墨客吟誦桂花更是蔚然成風(fēng)。如宋代韓子蒼詩曰:“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蓖泥囍竞辍对伖稹芬驳溃骸扒屣L(fēng)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p>

中國人皆視桂花為吉祥之兆。舉凡中榜登科,仕途得志被稱為“折桂”;對獲得殊榮者則譽為擁有“桂冠”。從古到今,許多詩人吟詩填詞來描繪它、頌揚它:李清照稱桂花樹“自是花中第一流”;劉禹錫賦詩“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桂樹花期在陽歷9到10月,也就是陰歷八月,所以有“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的說法。

除了香味濃郁,桂花也是一味中藥,其作為藥用最早被收錄在《唐本草》中,言其皮“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其花有白者為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墒哲⒔?、鹽漬,及作香擦發(fā)澤之類?!?/p>

桂花也稱銀桂、木犀、九里香,是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以花、果實及根入藥。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別曬干。

中醫(yī)認(rèn)為,桂花味辛香,性溫,入肺、脾、腎經(jīng),功能溫肺化飲、散寒止痛,可用于痰飲咳喘、脘腹冷痛、經(jīng)閉腹痛、牙痛等。

《本草匯言》中說它“散冷氣,消瘀血,止腸風(fēng)血痢”,書中還記載了關(guān)于桂花的外用法,謂:“凡陰寒冷氣,瘕疝奔豚,腹內(nèi)一切冷痛,蒸熱布裹熨之?!薄蛾懘ū静荨贩Q桂花“治痰飲喘咳”?!峨S息居飲食譜》也稱它:“辟臭,醒胃,化痰。”

雖說用桂花入藥的方子不多,但有幾條挺有名氣,例如《奇效良方》里記載的“沉香降氣湯”,方子里用了一錢桂花,喝起來滿口生香,可以治療各種腹痛嘔吐。夏季解暑用的酸梅湯,放涼后為了防止傷胃,也要加上一點桂花再喝。

當(dāng)然,秋日最宜的還是桂花茶,暖暖一杯,暖胃又暖心。

平素胃寒的人,天涼以后常喝桂花茶,是預(yù)防胃痛發(fā)作的好方法。

“胃”也怕冷?對于這個話題,脾胃不好的人定有體會。有些人會說,自己的腸胃像是和外界連通了一樣,外頭一冷,里頭也冷,變化得比溫度計都快。秋天一到,腸胃也開始“怕冷”,要是一不小心吃了冷飲,那簡直是雪上加霜,不吃胃藥都止不住痛。如果遇上氣溫驟降,即使沒吃什么特別的,胃部也會隱隱的不舒服。

這種情況下,喝杯暖暖的桂花茶便會好許多?!拔负钡娜顺3x擇紅茶,也就是發(fā)酵過的茶葉,茶性比較和暖,如果再加上一點桂花,做成“桂花紅茶”,暖胃止痛的特性就更突出了。

適用于高血壓病、糖尿病屬陰津虧損證之人,可緩解頭暈、腰痛、畏寒、大便溏、小便清長、脈沉細(xì)等癥。對腹痛、拉肚子、腸鳴下瀉、便血等都有一定的幫助。

適用于肺津不足,慢性咳嗽、喘癥之人。有輔助稀釋痰液、平喘的功效。

適用于女性經(jīng)期痛經(jīng)之人,有美容養(yǎng)顏、滋養(yǎng)肝血、調(diào)節(jié)月經(jīng)等功效。

桂花子 性味辛、甘,溫,有暖胃、平肝、散寒功效??捎糜谔摵竿?。

桂根 性味甘、微澀,平,有祛風(fēng)濕、散寒的功效。用于風(fēng)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枝葉及根煎汁敷患處,可舒筋骨止疼痛,治風(fēng)濕麻木等癥。

桂花食用歷史悠久,屈原在《九歌》中就有“援北斗兮酌桂漿”之句,說明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把桂花制成佳釀了。

東漢的《禮樂》中亦有“尊桂酒,賓入鄉(xiāng)”的敘述。唐代時,民間已出現(xiàn)以鮮栗子肉為主料,配以桂花等煮燒而成的桂花鮮栗羹。

宋代蘇東坡稱桂花酒風(fēng)味不凡,在《桂酒頌》中寫道:“以桂酒方授吾,釀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間物也?!?/p>

清代《養(yǎng)小錄》中有《餐芳譜》一章,在記載的20余種鮮花饌中就有“桂花栗子”。

如今,以桂花加工而成的食品五花八門,足令人大飽口福,還可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飲品、化妝品的生產(chǎn)。

桂花剛剛開放的時候便采下,將其曬干保存起來,秋意越濃,桂花就越派得上用場。平素胃寒的人,天涼以后常喝桂花茶,是預(yù)防胃痛發(fā)作的好方法。

此外,在制作酸梅湯時,要在臨出鍋前加入桂花,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和保持酸梅湯的香氣,而且使桂花的辛溫之性平衡烏梅的酸寒收斂性質(zhì),起到反佐牽制的作用,避免陰寒凝滯的副作用。

【做法】材料下杯,加熱水后蓋蓋,放溫即可代茶飲用。

【適用】一般人群可食用,2歲以上孩子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甘草性平,可以補脾益氣,和桂花搭配,《遵生八箋》里稱為“天香湯”,有健脾醒脾,提振陽氣的功效。如果“悲秋”情緒明顯,且一到秋季就困乏無力,表現(xiàn)得特別“蔫”,平時吃飯還沒胃口,就比較適合服用天香湯。桂花的香氣十分活躍,既能喚醒麻木不振的脾胃,又能喚醒沉郁的肝氣。

以上是簡便版的“天香湯,但“天香湯”是一個古方,頗費功夫,因為要采夠好多好多桂花才可以做,這里將書中記載的方法,摘錄于下:

木犀盛開時,清晨帶露用杖打下花,以布被盛之,揀去蒂萼,屯在凈磁器內(nèi)。候聚積多,然后用新砂盆搗爛如泥。木犀一斤,炒鹽四兩、炙粉草二兩,拌勻,置磁瓶中密封,曝七日。每用,沸湯點服?!?/p>

【制作】將同比例的桂花與紅茶一同放入茶壺中, 注入90℃左右的開水沖泡, 悶泡5分鐘后即成。此茶早晚各飲一次。

【材料】鮮桂花200克、紅棗100克、龍眼肉50克、白參10克、米酒2000克、白糖200克。

【做法】收集到新鮮桂花后,先放置陰涼通風(fēng)處風(fēng)干一夜,然后以每斤桂花加四兩白糖(或碎冰糖),與花拌勻,放入酒缸內(nèi)任其發(fā)酵2日-3日,加入米酒(亦可用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后啟封,再加入白參、紅棗浸泡1月左右,即可開啟飲用。

【功效】桂花酒有開胃醒神、健脾補虛、疏肝解郁的功效,尤其適用于廣大女性及愛生悶氣的人飲用。

【小提示】自制桂花酒易出現(xiàn)操作上的問題,如:雜質(zhì)去除不完全,可能細(xì)菌感染,也無法明確把握酒的度數(shù)。想喝桂花酒又沒有把握能釀好的朋友們,建議到正規(guī)商超購買低度數(shù)桂花酒飲用,但不宜多飲、空腹飲,以免傷肝傷胃傷胰腺,且每次飲用控制在50ml或酒量的1/4左右。

桂花還可以做成桂花糕,桂花糕有多種風(fēng)味,下面以傳統(tǒng)的熱制法為例。

【原料】糯米粉150克,溫水200克,澄粉75克,色拉油40克,白砂糖80克,干桂花30克,蜂蜜適量。

【做法】1.白糖加入溫水中,攪拌至融化。2.過篩加入糯米粉和澄粉,攪拌至無顆粒。3.加入色拉油,攪拌至水油混合。4.容器內(nèi)壁刷色拉油。5.把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容器,靜置40分鐘。6.冷水入鍋,水開后蒸30分鐘。蒸好脫模,待涼后用刀蘸水切塊,撒上干桂花,澆上蜂蜜水即可。

【制作】1.選擇短、粗、嫩的藕,洗凈后去皮,切除一頭,塞進泡好的糯米,七八成滿左右即可,再蓋上切除的頭,用牙簽固定;2.水中加桂花、紅糖,小火慢煮2小時左右,若喜歡顏色深的藕,也可以放些紅曲粉;3.煮熟后,在冰箱冷藏后切片。

會吃的人認(rèn)為,桂花糖藕一定要吃冷的,因為只有涼下來,糯米才更加彈牙,只有涼下來,才有了桂花清冷的香氣。

【材料】桂花3g,山藥50g,核桃1個取肉,去皮甜杏仁10g,蜂蜜適量。

【做法】甜杏仁、核桃肉入鍋煸炒,炒出香味后研碎;山藥蒸熟后去皮、壓泥,加入甜杏仁、核桃肉碎末、蜂蜜和桂花即可。

【功效】健脾養(yǎng)腎,潤肺潤燥,可作為秋冬日常食療用。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由于新鮮桂花中含有單寧,味道苦澀,而且缺乏香味,所以要經(jīng)過處理后才能食用。

剛摘下的桂花要先挑去雜質(zhì),再將桂花放在淡鹽水里浸泡10分鐘以上,再倒入洗菜籃里,用淋浴頭的花灑沖洗新鮮桂花,這樣才能把桂花洗干凈,而且不會把桂花弄傷。

然后攤開用吹風(fēng)機快速吹干桂花表面的水分,切記不要放在太陽下曬或陰干,以免香味流失。若覺得處理新鮮桂花太過麻煩,也可直接購買干桂花。

相關(guān)知識

【健康頭條】秋日最宜桂花茶,暖胃又暖心
桂花茶能暖胃
秋冬必備!4款蜂蜜熱飲,暖心又暖胃
(健康科普)小小桂花養(yǎng)生功效大,暖胃、生津、化痰、化瘀
小小桂花養(yǎng)生功效大,暖胃、生津、化痰、化瘀
秋冬必備!熱橙茶,暖心暖胃
9款冬日熱飲,暖心又暖胃
冬天必備9款熱水果茶,暖胃又暖心
桂圓紅棗粥熱量揭秘:冬日暖胃又健康
【健康】秋意漸濃,來杯暖心降燥的花茶吧!

網(wǎng)址: 「健康頭條」秋日最宜桂花茶,暖胃又暖心 http://m.u1s5d6.cn/newsview159407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