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教育理念

健康教育理念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24日 00:37

附件: 健康教育理念 兒童少年的健康關系到我國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 要 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 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 使學校成 為育人園地。 校醫(yī)是第一位教師, 培養(yǎng)有道德、 有知識、 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自我保健 意識和能力。 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 接受系統(tǒng)的衛(wèi)生知 識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現代的健康觀 一、健康( Health )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為各朝各代人們談論的永久話題, 并 被視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么是健康 如何正確理 解和把握健康的確切內涵 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 1978 年國際初級衛(wèi)生保健大會上所發(fā) 表的《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 不虛弱, 且是身體的、 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 稱。該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權,達到盡可能的健康 水平, 是世界范圍內一項重要的社會性目標。 事隔多年 后, 1989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 認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 (physicalhysi 。alhealtl) 、心理健 康( psychological health )、社會 ychological 。alth) 、 社會適應良好( good social adaptation )和道德健康 (ethical health )。這種新的健康觀念使醫(yī)學模式從單 一的生物醫(yī)學模式演變?yōu)樯铮睦恚呱鐣t(yī)學模 式。這個現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性健康是對 生物醫(yī)學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補充和發(fā)展, 它既考慮到 人的自然屬性, 又考慮到人的社會屬性, 從而擺脫了人 們對健康的片面認識。 1.軀體健康(生理健康) 軀體健康是指身體結構和功 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及 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 使心理處于良好狀態(tài)以適應外界的 變化。 心理健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心理健康主 要是指無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狀態(tài); 廣義的心理健康 還包括心理調節(jié)能力,發(fā)展心理效能能力。 3 .社會適應良好 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 征。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 對于社會現狀有清晰、 正確的認識。 既有遠大的理想和 抱負, 又不會沉湎于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 注重現實 與理想的統(tǒng)一。 對于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 戰(zhàn),不怨天尤人,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解決。當發(fā)覺自 己的理想與愿望與社會發(fā)展背道而馳時, 能夠迅速地進 行自我調節(jié),以求與社會發(fā)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現實, 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夠按照社會規(guī)范的細則和 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能為人們的幸福做貢獻, 表現 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 二、健康的標準(

相關知識

教育理念
樹牢“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理念對健康教育的理解
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親子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八個理念范文(家庭教育先進理念)
早期教育的教育理念
興山教育系統(tǒng)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構建健康教育新理念
牟平探索“健康教育”理念 把教育回歸育人

網址: 健康教育理念 http://m.u1s5d6.cn/newsview159355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