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在減重門診 這些醫(yī)生“組團”為患者診療

在減重門診 這些醫(yī)生“組團”為患者診療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19日 23:03

7月2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肥胖與代謝多學科聯合門診室,多位醫(yī)生為一位患者診斷病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曉/攝

每周三下午兩點前,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肥胖與代謝多學科聯合門診候診大廳內,有不少前來尋求“良方”的患者。與其他診室體態(tài)各異的患者不同,這個門診的患者都有著顯著的肥胖體征,有的甚至伴有向心性肥胖體態(tài)或與代謝綜合征相關的皮膚改變。

7月2日下午1點30分,華西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yī)師李舍予準時出現在門診,開始接待患者。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說,這些患者此前分別在內分泌代謝科、胃腸外科等專科門診就診,由于單科醫(yī)生難以確定最佳治療方案,于是建議他們進行多學科診療?!跋襁@樣的疑難雜癥肥胖患者,大約每20個??崎T診患者中就有1個?!崩钌嵊枵f。

今年4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yī)藥局綜合司聯合發(fā)布通知,要求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中醫(yī)藥局屬(管)、?。▍^(qū)、市)屬綜合醫(yī)院、兒童醫(yī)院、中醫(yī)醫(yī)院要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實現健康體重管理門診設置全覆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將持續(xù)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皣液澳銣p肥”“體重管理”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你們一下午能看多少位患者?”對于記者的提問,李舍予笑著反問:“你覺得能看多少?”記者根據以往跟診采訪的經歷回答:“大概30個吧?!薄白疃嗫?0位患者。”看到記者不解,他起身說,“來吧,跟一下午你就知道了?!?/p>

來自4個科室的醫(yī)生“組團”診療

“8年前,我的體重只有110斤,5年前突然漲到130斤,這幾年又持續(xù)長胖很多,但一直查不到確切原因?!?月2日下午兩點,第一個走進診室的是一位30歲的女性患者,身高1.65米的她體重達330斤,BMI為41[BMI即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我國18-64歲成年人正常范圍為18.5-23.9——編者注]。

她曾嘗試減肥,注射過兩個月的司美格魯肽,減重20斤后進入平臺期,體重再無變化。

多學科診療開始了,這位患者坐在診療椅上,目光所及是4位分別來自內分泌代謝科、胃腸外科、心理衛(wèi)生中心和臨床營養(yǎng)科的醫(yī)生。醫(yī)生們詳細詢問她的情況:昨天中午、晚上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三餐時間是否規(guī)律?中間是否食用水果或飲料?是否存在暴飲暴食情況?每日運動步數多少?經綜合評估,醫(yī)生們一致認為患者不存在高熱量進食問題,也沒有情緒悲觀狀況,但是運動量偏少,體重增長速度過快。

李舍予仔細翻閱患者帶來的檢查報告,目光在其中一頁停留許久:患者的腦垂體激素檢測值處于臨界狀態(tài)——既無法完全確認異常,也無法排除病理可能?!皫煨啦∈菍е虏±硇苑逝值暮币姴∫蛑?,如果確診,你近幾年體重持續(xù)增長大概率源于此。”因此,他建議患者補充檢查以排查腦垂體瘤。

華西醫(yī)院胃腸外科陳億教授進一步解釋說:“若排除顱內病變,考慮到你的BMI已達41且伴有代謝綜合征,傳統(tǒng)減肥方式效果有限,代謝減重手術可能成為首要治療方案?!标悆|提到的減重手術俗稱“切胃”,用于生活方式調整無效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成年肥胖患者。通過手術減少胃容量,降低食物攝入量及吸收量,不僅能顯著減輕患者體重,還能有效改善與肥胖相關的并發(fā)癥,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

“我目前最擔心的是代謝性并發(fā)癥帶來的風險?!币晃?4歲的女患者眉頭微蹙地說,“我父親一系有高血壓遺傳傾向。近幾年體檢中,多數時候都顯示我有高血脂癥狀?!痹卺t(yī)生看來,這位患者同時患有胰島素抵抗,如果任其發(fā)展,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很大。

體重170斤的她曾先后嘗試過中醫(yī)埋針、中醫(yī)穴位埋線等多種減肥方法。但由于胃口好、自制力差且不愛運動,她的減重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這位患者同時患有癲癇,華西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李名立副教授詢問患者用藥名稱和劑量后,建議患者優(yōu)先考慮在癲癇病不復發(fā)的前提下,換用對體重影響較小的藥物。若藥物調整后體重仍無明顯變化,再考慮手術等其他治療方式。

一下午,前來減重門診的患者年齡最小的15歲,最大的73歲,以青年群體居多,BMI大都在35以上。李舍予見過一位情況極端的患者BMI達70以上,是正常值的3倍多,患者因呼吸困難只能坐著睡覺。這些體重超標的患者都曾嘗試運動節(jié)食,或尋求藥物,在減肥效果不佳或失敗后,最終選擇走進減重門診,尋找病因和診療方案。

一次會診、多科參與,“患者不動醫(yī)生動”

“她服用的這兩種抗抑郁藥物會影響體重,雖然通常影響不會那么大,但不排除存在個體差異?!痹诳赐暌晃换颊叩臋z查材料后,李名立和李舍予討論治療方案,“可以先排查內分泌方面的問題,再考慮換藥”。

跟診過程中,記者觀察到前來就診的患者往往不只存在肥胖問題,所患疾病通常已累及多器官系統(tǒng)。來自內分泌代謝科、胃腸外科、心理衛(wèi)生中心和臨床營養(yǎng)科的醫(yī)生們不時溝通交流,權衡多重利弊共同討論,最終形成綜合治療方案。正因如此,診療時間被顯著拉長,一下午僅接診了8位患者?!翱丛\時間最長的有一個小時。”李舍予說。

“多學科診療的重點在于溝通討論?!标悆|提到的門診多學科診療,是指由不少于3個相關學科的專家組成相對固定的團隊,針對病情復雜的某種疾病進行多學科討論,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診療方案。一次會診、多科參與,實現從“患者奔波”到“患者不動醫(yī)生動”的模式創(chuàng)新。

健康減重需要綜合考慮內分泌、代謝、消化以及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生活節(jié)奏、精神心理等多方面情況?!白鳛橐幻麅确置诳拼蠓?,我知道患者服用的精神類藥物會增加體重,但我不清楚怎么調整藥物,這時就需要心理衛(wèi)生中心專家的支持?!崩钌嵊柽M一步解釋說,如果患者要求做減重手術,就需要胃腸外科醫(yī)生的支持;為患者制定飲食運動方案、指導生活習慣,又需要臨床營養(yǎng)科或康復科醫(yī)生的支持。

面對一對前來問診的母子,該多學科診療團隊經過綜合評估,給出差異化治療方案:建議母親考慮手術,因為她體重基數偏大,合并存在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等多種問題;對于體重和BMI指數更高的兒子,團隊則建議其首選飲食調控結合運動干預的方案,主要是考慮到他年輕,身體具有代謝優(yōu)勢、肌肉量相對發(fā)達,并且本人有積極運動的意愿。

今年2月,一位32歲的女性患者在華西醫(yī)院經手術減重40斤。7月2日下午,在個案管理師的建議下,她再次來到多學科門診復查。

“在術后常規(guī)隨訪中,我們發(fā)現她有抑郁癥復發(fā)的可能性。必要時,我們會啟動藥物調節(jié)或心理干預,以穩(wěn)定其情緒狀態(tài),降低發(fā)病風險?!标悆|說,這種監(jiān)測得益于醫(yī)院推行的全程化疾病管理模式,團隊鼓勵患者遇到問題及時就醫(yī)咨詢,同時個案管理師會在術后1個月乃至更長時間里,對患者進行隨訪。

關注“胖”,更要關心“人”

今年25歲的林詠絮(化名)身高1.65米,體重約120斤。原本她并不覺得自己需要減肥,心態(tài)比較放松。前段時間,她頻繁收到一位朋友傾訴體重焦慮的信息。這位朋友和她身高相近,體重只有105斤,卻仍在抱怨“太胖了”。受朋友的影響,林詠絮也開始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腰部“贅肉”上。

為了追求“越瘦越美”,她像許多年輕人一樣,嘗試時下流行的“不吃主食”“輕斷食”“生酮飲食”等各種招數。起初體重“掉秤”很快,后來無論她如何“少吃多動”,體重都卡在108斤不再下降。

林詠絮在社交平臺發(fā)了一個減肥求助帖,評論區(qū)里很快出現一些宣稱能幫她減肥的留言。有留言稱:“你就正常吃飯,能從120斤瘦到93斤?!苯浽儐査弥?,對方銷售的是成分不明的“減肥咖啡”。服用后,林詠絮體重確實減輕了,但副作用也很大。一個月后,她因便秘導致黃體破裂被送進急診。停藥后,她的體重迅速反彈。

一位從業(yè)近10年的健身教練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健身房里很少有“真正的胖子”,許多在他看來只需“塑形”的客戶,首要訴求仍是“減脂”。

李舍予說,在??崎T診,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他在內分泌代謝科坐診時,經常遇到因容貌焦慮或工作原因要求極致身材的減肥人士。結合13年內分泌代謝科的診療經驗,他發(fā)現,導致一些年輕人重度肥胖的常見原因,除了工作或學習壓力引發(fā)的情緒化、壓力性進食外,還常與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等精神類疾病及其治療藥物有關。這些疾病本身會增加體重管理難度,而常用的精神類藥物往往會進一步導致體重增加,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在和問診的青少年接觸時,李舍予能夠讀懂他們躲閃的眼神和細微的肢體語言。當察覺到這些“信號”時,他會建議家長暫離診室,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傾訴環(huán)境。問診結束后,他總要多囑咐家長幾句?!皝砜捶逝职Y狀的是小朋友,其實有不少爸媽也應該多審視自己?!崩钌嵊枵f。

醫(yī)生不僅關注“胖”,更關心“人”。“在我們這里,你的體重算小基數了”“不要給自己這么大壓力”“你做得很棒”“你的健康意識很強”……在跟診過程中,記者時常聽到醫(yī)生們用溫柔的語氣鼓勵患者,提升其治療信心。

“減重門診的意義,遠不止于體重秤上的數字管理。”李舍予表示,在診療過程中,醫(yī)生需要將科學診療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方案,幫助他們改善身體指標、優(yōu)化生活方式,最終達到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tài)。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知識

更要關心“人” 在減重門診這些醫(yī)生“組團”為患者診療
上海:“多學科診療門診”為疑難雜癥患者指明方向 “一站式”定制”診療守護健康
鳳岡縣中醫(yī)醫(yī)院睡眠門診、減重門診、護理門診正式開診
一家大三甲醫(yī)院的減重門診實踐:讓肥胖癥患者找到組織,重啟被數字困住的人生
【醫(yī)療資訊】好消息!代謝減重MDT門診開診啦!
減重門診醫(yī)生教你科學減肥
市人民醫(yī)院減重門診正式開診
愛康減重門診成立 專注醫(yī)療減重管理方案
澳門協(xié)和醫(yī)院首次為患者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
愛康減重門診成立,專注醫(yī)療減重管理方案

網址: 在減重門診 這些醫(yī)生“組團”為患者診療 http://m.u1s5d6.cn/newsview157289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