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培育蔬菜新品種,豐富百姓“菜籃子”

培育蔬菜新品種,豐富百姓“菜籃子”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6月23日 08:37

我從小就和農業(yè)打交道,當時只是希望能夠減少務農時間,還想增加農業(yè)收入,后來上大學就想如何提高務農效率,現(xiàn)在更多的時候在想每一個具體的場景下如何提升農業(yè)效益,既為農民增收致富服務,又為滿足14億人口健康膳食服務。

▲溫常龍查看水培生產情況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黨總支書記、所長溫常龍作為新時代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如何保障14億人的“吃菜自由”,而且吃得健康、吃得營養(yǎng)、吃得幸福,如何保障2億菜農持續(xù)增收致富,始終是他的奮斗目標。

▲溫常龍檢查組織培養(yǎng)試驗

如果說種業(yè)是農業(yè)的“芯片”,那么,種質資源就是芯片的“芯片”,不解決種質資源的“卡脖子”問題,我們的“菜籃子”“糧袋子”將受制于人。“高通量分子育種是現(xiàn)代商業(yè)育種的核心技術,曾是制約我國蔬菜種質創(chuàng)新的短板?!睖爻}埥榻B說。

▲溫常龍講解全基因組高通量分子育種技術

針對這一短板,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引進高通量分子育種設備,經過不斷試錯、改進,溫常龍及其團隊自主研發(fā)了多項高效實用的高通量分子育種技術體系,建成我國首個蔬菜高通量分子育種平臺。

▲溫常龍指導團隊成員掌握高通量分子育種檢測結果

幾年間,溫常龍及其團隊充分利用我國蔬菜基因組研究優(yōu)勢,融合自主研發(fā)的高通量分子育種技術體系,高效建立綠色優(yōu)質蔬菜全基因組高通量前景選擇育種技術超過200個、背景選擇技術體系16個,彌補我國蔬菜高通量分子育種技術體系空白,徹底改變了我國蔬菜分子育種技術落后的局面;合作研發(fā)了國際首張黃瓜高通量液相芯片技術,經中國農學會組織院士專家鑒定,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隨后研發(fā)的西瓜、甜瓜、番茄高通量液相芯片在北京種業(yè)大會蔬菜論壇進行了發(fā)布;育成優(yōu)質瓜類蔬菜新品種21個,輔助育成各類蔬菜新品種100多個,成果轉化超過3000萬元,助力農民增收超10億元,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

▲溫常龍觀察設施噴霧情況

來源:勞動午報

記者:李盛

攝影:曹立棟

編輯:宋曉光

校對:蘇常萍

聲明|除原創(chuàng)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原標題:《培育蔬菜新品種,豐富百姓“菜籃子”》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守護好百姓“菜籃子”——來自山東蔬菜市場的調查
讓百姓餐桌更豐富吃得更健康
種好河北“菜園子” 保障京津“菜籃子”
打造高質量高標準“菜籃子”
廣東省菜籃子工程南沙東升蔬菜基地
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蔬菜品種
打造“環(huán)形農業(yè)” 全鏈條守護群眾“菜籃子”
聚焦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種好河北“菜園子” 保障京津“菜籃子”
茄子: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之王

網址: 培育蔬菜新品種,豐富百姓“菜籃子” http://m.u1s5d6.cn/newsview145040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