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天三頓飯,少吃哪頓最傷身?答案竟是……

一天三頓飯,少吃哪頓最傷身?答案竟是……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6月11日 22:33
圖片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天三頓飯早已成為大家默認的飲食習慣。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日常習慣的差異,有些朋友無法做到按時、按頓地吃飯,甚至連“規(guī)律吃三餐”都成了奢望。

一天三頓飯,少吃哪頓最傷身?

2022年,來自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等的前瞻性研究顯示——一天三頓飯都不能忽略,少吃哪頓都對壽命有影響!圖片這項研究涉及了2.4萬人。與一天三頓飯相比,每天就吃一頓飯的人增加30%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83%的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每天吃兩頓飯的人,增加7%的全因死亡風險和10%的心血管死亡風險。那么,一日三餐中跳過哪一餐更為“致命”呢?

1. 不吃早餐——全因死亡率增加11%

與規(guī)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1%,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40%;

2. 不吃午餐——全因死亡率升高12%

與規(guī)律吃午餐的人相比,不吃午餐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2%,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15%;

3. 不吃晚餐——全因死亡率升高16%

與規(guī)律吃晚餐的人相比,不吃晚餐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6%,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19%。

饑一頓飽一頓,拖垮全身

饑一頓飽一頓、不按點吃飯不僅傷胃,還會對免疫力造成損害。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有70%的工作需要在腸道中完成。腸道充滿了免疫細胞、免疫球蛋白(攻擊病菌的抗體)和細菌,承擔著抵御疾病的重任。人體的腸道免疫功能有晝夜節(jié)律,這種規(guī)律就和吃飯時間有關。人們每天吃的食物,并不是無菌狀態(tài)。為了對付可能存在的有害細菌,人體通過分泌胃酸來殺滅微生物,腸道中還配備了強大的“免疫功能”制約微生物活動,保護腸黏膜的完整性,避免腸道發(fā)生炎癥。不吃東西時,“免疫功能”無事可做,保持一個低活性狀態(tài)。每天按時進食,身體激活腸道免疫系統(tǒng)的動作就會規(guī)律;饑一頓飽一頓,腸道免疫系統(tǒng)會紊亂,該活躍時不活躍,該休息時過度緊張,從而造成腸道慢性炎癥,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跟著受影響。一方面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同樣的食物,得到的營養(yǎng)可能大幅度減少,從而降低全身抗病力;另一方面,進食混亂會影響到腸道菌群,而菌群狀態(tài)與身體的免疫功能息息相關。

一日三餐,有個“黃金比例”

正常的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能量,男性約為2250大卡,女性約為1800大卡。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議:早餐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1. 早餐——“主動吃奶水”原則

“主”——主食(谷薯類)
“動”——動物性食物(蛋、肉、魚)
“奶”——奶和豆及其制品
“水”——水果和蔬菜

例如:一袋純牛奶與一兩燕麥片沖成糊;烤全麥饅頭2片,夾入1勺核桃仁碎和切碎的煮雞蛋;再來一份水果(如一個橙子或者一根乳黃瓜)。

2. 午餐——記住“一二三”比例

午餐在搭配食物時可記住“1:2:3”的比例,即一份量肉、魚、蛋類,兩份量主食(飯、面、餅等),三份的蔬菜。例如:豌豆木耳豆腐干炒肉?。ㄊ萑?0克,香豆腐干30克,鮮豌豆70克,水發(fā)木耳50克,植物油8克);紅薯大米飯(米100克,紅薯100克切?。混贪璨げ?50克;豆?jié){1杯。圖片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陳改 攝

3. 晚餐——水多、塊大、能量少

晚餐我們一般應選擇水分高、體積大、不易產(chǎn)生饑餓感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供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例如:用紅豆、綠豆、糙米、糯米、大麥、花生、山藥干、蓮子、紅棗,熬成八寶粥;清炒西蘭花(西蘭花150克,植物油10克);蒸蛋羹(半個雞蛋的量);金針菇胡蘿卜絲拌海帶絲(加起來共100克)。

圖片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陳改 攝

學會這幾招,吃飯更健康

1. 主食:多吃“跨界主食”

中國醫(yī)科大學航空總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醫(yī)生張?zhí)镌赋?,日常血糖高的人適宜選擇升血糖指數(shù)較低的主食,如極少加工的粗糧,煮過的整粒小麥、大麥及黑麥、麥麩、硬質(zhì)小麥粉面條等。可以多選一些“跨界”主食,如土豆、山藥、藕、茨菇等。

2. 蔬菜:多選葉莖類蔬菜

營養(yǎng)師郝孟忠曾刊文指出,控制血糖最為重要的營養(yǎng)素是膳食纖維,而在各種蔬菜中,葉莖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更為豐富。很多葉莖蔬菜,不好嚼,而這些不易嚼的,就是膳食纖維。如芹菜、西蘭花、卷心菜、茼蒿、空心菜、菠菜等的莖,這些蔬菜,是控糖的好幫手。

3. 肉類:首選“魚貝”類

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楊任華曾指出,紅肉和禽肉攝入較多的參與者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魚貝類攝入不增加相關風險。將紅肉換為魚貝類后,相關風險降低。

4. 烹飪:烹飪方式要清淡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李紅梅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菜品盡量點蒸煮的而少油炸食物,可多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著食用。如果合并有高血壓,低鹽飲食計劃,也可以要求廚師在食物中少添加食鹽。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健康時報、生命時報

編輯:王婷

校對:喬鴻

初審:石政勇

審核:呂園

監(jiān)審:王劍

終審:韋嘉

免責聲明:本內(nèi)容來自騰訊平臺創(chuàng)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或騰訊網(wǎng)的觀點和立場。

舉報

相關知識

一天2頓飯和一天3頓飯,哪種更健康?一日3餐,哪頓飯更重要?
一天吃幾頓飯對身體最好?怎樣吃飯最健康?
吃一頓飯多少熱量?
吃飯整頓方案
老年人一天吃幾頓飯最健康?
一天吃兩頓還是三頓更好?營養(yǎng)專家這樣說……
一天到底吃幾頓好?
【魏幗】糖尿病患者一天該吃幾頓飯?
一個成人一頓飯需要多少熱量
一天吃幾頓飯健康

網(wǎng)址: 一天三頓飯,少吃哪頓最傷身?答案竟是…… http://m.u1s5d6.cn/newsview139827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