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終身教育視域下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fā)展路徑探究

終身教育視域下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fā)展路徑探究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6月05日 22:50

前言

終身教育理念提倡個體在整個人生過程中不斷獲取、提升和更新知識、技能和素養(yǎng)。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終身教育的理念也同樣重要。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患者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健康管理方法和理念。通過終身教育患者可以了解自身健康問題,學習自我管理技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1]。在實踐中,終身教育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傳播給患者。例如,醫(yī)療機構可以開展健康講座、康復訓練等活動,提供健康教育資訊和指導。同時,患者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移動應用等渠道獲取相關信息,進行在線學習和自我管理。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正在逐漸應用于醫(yī)療領域,為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目前,人工智能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包括但不限于:個性化健康管理、健康數據分析、智能問診和輔助診斷等。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患者提供更精準、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健康問題[2-4]。

本論文旨在探討以終身教育視域下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fā)展路徑。首先,文章將介紹終身教育理念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價值,然后探討人工智能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潛力,最后提出未來發(fā)展的路徑和建議。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1.1.1 研究對象

選取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出院患者共7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各35例,

1.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40周歲;②在研究期間能夠配合并使用人工智能相關工具者。 

1.1.3排除標準

①患有認知障礙者;②無法理解并使用人工智能相關工具者;③患有嚴重神經系統(tǒng)、心腦血管疾病者;④目前正在參加另一項介入性臨床試驗者。

1.1.4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社區(qū)健康宣教,試驗組患者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幾種:

①智能問診和健康評估: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智能問答系統(tǒng)和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問診和評估服務,用戶可以通過與人工智能對話,獲取專業(yè)的健康建議和指導,幫助他們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②健康管理和監(jiān)測:人工智能可以結合傳感器技術,實現對用戶健康數據的實時監(jiān)測和分析。通過監(jiān)測用戶的運動量、睡眠質量、飲食習慣等數據,人工智能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幫助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③健康教育內容推送:基于用戶的健康數據和偏好,人工智能可以精準地推送適合用戶的健康教育內容。通過在移動應用、社交平臺等渠道上發(fā)布健康知識、健康風險評估等內容,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用戶對健康問題的認識和意識,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健康管理。

④在線健康課程和培訓: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虛擬助手或教育機器人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在線健康課程和培訓。用戶可以通過與人工智能互動學習健康知識、養(yǎng)生方法等內容,提升健康素養(yǎng)和自我管理能力。

⑤在線健康咨詢和遠程醫(yī)療服務:人工智能可以實現在線健康咨詢和遠程醫(yī)療服務,為用戶提供及時的醫(yī)療建議和指導。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或平板設備進行遠程會診,獲取醫(yī)生的診療建議,減少就醫(yī)成本和方便患者獲取專業(yè)的醫(yī)療服務。

⑥推動政策和制度創(chuàng)新:積極倡導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的合法和規(guī)范應用,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標準。

1.1.5 觀察指標

①一般生命體征:身高、體重、血壓;

②實驗室指標: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以上指標均在干預前后對參加研究的所有患者進行檢測及登記。

1.1.6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26.0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基線數據將按隨機分組匯總。連續(xù)測量數據將使用描述性統(tǒng)計(平均值與標準差),組間對比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干預前后組內對比使用配對樣本t檢驗,而分類數據將以例數形式報告,并采用卡方檢驗進行驗證組間或者組內差異,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性別、年齡、身高和體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性別

年齡

身高

體重


男性

女性

試驗組(n=35)

24

11

69.23±5.49

168.37±11.37

71.4±9.14

對照組(n=35)

22

13

68.49±4.00

166.94±13.61

72±13.82

t/c2值

0.254

0.647

0.477

-0.214

P值

0.615

0.520

0.635

0.831

2.2兩組干預前后一般生命體征對比

干預后試驗組空腹血糖水平、血壓異常率下降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干預后空腹血糖、血壓異常率與干預前對比無明顯改變(P>0.05)。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一般生命體征對比(`c±S)


空腹血糖(mmol/L)

血壓干預前

血壓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正常

異常

正常

異常

試驗組

7.45±1.46

6.69±1.5*

12

23

22

13*

對照組

7.74±2.54

7.71±2.24

10

25

11

24

t/c2值

-0.583

-2.233

0.265

6.937

P值

0.562

0.029

0.607

0.008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

2.3兩組干預前后血脂水平對比

干預后試驗組總膽固醇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兩組對比無差異(P>0.05)。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血脂水平對比(`c±S)


甘油三酯(mmol/L)

總膽固醇(mmol/L)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試驗組

2.75±0.46

2.57±0.52*

7.94±1.6

6.58±1.42*

1.01±0.42

1.32±0.41*

對照組

2.76±0.56

2.69±0.48*

7.63±1.42

7.21±1.73*

0.98±0.43

1.08±0.46*

t值

-0.046

-1.029

0.863

-1.661

0.296

2.274

P值

0.963

0.307

0.391

0.101

0.768

0.026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

3.討論

終身教育是一個涵蓋整個人生階段的教育理念,旨在幫助個體在不同階段獲取、更新和提升知識、技能和素養(yǎng)。在醫(yī)療領域,終身教育的理念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患者健康教育方面?;颊呓】到逃荚趲椭颊吡私夂凸芾碜陨斫】祮栴},提高健康素養(yǎng),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而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正在逐漸應用于醫(yī)療領域,為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設計并評估了通過在終身教育視域下如何將人工智能與患者健康教育進行融合。結果分析揭示了幾個主要結果,比如在醫(yī)療健康教育中開發(fā)和使用人工智能可為患者提供有效且直接的健康咨詢,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升高及血壓異常等情況,本文結果提示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壓異常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且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另外,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在干預后較前明顯升高,并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人工智能提供定期監(jiān)督和跟蹤,提醒患者按時進行檢測和管理,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技能。通過持續(xù)的健康教育和監(jiān)督,患者逐漸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患病風險。國外有專家學者認為人工智能將改變傳統(tǒng)的醫(yī)患關系,使之變得更加復雜。醫(yī)學教育需要加入對人工智能的全面教育,包括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廣度、工程和設計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框架,以及數據在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開發(fā)中的作用[5-8]。

此外根據研究過程中所實行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結果,本文總結了幾項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融合發(fā)展的路徑和建議:①.加強合作與交流在實踐中,醫(yī)療機構、科研機構、技術企業(yè)等應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和發(fā)展路徑。通過建立跨界的合作機制,整合資源和優(yōu)勢,推動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融合發(fā)展。②建立規(guī)范化的管理機制為了保障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應用的質量和安全,需要建立規(guī)范化的管理機制。包括健康教育內容的規(guī)范制定、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加強、技術標準的統(tǒng)一等方面,確?;颊呓】到逃c人工智能的融合發(fā)展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要求。③持續(xù)推進技術創(chuàng)新與人才培養(yǎng)為了推動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融合發(fā)展,需要持續(xù)推進技術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醫(y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應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培養(yǎng)具備人工智能技術和醫(yī)療背景的專業(yè)人才,推動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在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潛力。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數據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建議。其次,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發(fā)現患者健康問題的規(guī)律和趨勢,提供更精準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通過智能問診和遠程監(jiān)護,實現及時的健康咨詢和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盡管人工智能在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和問題。例如,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成本和人才短缺、醫(yī)患溝通和信任等方面的問題都需要引起重視。同時,人工智能作為一種輔助技術,仍需與醫(yī)護人員相互配合,共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服務。

綜上所述,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智能問診、健康管理監(jiān)測、健康教育內容推送、在線課程培訓以及在線咨詢和遠程醫(yī)療服務等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服務。這將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效果,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卓瑪.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醫(yī)藥,2023,000(007):0149-0152.

[2]崔偉麗,王慶華.人工智能視域下社區(qū)老年人醫(yī)養(yǎng)健康服務需求影響因素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3,(23):118-121

[3]計成,代晶,李林通,等. 基于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指標的影響[J]. 藥學服務與研究,2021,21(1):1-5. 

[4]李艷,丁金玲,朱歡歡,文秀.人工智能教育機器人在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醫(yī)藥衛(wèi)生,2021(2):0253-0256

[5]Grunhut J, Marques O, Wyatt ATM,Needs,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JMIR Med Educ 2022;8(2):e35587

[6]Krajcer Z.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ducation, proctoring, and credentialing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 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 2022, 49(2): e217572.

[7]Esmaeilzadeh P. Use of AI-based tools for healthcare purposes: a survey study from consumers’ perspectives. BMC Med Inform Decis Mak. 2020;20(1):170. 

[8]Khullar D, Casalino LP, Qian Y, Lu Y, Krumholz HM, Aneja S. Perspectives of patients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 Care. JAMA Netw Open. 2022;5(5):e2210309.

第一作者簡介:林東,1968.01,男,籍貫福建福州,漢族,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手足外科,

通訊作者簡介:林東,1968.01,男,籍貫福建福州,漢族,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手足外科,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五四路282號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手足外科,350000

基金項目:福建省終身教育研究課題(編號:ZS23016)

...

相關知識

體教融合視域下青少年體質健康提升路徑研究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路徑探索
彭?。盒睦斫】到逃c德育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
創(chuàng)新青少年“體+育”發(fā)展方式——江蘇探索體教融合新路徑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
高校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探究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
論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式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視角下職業(yè)院校教師發(fā)展路徑研究
家庭教育下親子體育旅游的發(fā)展路徑

網址: 終身教育視域下患者健康教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fā)展路徑探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136927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