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蛋白吃得好,少把醫(yī)生找,多吃這些高蛋白食物,增強免疫身體好

蛋白吃得好,少把醫(yī)生找,多吃這些高蛋白食物,增強免疫身體好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29日 20:47

唉,說到底,咱中國人講究一個“吃”字,這“吃”不是光為嘴巴過癮,它是頂天立地的大事。吃得好,吃得對,吃得巧,吃得健康,這才是咱老百姓最實在的福氣。

你看,門診里來來回回的患者,有為咳嗽的,有為乏力的,有為反復感冒的,問他們吃得怎么樣,大多是搖頭嘆氣:“醫(yī)生,我忙啊,早飯一口沒吃,中午湊合泡面,晚上累得啥都不想動。

”我聽了都替他們著急。身體是本錢不是工具,別把自己當鐵人,真要熬壞了,再好的藥也難救回來。

我常說,不是醫(yī)生多神,是你身體底子好。咱們身體啊,就像一支守城的軍隊,蛋白質(zhì)就是兵員、武器、糧草,缺了它,免疫系統(tǒng)就成了光桿司令,遇病毒就繳械投降。

你看現(xiàn)在這世道,病菌病毒一個賽一個地狡猾,你不給身體補足彈藥,它怎么打勝仗?

“蛋白質(zhì)”這位老大哥,脾氣有點怪

蛋白質(zhì)這位“老大哥”,說實話,脾氣不算好,既挑食又挑人,進了嘴也不是說馬上就乖乖干活。

它不像糖,吃了立馬讓你精神一震,也不像脂肪,囤著還能撐幾天。蛋白質(zhì)是“現(xiàn)做現(xiàn)用”的主兒,吃進去的,不是拿來囤,而是拿來干活的。

它可是“萬能工匠”加“修理工”,你身上的肌肉、皮膚、頭發(fā)、指甲、酶、激素、抗體,哪個沒有它摻和?你看傷口愈合慢、頭發(fā)稀疏、手腳沒勁——這都是蛋白質(zhì)告急的信號。

很多人以為:“我三餐吃得挺飽,怎么還蛋白質(zhì)不夠?”我告訴你,吃飽不等于吃對,米飯饅頭撐得肚子圓鼓鼓,但里頭蛋白質(zhì)少得可憐。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消化吸收功能本來就減弱,蛋白質(zhì)這“老大哥”進門了還得看你胃口是不是給力,不然就白白浪費了。

別再迷信“貴的才是好的”,吃對4樣,免疫力悄悄漲

現(xiàn)在咱們講講正事:吃對蛋白,少進醫(yī)院,我給你說說我多年坐診總結(jié)出來的“蛋白四寶”,不貴不稀奇,家家戶戶都能吃得起,但你得吃得講究。

雞蛋:便宜又硬核的“老功臣”

先說雞蛋,這東西你別小看它,它是蛋白界的“勞模”。雞蛋里的蛋白質(zhì)是“優(yōu)質(zhì)完全蛋白”,意思就是它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全部必需氨基酸,而且比例搭配得跟金鑰匙似的,進了肚子就能立馬派上用場。

但是啊,這雞蛋也有“脾氣”:蛋清和蛋黃都得吃,光吃蛋白是半吊子功夫。蛋黃里頭還有卵磷脂和維生素D,對腦子好,對鈣吸收也好。

別說什么“膽固醇高不能吃蛋黃”了,這話早就過時了!最新的研究早就推翻了這個誤區(qū)。正常人每天吃一兩個雞蛋,膽固醇不會升高,反而是個健康的習慣。

豆腐:素中帶葷,溫和不膩的“紳士先生”

豆腐,這玩意兒,看起來溫吞水一般,其實骨子里硬氣得很,它是豆類里頭的頂梁柱,植物蛋白里的“紳士先生”。

豆腐的蛋白質(zhì)含量雖然不及肉類,但它勝在百搭、易消化、老少皆宜。你用它煎、炒、燉、拌、蒸都行,它都不鬧脾氣。尤其是老人、小孩、腸胃弱的人,吃塊豆腐,比啃大骨頭來得實在。

而且豆腐還有個好處,它不像肉那么“上火”,也不像蛋那么“膩”,適合長期吃。每100克豆腐大約含有8克蛋白質(zhì),你別小看這點點,天天累積起來,也是個大數(shù)。

奶:安靜卻強壯的“白衣戰(zhàn)士”

說到奶,不少人搖頭:“我喝奶就拉肚子?!蹦鞘悄隳c子不認乳糖,咱可以喝酸奶、脫乳糖奶、羊奶,總有一款你能接受。

牛奶里頭的蛋白質(zhì)分兩大類: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這倆各有本事,一個負責建造,一個負責修復,一個像磚頭,一個像水泥,合起來才蓋得起健康這間大屋子。

每天一杯奶,勝過吃一堆鈣片和補劑。它不僅補蛋白,還補鈣、補維生素B族,是打底打底再打底的好東西。尤其是乳清蛋白,它吸收快、利用率高,運動后來一杯,修復肌肉、恢復精力,準沒錯。

魚:滑不溜手的“水中劍客”

魚肉啊,是個“低調(diào)不張揚”的高手。比起牛羊豬,它脂肪低、蛋白高、還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這東西能抗炎、護心、穩(wěn)血脂,對免疫系統(tǒng)是雙向調(diào)節(jié)的幫手。

我特別推薦深海魚,比如三文魚、鯖魚、沙丁魚,它們的蛋白質(zhì)質(zhì)量高,而且對心腦血管像“貼膜”一樣保護。

每周吃上兩三次魚,不僅能補蛋白,還能降三高、防心梗,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吃蛋白≠猛吃肉!別走進這些誤區(qū)

你以為“吃蛋白”就是大魚大肉?那你就上了“蛋白陷阱”的當。蛋白不在多,而在精,更講究搭配和吸收。

比如:

· 空嘴喝蛋白粉,不如拌點碳水吃,蛋白要有“搭檔”才能更好吸收;

· 一口氣吃太多肉,腸胃負擔重,反而吸收不了,腎臟還得加班;

· 只吃一種蛋白,像只吃肉不吃菜,營養(yǎng)不全面,容易缺鐵、缺鋅、缺維生素B12

老年人、年輕人、娃娃,各有講究

不同年紀不同吃法,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 老年人:消化能力弱,推薦豆腐、雞蛋、奶,多次少量,煮得爛一點;

· 年輕人:壓力大、運動多,魚肉、乳制品、雞蛋樣樣來,記得多樣化;

· 兒童和青少年:正長身體,每天蛋白質(zhì)應按1克/體重千克算,別光吃零食不吃飯;

· 孕婦、病后康復人群:蛋白需求上升,建議優(yōu)先選易吸收的動物蛋白。

說到底,吃對蛋白質(zhì),是在為身體打下免疫的底子

身體不是用來“省”的,是用來“養(yǎng)”的。蛋白質(zhì)不是補品,是日常必需品,你天天要它幫你修修補補、打仗防病,它就得天天供上,不然你說它哪來勁兒?

吃得對,病少來;吃得差,病上門。醫(yī)生不是神仙,藥也不是萬能,別等身體亮紅燈才想起來“我是不是蛋白吃少了”?

最后補幾句“嘮叨”

蛋白質(zhì)這東西,就像你家墻上的老電線,看不見但天天用,一旦老化,問題就來了。別等斷電了才想修,平時就得維護。

別怕貴,怕的是省錯地方;別怕麻煩,怕的是身體受罪。

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雞蛋、每一勺豆腐、每一杯奶、每一塊魚,都是給身體投下的一張“抵抗病魔的選票”。你投得多,身體就站得穩(wěn)。

參考文獻:

[1]中國營養(yǎng)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22.

[2]吳永寧, 魏文博, 高軍. 乳清蛋白營養(yǎng)特點及其在特殊人群中的應用[J]. 食品科學, 2021, 42(17): 298-304.

[3]劉建平, 王慧, 劉暢. 蛋白質(zhì)營養(yǎng)研究進展[J]. 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報, 2020, 11(3): 770-778.

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是根據(jù)權威醫(yī)學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yī)師。

相關知識

蛋白吃得好,少把醫(yī)生找,多吃這些高蛋白食物,增強免疫身體好
蛋白吃的好,少把醫(yī)生找,多吃4種高蛋白食物,增強免疫身體好
蛋白補得好,少往醫(yī)院跑,多吃4種高蛋白食物,增體質(zhì)提升免疫
“蛋白吃得好,少往醫(yī)院跑”,常吃5種高蛋白菜,強免疫,身體好
蛋白吃得好,少往醫(yī)院跑!建議多吃這5種高蛋白食物,全家身體好
“蛋白補得好,健康跑不了”,八樣優(yōu)質(zhì)蛋白食物要多吃,增強免疫
“蛋白吃得好,健康不會跑”,8種高蛋白食物要多吃,增強體質(zhì)
蛋白質(zhì)吃得好,健康跟著跑!醫(yī)生:這些高蛋白食物,年紀大了多吃
“蛋白吃的好,少往醫(yī)院跑”,吃3種高蛋白食物,補腦益智強免疫
“蛋白補得好,健康跑不了”,這五種蛋白質(zhì)食物要多吃,增強免疫

網(wǎng)址: 蛋白吃得好,少把醫(yī)生找,多吃這些高蛋白食物,增強免疫身體好 http://m.u1s5d6.cn/newsview13410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