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的逐漸回暖,屬于馬拉松跑者的賽季即將開始。而當前,正是進行馬拉松比賽訓練的時機。營養(yǎng)補給和訓練常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跑者們如何補給營養(yǎng)才能為最終的比賽貢獻最大的幫助呢?

增加蛋白質攝入量
蛋白質有助于跑者塑造肌肉,加快身體恢復,避免一些傷病的出現(xiàn)。因此,增加蛋白質攝入量是備戰(zhàn)馬拉松期間必做的事情之一。一般情況下,跑者和普通人相比需要多攝入50-75%的蛋白質,相當于吃200克的雞肉。
其實,雞肉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它含有的礦物質硒,有助于保護肌肉在運動期間免受自由基的傷害;其含有的煙酸幫助跑者在跑步時調節(jié)脂肪燃燒。如果跑者不喜歡吃雞肉,可以通過蛋白棒或者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來增加其攝入量。
補水
當備戰(zhàn)馬拉松時,補水就不只是在跑步時才進行,休息期間也不能忽視。體內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調節(jié)體溫,防止核心溫度過高,并且?guī)ё弑粨p壞的細胞,還能對關節(jié)起到潤滑作用。喝水不宜一次性喝太多,每隔15-20分鐘喝3-4口水即可。不過,一般情況下,每小時攝入的水不宜超過600毫升。
跑前30分鐘補給
專家指出,跑步之前補給的最佳時間是30-60分鐘。像一些健康的零食,既容易消化,又能快速為跑者提供能量。比如,咸餅干配合花生醬或者香蕉,能夠為跑者提供平衡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吃生姜抗炎
長距離跑步會讓關節(jié)承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膝關節(jié),容易出現(xiàn)炎癥。不過,如果跑者經常吃一些生姜,既有助于緩解肌肉酸痛,起到抗炎的作用,還能降低受傷風險。在訓練期間,跑者可以泡一些姜茶隨身攜帶,經常喝幾口。
每小時補30克碳水
馬拉松比賽中途需要能量補給,而這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練習。當身體超過45分鐘沒有進行任何的能量補給,很快就會筋疲力盡。跑者在平時訓練時,需要每小時至少補充30克的碳水化合物,方能保證體能的充沛。當感覺能量不足再補給時,為時已晚。
跑后及時補給
跑步結束之后的30-45分鐘內是補給能量的最佳窗口期。此時身體內的肌肉有所損壞,能量不足,攝入適量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能夠加速身體恢復,緩解肌肉酸痛,促進肌肉的修復和再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