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使用.doc

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使用.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21日 15:50

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使用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 呂倩文 背景說明 心理健康教育課不是向學生灌輸心理健康知識,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自覺,讓學生能參與其中,體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主動做出改變。因此教師在安排上課內容和選擇素材時要貼近學生需求,讓學生覺得有趣。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中小學生中頗受歡迎。一方面中小學生由于年齡發(fā)展的特點,更容易接受圖畫的呈現(xiàn)方式,同時圖畫也有助于記憶;另一方面,漫畫所采用的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蘊含的幽默意味,能給學生帶來豐富的趣味性。漫畫大多短小、精煉,在博得學生會心一笑的同時,經(jīng)過教師簡單點撥,就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漫畫可以作為一種教育教學補充資源,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中。 資源分析 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借助簡單而夸張的繪畫手法來描繪生活事件。漫畫一般采用變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表達方式,內容幽默生動,寓教于樂。按照篇幅劃分,漫畫可分為單幅漫畫、多幅漫畫(包括四格漫畫)、短篇漫畫和長篇漫畫,心理健康教育課中使用的主要是單幅漫畫和多幅漫畫。漫畫既可用于課程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入課程設置;也可作為課程中間的活動素材;又可以放在課程最后,作為整節(jié)課的總結升華??傊?,漫畫(這里指單幅漫畫和多幅漫畫)因為其短小精煉的特點,可以被靈活地運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又由于其幽默的風格和深厚的內涵,心理教師可以對其進行不同層次的引申和闡釋,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過程與方法 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筆者在課堂實踐中,將漫畫具體的使用過程與方法,以及起到的作用,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概括——描繪展示,將學生帶入課程情境之中;闡釋說明,用具象化的方式傳達抽象知識;啟發(fā)引導,給學生提供思考新思路。接下來筆者將從這三個方面出發(fā),具體闡述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使用的過程和方法。 (一)描繪展示,將學生帶入課程情境之中 漫畫作為一種表達方式,描述的是作者對于生活的觀察或態(tài)度。它通過精煉的圖畫,將生活中值得關注的事件呈現(xiàn)出來,發(fā)人深思。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描繪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漫畫可以將學生不太容易說出口的內容表達出來。比如在《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冊》專題六《青春保護傘》章節(jié)中,用漫畫的形式將公共交通上遇到性騷擾的情節(jié)描繪出來,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我該怎么辦”“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景”,促使學生提高性騷擾意識,學會應對性騷擾的方法。另一方面,漫畫家對于生活細節(jié)的精準捕捉和總結,很容易打動學生,讓學生進入課程設置的情景中。比如在《幸福這件事》一課中,筆者通過呈現(xiàn)英國漫畫家繪制的《幸福是……》的一系列漫畫(見圖1),并詢問學生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共鳴,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那些能帶來幸福的“小事”。 (圖1幸福是……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二)闡釋說明,用具象化的方式傳達抽象知識 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如果單純用語言表達,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費力,同時會有灌輸嫌疑,引起學生反感。此時借助漫畫,將抽象的概念用圖畫的形式具象化,既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又能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或道理的認同。比如,在教導學生跳出自我框架看問題時,經(jīng)常用到下面兩幅漫畫(見圖2)。再比如,筆者班級有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做出難題就說明水平高,為什么還要做那么多基礎訓練呢?”筆者借助畢加索作品《?!泛退膭?chuàng)作過程解答了該問題(見圖3)。畢加索的《?!穬r值連城,筆者首先將這幅圖呈現(xiàn)給學生(左),并邀請學生試著畫一畫。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這一步,且自信滿滿。接著詢問學生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就是繪畫大師,以及他們對于畢加索畫作價值連城的看法。部分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對“繪畫大師”嗤之以鼻。之后向學生展示畢加索《?!返膭?chuàng)作過程(右),詢問學生是否能做到這些。最后再引導學生思考何為“繪畫大師”,基礎訓練對于成為大師的重要性。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意識到自己跟大師的差距,并愿意付出訓練。 (圖2不同角度不同圖 來源網(wǎng)絡) (圖3畢加索的《牛》和創(chuàng)作過程 來源網(wǎng)絡) (三)啟發(fā)引導,給學生提供思考新思路 漫畫通常使用夸張、反轉、象征等情節(jié)設置,制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漫畫這種“反常規(guī)”設置,加上教師的合適引導,可以在給學生帶來趣味性的同時,給他們展示新的思路和視角。比如在《煩惱》一課中,為了強調煩惱不是一成不變的,筆者用了圖4所示漫畫。這幅漫畫中上面條紋衣服的小人在100塊錢未找回,客觀條件沒有變化時心情卻變好了,說明煩惱也可通過視角的變化不再困擾我們。在講自我認同時,筆者向學生們展示了圖5所示漫畫。在這幅漫畫最后,筆者通過詢問“為什么地瓜在得知自己是地瓜后依然很快樂”,引出自我認同的主題,也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圖4煩惱 來源網(wǎng)絡) (圖5人參與地瓜 來源網(wǎng)絡) 成效與反思 (一)主要

相關知識

關于心理健康漫畫的畫怎么畫
心理健康漫畫簡筆畫
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漫畫展
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簡介.doc
心理健康漫畫怎么畫5篇
健康教育漫畫怎么畫好看
團體心理活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體驗式教學的探索
嚴虎:繪畫心理學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作業(yè)反饋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應用.doc
【2024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季】畫中有話——心理漫畫、剪貼畫征集大賽

網(wǎng)址: 漫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使用.doc http://m.u1s5d6.cn/newsview130339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