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別再單靠BMI判斷健康,關注體脂分布更重要!

別再單靠BMI判斷健康,關注體脂分布更重要!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11日 13:09

在衡量身體健康時,大家常常首先想到的就是BMI(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可你是否想過,BMI真的是判斷健康的唯一標準嗎?最近,全國政協(xié)委員及復旦大學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的營養(yǎng)科主任徐叢劍指出,單純依賴BMI來判斷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將造成嚴重誤導,尤其對中小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測試而言,這樣的方式更應當反思。

在徐叢劍主任的營養(yǎng)門診中,曾經(jīng)遇到幾個BMI低于標準的病人,但其血脂和內(nèi)臟脂肪卻顯著偏高,表明光用BMI來判斷肥胖或健康是根本不夠的。這樣的案例讓我們反思:是時候突破單一的數(shù)字束縛,關注更全面的健康指標了。

以邁克爾·喬丹為例,正值巔峰期的他,若僅用BMI來衡量,很有可能被視為“嚴重肥胖”。可從運動員的角度,他的強健體魄和出色表現(xiàn)顯然與健康掛鉤,而這種體重的誤解源于對脂肪分布的忽視。醫(yī)學上認識到,單純以體重和身高來衡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是不科學的,因為健康的關鍵在于體脂的分布。而適量的皮下脂肪是有益的,真正的健康隱患在于內(nèi)臟脂肪的過度堆積。

例如,許多人外表看似高大、BMI超標,可能其脂肪主要集中在皮下,血脂和血壓都在正常范圍。而與之對比的是,一些外表瘦弱,卻潛藏著高血脂和高血壓的問題。因此,了解和測量自身的體脂分布、內(nèi)臟脂肪尤為重要。

在中小學生體測中,BMI仍然作為一個“硬杠杠”,這顯然是有待改善的。徐叢劍強調(diào),尤其處于發(fā)育期的孩子,應該更多關注內(nèi)臟脂肪與膽固醇的水平,而不是單純的一條數(shù)字界限。堅持全面的健康評估,幫助孩子們以更科學的方式成長。

此外,年輕女性在減肥過程中要適度,徐叢劍指出,建議每月減重不超過4公斤。超出這個范圍,可能會對月經(jīng)和內(nèi)分泌造成影響,反而得不償失。這項建議也提醒我們,在追求拉長的身形時,保持健康才是核心。

綜上所述,健康不僅僅是一個數(shù)字,而是體內(nèi)脂肪的分布與生活習慣的結(jié)合。我們呼吁各位讀者在關注自身健康時,更需取代BMI的單一性,去了解體脂、內(nèi)臟脂肪等多種健康指標。關注全面的身體健康,才能健康快樂每一天!同時不要忘記利用一些新興的工具,比如搜狐簡單AI,幫助你制定更科學的飲食與運動方案,讓健康與生活更緊密結(jié)合。

減肥怎么吃瘦得快?腸胃不好如何食補調(diào)理?想快速增肌應該怎么制定飲食計劃?別花冤枉錢找人咨詢了!AI健康飲食助手來幫你少走彎路!

【操作步驟】

1、打開工具:

【搜狐簡單AI】健康飲食助手>> https://ai.sohu.com/pc/textGenerate?id=140&uuid=3249434&trans=030001_jdaijkys

2、輸入你的健康飲食需求,點擊一鍵生成飲食計劃。

比如:我想要減肥。

相關知識

根據(jù)BMI,孫楊居然超重?判斷胖瘦,這些方法更靠譜
重新界定“胖子”:測體脂比BMI更靠譜
判斷健康體重的指標:BMI多少才正常?
BMI如何判斷你的體重等級
什么是BMI?如何根據(jù)BMI判斷體重是否健康?
判斷胖瘦,BRI比BMI更科學?
【健康科普】判斷胖瘦,BRI比BMI更科學?
BMI斷胖瘦測健康不靠譜
別再被體重秤“誤導”!科學減脂,關注這些數(shù)據(jù)更準確
關注健康體重:胖不胖怎么判斷?科學減重這樣做

網(wǎng)址: 別再單靠BMI判斷健康,關注體脂分布更重要! http://m.u1s5d6.cn/newsview123184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