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的自我心理調適要點
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冠疫情防控新階段的各項決策部署,強化對民眾的關心關愛和心理疏導,為大眾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支持,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防治中心組織編發(fā)系列科普短文,助力做好疫情防控,維護大眾身心健康。
近期,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很多人都可能要與病毒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役,這種不確定性給大家?guī)砹嘶蚨嗷蛏俚男睦硖魬?zhàn)。對于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來說,這種挑戰(zhàn)可能更加嚴峻?!熬窦膊』颊吒腥静《竞蟛∏椴▌釉趺崔k?”“吃多種藥物時要注意些什么?”“可能有什么風險?”……這些困惑可能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焦慮和恐慌。對患者家屬來說,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及疫情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自己也可能會感染病毒,所以調整好心態(tài)也非常重要。下面,我們分別從患者和家屬的角度介紹一些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以幫助大家更順利地度過這段特殊的時期。
精神疾病患者自我心理調適要點
面對感染病毒的風險或感染后的不適體驗,產生一定的焦慮恐懼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這能夠幫助大家調動自身心理應對能力、重視身心健康、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但當焦慮恐懼感過于強烈,與精神疾病的復發(fā)情況類似的時候,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應及時告知家屬,進行精神科線上問診或線下就醫(yī)。與此同時,還可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情緒調節(jié)。
1.提升安全感
擔心和焦慮情緒主要來源于對感染病毒這類壓力事件的不確定性,通過及時獲取科學、準確的信息能夠減少未知感、提高安全感,進而降低焦慮水平??刹扇〉拇胧┌ǎ?
適當收看或收聽權威媒體發(fā)布的疫情相關信息。通過正規(guī)渠道了解感染后的癥狀表現、疾病進程及正確的處理方法。提前儲備精神科及呼吸科等就診的渠道和路徑,以備不時之需。2.強化掌控感
對感染病毒的時間、自身對抗病毒的能力、自己會出現什么癥狀,是否嚴重等都無法明確了解,不可避免會產生失控感,帶來一定的恐慌,進而可能會出現慌亂和憤怒情緒。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多體會自我對生活的主動權和掌控感,能夠減少內心的恐懼感。如:
制定居家的日常生活計劃,定期通風、消毒,及時洗手。儲備一些退燒、止咳藥品,核對下次去精神科門診就診取藥的時間段,切勿出現斷藥、停藥情況。及時了解退燒、止咳等藥品如何與自己服用的精神類藥品共用,注意用藥安全。3.降低無助感
在這個特殊時期,喜歡的活動,如外出、聚會、娛樂等難以進行,與外界的接觸與交流的只能中斷,會導致孤獨、無助感、煩燥與難過。這類情緒主要源于自我價值感和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也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有限感到不滿和無奈。通過增加社會連接,提高自信心,可以有效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如:
通過電話、微信、網絡、信件等方式與重要他人保持聯系,增強自我的社會支持。通過參與線上培訓、交流、討論等防水保持與他人及外界的交流,獲得新知識、新感悟。用文字、語音、視頻等方式記錄生活、抒發(fā)心情。精神疾病患者家屬自我心理調適要點
患者家屬是獨特的照護者群體,全年全程無休,時刻陪伴照料著患者。疫情來臨,從家庭環(huán)境消毒到獲取準確有效的信息,從飲食營養(yǎng)保證到尋醫(yī)取藥,從身體照料到安撫情緒,各種事情都需要全身心投入,身心都經受著巨大的挑戰(zhàn)。再加上自己也可能受到病毒攻擊而身體不適,這就給患者家屬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患者家屬們要注意做好自我心理調適,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更好地照顧患者。為幫助做好心理調適,這里向患者家屬們提供一些可參考的措施:
1.身心放松
照護家人是一個持久的過程,只有在大量付出和消耗的同時不斷補充心理能量,才能擁有持久的戰(zhàn)斗力。
照護家人時候,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和規(guī)律休息,保證營養(yǎng)攝入和睡眠質量。找到能讓自己身心快速放松下來的個性化方法,如深呼吸、頸肩運動等等,在緊張的照護狀態(tài)中提醒自己,用這樣的方式短暫放松進而短暫休息。自己或與家人一起做些容易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如聽音樂、看視頻、追劇、聽小說、畫畫、運動、做手工等,進行充分的放松。2.接納并表達情緒
人們自然地想要抗拒負性情緒,而事實是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大多數負性情緒反應都是正常個體在非正常事件下的正常反應,如此特別的“人之常情”需要被接納和表達,這樣才能更好地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而避免被情緒所控制。當我們被傾聽、被理解的時候,內心會產生更多舒適的感受。
家人病情反復、身體不適等突發(fā)的情況會帶給家屬擔心、恐慌、害怕、無助等正常的情緒反應,要注意不因這些負性情緒的出現而過度自我責備、自我貶低。在面對自身無法應對的病情狀況,允許自己的能力有限,對很多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無能為力,要及時尋求專業(yè)的幫助。長期的照護對家屬的身心都是一種挑戰(zhàn),允許自己會有脆弱無力的一面。當自身難以調節(jié)不良情緒的時候可以向自己覺得非常安全的人(如親人、朋友、領導、同事或心理援助熱線接線員)進行傾訴和表達。3.多做少想
俗語說,事情越想越多,越做越少。關于“陽”的信息充斥著整個網絡,我們不經意間就會淹沒在信息的洪流中被裹挾而行,因此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多行動,少琢磨,才能把生活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這對自我心理狀態(tài)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
對家屬朋友來說,切記,先照料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需要我們的家人。著眼于現狀,為所能為,為所當為,健康飲食,密切關注家人的病情,督導按時按量規(guī)律服藥,病情波動時及時就醫(yī)。當自己感受到緊張、煩躁的時候,請參照上面提及的內容做點什么。未來可期,希望患者和家屬朋友們能夠了解疾病發(fā)生、演變的規(guī)律,做好疫情防護,積極調整心態(tài),共同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以更愉悅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來!
策劃:賀海燕 王寧 周想 (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防治中心)
供稿:王宇 許悅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
審稿:姚宏文 王鋼 (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防治中心)
相關知識
運動可以緩解精神病患者的病情
疫情下,如何自我調節(jié)心態(tài)
讓精神殘疾者活在陽光下
怎樣防治精神心理疾病?
重型精神疾患者健康管理.ppt
陸林:疫情后精神心理康復工作刻不容緩
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康復護理ppt
如何預防精神心理疾病復發(fā)
精神疾病的治療也大有講究,精神科專家一次說清楚
姜紅巖:關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復
網址: 疫情下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的自我心理調適要點 http://m.u1s5d6.cn/newsview12288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