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海丹
首先我們先來深入了解身心健康這個詞語,身心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顧名思義就是指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正常,形態(tài)結構完善,精力體力旺盛,充滿生命活力的一種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正所謂身體是一個人的本錢,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才可以有精力去工作,學習,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更好的未來和人生。那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下面介紹一些好的生活小習慣,一、每餐之前喝兩杯水。這樣做就能保持身體一直處于“水當當”的狀態(tài),還能控制食量。 荷蘭一項研究顯示,飯前喝兩杯水能減少饑餓感和食物攝入量,從而起到減肥的作用。二、吃完快餐喝一大杯水。快餐里的熱量和鹽一般都嚴重超標,雖然我們拿吃進肚里的脂肪沒辦法,但一大杯水可以幫你稀釋體內(nèi)鈉的濃度,讓你離高血壓遠一點。三、不放棄每一個吃洋蔥的機會。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唯恐避之不及。這就大錯特錯了。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因此,吃洋蔥應該成為我們的責任。尤其在吃烤肉這樣不怎么健康的食品時,里面的洋蔥就是你的“救命草”。四、有條件的話,用涼水泡紅茶。最近美國農(nóng)業(yè)部研究發(fā)現(xiàn),與青菜或胡蘿卜相比,一份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它可以有效幫助你抵抗皺紋或癌癥的侵擾。涼水可使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你所要做的只是多等待一會兒。五、橘子帶著“白絲”吃。很多人吃橘子時都會把橘子上的“白絲”剝掉。其實,這里面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對身體大有裨益。苦中帶甜的口味,仔細品嘗其實并不差。最后還有比如在飯前吃一個蘋果.每天吃四個核桃,學到東西后大聲說出來,堅持鍛煉,少喝酒,不吸煙,每天喝8杯水,常常開懷大笑,多吃蔬菜谷類,每天快步一小時等。
然而,人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在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只關注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有人說:“身體沒病就是健康,”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只有一個人的身體、心理都處在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時,那才是真正的健康。關于心理健康的概念,1948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nèi),它使健康的范圍涉及了個體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心理學家英格里希也曾說過:“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當事者在那種狀態(tài)下能做出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發(fā)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仍是一種積極的豐富的狀態(tài),不僅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我國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xù)的積極發(fā)展的心理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主體能做出良好的適應,能充分發(fā)揮身心潛能,而不僅僅是沒有心理疾病”??偠灾?,心理健康是一種符合某種社會標準的行為,一方面,個體的行為能被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它能為個體帶來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和積極的發(fā)展。那怎樣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又是什么,對此,不同的心理學家有著不同的看法,其中有著以下6條標準為人們所廣泛接受,1、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在認知與解釋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時,能持客觀的態(tài)度,重視證據(jù),對他人內(nèi)心活動有較敏銳的覺察能力,能正視現(xiàn)實、對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困難與挑戰(zhàn)做好充分的準備;2、自知自尊和自我悅納,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知,能現(xiàn)實地評價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并能接納自己,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也從不苛刻地要求自己,因而也不會產(chǎn)生自責、自卑、自怨等心理危機;3、擁有自我調控能力、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必要時能遏制自己非理性的沖動;4、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正確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和有效的人際溝通的技能,關心他人,善于合作,有知心朋友,有親密家人,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充足的安全感,心胸開闊,對人寬容,對他人有基本的信任,善于化解人際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