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情緒與飲食習慣有什么聯(lián)系?

情緒與飲食習慣有什么聯(lián)系?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23:39

Dr. Mayer 是腦與胃腸相互作用的研究者先驅,著有「How the Hidden Conversation Within Our Bodies Impacts Our Mood, Our Choices, and Our Overall Health.」一書。在關于精神類話題的談話節(jié)目中,他告訴了我們精神疾病與患者結腸切除史之間的關系、情緒如何導致腸道發(fā)炎、以及情緒是否與無麩質飲食相關等問題。下面是該談話節(jié)目涉及的幾個主要問題與 Dr.Mayer 對此的回答。

Q: 精神疾病和腸道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A: 大約 100, 150 年前,精神病學家實際上癡迷的是結腸的發(fā)酵作用,這種癡迷使得當時許多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不得不接受結腸切除術,甚至因此死亡。曾有一段時間,精神病學對那些在精神病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非常感興趣,而現(xiàn)在人們對這方面已經(jīng)不感興趣了,取而代之的是飲食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澳大利亞的 Felice Jacka 教授等人最近在 SMILE 上發(fā)表了其研究結果,她和她的同事在一項隨機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抑郁癥患者中,采用常規(guī)飲食與采用地中海飲食患者的預后有顯著差異。

一種觀念認為這個現(xiàn)象與炎癥性飲食有關。已經(jīng)有完整的理論可以解釋高脂高糖飲食對微生物群落的改變作用。腸道滲透性增加會導致更多的多糖和其他促炎分子進入腸道,同時在腸道相關免疫系統(tǒng)的參與之下,會產(chǎn)生一種不同于炎癥性腸病那樣完全的炎癥,而是一種低度炎癥狀態(tài),然后往往會演變成系統(tǒng)性問題,體循環(huán)中就會出現(xiàn)脂多糖(LPS)。我認為這是最合理的解釋,因為神經(jīng)炎癥與抑郁癥和其他精神疾病有一定關系,所以飲食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加重此類作用,并不是說飲食就是精神疾病的病因,但它起碼是一個重要的幫兇。

Q: 傳言說,無糖飲食或無麩質飲食可以改善情緒,研究可以證明這一點嗎?

A: 我認為很少有東西能像飲食那樣有安慰劑效果了。高糖和高脂肪就像鴉片一樣,可以讓你馬上感覺情緒好很多。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強烈渴望這樣的東西時幾乎可以自我治療,但從長期來看,它會導致低度炎癥狀態(tài),所以當人們把飲食模式換成健康飲食時會感覺更好。而就麩質來說,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乳糜瀉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現(xiàn)在認為它可能還涉及到微生物和早期免疫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人類對越來越多的食物過敏,20 年前甚至沒有人對花生和小麥過敏。如果你有這種情況,消滅所有病原體才會讓你感覺好一些,但是美國現(xiàn)在有 40% 的人認為麩質對他們來說是有毒的。這沒有任何事實依據(jù),他們甚至都沒有腸易激綜合征,采取活檢也不會發(fā)現(xiàn)任何可能的病理或病理生理機制。

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有人在一本書里將念珠菌與胃腸道問題聯(lián)系上了,于是那時的人認為你所有的癥狀包括腸易激綜合征和纖維肌痛,都與念珠菌有關,而不再是與高糖相關。同 20 年前那些人一樣,現(xiàn)在又開始推廣無麩質飲食,所有這些曾經(jīng)被認為含有糖的食品,現(xiàn)在又被說有麩質。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都喜歡面包,甚至沒有面包就活不下去。每次我去法國,我都會問那里的人:「你聽說過麩質過敏嗎?」他們都會嘲笑你。

這個關于念珠菌的例子就像科學界中許多事情一樣,它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已經(jīng)不只是衡量微生物,人們開始將目光放向病毒和真菌,現(xiàn)在有科學證據(jù)表明,人體內(nèi)念珠菌等一些真菌含量增高。這個非科學理論的問世 25 年后我們可能會支持這個離奇的說法,而對于麩質同樣也可能發(fā)生這種情況。我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個人意見就是,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Q: 請你談談你剛剛出版的那本書。這是一本怎樣的書?這本書適合哪些人閱讀?

A: The Mind-Gut Connection 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書,但不僅僅是面向大眾的,因為有很多不是微生物專家的專業(yè)人士沒有意識到這部分涉及了腦 - 腸軸和腦與腸道微生物的關聯(lián)。它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內(nèi)容,從內(nèi)臟感覺的神經(jīng)生物學、情緒調(diào)節(jié)、早期生活事件以及它們對飲食的影響、和結論中對最佳的健康的定義。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即使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有部分內(nèi)容也令我感興趣,比如病人軼事?,F(xiàn)在很多聽說過這本書或讀過這本書的病人來找我時,他們說:「我在你的書里是這樣的,我不必告訴你我的癥狀,我就是你書里的那個?!刮蚁嘈乓欢ㄓ泻芏嗷颊弋a(chǎn)生了共鳴。

可以確定的說,抑郁癥患者、焦慮癥患者、還有自閉癥患者,尤其是那些同時伴有消化系統(tǒng)問題的患者,是本書的主要面向人群。足夠證據(jù)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也有這方面問題。你可以向所有的患者推薦這本書。

Q: 精神健康領域內(nèi)我們出錯最多的是哪里,我們犯的最大的錯誤是什么?

A: 我們在精神病院只關注一個患者脖子以上的狀況而非整個身體,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大部分患者有焦慮癥、抑郁癥和強迫癥,我就會從患者的身體開始看。臉和身體都能清晰地反映疾病狀況,這對于精神病專家來說是重要的一課。

Q: 你最喜歡哪本書?

A: Taleb 的 The Black Swan。它使人意識到世界很復雜,并且有更復雜、更緊密和更不可預知的變化。我們的大腦同樣像這本書里所說的一樣,是一個在不斷嘗試預言的預言機器,但如果一直用線性的方式進行肯定會出錯,當今這個復雜的社會里就更不可能這么做了。

Q: 你會給年輕醫(yī)生或者實習生提什么意見?

A: 我會說,傾聽病人。病人告訴你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用大腦和身體的整體模型來解釋。傾聽病人的意見,不要拒絕那些不符合你教科書描述的東西。大多數(shù)教科書 10 到 15 年后就會過時。病人所說的話經(jīng)過各種想法和研究一直保持不變,現(xiàn)在我們就找到了這么多答案。

Q: 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你最喜歡給病人推薦什么食物讓他們感覺變好?

A: 在我寫書的時候,我已經(jīng)因為諸多原因成為了地中海飲食的大粉絲。從那時起,我對飲食因素有了更多的關注,幾乎所有理論都普遍贊同地中海飲食,它不一定要來自意大利或西班牙,許多傳統(tǒng)的亞洲飲食也有同樣成分的 75% 種植物類食物和少量肉類及蛋白質。即使在精神病學方面,對于抑郁癥及研究進展緩慢的阿爾茨海默綜合征,地中海飲食也普遍被人認可。它很好吃,你不必吃奇怪的東西或不吃正常的東西,它可能是最有益健康的理論之一。

Q: 你最喜歡哪種細菌?

A: 這個問題有點難。它有個有趣的名字,嗜粘蛋白 - 艾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它是一種可以通過粘液刺激腸道細胞的細菌,這是有益健康的,因為這種黏液層越厚,我們就越不容易腸漏,不過這種細菌需要大量植物的飲食滋養(yǎng)。

A: 在微生物界或以外,有沒有一個你認為是英雄的人?

Q: 這又是個很難的問題,就從微生物界來說,應該是紐約大學的 Martin Blaser,是他揭示了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菌群紊亂。他寫了一本很好的書,Missing Microbes,我會向所有人推薦這本書,因為讀了它之后你會奇跡般地在醫(yī)生給你開抗生素類藥物時不遵醫(yī)囑。

相關知識

BMI指數(shù)與飲食習慣的關系:理解與調(diào)整的重要性
健康飲食習慣有哪些 什么是良好的飲食習慣
情緒與壓力管理課程學習
什么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食物心靈之謎:揭秘飲食心理學中飲食行為與心理健康的深刻關聯(lián)
中醫(yī)情志養(yǎng)生:情緒與健康的密切關系
有益的飲食習慣推薦 如何健康飲食
減重代謝術后飲食習慣有什么改變
其他教學設計-飲食衛(wèi)生習慣.doc
情緒胎教是什么

網(wǎng)址: 情緒與飲食習慣有什么聯(lián)系? http://m.u1s5d6.cn/newsview1201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