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自尊之路(04):六大支柱之自我負責

自尊之路(04):六大支柱之自我負責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26日 05:06

這是“自尊之路”的第四篇,我們繼續(xù)。

如果我想有能力去生活,有資格去享受幸福,那么我需要體驗控制自己存在的感覺。這就要求我樂意為自己行動和實現(xiàn)目標而負責。它意味著我要為自己的生活和存在負責。

01

自我負責對自尊感至關重要,同時它也是自尊感的反映和體驗。

1、我要為實現(xiàn)自己的欲望負責。

沒有人承擔著實現(xiàn)我的愿望的責任,別人不欠我任何東西

如果我有欲望,那么該由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如何滿足它們。我應當為制定和落實行為計劃而負責。如果實現(xiàn)我的目標需要他人的參與,我應該想辦法設法弄清楚當他們合作時,他們希望從我這里獲得什么。我還應該盡力滿足他們的一切合理要求。我要尊重他們的自我利益。

請想一想:如果一個人不愿意為實現(xiàn)自己的欲望而負責,那么那些目標就算不上真正的欲望,那不過是白日夢罷了。

2、我要為自己的選擇和行動負責

此處所說的“負責”,不是指接受道德上的指責或者負罪感。我們是要將它視為生活和行動的主要原動力。如果選擇和行動的是“我”的話,那么“我”就是它們的源泉。

問問自己,如果愿意為自己的選擇和行動負責的話,你會怎么做?

3、我要為自己的意識水平負責

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水平,只能自己決定。我可以選擇盡全力投入于工作之中,也可以投入最小的意識,或兩者中的任何一個層次。如此在此領域中,我切實負責,我便有可能在更高的意識中參與各種活動。

4、我要為與他人交流的意識水平負責

我要為自己說話和傾聽方式負責,我要為自己許下或背棄的諾言負責,我要為自己的行動有無理智負責。當我們設法為自己的行動去責備別人時,如“她快讓我發(fā)瘋了”、“他老師催促我”、“只要他~~,我會更加理智地行動的”。我們其實是在逃避責任。

5、我要為自己如何優(yōu)先分配時間負責

不論我做出的時間、精力安排是否反映了我認同的價值標準,我應為此選擇負責。如果一方面我堅信愛家庭高于一切,另一方面又很少單獨同他們呆在一起,把自己閑暇時間泡在與朋友玩牌、喝酒、打游戲上,此時,我應該正視自己的矛盾行為。

如果我自稱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為公司發(fā)掘新客戶,但又把百分之九十的時間花在沒有多大效益的辦公室瑣事中,我應該是反思下自己的精力的投注方向。

6、我要為自己幸福負責

不成熟的一個標志表現(xiàn)為:認為自己幸福與否應由他人先愛我,我才會愛自己,只有別人照顧我了,我才會心滿意足;只有別人替我拿主意了,我才會無憂無慮;要是有人能讓我幸福,那該多少啊。

雖然簡單,但是這個句干完全可以將你驚醒:

如果我為自己的幸福完全負責,我會如何做?

為自己的幸福負責就是增強自己的力量,它將命運之劍交到自己手上。在擔負起這個責任之前,也許我會以為它是一種負擔,但此后,我的發(fā)現(xiàn)將是它解放了我。

7、我要為自己接受或者選擇的生活價值負責

如果知道我生活的價值是被動地、未經(jīng)思考的接受、采納的,人們就會很容易地以為它原本就是“我的本性”,就是“真實的我”。人們就會回避這個事實:其實我們已作了選擇。

如果我樂意接受一定的價值觀被采納時,我的選擇和決定是至關重要的,那么我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向它提出疑問。如果必要的話,我會修正它。

這里再次說明,擔負起責任會解放自己

8、我要為提高自己的自尊感負責

自尊感不可能由他人給予,它發(fā)源于我們的內心,被動地等待,以為發(fā)生某事情就會提高自尊感,等于將自己判決給了一種迷茫的生活。

當人們缺乏健康的自尊感時,他們經(jīng)常將自尊感等同于被人愛著。做依賴他人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初衷,我想我們是要長大成人的,不僅僅要經(jīng)濟上自立,心理上也是如此。

02

一點說明

在強調我們要為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負責時,我絲毫不排除人們有時會因變故或他人的過錯而遭受痛苦,我也不是說人們要為每一件事情負責。

有些事情在我們控制之中,有些事情則鞭長莫及。如果要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負責,我就會危及到自己的自尊感。但如果在能力范圍內的事情,我不為自己負責,我也會危害到自己的自尊感。

所以我們要弄清楚自己力所能及的領域,我唯一可以自主控制的意識就是自我的意識。

03

事例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很容易識別出自我負責的人與自我不負責的人。

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自我負責的人就會問:“我能為此做點什么?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如果事情出了錯,他們會問:“我忽視了什么?我哪里算錯了?我怎么做才能改變局面?”

他們不會辯解說:“可沒有人告訴我要這么做!這不是我的本職工作!”他們不糾纏強辯或責難中,他們是典型的以解決問題為中心。

在每個單位里,我們都會遇到兩種類型的人:“等待別人提供解決辦法的人”和“自己負責找尋解決問題途徑的人”。

04

多為自己設想

主動地生活包含著獨立思考,它與被動地接受他人的信念相對立。

獨立思考是有意識的生活和自我負責的必然結果。有意識地生活就是在自己大腦的指揮下生活。

用別人的大腦進行自我思維是不可想象的。很多時候,人們所所的“思考”其實只是簡單地重復別人的觀點而已。

05

沒有人來幫忙

最重要的時刻,當人意識到:沒有人來幫忙的時候,沒有人前來救我的,沒有人前來撥正我生活的航向,沒有人前來解決我的問題,如果我不采取行動,情況不會好轉的。這時候,改變就會發(fā)生了。

否則寄希望與別人身上,或者認為只要自己大聲疾呼,就有人會來救自己,這種自欺欺人,只會讓我們用生命為代價來換取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不可預測的深淵,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幾年前,我在心理診治研討班教室的墻上,我掛上了一些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頗有教益的格言。一個成員精心地將幾幅制成刺繡,給我作為禮物。其中有一句是:“重要的不是別人在想什么,重要的是你知道什么。”另一句話是,“沒有人來幫助你?!?/p>

有一天,一個成員幽默地向我提出挑戰(zhàn),話題就是“沒有人來幫助你?!?/p>

“納撒尼爾,這句話不對?!彼f道,“你不是來了嗎?”

“是的?!蔽掖鸬?,“但是我是來跟你說,沒有人來幫助你?!?/p>

自我負責是自尊感的第三大支柱。

Ps:我記得曾經(jīng)有位朋友在我后臺留言說:很多人是在拿著別人的地圖走完自己的一生。這句話,跟今天的主題也頗有迎合。

我在網(wǎng)絡世界也好,在現(xiàn)實世界也罷,見到了太多跟別人要答案的人,雖然他們并無惡意,甚至不少人是溫和善良的人,但即便如此,指望依靠別人的答案來幫助自己做好投資,過好生活,這樣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將所有的決定權拱手相讓,不就是放棄了自己的思維能力、放棄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關閉上了眼睛和耳朵,然后把自己的生活扔到別人生活的小船上,這到底是為自己而活,而是放棄了自己的活著。

有人會擔心自己學不會,看不懂,甚至做不好,這些恐懼不是理由,是借口,是逃避,逃避迎接學習上的難關,回避在成長過程中要面臨的阻礙。

放棄為自己負責,等于出讓自己的權利,放棄了對自己生活領地的控制權,擱在戰(zhàn)國時代,是要被敵國當俘虜?shù)?,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任由自己這么做,又怎么能夠奢望別人善待自己,尊重自己,以及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萬事都想別人給自己指條明路,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連走路的能力都沒有了,而因四處求救得傷害了無數(shù)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知識

自我形象三根支柱.doc
健康之路女性自我安慰
自尊心強=高自尊?我們對自尊的誤會到底有多深?
對自己的接受與尊重: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和自尊
婚姻情感的五大支柱:信任、尊重、溝通、支持與共享
《健康之路》 20240726 護好脊柱有法寶(下)
六大支柱撐起腦健康
我的騎行之路
脊柱側彎自我矯正
揭秘脊柱健康之路:外科護理的關鍵角色

網(wǎng)址: 自尊之路(04):六大支柱之自我負責 http://m.u1s5d6.cn/newsview118033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