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色不佳該如何調養(yǎng)改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最吸引人目光的紅唇,則是折射體內氣血的一面鏡子。中醫(yī)認為,唇舌是反映身體狀況很重要的部位。五臟六腑的氣血通于舌達于唇,人體內氣血的盛衰、臟腑的枯榮,常常從唇色上表現(xiàn)出來。那么唇色不佳的人應該如何調理呢?
1. 唇色淡白 需要補益氣血
唇色淡白的人,因大腦缺少氣血滋養(yǎng)而變得健忘,四肢也常常有氣無力,懶得動彈,而種種癥狀都與脾胃功能相關。
中醫(yī)認為,嘴唇顏色淡白,可能是脾胃生化的氣血出了問題?,F(xiàn)代人腦力勞動強度大,而思則傷脾,直接影響人體的消化與吸收功能。
調理方案:宜補益脾胃氣血,建議多吃充滿能量的根莖或種子類食物,如山藥、薏米、小米、蓮子、地瓜、土豆、芡實、白扁豆等。此外還可常食用香菇、茯苓、銀耳、菊花、桑葚、枸杞子、決明子、金針菇等以扶助人體正氣,建立人體的防御屏障,抵御外邪對脾胃的侵襲。
2. 唇色發(fā)黃 需要消食導滯
嘴唇顏色發(fā)黃、精神不足,有時還會發(fā)呆發(fā)困,則是發(fā)育中的兒童、少年和青年朋友們,最易常見的問題之一。而這種毛病往往是補出來的!有家長常常忽略了孩子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一味地補充營養(yǎng),多余的營養(yǎng)和水果中的濕氣滯留腸道,久而久之,胃腸功能受損,脾胃被濕熱困住,嘴唇發(fā)黃。
調理方案:嘴唇發(fā)黃者宜在健脾益胃的基礎上消食導滯,可食用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蓮子肉、薏苡仁、白扁豆、山藥、大棗等益氣健脾、理氣和胃的材料;再配合陳皮、茯苓、山楂、白茅根等煎水或開水泡服;輔以含腸道益生菌的食物清理腸道。
堅持每餐“多菜少肉七分飽”,既可以避免積食,又可調和肝和脾之間的矛盾,讓孩子的脾胃強健、通排順暢。
3. 唇色發(fā)紅 需要清火
唇色過紅,和上火有關。如果你上下兩唇、唇內外兩面全紅,很可能是血熱的表現(xiàn)。如果還伴有咽喉疼痛、牙齒上火疼痛、心情煩躁,或大便秘結、小便發(fā)黃、尿中帶血等情況,則是真上火。
調理方案:忌吃一切煎炒油炸和油膩的食物,可在茶余飯后,煮點冬瓜湯、茅根湯等,代水飲用以消除上火癥狀。當然,如果你在唇紅的同時,嘴唇急劇干燥,還伴有頭暈頭痛、高燒、煩躁的表現(xiàn),則建議及時就醫(yī)診斷治療。
4. 上下唇異色需要強健脾胃
上唇屬胃,下唇屬脾。上唇深紅,下唇淡白微青,是“胃熱脾寒”的表現(xiàn),此時常伴有臉紅、吃得多卻容易腹瀉、四肢懶散等情況;而上唇淡白,下唇深紅,則是“胃寒脾熱”的表現(xiàn),往往表現(xiàn)為人不想吃東西、易吐、頭腦昏昏沉沉的樣子。
調理方案:除強健脾胃之外,吃飯時應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接觸,溫度也與人的口腔溫度相當,再慢慢咽下,這樣人更容易飽,食物也更易被消化吸收,可以有效保護脾胃。
5. 青紫發(fā)黑 需要健脾活血
嘴唇青紫發(fā)黑,常常是體內有瘀的表現(xiàn),也往往伴有心煩胸悶、體內無名疼痛、失眠多夢等癥狀。
調理方案:此時宜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可用人參、三七、當歸、黃芪、益母草、黑木耳、蓮子、桑椹等進行調養(yǎng)。若幼兒嘴唇青紫,伴有手指、腳趾甲青紫,并且有安靜時顏色較淡,活動、哭鬧后顏色加深的情況,宜先到正規(guī)醫(yī)院檢查,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王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