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是第 17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活動主題為“三減三健”從我做起,那到底什么是三減三健呢?
“三減三健”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是國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辦于2016年在第五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上提出在2016-2025年要開展“三減三健”6項專項活動,強調(diào)以“三減三健”專項行動為抓手,倡導和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廣技術措施和支持工具,開展各種全民參與活動。
生活中該怎么做到三減呢?
減 鹽
高鹽(鈉)飲食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發(fā)生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
不同年齡人群食用鹽推薦攝入量(單位:g/d)
1
使用定量鹽勺
在家烹飪時學會使用定量鹽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2
用其他調(diào)料代替
選用新鮮食材,在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使用花椒、八角、辣椒、蔥、姜、蒜等天然調(diào)味料來調(diào)味,減少對咸味的依賴。
3
合理運用烹調(diào)方法
烹制菜肴可以等到快出鍋時或關火后再加鹽,能夠在保持同樣咸度的情況下,減少食鹽用量。
4
做好總量控制
在家烹飪時的用鹽量不應完全按每人每天5g計算,也應考慮成人、孩子的差別,還有日常食用的零食、即食食品、黃醬、醬油等的食鹽含量,以及在外就餐,也應該計算在內(nèi)。
5
注意隱性鹽(鈉)問題
少吃高鹽(鈉)食品,少買高鹽(鈉)食品,如雞精、味精、蠔油等,購買包裝食品時閱讀營養(yǎng)成分表,選擇“鈉”含量低的食品。
減 油
脂肪攝入過多可增加肥胖的發(fā)生風險,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人每天烹調(diào)油用量為25-30克。
不同年齡人群烹調(diào)油推薦攝入量(單位:g/d)
注:*輕身體活動水平
REC
注意烹飪方式
采用蒸、煮、燉、燜、熘、拌等烹飪方式,減少用油量。
少吃油炸食品
在外就餐或者點外賣時少吃油炸食品。
食用油的選擇
可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與多不飽和脂肪酸如α-亞麻酸和亞油酸等的成分的食用油,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組成差異很大。家里采購食用油時注意常換品種。
注意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動物油脂富含飽和脂肪酸,應特別注意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攝入。日常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脂肪攝入量的10%以下。
減 糖
膳食中的糖是引起齲齒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糖攝入過量會造成膳食不平衡,可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中指出7歲及以上年齡兒童和成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最好<25克,最高不超過50克,控糖要點:
少喝飲料
盡量做到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更不能用飲料替代飲用水。
少吃甜味食品
糕點、甜點、冷飲等食品少吃。
注意烹飪方式
做飯炒菜少放糖。
注意隱形糖
要學會查看食品標簽中的營養(yǎng)成分表,選擇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飲料,注意隱形糖
注意添加糖
在外就餐或外出游玩時更要注意控制添加糖攝入。
原標題:《【文明健康科普】“三減三健”之三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