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哦!
來源 / 梁隆濟
新手養(yǎng)魚者往往很羨慕別人家的魚缸水清魚靚,自己花大錢買設備,魚缸、過濾、藥劑折騰一大堆,可最后還是避免不了死魚,水質渾濁,而且大部分時間找不出任何原因,很多愛好者就折戟這條路上。為什么別人家的水可以養(yǎng)的這么好,別人可以養(yǎng)什么魚都養(yǎng)的膘肥體壯,無論是國粹金魚,還是尊貴的龍魚,到了人家手中就能養(yǎng)活養(yǎng)好,自己卻養(yǎng)什么死什么。其實,只要掌握一定的養(yǎng)魚法則,無論什么樣的魚,你也能做到水清魚靚。
一、容器
首先,你要準備合適的養(yǎng)魚容器,水的體積越大,水質變化的幅度就越小,同時水的水面面積越大,水的容氧量就越高。所以,那種小小的圓形魚缸或者窄窄的壁掛魚缸以及各種各樣的異形魚缸其實都不太適合長時間保持良好的水質和飼養(yǎng)魚類。你所需要的,是一個根據(jù)自己所想養(yǎng)的魚類品種和環(huán)境而定的盡量大一點的飼養(yǎng)容器,就算是放在辦公桌上養(yǎng)幾條孔雀魚,魚缸的長度也要至少達到30厘米以上。
家庭養(yǎng)魚,如果條件允許,盡量選擇長度在40厘米以上,寬度在20厘米以上,高度至少達到20厘米的玻璃魚缸,而這種基本的魚缸尺寸你也最好只飼養(yǎng)卵胎生魚或燈魚以及虎皮白云金絲之類的小型魚。如果想飼養(yǎng)金魚、鸚鵡、神仙、皇冠、招財之類的中型魚,則需要至少60厘米以上的魚缸或水族箱。
三湖的成魚雖然在家庭飼養(yǎng)中很難超過20厘米,但是考慮到其好斗性和造景的需要,也要選擇60厘米以上的魚缸,并且密度不宜過大。要想飼養(yǎng)錦鯉、羅漢、龍魚、魟魚等中大型魚,則需要的魚缸尺寸要更大些,最好超過100厘米以上,(羅漢壓成期間除外),且最好選用水族箱,因為錦鯉和龍魚在受到驚嚇和水質突變時都會跳缸,水族箱的蓋子可以避免魚跳出缸而變成魚干的悲劇。其他諸如水槽、魚池、木海之類的養(yǎng)魚容器,我們將在后面的文章中詳述。
結論:養(yǎng)魚的容器要達到30厘米以上,越大的魚需要越大的魚缸,大型猛魚需要帶蓋的水族箱,避免跳缸的發(fā)生。
二、環(huán)境
魚缸中的水體由于體積有限,水中的環(huán)境極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這里講的環(huán)境,就是放置魚缸的外部環(huán)境。魚在水中生存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容氧、水溫、光照、PH值、水硬度、氨氮、亞硝酸鹽濃度等,而前三者直接受到水體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放置魚缸的位置對于浴缸中的水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影響。
首先說容氧。淡水的溶氧量一般在5-8mg/L,這樣的溶氧量可以滿足大部分觀賞魚的需要,水體的表面積越大,水的溶氧量就越高,對于冷水魚或者中大型熱帶魚來說這一點很重要,所以飼養(yǎng)金魚、錦鯉、鸚鵡等中大型魚需要足夠大的水族箱。而魚缸水面的容氧率則直接取決于外部環(huán)境的通風情況和水面的波動情況。不使用充氧泵的魚缸,最好放置在通風良好的陽臺和客廳。
其次說水溫。水溫對于熱帶魚至關重要,大部分熱帶魚需要生活在18-28攝氏度的水體中,水溫的變化不僅影響敏感的熱帶魚,而且對水的容氧率和水質有著巨大的影響,雖然水溫的上升導致容氧率下降并引發(fā)有害細菌的大量繁殖,但是飼養(yǎng)熱帶魚還是需要相對溫暖恒定的水溫。即使使用加熱棒,魚缸外部的溫度波動較大仍然會使得加熱裝置效率下降。所以,飼養(yǎng)熱帶魚一定要將魚缸放置在溫度波動小的室內環(huán)境中,最好冬季可以有暖氣。
再次說光照。太陽光對于養(yǎng)魚愛好者是一件又愛又恨的東西,因為充足的自然光照可以使水草快速生長,并殺死水中很多種致病菌。但是,自然光的照射在魚缸水草受益的同時,也會引發(fā)魚缸中藻類的大量繁殖。輕則使缸壁長出影響觀賞的青苔,重則會使絲藻爆發(fā),活生生得毀了一缸草景。(筆者曾經(jīng)歷過將草缸置于光照充足的陽臺上,結果造成絲藻大量爆發(fā),水草葉面和沉木上絲藻橫生,只能全部翻缸重新造景)所以,以水草觀賞為主的草缸切忌放在自然光強烈的陽臺或窗邊,只能借助專門的水草燈和殺菌燈來提供水草生長的必要光源并殺死水中的有害細菌。
對于裸缸飼養(yǎng)的冷水魚或大中型熱帶魚,由于沒有必要添加強大的人造光源,適當?shù)淖匀还庹諏τ诰S持水質(主要是有益于光和細菌的成長),殺滅病菌,靚麗魚類的體色還是很有必要的,即便缸壁長出青苔,只要勤快一些用磁力刷經(jīng)常擦拭,自然光的照射還是利大于弊的一件好事。特別是在春、冬兩季水霉菌流行的時間段,太陽光照中的紫外線可以殺死大量致病菌,預防水霉病和水霉性腮病的發(fā)生。(筆者曾經(jīng)歷過飼養(yǎng)金魚因缺乏光照而造成的水霉病大爆發(fā),使一缸高檔金魚損失慘重。)
結論:魚缸應該放置在通風良好、溫度恒定的室內,草缸切忌置于陽光直射的地方,而裸缸則需要有一定的自然光照。
三、用水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玩家習慣用自來水作為養(yǎng)魚用水,也很極少數(shù)玩家用井水或者純凈水。不論是哪種水,都是不能直接兌進魚缸用來養(yǎng)魚的,特別是自來水和井水。由于使用井水和純凈水的玩家都是少數(shù)情況,這里只著重介紹自來水的使用。 自來水是經(jīng)過水廠處理過的江河湖以及地下水,在這些自然水源到達你們家之前,要在水廠經(jīng)過沉淀、過濾、消毒等步驟,特別是消毒這一步必不可少,因為自然水源中含有大量的藻類和有害細菌,如大腸桿菌,需要用消毒劑將其除掉方可達到生活使用水的標準,也正正是這步必不可少的消毒程序,使自來水變成了不適合直接養(yǎng)魚的水源。
現(xiàn)代自來水的消毒多采用氯氣,氯氣溶解到水中生成鹽酸和次氯酸,起主要殺菌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因為鹽酸很容易揮發(fā)。次氯酸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使得自來水擁有了一定的刺激性,我們平時如果直接飲用自來水或者聞一下自來水都會感覺到一股怪味,這就是自來水含有殘余次氯酸的緣故,這種刺激性元素會使魚類周身不適,進入腮內還會引起腮部充血影響魚類呼吸。水草同樣對自來水中的次氯酸反應敏感,大量的氯元素富集在水草中會影響水草內鐵、錳、硒等元素的吸收,不利于水草狀態(tài)的發(fā)揮。
自來水在養(yǎng)魚之前一定要進行“困水”,才可以將刺激性的次氯酸除去,而困水最好進行光照和暴氣。為什么呢,因為次氯酸遇光容易揮發(fā),暴氣不僅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還加快了水體的波動,使次氯酸更快地揮發(fā)到空氣中。另外,困水可以使溫度較低的自來水升溫到與魚缸內老水等溫,減少水溫變化造成的魚兒不適和白點病爆發(fā),白點病多在換水之后隱秘爆發(fā),其中原因我們將在以后講到。 井水和純凈水都不含有次氯酸,但是在養(yǎng)魚之前也要經(jīng)過暴氣困水,至少做到水溫與魚缸老水等溫才能使用。
總結,無論開缸還是換水,養(yǎng)魚用水都要經(jīng)過困水暴氣,以除去水中刺激性物質,增加水中溶氧,并使新水與老水等溫。困水的時間在有光照的時間至少保持一晝夜,在無光的情況下至少保證48小時,如果不暴氣,則困水時間還要長一些。
四、過濾
現(xiàn)在的水族過濾方式多種多樣,有上濾、側濾、底濾、濾桶、水妖精、瀑布過濾、內置過濾、反氣舉等形式。但是所有的過濾形式其核心功能都是過濾固體沉淀物并同時培養(yǎng)硝化細菌。前面提到,氨氮、亞硝酸鹽含量是魚類生存的水體指標之一,狹義上講,這一指標就是指的水質。 過濾系統(tǒng)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氨氮及亞硝酸鹽在水中的含量,因為氨和亞硝酸鹽都是有毒物質,魚類和水草都不能在氨和亞硝酸鹽濃度過高的水體中生存。
水體中的亞硝酸鹽是怎么來的,又是怎么通過過濾系統(tǒng)消除的,我們將在后面詳細講到。這里我們只著重介紹一下一套良好的過濾系統(tǒng)如何搭建,并發(fā)揮出它的應有作用。 好的過濾系統(tǒng)都有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雙重功能。物理過濾通過過濾棉進行,主要將水中的有機、無機不可溶解的雜質阻攔住,使水體達到基本的通透性,利于觀賞魚類和水草。而生化過濾則通過生化棉、生物球、細菌屋、陶瓷環(huán)、魔毯等濾材來實現(xiàn),這些濾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體積內,擁有巨大的物理表面積,以提供硝化細菌附生的環(huán)境,所以,要想使生化過濾充分徹底地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就讓你的過濾擁有盡可能多的生化濾材,這里的多并不是指漫無目的地塞一大堆玻璃環(huán)到過濾里,那樣只能浪費有限的過濾空間。
合理科學的安排生化濾材的排放位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據(jù)你的魚缸大小,和觀賞魚的種類合理配置一套過濾系統(tǒng)是養(yǎng)好魚的必備條件。大體來說,30厘米左右的魚缸可以使用一個瀑布過濾,但是最好要有底砂,為什么要有底砂,我們將在后面講到。30里面到60里面的魚缸可以使用一套上濾滴流過濾,上濾是最簡單的過濾形式,但是隨著魚缸的增大,上濾的體積和層數(shù)也要跟著增加,過大的上濾系統(tǒng)不僅不安全,還會造成水體溫度過快流失。
所以,60厘米以上的魚缸過濾,首選背濾和底濾,濾桶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是自己粘的魚缸沒有條件設計背濾或底濾,可以使用上濾加反氣舉的形式,也可以加倍提高整套過濾的效率。老玩家熟知過濾的重要性,普通水族箱的自帶的過濾在他們眼前猶如雞肋,自制過濾系統(tǒng)就變得既實用又經(jīng)濟,關于自制過濾的方法,筆者有豐富的經(jīng)驗,我們將單獨撰文講述。至于過濾系統(tǒng)中增加活性炭、吸氨沸石、火山石、軟水樹脂、珊瑚砂等濾材也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調節(jié)水質的作用,但是跟基本的生化過濾比起來,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生化過濾做的好,完全可以不使用這些濾材。
總結:過濾系統(tǒng)是魚缸生態(tài)的核心,小魚缸使用水妖精和瀑布過濾,大魚缸使用上濾、背濾、或者濾桶,生化濾材在合理安排空間的情況下越多越好。過濾系統(tǒng)寧愿大馬拉小車也不能小馬拉大車,相信你也可以擁有一套完善的過濾系統(tǒng)。
五、開缸
在準備好合適的魚缸、養(yǎng)魚的環(huán)境、適宜的用水和完善的過濾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開缸作業(yè)了,至于開缸的方法,網(wǎng)絡上盛傳的三菌開缸、死魚開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都具有其偏頗之處,我們講的開缸并不會使用死魚這種極端的方法,因為在硝化系統(tǒng)建立之前,過多的氨氮有機質進入到過濾系統(tǒng)中反而不會促進硝化細菌的發(fā)展,而沒有足夠的氨氮有機質,過早的投入硝化細菌也是不能建立有效的硝化系統(tǒng)的。其實,開缸的核心意義就是等待過濾系統(tǒng)建立起有效的硝化菌群的過程。
至于在開缸過程中如何安全有效的建立硝化系統(tǒng),我們將在后文中詳細講述,這里,只要你明白開缸需要一個過程,是養(yǎng)魚之前的必要準備時間,就足夠了。很多新手心急冒進,不進行開缸,或知道了開缸也沒有完成必要的步驟,等不及的放入高價購來的魚兒,結果往往是失敗的。 開缸需要闖缸魚,一旦開缸,過濾系統(tǒng)和照明系統(tǒng)就要像真正養(yǎng)魚一樣全部運轉起來,闖缸魚選用健康皮實的魚類充當。冷水魚開缸適合使用草金魚、熱帶魚開缸則可以使用多種魚類,原則是水質要求與所養(yǎng)魚類近似的但是皮實易養(yǎng)的品種。開缸需要使用菌類添加劑,何時放入闖缸魚也需要時機,這里就不加贅述。
總結:開缸是一個魚缸建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準備過程,不能操之過急,開缸需要合適的闖缸魚,并且需要借助有益細菌添加劑。一旦開缸,所有電氣設備就要開啟運轉,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開缸過程之后,就可以放入喜愛養(yǎng)的魚了。
六、選魚
開缸成功的標志是闖缸魚狀態(tài)良好,沒有死亡出現(xiàn),水質澄清且沒有腥臭味,這時,我們就可以選購自己喜愛的觀賞魚了。 走進水族市場,琳瑯滿目的各種魚兒暢游在商店的魚缸當中,看著都很健康。新手選魚往往經(jīng)不住老板的推銷,胡亂買一大堆各種魚兒,而且與店老板默認是不讓你自己選魚的,這時他往往將狀態(tài)不好或已經(jīng)生病的魚兒撈出來賣給你。這里,我們教給你幾個小妙招,可以保證你挑選到健康活潑的魚兒。 老手選魚自有一套標準,這里主要寫如何避免新手掉進買魚陷阱中。
1、了解各種魚的水質要求,對水質要求不一的魚不能進行混養(yǎng),例如:弱堿性硬水要求的卵胎生魚不適合與弱酸性軟水要求的脂鯉科魚混養(yǎng)在一起。在了解到不同魚類對水質的不同要求后,也要明白同種水質要求的魚類也不宜混養(yǎng)過多品種,因為即使水質要求一樣,各種魚兒的習性也不一樣,比如同樣是弱酸性軟水要求的神仙魚就不可以與脂鯉科的燈語混養(yǎng),因為神仙喜歡靜謐的環(huán)境,而燈魚總是滿世界游來游去,驚擾神仙魚的生活,而大一點的神仙魚則會毫不客氣的追咬燈魚,甚至直接當點心吃掉。
2、自己選魚,或者直接自己撈魚,避免無良店家兜售半死的魚。即使自己的撈魚技術不好,店家代勞也要自己指定相中的魚兒,決不能遷就。
3、選購觀賞魚自然要選漂亮的,但是與健康比起來,漂亮是其次的,不要因為看好的漂亮魚帶傷或帶病就買回家,這樣往往只會造就短暫的美麗。新手選魚首先要看魚的狀態(tài),其次再考慮它的品相,用手輕拍魚缸,那些反應敏捷,快速逃避的魚往往是健康的魚。走近魚缸,或者用手延魚缸上沿緩慢移動,那些跟隨手指主動乞食的魚兒往往是健康的魚。而那些反應遲鈍,帶傷、畸形、龜縮缸角的落單魚往往都是不能買的魚。
4、無論路程遠近,都要要求店家充氧氣打包。
5、自帶一些黑塑料袋,剛買的魚兒經(jīng)過撈出后往往驚魂未定,套一個黑塑料袋遮住光線往往可以使魚兒穩(wěn)定情緒,避免亂游亂撞造成外傷。
6、網(wǎng)購、微信選魚的原則我們將在后文中撰述。
七、過水
過水越來越被玩家們重視,特別是對那些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的魚類來說,過水更加成為了你是否能養(yǎng)好這類魚的關鍵。前文說過,魚對水質的敏感性,要比人對空氣質量的敏感程度還要高好多倍。對于魚這種變溫動物來說, 要靠外部環(huán)境的溫度調節(jié)自己的體溫,對于熱帶魚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另外,從其他地方買來的魚多半經(jīng)歷了長途運輸,在賣家那種“監(jiān)獄”似的飼養(yǎng)缸中忍受了饑餓、低溫、缺氧、水質低劣的環(huán)境,終于來到你的手中期待進入一個適合生存的好環(huán)境之中。這時,熟練而充分的過水可以使魚兒更快地恢復活力,增強適應性,最終可以成功地生活到你的魚缸當中。
究竟怎樣過水呢,一般宣傳的將盛放魚兒的塑料袋一股腦放進魚缸中,待袋內外水溫傳導平衡后,就可以把魚放進魚缸了。這種方法不叫過水,充其量也就是過了過溫,一般皮實的魚用這種方法勉強可以湊合,但是稍微對水質敏感的魚類,比如神仙、燈魚等,這種方法就等著死魚吧。網(wǎng)上還流傳著這一方法的改良版,就是放進塑料袋的同時打開塑料袋,先舀出1/10的水倒掉,再放進等量的魚缸中的水,過一段時間,再舀出1/10的水出去,再兌入等量的魚缸水,以此類推,直至塑料袋里充滿了魚缸里的水,這就算過水完畢了,可就是按照這樣的過水方法,依然會有很多魚無法逃出魚死升天的厄運。
正確的過水方法應該和簡單的檢疫放在一起進行,準備一個水桶在水桶側面靠下位置自行安裝一個塑料龍頭,制作成一個簡易的過水桶。過水時,先將盛魚的塑料袋用針頭刺破幾個小孔,待袋中充滿的氧氣自行向外界泄壓,等塑料袋內氣體放空后,再撕破塑料袋,將魚放入一個適合大的容器中,水少的話可以找物體墊高水容器,讓水漫過魚的背鰭即可。
然后將過水桶注滿魚缸中的水,放入適量的大鹽和黃粉,量的大小依魚的種類和過水桶的容積而定,冷水魚可以多放一點,大型魚也可以適當多放,而小型魚少放即可,用工具攪拌藥品,然后就可以打開龍頭,滴流進入放魚的容器中,同時向容器中打氣,以增加水中溶氧。網(wǎng)購長途運輸?shù)聂~,賣家會使用微量的麻醉劑,以降低魚的呼吸頻率和排泄物,這時打氣加大水中溶氧,可以促進麻醉魚兒的蘇醒。
過水桶原則上要在5-10L以上,所注入的水不得少于買魚帶來的水,這樣滴流進入放魚的容器中,水溫和水質以及藥物的濃度都可以在一個緩慢的程度內進行變化,完全可以讓魚兒慢慢適應。待滴流進入盛魚容器中的水變多后,可以適當舀出一些水,讓魚周邊的水環(huán)境慢慢接近魚缸里的水質環(huán)境。一般十升的過水桶滴流完一桶水平均要在四十分鐘以上,這時可以再次注滿過水桶,用稍大的水流再過第二遍水,大約半小時左右。
這樣,經(jīng)過一小時以上過水的魚兒,無論在水溫、水質、溶氧等條件上完全已經(jīng)適應了魚缸里面的環(huán)境,藥劑也有足夠的時間起到檢疫防疫的作用,這時就可以將魚放入魚缸中進行飼養(yǎng)了。
總結,過水是新買來的魚入缸前必須要進行的措施,動手做一個過水桶,可以使過水變得輕松快捷,坊間用靜脈注射管改造的過水系統(tǒng)也可以應用,目的都是為了延長過水時間,減輕過水水流強度,讓魚有適應的時間,過好水,想死魚都難!
足夠大的魚缸,放置在通風、有光、溫度恒定的環(huán)境中,使用困過的水,配置一套行之有效的過濾,按照科學的程序開缸,自己選購健康的魚兒,經(jīng)過嚴格的過水檢疫,只要遵從了這些法則,你一定會快速成為一名養(yǎng)魚老手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