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臘肉怎么吃 臘肉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臘肉怎么吃 臘肉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05日 09:23

  每到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家都喜歡準備上一些臘味,而臘肉則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臘味,那么臘肉應(yīng)該是怎么吃呢?坐月子能不能吃臘肉呢?臘肉的食用禁忌是什么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吧!

  臘肉的基本介紹

  臘(xī)肉是指肉經(jīng)腌制后再經(jīng)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并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咸肉的主要區(qū)別。臘肉并非因為在臘月所制,而為臘肉,臘月的臘(là)與臘肉的臘(xī)在古文里并非同一個字,亦即,臘月的臘是繁體的臘,而臘肉的臘本來就是臘月的臘的簡化字。所以,臘肉之所以稱為臘肉,至于為什么現(xiàn)在人們都讀là,而不讀xī,除了簡化字的原因使兩個字沒有了區(qū)別以外,可能確實跟臘肉一般都在臘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飯之用有關(guān)。

  熏好的臘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fā)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 能。湖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臘肉在中國南北均有出產(chǎn),南方以腌臘豬肉較多,北方以腌牛肉為主。臘肉種類紛呈,同一品種,又因產(chǎn)地,加工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以原料分,有豬肉、羊肉及其臟器和雞、鴨、魚等之分;以產(chǎn)地而論,有廣東、湖南、云南、四川等之別;因所選原料部位等的不同,又有許多品種。著名的品種有廣式臘肉、湖南臘肉和四川臘肉。

  廣式臘肉以臘腩條最聞名,是以豬的肋條肉為原料經(jīng)腌制、烘烤而成,具有選料嚴格、制作精細、色澤金黃、條形整齊、芬芳醇厚、甘香爽口等特點。

  湖南臘肉,亦稱三湘臘肉,是選用皮薄、肉嫩、體重適宜的寧香豬為原料,經(jīng)切條、配制輔料,腌漬、洗鹽、晾干和熏制六道工序加工而成,其特點是皮色紅黃、脂肪似臘、肌肉棕紅、咸淡適口、熏香濃郁、食之不膩。

  四川臘肉,是將肉切成5cm寬的條狀,再經(jīng)腌漬、洗晾、烘制而成,成品具有色紅似火、香氣濃郁、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

  此外,河南的蝴蝶臘豬頭,湖北的臘豬頭、臘雞、臘魚、臘鴨,廣西的臘豬肝,陜西的臘羊肉、臘驢肉,山西長治的臘驢肉,甘肅的臘牛肉等。

  臘肉營養(yǎng)價值

  1.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腌漬,再經(jīng)風干或熏制而成, 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眾多臘味中,最大眾口味的當屬臘肉。當您夾一筷入口,味蕾大開之際,且別急著大快朵頤,先看清楚這咸鮮甘香是怎么來的。

  咸鮮

  其實就是高鹽。無論是用傳統(tǒng)熏的曬的還是現(xiàn)代加工手段腌制的臘味,鹽向來是腌制臘味最重要的添加劑。因為高鹽是傳統(tǒng)的抑菌、防腐、保鮮的有效手段,臘肉中的鹽濃度一向不低。有報道指出,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自家制的臘味鹽含量可能不一樣,但要 “調(diào)”出咸鮮味,鹽肯定沒少加。

  甘香

  其實幾近肥膩。制臘肉選料一般不能太瘦,瘦則吃起來太“柴”、口感差,所以一般都選有相當多肥肉的豬肉,脂肪含量哪可能低?特別是色澤金黃、甘香誘人的上等臘肉,每100克脂肪含量高的甚至可達50%!當您大啖其肉滿口甘潤生香時,可想過吃下多少肥膩膩的脂肪?

  據(jù)專家介紹,除了高鹽高脂,臘肉在熏、曬等制作過程中營養(yǎng)損失也不少,大多數(shù)的維生素經(jīng)過一道道折騰幾乎沒了影。

  此外,還可能產(chǎn)生一些諸如多環(huán)芳烴之類的“致癌物”——雖然不見得會有多少,但總比新鮮的肉中要多,因此現(xiàn)代飲食指南中建議限制攝入。

  所以,不管是原生態(tài)的臘肉,還是精挑細做變成了“傳統(tǒng)美食”的臘肉,都是“不健康食品”。

  大家都知道,只有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如花生油、葵花油、橄欖油等)對我們?nèi)梭w是有好處的,而臘肉中的脂肪,因為它是動物脂肪酸,所以為飽和脂肪酸,對我們?nèi)梭w非常不利,甚至有些人還會因為食用動物油而中毒腹瀉。

  豬肉制成臘肉后,營養(yǎng)成分大量損失,之前豬肉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完全喪失,還有瘦肉里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C等含量幾乎為零??梢哉f臘肉基本上除了有可以吃的作用外,它沒有一點營養(yǎng)成分,并且,但是吃,也對人體非常不利,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也不是說一點也不讓吃,可以少吃,偶爾吃,做菜時可以先采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盡量降低里面肉的鹽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了。

  臘肉怎么吃

  家制臘肉

  口味:咸鮮味。

  工藝:風干。

  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2500克。

  調(diào)料:鹽75克,花椒13克。

  特色:肉色暗紅,味道鮮美,具有濃郁的煙芳香味。

  家制臘肉做法

  (1)切條、腌制

  將肉切成長30厘米,寬3至5厘米的條,用竹扦扎些小眼,用經(jīng)過炒燙晾至溫熱的花椒和鹽進行揉搓,搓后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層層碼放,最上一層用重物壓住。每隔2天翻倒1次,腌10天后,改為每天翻倒1次,再腌4至5天,取出,用繩穿上,吊掛通風處晾至半干。

  (2)煙熏

  大鐵鍋內(nèi)放鋸末,上架鐵箅子,把晾好的肉置其上,蓋上鍋蓋,然后燒火。當鋸末受熱冒煙時?;穑庋宵S色,其水分已干即成。

  (3)蒸制、切片

  把制好的臘肉放入溫水泡軟,刮去黃面,并用軟刷刷去肉上的塵土,再用溫水洗凈,放入容器,上屜用旺火沸水足氣蒸約1小時。下屜晾涼,切片裝盤食用。

  注意事項

  (1)腌制方法同制作方法。

  (2)在肉腌好后,吊掛在屋外陽光下曬,開始每天曬1次,以后每隔2天曬1次,曬約2個月,即可成為色黃發(fā)干的臘肉。

  (3)食用前的制作同制作方法一。

  四川臘肉做法

  歷史悠久,中外馳名。制作全過程分備料、腌漬、熏制三步。

  1.備料

  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l公斤、厚4—5厘米的標準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干碾細。

  2.腌漬有三種方法

  (l)干脆

  切好的肉條與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nèi),最上一層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

  (2)濕腌

  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一18小時,中間翻缸2次。

  (3)混合臆

  將肉條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內(nèi),倒入經(jīng)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3.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須漂洗和晾干

  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nèi),引燃木屑,關(guān)閉熏房門,使熏煙均勻散布(不可令火燒在肉上),熏房內(nèi)初溫70℃,3—4小時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剛剛成的臘肉,須經(jīng)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

  湖南臘肉做法

  1.先將豬肉皮上殘存的毛用刀刮干凈,切成3厘米寬的長條,用竹簽扎些小眼,以利于進味。

  2.先把花椒炒熱,再下人鹽炒燙,倒出晾涼。

  3.將豬肉用花椒、鹽、白糖揉搓,放在陶器盆內(nèi)或搪瓷盆內(nèi),皮向下,肉向上,最上一層皮向上,用重物壓上。冬春季兩天翻一次,脆約5天取出,秋季放在涼爽之處,每天倒翻一至兩次,脆約2天取出,用凈布抹干水分,用麻繩穿在一端皮上,掛于通風高處,晾到半干,放人熏柜內(nèi),熏約兩三天,中途移動一次,使煙全部熏上臘肉都呈金黃色時,取掛于通風之處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豬肉宜選皮落肥瘦相連的后腿肉或五花三層肉。

  2.熏料上若加桔皮少許,臘肉香味更加濃郁。

  風味特點

  臘味是湖南特產(chǎn),凡家禽野畜及水產(chǎn)等均可脆制,選料認真;制作精細,品種多樣,具有色彩紅亮,煙熏咸香,肥而不膩,鮮美異常的獨特風味,每年冬初季節(jié)就開始熏制,要吃到春節(jié)之后。煙熏的臘味菜,能殺蟲防腐,只要保管得法,一年四季都能品嘗。

  西芹百合草莓炒臘肉

  菜系:川菜。

  特色:口味感鮮、色澤鮮艷,草莓可用菠蘿等水果代替,味道略有不同。

  原料:四川臘肉150克,西芹、百合、草莓各100克。

  制作

  1.臘肉切成片,西芹去筋切成片,百合瓣開洗凈,草莓切成片。

  2.鍋中放水燒開,加西芹、百合過一下油水,臘肉也過一下開水。

  3.鍋中放2勺油,燒至溫油,臘肉放鍋中過一下。

  4.炒鍋中留底油,放入蒜茸、姜片起鍋,把主配料同放鍋中一起翻炒,加鹽、味精、糖、水淀粉淋芡即可。

  藜蒿炒臘肉

  菜系:江西名菜。

  特色:在所有蔬菜與臘肉的組合中,數(shù)藜蒿達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軟的臘肉,愈發(fā)襯出藜蒿特立獨行的香氣。吃上一口,唇齒生香,回味悠長。

  主料:臘肉(肥三瘦七)300 克。

  配料:藜蒿根200克。

  調(diào)料:熟豬油50克,精鹽1克,干紅椒15克。

  制作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nèi),上籠蒸30 分鐘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厘米長、0.7厘米寬、0.3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 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和干紅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xù)炒1 分鐘,然后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相關(guān)知識

臘肉怎么吃 臘肉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臘肉怎樣吃好,臘肉的健康吃法
干臘肉的吃法技巧 臘肉的食用方法
臘肉怎么吃
臘肉最健康的吃法 食用臘肉的注意事項
臘肉
臘肉如何健康吃
過年怎樣健康吃臘肉
臘肉的健康吃法和飲食原則
臘肉怎么吃更健康

網(wǎng)址: 臘肉怎么吃 臘肉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http://m.u1s5d6.cn/newsview109992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