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
仔細一瞧三公斤
減肥拼命小半年
未到功成又過年
……
如何在春節(jié)期間
每日既能夠品嘗美食
同時保持健康好身材?
六個因素讓你不斷“長胖”
“過年肥”并不是空穴來風,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人們“胖三斤”的助推器。
1
天氣冷——胃口好
環(huán)境氣溫降低,體溫會隨之改變,為維持人體溫度,身體需要攝入更多的熱能,再加上天冷促使胃酸分泌,人們?nèi)菀孜缚诖箝_。
2
放假啦——窩里趴
溫度一降低,人就會有惰性,喜歡鉆進被窩里取暖。這樣一來,運動量變少,消耗的熱量隨之變少。在熱量攝入變多,消耗變少的情況下,剩余熱量就會轉(zhuǎn)化為脂肪。
3
貼冬膘——躲不了
分布在皮下的脂肪具有減少體內(nèi)熱量散失和防止外界輻射熱侵入的作用。氣溫降低,為維持體內(nèi)恒溫,人體就會本能地儲存更多的脂肪來抵御寒冷。
4
年貨好——吃不停
大家都愛吃甜食,吃飽后也有第二個“胃”來裝甜食。甜食當中所含的糖分在血液中急速地增加,便會大量產(chǎn)生制造脂肪的胰島素,所以人就會變胖。
5
打火鍋——趁熱吃
研究證明,熱的淀粉食物血糖生成指數(shù)更高,轉(zhuǎn)化為葡萄糖速度快,更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越快被消化,飽腹感越差。
為了增強飽腹感,人們會吃進更多的食物,攝入的熱量也就增多。而冷的淀粉食物會產(chǎn)生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屬膳食纖維,是一種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增強人們的飽腹感。
6
哥倆好——來一杯
1克酒精等于7個卡路里,這些熱量如果消耗不了只能轉(zhuǎn)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nèi),對身體有害無益,喝酒過多還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因為影響了正常飲食攝入。
如何在進補吃好的同時
避免“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的尷尬?
↓↓↓
均衡膳食,合理搭配
在安排餐食時,應(yīng)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食物多樣化。下面來講講具體如何均衡搭配膳食,科學地控制熱量攝入,防止發(fā)胖:
主食要粗細搭配
做飯的時候粗糧占1/3。相對于精白米面,粗糧含有膳食纖維、蛋白質(zhì)、維生素都比較高,飽腹感強,消化吸收較慢,能夠減少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全谷類和雜豆類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50-150g、薯類50-100g。
多吃蔬菜,水果要適量
與主食對比,蔬菜屬于熱量含量低的食物(一斤的綠葉蔬菜僅產(chǎn)生約90千卡的熱量,相當于一片方包),而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強飽腹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水果的果糖含量較高,如香蕉、榴蓮、桂圓、棗等,在推薦范圍內(nèi)應(yīng)適當控制攝入。
蔬菜類和水果類的每日推薦攝入量分別為300-500g以及200-350g。要盡量保證攝入蔬果的種類多樣和色彩豐富。
肉類有選擇地吃
過年期間的大魚大肉無法避免,可以選擇易消化、脂肪含量低的肉類:以魚蝦、去皮的雞鴨肉為主,其次是豬牛羊精瘦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
盡量減少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和腌制、熏烤類肉品的攝入。膳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入畜禽肉40-60g、魚蝦肉40-75g、蛋類40-50g。
過節(jié)期間難免多吃,我們無需精準計算每一頓的肉類攝入,如果當日午餐吃肉較多,則晚餐注意少吃,以此類推,靈活調(diào)整。
飲食有度,不可暴飲暴食
用餐時不宜胡吃海喝,而應(yīng)細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25次,這樣容易得到飽腹感。因為大腦需要約20分鐘才可接收到“飽足”的信號,進食過快容易導致過量飲食,每餐吃八分飽為好。
改變選擇固定的碗就餐,250ml標準碗不大不小,可輕松控制食量。
烹飪時選擇少油少鹽的方式為佳,例如拌、煮、蒸,以清淡為主。每日攝入鹽的量應(yīng)小于6g,油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25-30g。
限制酒和飲料的攝入
事實上,酒精的熱量含量非常高,每1克酒精就可產(chǎn)生7千卡的熱量(接近于油,10克油含有9千卡熱量)。
并且酒中含有大量的麥芽糖及氨基酸等物質(zhì),進入人體后會轉(zhuǎn)化成葡萄糖,如果糖分得不到完全的代謝,就會轉(zhuǎn)化為脂肪積聚在體內(nèi),從而導致肥胖。
飲酒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實在要喝建議: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多數(shù)含糖飲料的糖量約為8-11%,部分高達13%以上。如果不希望發(fā)胖,就要注意限制碳酸飲料、奶茶等高能量、高糖飲品的攝入,不能把飲料當水喝。
在餐桌上,用白開水、淡茶水、無糖酸奶和鮮榨果汁代替酒類和飲料是健康可取的。
零食選擇有講究
零食美味好吃,但是它們的“隱形熱量”不容小覷。注意少吃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零食,包括餅干、蛋糕、糖果、果脯蜜餞、巧克力、蛋黃酥、冰淇淋、膨化食品等。
許多加工食品除了能量高,還含有反式脂肪酸,增加機體肥胖的風險,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每天來自反式脂肪酸的熱量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2克)。
所以,零食應(yīng)優(yōu)先考慮新鮮水果和奶類,適量攝入未加工的堅果(每天約一手心的量即可)。
特殊人群要注意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尤其避免高脂飲食、過度飲酒、用餐過飽等。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以少油、低鈉鹽、低熱量、低膽固醇以及低動物脂肪為主。
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yīng)減少濃肉湯、動物內(nèi)臟和海鮮的攝入。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飲食的定時定量,進食順序:湯→蔬菜→肉類→粗雜糧主食。
溫馨提醒
假日里也不要忘了運動哦!吃完大餐后,不要立馬坐著,或者“葛優(yōu)躺”,可以靠墻壁站10-15分鐘。
吃完飯后收拾桌子、洗碗以及掃地,外出就餐后多走幾步,適當增加活動量,促進食物消化。
綜合:廣東發(fā)布、廣州衛(wèi)健委、健康四川官微、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訂閱號、廣西疾控
來源:政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