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鵪鶉養(yǎng)殖技術.doc

鵪鶉養(yǎng)殖技術.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30日 19:19

《鵪鶉養(yǎng)殖技術.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鵪鶉養(yǎng)殖技術.doc(8頁珍藏版)》請在知學網上搜索。

1、今日三農網,鵪鶉養(yǎng)殖技術作者:今日三農網()如何防治鵪鶉潰瘍性腸炎?(l)流行特點:鵪鶉潰瘍性腸炎是由鶉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是對鵪鶉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因而又稱為“鵪鶉病”,它是一種以下痢、腸道潰瘍?yōu)樘卣鞯募毙詡魅静 1静⊥ㄟ^消化道傳播,鵪鶉采食被污染的飼料、飲水或墊料感染。任何年齡的鵪鶉均可以發(fā)病,但以412周齡幼鶉最常發(fā)生,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2)臨床癥狀:急性病例常無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并于23天內幾乎全群覆滅。死亡的幼鶉肌肉豐滿,一般病鶉精神委頓,食欲不振,嗦囊中充滿食物,閉目呆立,弓背縮頸,羽毛粗亂,動作遲緩,腹部膨脹,下痢、排水樣白色糞便,后期嚴重消瘦。(3)剖檢變化:急性病

2、例主要病變在十二指腸,腸黏膜廣泛出血,腸內有黏稠的液體。肝稍腫大、色淡,有大小不一的淡黃色斑點。慢性病例在小腸、盲腸的黏膜上形成不規(guī)則、芝麻至綠豆大的潰瘍,潰瘍邊緣出血、凸起,潰瘍面有一層黃色或黑色的壞死偽膜。較深的潰瘍可引起腸壁穿孔,發(fā)生腹膜炎和腸黏連。脾充血、出血、腫脹。(4)防治方法:將幼鶉放在鐵網上飼養(yǎng),使其不接觸糞便。成鶉與幼鶉分開飼養(yǎng)。病鶉及時隔離,糞便及時清理并進行消毒,死鶉應深埋或燒毀,鵪鶉舍和運動場應定期進行消毒。加強飼養(yǎng)管理,飼料中增加營養(yǎng),補充維生素C,使用量為每噸飼料中添加300克。前3天飲用鏈霉素青霉素2倍量,以后連續(xù)20天飲用鏈霉素青霉素,效果良好,結合青鏈霉素肌肉

3、注射,每只一次l萬單位,早晚各1次,效果更好。用四環(huán)素或金霉素按0.03混人料中喂飼,連用7天。每千克飼料中加人0.10.2克的桿菌肽鋅,可作飼料添加劑。鵪鶉的飼喂方法有哪些?(l)干喂:喂干粉料省事,飼料不易變質,適合于大群飼喂和機械化管理,但浪費較大。(2)濕喂:加水將干粉料拌濕喂,適口性好,浪費少,但夏季容易酸敗,冬季易結冰。在夏季可以早、午喂養(yǎng)濕料,晚上喂干料,冬季早、晚喂干料中午喂?jié)窳?。這樣,夏季防酸敗,冬季可。鵪鶉舍的建設需要考慮哪些條件?(1)有利保溫、防暑和通風換氣。最好是坐北朝南的正房,室內明亮干燥,溫暖舒適,能使室溫保持在20以上。鶉舍應有較大的窗戶,有后窗或加設天窗,窗戶

4、面積為舍內地面面積的1/61/5。(2)要有電源,保證人工光照?;\養(yǎng)蛋鶉需要保持1416小時光照,雛鶉夜間也要給光,僅靠自然光照不能滿足光照的要求。所以,鶉舍建筑時要有良好的采光條件,還要有供電條件。(3)有利于防疫消毒。鶉舍的地面和頂棚最好是混凝土結構,地面要稍有一定傾斜度,這樣便于洗刷消毒、排水,進行噴霧和熏蒸消毒。(4)鶉舍和鶉籠的空間搭配。鶉舍一般進深4.5米,寬6米,若用寬50厘米,長1米的籠,使用通長水槽,兩排籠并列,室內可放4排籠子,3條走道。鶉舍高2.42.7米,可設46層籠,每籠放蛋鶉40只,每間鶉舍可養(yǎng)鶉645404800只。如果是單個飼槽、水槽,室內單放3排籠,可飼養(yǎng)36

5、00只。中禽白羽鵪鶉中禽白羽鵪鶉為白羽純系,體型和朝鮮龍城鵪鶉差不多,體羽潔白豐滿,背部偶爾有黃斑,喙、脛、腳為灰白色、腿為透明粉紅色,成年母鶉體重170克,公鶉140克,35日齡開始產蛋,全年平均產蛋率8590,蛋重12克左右,蛋殼結實,有花斑、每日每只耗料24克左右,蛋料比1:2.5,年產蛋290枚,為目前國內優(yōu)秀的蛋鵪鶉品種之一。中禽白羽鵪鶉抗病力強、性情溫順,不愛動,不挑食。養(yǎng)殖相對比較容易,適合各地農戶散養(yǎng)或規(guī)模飼養(yǎng)。鵪鶉的飼喂方式有哪些?根據鵪鶉的不同類型、不同年齡還應采用不同的飼喂方式。(1)自由采食:主要用于肉用鶉,進行不定量、不定時地飼喂,使仔雛多吃快長,有時喂產蛋鶉也采用此

6、法。(2)限制飼喂:對鵪鶉進行定時、定量飼喂。如何防治鵪鶉新城疫?(1)流行特點:鵪鶉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鵪鶉新城疫多在雞新城疫流行后期發(fā)生,該病毒侵人機體后引起敗血癥,死亡率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春秋兩季多發(fā)。病禽的唾液、糞便等均含有大量病毒,通過飼料、飲水和用具傳染健康禽。病禽在咳嗽或打噴嚏時,也可通過空氣傳播病毒。以4070日齡青年鶉發(fā)病較多,7月齡以上發(fā)病率較低。死亡率在產蛋前發(fā)病時為50%,在產蛋后發(fā)病時降低為10%,但病程較長,產蛋量明顯減少。(2)臨床癥狀:最急性型,發(fā)病迅速,一般不顯示臨床癥狀,突然死亡。急性型,病初體溫升高,精神不振

7、,食欲減少或廢絕,但喜飲,倒提時口腔內流出大量黏液,行走遲緩,離群呆立,閉目縮頸,翅尾下垂,冠和肉髯呈紫色;呼吸困難,常發(fā)出喘鳴聲;腹瀉嚴重,拉黃白或黃綠色糞便且有時含有血液;產蛋鶉產蛋量下降,軟殼、白殼蛋增多,病程長的出現腿麻痹、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一般23天死亡。慢性型,發(fā)病后期多見,神經癥狀明顯,呈興奮、麻痹及痙攣狀態(tài),動作失調,步態(tài)不穩(wěn),頭頸歪斜,時而抽搐,常出現不隨意運動;羽翼下垂,體況消瘦,時有腹瀉,最后死亡。最近幾年其流行癥狀呈現非典型癥狀,表現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和產蛋率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有零星的死亡現象。糞便顏色呈現淺綠色、偏稀,有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尤其在晚上更加明顯其他的

8、如神經癥狀在慢性病例中可以出現。(3)剖檢變化:其病變?yōu)楹眍^、氣管內有透明分泌物,氣管環(huán)充血,肺淤血;腺胃乳頭出血,擠壓有膿性分泌物,嚴重的形成演瘍;肌胃角質膜下黏膜出血;十二指腸黏膜點狀出血,直腸有條紋狀出血,心冠脂肪有針尖大的出血點,腎臟淤血、腫大。(4)防治措施:加飼養(yǎng)管理,嚴禁鵪鶉舍內混養(yǎng)其他家禽,飲水中加人多種維生素以提高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經常保持鶉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衛(wèi)生,堅持定時消毒,淘汰已經發(fā)病、體弱的鵪鶉。鶉群的預防措施:a.鵪鶉57日齡可用雞新城疫系弱毒疫苗或新城疫克隆30,滴鼻點眼進行接種。以后在2835日齡和6070日齡分別進行飲水免疫。b用滅活疫苗肌肉注射,35日齡前

9、后每只0.3毫升。弱毒疫苗與滅活疫苗并用,可起到強化免疫效果。c在飲水免疫的前一夜,停止供水,造成鵪鶉有渴感,次晨放人有疫苗的水,使所有鵪鶉均能飲水,且在2小時內飲完。d免疫前后3天供應鵪鶉營養(yǎng)平衡的飼料,注意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的平衡,使大群保持堅強的抗病力。發(fā)病鶉群的緊急預防措施:a緊急接種疫苗,新城疫系弱毒疫苗或新城疫克隆30疫苗4倍量飲水,結合白細胞介導素效果更好。b.緊急接種禽用干擾素禽用白介素。c.可以使用新城疫核酸制劑,進行飲水接種。d加強營養(yǎng),補充各種維生素,加強消毒。e大群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fā)感染,降低死亡率,使用中草藥制劑可以促進產蛋恢復。如何防治鵪鶉支氣管炎?(1)流行特點:鵪

10、鶉支氣管炎是鵪鶉支氣管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特點是流淚、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鼻竇發(fā)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QBV通過接觸及空氣傳播,8周齡以內鵪鶉易感染,鵪鶉發(fā)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0100。(2)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臨床癥狀:潛伏期47天。病鶉精神委頓,結膜發(fā)炎,流淚;鼻竇發(fā)炎,甩頭;打噴嚏,咳嗽,呼吸急迫,氣管?音;常聚集在一起,群居一角;時而出現神經癥狀。成鶉產蛋量下降,生畸形卵。病理變化:結膜發(fā)炎,角膜混濁;鼻竇發(fā)炎,時有膿性分泌物;肺、氣管發(fā)炎有病變,內有大量黏液;氣囊膜混濁,呈云霧狀,有黏性滲出物;肝有時發(fā)生壞死病變;腹膜發(fā)炎,腹腔有膿性滲出

11、物。(3)防治措施: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也無特效藥物治療。平時要加強管理,適當提高雛室及鶉舍的溫度,改善通風條件,保持合理飼養(yǎng)密度,可減少死亡。病鵪鶉可使用抗生素,患病期間在飼料與飲水中添加0.040.08土霉素和金霉素。加強防疫工作,嚴防帶毒者與按鵪鶉接觸。鵪鶉舍加強消毒。發(fā)病期間停止孵化,病鶉不可作種用,發(fā)病群的種鶉要淘汰。機器孵化鵪鶉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孵鵪鶉可用孵雞的孵化器,孵化條件和設備與雞基本相同,只是蛋盤的規(guī)格不同。孵鶴鶉使用的蛋盤條間距2.5厘米(比鶴鶉蛋的橫徑略?。?,孵化器孵鶴鶉的數量是孵雞蛋數量的2.32.5倍。孵化室應通風、保溫。孵化前用10的石灰乳粉刷墻壁,地面用

12、3的堿水刷洗,再用清水沖洗,晾干,并將全部孵化用具洗刷干凈,放在孵化室中。洗凈準備就緒的孵化器,還可以連同第一批蛋一起熏蒸消毒。孵化器除要洗刷消毒外,還要檢查各部件性能是否完好。種蛋消毒可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洗蛋(水溫3436)。再將種蛋放在消毒柜中,每立方米容積用高錳酸鉀15克、甲醛30毫升熏蒸,溫度25,濕度75%,消毒30分鐘即可。種蛋消毒后,放在孵化室中預溫810小時,方可人孵。家養(yǎng)鵪鶉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家養(yǎng)鵪鶉可基本上分為肉用種和蛋用種兩類。我國引進的鵪鶉多為日本蛋用種。日本成鶉體長約18厘米,體重100140克,母鶉比公鶉稍重。全身羽毛顏色與體形特點與野鶉相似,頭小、嘴尖、尾禿

13、、無冠髯。家鶉既不換羽也不孵卵。家鶉性情溫順,但雄鶉仍殘留好斗習性。雄鶉叫聲洪亮高亢,雌鶉叫聲尖細低微。雛鶉的正常體溫為40左右,成鶉的正常體溫為4142。每分鐘的呼吸頻率為雄鶉35次,雌鶉50次。家鶉食性較雜,喜食粒料,習慣經常采食,到黃昏時刻尤為活躍。鵪鶉對外界因素反應靈敏,富于神經質,受驚擾時常群起騷動,并喜歡在籠子內來回走動。同時因為家鶉對飼料的全價性比雞要求嚴格,所以啄癖發(fā)生比雞多,格斗和外傷也比雞嚴重。鵪鶉生機旺盛,新陳代謝快是其重要的特點之一。確保鵪鶉冬季平穩(wěn)產蛋五措施1.保溫增溫。鵪鶉在溫度1525之間食欲旺盛,產蛋多,種蛋受精率也高;低于15產蛋率明顯下降。因此,在嚴冬和早春

14、寒冷季節(jié)應采取保溫增溫措施,夜間要在籠上加蓋保溫物,適當加大籠養(yǎng)密度。2.增加光照。每3040平方米鶉舍配1只40瓦的電燈,每天天亮前2小時開燈,天黑后2小時關燈,保持穩(wěn)定的光照度和光照時間。3.平衡營養(yǎng)。冬季應飼喂營養(yǎng)全面的配合飼料,并供給適量沙粒讓鵪鶉自由采食,以助消化。同時供給清潔水供鵪鶉飲用。冬季鵪鶉的飼料平衡配方為:豆粕15%、精料10%、魚粉15%、玉米54%、麩皮3.5%、骨粉1.5%、干草粉1%,適當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D。4.環(huán)境安靜。在日常飼喂、撿蛋、清糞、加水時動作要輕,不要輕易更換飼養(yǎng)人員。日常要保持籠舍、飲食器具清潔衛(wèi)生。每立方米空間用25毫升福爾馬林、1

15、2.5克高錳酸鉀熏蒸消毒。每隔714天用2%3%的來蘇水對舍內外食具消毒1次。5.及時防病。冬季鵪鶉籠養(yǎng)一般比較密集,一旦發(fā)病,要及時隔離治療。防鵪鶉白痢可用痢特靈拌料(每100公斤飼料加痢特靈20克),連續(xù)喂7天。治療潰瘍性腸炎,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1次1萬單位,早晚各1次,或灌服磺胺脒,每只每次1/4片,第一次加倍,一日2次,連續(xù)給藥5天。治療支氣管炎,在飼料中添加0.005%泰樂菌素,連續(xù)10天,停藥5天,再給藥5天,喂藥的同時在飲水中添加泰樂菌素和紅霉素。如何防治鵪鶉雙球菌病?(1)臨床癥狀:鵪鶉雙球菌病是由雙球菌引起,鵪鶉以拉稀、歪頭為特征的傳染病。它的臨床癥狀有: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閉目昏睡,呼吸困難,羽毛蓬亂無光。多數病鵪鶉歪向一側,不斷倒地,人工扶起,歪著頭又倒地,個別倒在地上采食。腹瀉嚴重,

相關知識

鵪鶉養(yǎng)殖新技術.doc
鵪鶉養(yǎng)殖新技術
鵪鶉實用養(yǎng)殖技術
鵪鶉高效健康養(yǎng)殖技術
鵪鶉養(yǎng)殖技術經驗.docx
小鵪鶉怎么養(yǎng) 鵪鶉養(yǎng)殖技術與注意事項
鵪鶉的養(yǎng)殖技術和管理方法
鵪鶉的育雛技術.doc
鵪鶉的養(yǎng)殖技術,需掌握這三點!
《鵪鶉養(yǎng)殖》課件

網址: 鵪鶉養(yǎng)殖技術.doc http://m.u1s5d6.cn/newsview93492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