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柳毅的畫就是看藝術(shù)孕育的結(jié)果。他屬于“沿路行走,直到自己變成道路”的那種。
奇妙的是,畫中沒有江南,卻有江南的底蘊
藝術(shù)的孕育
撰文/顏光明
又見柳毅的畫,覺得親切。作為滬上名家,柳毅的水彩畫在眾多的繪畫中,屬于辨識度很高的一類,獨一無二。這也是所謂的風(fēng)格。此次以一幅《天鵝回韻》出現(xiàn)在“又見江南:2020海上藝術(shù)名家特展”,尤為醒目。原因不外乎畫出了“江南的魂”。奇妙的是,畫中沒有江南,卻有江南的底蘊 。
其實,柳毅的水彩很洋氣,氤氳著水的靈氣,每每欣賞,總有回味在縈繞。是什么?很難表述,但畫面的質(zhì)感和投射出來的韻味具有唯美的詩化,這就如同江南女子的秀和慧,從“雨巷”飄來“茉莉”的清雅。但同時,又有濃厚的海派味。這種獨特性,就如同氣質(zhì),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品格。
我喜歡柳毅的畫風(fēng),及散發(fā)出來了的氣息,有著詩意般的意境,無論是“水鄉(xiāng)”,還是“園林”,以及“人物”,在他的筆下都能復(fù)活,而且是以美的方式呈現(xiàn),不帶雜質(zhì),純凈甘美,如同茶香宜人,回味無窮,一切都流于自然,讓藝術(shù)說話。
我想,這是很難做到的“一門藝術(shù)”,尤其是水彩,要做到筆墨不等于零,那是需要無數(shù)個寒暑的修煉和刻苦。經(jīng)驗告訴我,凡大家都是熬出來的,沒有幾次脫胎換骨哪成?我看柳毅的畫有二十余年,從“水鄉(xiāng)”看到“園林”,再從“芭蕾”看到“少數(shù)民族”,最近又在看他的“亞洲”系列,以及對于歷史的深度表達,幾乎是在窮其一生尋找水彩的魂。
我曾看過柳毅作畫,那種神態(tài),認真和要求,那怕是一個細節(jié)的處理,都會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我想,藝術(shù)是有生命的,之所以能成為名作或珍藏品,這與藝術(shù)家的心血賦予有關(guān)。這也就讀懂了什么叫“孕育”,好的作品都是孕育之作,存活的僅僅是部分。
看柳毅的畫就是看生命孕育的結(jié)果。他屬于“沿路行走,直到自己變成道路”的那種。他給我的啟示是:“世界之大,它的深度和廣度,只有那些用腳走路的人,才體會到。”畫家也是如此。
又見柳毅的畫
水鄉(xiāng)
黃河
新年
版納
少女
天使
2020.8.16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