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主流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的健康風險溝通研究

主流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的健康風險溝通研究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6日 20:42

主流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的健康風險溝通研究

【摘要】: 隨著新冠疫情暴發(fā),圍繞其展開的健康風險溝通成為健康風險領域的重要議題。在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的傳播環(huán)境與公眾的信息接收渠道發(fā)生改變,公眾的信息獲取依賴于社交媒體。盡管社交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但因其信息過載,各種不實信息混雜其中,催生出導致人們難以發(fā)現可靠信息的“信息疫情”??梢娂哟笊缃幻襟w中可靠信源的信息傳播十分必要。在健康風險溝通過程中主流媒體、公共衛(wèi)生組織都是可靠信源,但圍繞后者的健康風險溝通研究較為豐富且在我國主流媒體在公眾信任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本文選取主流媒體作為研究對象。為探究主流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中如何對健康風險進行構建,不同的內容及呈現方式又如何進一步影響公眾在社交媒體平臺中對健康風險信息的參與行為,本文選取我國代表性主流媒體《人民日報》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內容分析法對《人民日報》微博平臺發(fā)布的與新冠疫情相關的風險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本研究旨在基于研究結果,結合CERC理論對為未來主流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的健康風險溝通提供策略和建議。研究發(fā)現,媒體報道頻率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隨著公眾關注度的提升而增加。在眾多信源中,政府部門是《人民日報》微博最主要的信息來源,公眾對該信源的信任度較高,且相較于其他信源更易引發(fā)公眾的參與行為。在新聞框架選擇上,《人民日報》微博更側重使用主題框架且該框架更易引發(fā)公眾參與,因此健康風險溝通更宜選擇主題框架。在意義建構方面,信息內容以數據更新、癥狀描述等內容為主,癥狀、潛伏期等具有實際效用的報道也更易引發(fā)公眾參與。對風險不確定性的呈現主要依賴比較呈現與數字呈現,但如何呈現風險的不確定性對公眾的參與行為并沒有顯著影響。在效能信息方面,社會效能信息占比更高,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效能信息更易引發(fā)公眾的參與。綜上所述,相較于新聞框架、不確定性呈現等報道方式,信息內容構建、具有指導性的效能信息等報道內容更易引發(fā)公眾參與。而對地理要素的研究發(fā)現,對其他國家地區(qū)報道的信息占比為12.9%位列第三,相較于國內疫情報道,海外疫情報道的公眾參與度較低。因此,本研究認為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的主流媒體開展將健康風險溝通應當以具有實際參考或指導價值的內容為抓手提升溝通效果,滿足公眾信息需求。在溝通過程中應重視回應公眾疑問、解讀相關政策,始終重視謠言的治理。最后,主流媒體還應充分利用社交平臺雙向互動的特點,捕捉公眾關注熱點,更好地為健康風險溝通提供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23


相關知識

社交媒體與心理健康:維護平衡,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
社交媒體 = 游樂場?
社交媒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防范策略研究
讓孩子免受社交媒體之害
心理健康與社交媒體:社交媒體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實用的健康策略
數字化孤獨:社交媒體時代的親密關系
別讓社交媒體毀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沉迷數字媒體?青少年可能增加多動癥風險
J Med Internet Res:社交媒體如何幫助網民減肥?
醫(yī)療大健康行業(yè)官方媒體和自媒體名錄

網址: 主流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的健康風險溝通研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83227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