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血管不健康的飲食前三名!很多人都這樣吃,55歲后尤其要注意!

心血管不健康的飲食前三名!很多人都這樣吃,55歲后尤其要注意!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6日 02:51

心血管疾病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廣泛關(guān)注。眾所周知,飲食習慣對血管健康具有重要影響,但究竟哪些飲食方式對血管健康最為不利?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

中老年人

心血管不健康飲食的前三名

什么樣的飲食會給心血管帶來更大的負擔?2023年刊發(fā)在《中國循環(huán)雜志》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各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中,導致心血管疾病負擔前三位的不良飲食危險因素是:

1. 吃得咸(高鈉飲食)

2. 吃得細(低全谷物飲食)

3. 紅肉吃得多(高紅肉飲食)


研究截圖

研究發(fā)現(xiàn),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缺血性心臟病負擔與1990年相比呈上升趨勢。不過,好在隨著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善,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ㄈ毖孕呐K病、腦卒中、房顫、外周動脈疾病等)負擔總體呈下降趨勢。

研究介紹,我國的飲食結(jié)構(gòu)在1990年以后有較大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蔬菜、水果、堅果、肉類等的改善。這些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善對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影響。


研究截圖

研究還特別提到了“吃太咸”:盡管與1990年相比,2019 年歸因于高鈉飲食的心血管疾病負擔有較大幅度降低,但仍遠高于其他飲食危險因素。而且,尤其是老年人群,隨著年齡增長更加喜好腌制類食物提高味覺感受。①

想一想你身邊的長輩,是不是更喜歡吃啥都配個咸菜。因此,老年人群食鹽攝入更需要關(guān)注。

飲食3個小改變,

讓血管更健康

如何改變前三位的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呢?

1、每日食鹽攝入不超5克

建議成人每日攝入鹽不超5克。②不過,年紀大了,味覺也會相應退化,老年人總是會不自覺越吃越咸。該怎么辦呢?可以嘗試做出一些小改變,比如:

(1)用低鈉鹽:如果希望“減鹽不減咸”,現(xiàn)階段一個便捷有效的辦法是使用低鈉鹽,因為同樣咸度下低鈉鹽比傳統(tǒng)食鹽減少了20%~35%的鈉。

(2)其他香辛料:可以靈活使用辣椒、胡椒、蔥姜蒜等香辛料,它們會刺激味蕾產(chǎn)生更強的咸味感受。

(3)出鍋時放鹽:炒菜出鍋前撒鹽,這樣可以讓鹽留在菜品表面,而不是滲入內(nèi)部,能更好地被舌頭感受到。

(4)減鹽堅持2周:“沒有鹽,飯菜就不香了”是味蕾的一種感覺。我們的味蕾需要2~6周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當我們適應了這種較淡的味道,味蕾就可以感受到食物本身的鮮美味道了。


健康時報 任璇/攝

此外,要少吃腌菜、咸肉、泡菜等含鹽量高的易儲存食材。學會看食品營養(yǎng)標簽,上面的鈉(Na)表示含鹽量的高低,少吃一些味精、醬油、番茄醬、香腸、午餐肉、話梅、果脯等。③④

2、每天全谷物至少吃50克

2021年7月,發(fā)表在《營養(yǎng)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中老年人精制谷物吃得多,腰圍增加越多,甘油三酯水平越可能升高。而全谷類食物可以減小腰圍、改善血脂異常和高血糖。⑤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提到,系統(tǒng)評價結(jié)果表明,與不吃或少吃全谷物(食品)人群相比,每天攝入3份全谷物食品或48~80克全谷物,心血管發(fā)病相對風險可降低21%。⑥《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版)》也提到,血脂異常患者建議每日全谷物攝入50~150克或占全天谷物的1/4~1/3,攝入量遵循平衡膳食原則。⑦

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天應吃50~150克全谷物和雜豆②。不過,很多人理解錯了全谷物。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長楊月欣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很多人把粗糧錯當為全谷物,其實它倆并不是一回事。⑧


圖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全谷物最大的特點就在一個“全”字上,很多人在超市里買的玉米面、碾碎小麥或全麥面包之類的粗糧食物,有可能都不是全谷物。

只有未經(jīng)過精加工的完整谷粒,或把谷粒壓扁、磨碎或磨成粉,才能稱得上是全谷物。全谷物的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等含量是精白面粉的3倍。目前較為公認的全谷物有燕麥、大麥、黑麥、糙米、玉米等。⑧


2017年全民營養(yǎng)周推薦“中國好谷物”⑨

其實,吃全谷物也很簡單,比如早餐時,煮一碗燕麥粥,不到十分鐘就搞定,非常方便。

3、每日紅肉攝入50克左右

紅肉要注意攝入量。一點紅肉都不吃,容易導致身體鐵元素不足,進而導致疲勞乏力、頭暈、心悸及缺鐵性貧血等⑩。但現(xiàn)在問題是,不少人紅肉吃得太過了。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數(shù)據(jù)②,2015—2017年,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每標準人攝入畜肉(即“紅肉”,且豬肉為主)量為72克/天,推薦攝入量為:

18~65歲成人:40~75克/天

65歲以上人群:40~50克/天


健康時報 任璇/攝

同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還建議,少吃深加工肉制品(培根、火腿、香腸、牛/豬肉干、肉罐頭等),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優(yōu)先選擇魚,每周最好吃魚2次。②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1990~2019 年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對中國≥ 55 歲人群心血管疾病負擔的影響[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23.

②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③2024-04-07大眾健康《減鹽的難點是什么?最新調(diào)查顯示:“重”口難調(diào)!》

④2024-02-20廣州老齡《老年健康 | 拒絕重口味,減鹽飲食有技巧》

⑤Whole-and Refined Grain Consumption and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Cohort. J Nutr. 2021 Jul 13.

⑥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

⑦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修訂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23,38(3):237-271.

⑧2016-05-24健康時報《粗糧不是全谷物》

⑨2017-05-16 健康時報《常吃十大好谷物》

⑩2024-04-07華西醫(yī)生《豬肉吃多了不好?紅肉和白肉哪個更健康?華西醫(yī)生:吃肉記住這3點!》

編輯:任璇

審稿:魯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guān)知識

立秋后,心臟有“三怕”,個個都可能奪人性命,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零食紅黑榜!尤其這 5 種,很多人以為很健康,實際很胖人
寶寶一周歲前飲食要注意哪些?這些食物不宜吃~
55歲以后適量多吃這些肉類,健康又長壽!醫(yī)生建議收藏
寶寶一周歲前飲食要注意哪些 這些食物不宜吃
寶寶一周歲前飲食要注意哪些?盤點這些食物不宜吃
55~65歲是“長壽關(guān)鍵期”~要做好這些事
孕期吃牛油果好處多, 尤其是這樣吃, 不僅健康還養(yǎng)胎!
【健康】不吃主食能減肥嗎?這9個危害很多人不知道!這樣吃主食才健康→
【健康】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尤其這3類人,需要講究!

網(wǎng)址: 心血管不健康的飲食前三名!很多人都這樣吃,55歲后尤其要注意! http://m.u1s5d6.cn/newsview8133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