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醫(yī)科“宏”心

醫(yī)科“宏”心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1:06

編者按:當前,人們在盡情享受著衣、食、住、行、娛樂等優(yōu)越現代生活的同時,也飽受著各種不良疾病的折磨。多種不良生活方式及工作壓力,使得患病的風險性大大增加。為讓您有一個健康愉悅的身心,武漢科技報特約請曾任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病區(qū)主任,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武漢亞心護理學院教授,泰康醫(yī)療集團心臟外科專家,泰康同濟醫(yī)院心臟專家教授周宏開辟《醫(yī)科“宏”心》專欄,不定期重點科普包括心臟病在內的醫(yī)學常識。

巴黎奧運如火如荼,運動愛好者冒著酷暑熬夜為奧運健兒喝彩,也要知道運動損傷伴隨著運動員的一生。

《跑步者世界》曾經報道過:美國醫(yī)學博士本-羅辛進行的長期研究發(fā)現,長期參與馬拉松運動的人們,平均壽命上比普通人多出驚人的19年。參加試驗的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已達76歲,他們的心臟病患病率僅為17%,遠低于美國同齡男性34.5%的心臟病患病率。但是對6000名已故運動員資料的統(tǒng)計顯示,運動員的平均壽命約為60歲,也反映了運動員訓練的高強度和潛在的健康風險。

一項對參加過1998年洛杉磯馬拉松比賽的約2300名運動員的研究發(fā)現,賽后病倒的運動員人數約14%,比接受過訓練但沒參賽者高出近5倍,由此可見運動雖有益身體健康,但我們要注意別過度,一定要講科學。

實驗觀察發(fā)現,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都明顯升高,對局部或者全身組織器官損傷極大。這表明劇烈運動不僅影響微循環(huán)灌注量,使器官組織營養(yǎng)供應和代謝產物排泄產生障礙,加重局部組織的缺血、缺氧;運動會增加心臟負荷,并進一步影響心肌血液供應,可能會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必然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同時肌肉消耗養(yǎng)分和氧氣過多,還會使體內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導致大腦早衰,擾亂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機制受損,實驗證明,運動促使肌體新陳代謝加速,使體內耗氧量急劇增加,產生大量“活性氧”,使人容易衰老。

生命在于運動,但無論什么運動,應適可而止,太多太激烈,對身體無疑是一大傷害,尤其對職業(yè)運動員和需要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勞作的人群,一定要勞逸結合,只有適當的運動能夠才能使身體健康,否則弊大于利。

運動中我們還發(fā)現下肢關節(jié)中的踝關節(jié)扭傷、膝關節(jié)扭傷;上肢關節(jié)比如肩、肘、腕關節(jié)的扭傷;以及肌肉、韌帶的損傷。運動拉傷常見的是大小腿肌肉撕裂、跟腱撕裂。還有骨骼的損傷,比如四肢骨折等,以及脊柱中頸椎、腰椎及周圍韌帶的損傷,超量和不恰當的運動還能帶來心肺功能損傷和其他器官的意外損傷。

創(chuàng)傷急救是一件涉及多個學科的緊急事件,不但涉及醫(yī)療水平、救護能力、公共應急管理等等方面,還可能涉及氣候、地理、環(huán)境、化學等因素。當然,急性運動損傷第一條原則是先救命后治病,譬如如果有危及生命的顱腦損傷、出現意識問題或者氣道、心臟等急性損傷,應保護好患者,送急診搶救。無專業(yè)知識的人員切不可嘗試復位或者無保護搬運,以免加重損傷。涉及脊柱骨折脫位或者關節(jié)脫位等有神經血管損傷風險的重要部位,在搬運時應使用多人平舉法,以免脫位加重導致神經血管損傷。急性損傷之后的康復治療往往容易被人忽視,認為運動員身體素質好,很快就會康復,殊不知有可能暗藏危機。

最近武漢一位體育專業(yè)的研究生就遇到一次致命的運動損傷,打球時不慎扭傷了腳踝,不到兩天傷情迅速惡化,膝蓋處腫脹發(fā)紅,腳踝也疼痛難忍。由于經驗不足加上考慮經濟困難,該生依舊一直在堅持學習和工作,直到同學發(fā)現了他傷情的不對勁,勸他去醫(yī)院就診,才來到醫(yī)院。為了盡快恢復,醫(yī)生建議他安裝一個花費需要1000元的足部固定支架,經濟上的窘迫讓該生倍感糾結。反復權衡后,他還是沒有聽醫(yī)生的話,而是在網上買了一副便宜的支架自己包扎了一下。不久之后,他就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由于下肢運動損傷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正確處理,體內出現了靜脈血栓。直到有一天血栓突然阻塞了肺部血液循環(huán),他當場昏厥在了宿舍……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傷要了該生的命。他的失誤并不在于有沒有使用支架固定,而是沒有遵從損傷后科學的康復治療,忽視了制動后靜脈血栓的形成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崴腳或者下肢骨折等運動損傷,醫(yī)生都會建議“制動,休息”。但是,所謂的制動是指受傷部位或關節(jié)活動的“相對靜止”,其他部位和下肢的肌肉關節(jié)還是要適當活動,宜動靜結合。久坐、臥床,特別是坐著時下肢靜脈在髖、膝關節(jié)回流受阻,受傷后組織腫脹,靜脈血液會停滯并集結成塊狀,極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血栓還讓下肢腫脹、疼痛加重。由于人體的靜脈直徑,越往心臟越大,因此不適當的活動或擠壓,深靜脈血栓會脫落,隨著血液流動,最后進入心臟,堵塞住肺部大血管,形成肺動脈栓塞,導致大面積肺組織壞死,靜脈血就不能在肺部完成氧氣交換,短時間引起嚴重的缺氧,進而會引起急性心臟和腦部的缺氧、損傷,因此隆星宇突然出現暈倒,最后雖然送到醫(yī)院,但是由于腦缺氧時間太長,最終未能挽救生命。

肺栓塞不僅僅容易發(fā)生在運動系統(tǒng)損傷之后,往往在長途旅行、老人或病人久坐久躺、肥胖者或孕婦中晚期等也極易發(fā)生,由于肺栓塞發(fā)病比較隱蔽、突然、危害很嚴重,因此應重在預防。肺栓塞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據美國估計發(fā)病率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未經治療的肺栓塞病死率高達 25%~30%。多數患者是由于呼吸困難(氣促)、胸悶、胸痛就診的。約半數患者表現煩躁不安。還可有咳嗽、咯血、發(fā)熱、意識喪失、大汗等癥狀。部分肺栓塞患者可見下肢不對稱的腫脹,長期不活動的孕婦反而更容易被忽視。

很多高危人群長時間靜坐,如通宵守夜坐睡、通宵打麻將、長途乘飛機、火車、輪船、汽車旅行,下肢少動者,各種久立職業(yè)者 (如外科大夫、理發(fā)師) 也易形成下肢靜脈曲張,曲張靜脈很易形成血栓,這些都是肺栓塞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術后患者,育齡期婦女口服避孕藥干擾機體凝血機制,妊娠婦女盆腔血受增大子宮壓迫,也易產生盆腔靜脈血栓。

一旦發(fā)生特別是下肢不對稱腫脹,反而不能輕易按摩下肢,容易擠壓血栓造成脫離=落??梢约皶r抬高患肢,還需及時就診,與醫(yī)生配合是最明智的方法。大多數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減少血栓形成的華法林,外傷患者可以在醫(yī)生判斷下進行肝素抗凝或阿司匹林進行預防血栓。如果肺栓塞患者經積極藥物無效,或者無法應用藥物(如并發(fā)癥風險極大),可考慮通過手術摘除肺動脈血栓。也可以用微創(chuàng)的方法到達堵塞的肺動脈,通過導管碎解、抽吸血栓,部分取代手術治療。對于下腔靜脈或下肢靜脈血栓比較多、下肢又不得不進行制動和固定的患者,如果肺栓塞患者無法耐受抗凝治療或有出血并發(fā)癥,為防止下肢深靜脈大塊血栓再次脫落阻塞肺動脈,可考慮下腔靜脈安置濾器,一旦在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將被濾器阻擋而無法流向肺動脈,一般濾器使用時間最長不能超過3個月,到期就要及時取出。對于復發(fā)的肺栓塞,要積極尋找危險因素,防止復發(fā)。

普通人免不了長途旅行或者久坐,有一種方法簡單易用,就是雙腳進行“踝泵”運動。即用力勾起腳尖再用力踩下,記住一定要用力“伸勾腳尖”,手放在小腿上有明顯的感覺肌肉一緊一松,腿部肌肉有節(jié)奏地收縮才會擠壓輔助增加深靜脈壓力,像“泵”一樣讓靜脈血克服重力,流動起來,防止形成下肢靜脈血栓。一小時做一次,或者站起來走走,能有效預防肺栓塞的發(fā)生。另外要注意,坐長途車和飛機不要穿過緊的衣服褲子,避免血液循環(huán)不暢,對于下肢靜脈及靜脈瓣功能不好的人(如靜脈曲張的老年人)可以在乘坐長途車或長途飛機前穿上彈力襪進行預防。

最后運動要記住,運動損傷一定要遵從醫(yī)生的醫(yī)囑,及時進行超聲檢查和血液檢測,盲目自行處理,往往省不了多少錢,遺留重要的隱患或者留下遺憾,如果損傷嚴重,不要猶豫,及時就醫(yī),專業(yè)的醫(yī)生會給出合適的治療建議。損傷后的康復訓練同樣重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幫助你更快地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

來源:武漢科技報

作者:周宏

編輯:趙雪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張文宏最新發(fā)聲!事關長新冠
劉畊宏一晚上賺多少錢
如何應對下一波疫情?張文宏:中國處于低流行狀態(tài)
頂刊綜述丨NAT MED(IF:82): 心臟代謝健康、飲食和腸道微生物組: 宏組學視角
劉畊宏直播一晚上賺多少錢?
為何中國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20%?張文宏:發(fā)現病人太晚了
張文宏談高齡老人沉默性缺氧,什么沉默性低氧血癥?
張文宏稱抗病毒藥一定要先用上 抗病毒藥吃多久病毒會開始降下來?
醫(yī)師揭密調理心法!中醫(yī)也能調養(yǎng)的十大科別 阿茲海默、減重、痛風都OK
科普創(chuàng)新不止,守護兒童健康不息 “最美兒科醫(yī)生”為父母撐起安心傘

網址: 醫(yī)科“宏”心 http://m.u1s5d6.cn/newsview7982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