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栽培技術要點詳解
黃瓜,被譽為“夏日的清涼果”,不僅口感爽脆,更因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而備受推崇。作為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的蔬菜,黃瓜的食用方式多種多樣,無論是鮮果、涼拌、熟食,還是制作泡菜、鹽漬、糖漬,亦或是制干和制罐,都能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
一、栽培模式
春露地黃瓜的栽培,通常在終霜期前35-40天開始育苗,經過約30天的苗齡后,當?shù)財嗨獣r選擇適宜的氣溫進行定植。在鄭州地區(qū),這通常意味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定植,以保證5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市場供應。
越夏黃瓜的播種多在5月中下旬進行,其供應期為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然而,由于這段時間降雨量大、溫度高,黃瓜的病害相對較多,產量會有所降低。
秋黃瓜的直播或育苗移栽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進行,其供應期則從8月下旬持續(xù)到露地出現(xiàn)霜凍。在此期間,由于育苗時的高溫和雌花分化的困難,以及后期低溫對生長的限制,秋黃瓜的產量也相對較低。
小拱棚黃瓜的栽培可以比露地黃瓜提前15-20天進行播種和定植。在鄭州地區(qū),這通常意味著在3月上旬進行直播,并通過放風逐漸適應露地環(huán)境。4月中下旬撤除棚膜后,根瓜已座穩(wěn),此時應立即進行搭架綁蔓,以進行露地栽培。
大棚黃瓜的春提早栽培旨在提前供應市場,解決春季市場的供應短缺問題。在鄭州地區(qū),這通常涉及在1月上中旬至2月上中旬的播種期,以及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的定植期。近年來,通過在大棚內扣小棚、覆蓋雙層薄膜或加蓋草簾等措施,可以進一步提前供應期15-30天,從而顯著提高經濟效益。
日光溫室黃瓜的栽培模式則包括早春茬、秋冬茬和冬春茬等多個時段。早春茬黃瓜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播種,2月份定植,并在2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供應市場。而冬春茬黃瓜的播種則在10月中下旬進行,一直供應到6月份,且不加溫生產的經濟效益高,技術難度大,是我國設施園藝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
二、品種選擇
春露地黃瓜的栽培,需要選用耐低溫能力強、瓜碼密、雌花節(jié)位低且節(jié)成性強的品種。對于夏、秋露地黃瓜,則應選擇耐熱、耐濕、抗病性強的品種。在春大棚黃瓜的栽培中,應挑選早熟、耐熱、抗病且優(yōu)質的品種,同時選擇嫁接親和力好、具有脫蠟粉能力的南瓜砧木。而對于日光溫室黃瓜,由于其生長期處于長時間的低溫、弱光環(huán)境,因此應選用耐低溫、耐弱光、早熟、抗病以及高產優(yōu)質的黃瓜品種。
在種子保存方面,需將其置于干燥、避光的環(huán)境中,并注意防止蟲害和鼠害。購買種子時,應選擇正規(guī)商家和科研單位的產品,了解其品種特性,確保符合種植要求和本地消費習慣。優(yōu)質的種子應具備籽粒肥大飽滿、種皮光滑無瑕及生活力強等特點,這是培育壯苗的基礎。
關于各模式下的畝用種量,黃瓜種子千粒重通常為28-32克,每50克種子大約包含1700粒。一般來說,露地黃瓜每畝需種子150克,而保護地黃瓜也是如此。若采用露地直播方式,為了保證全苗,每穴通常播種兩粒種子,因此每畝的實際用種量將達到300克。
在種子催芽過程中,首先需要在晴好天氣將種子晾曬2-3天以促進發(fā)芽整齊。隨后,將種子放入50-55℃的恒溫熱水中攪拌燙種15分鐘,再撈出放入25-30℃的溫水中清洗干凈粘質,同時去除癟籽和雜質等,浸泡4-6小時。此外,也可以用0.1%-0.5%的高錳酸鉀進行浸種消毒,浸泡三小時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并瀝干催芽。黃瓜種子的催芽適宜溫度為28-30℃,通常在30℃下24小時即可出芽。在催芽過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種子表面的干燥,并每天進行透氣和淘洗。一旦發(fā)現(xiàn)開始出芽,應立即將溫度降低2-3℃,以使幼芽緩慢出苗,從而保證其健壯和整齊。
最后,關于壯苗培育技術,這涉及到多個方面的管理措施,如合理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以及適時施肥、澆水、除草等。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黃瓜苗的健康生長和發(fā)育。
小拱棚育苗是春露地黃瓜栽培常用的育苗方法。為了便于移栽,苗床通常選在種植地塊的附近。播種時間一般根據(jù)當?shù)亟K霜期往前推算35-40天,并在天氣預報顯示連續(xù)5-7天晴好天氣的前一天進行浸種催芽。苗畦的寬度視育苗數(shù)量而定,通常為12米,畦間保持0.8米的距離,以便取土和日常管理。在作畦時,每667平方米撒施5-10公斤復合肥,并耙平土壤。播種前需澆透水,水深約10厘米。為防地下害蟲,可隨水沖施辛硫磷300毫升/667平方米。待水滲干后,劃成10厘米見方的土塊,每塊中央放置一粒發(fā)芽的種子,胚根朝下,然后覆蓋1.5-2厘米厚的濕土,并確保土壤濕潤。播種完成后,先覆蓋一層地膜,再架上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一般無需覆蓋草苫。播種兩天后需隨時觀察,一旦有幼苗露頭,應及時揭去地膜,以防高溫燒苗。
另外,營養(yǎng)缽育苗也是保護地育苗中常用的方法。營養(yǎng)土的配制關鍵在于選用當?shù)胤饰值牟藞@土、灣泥、稻田土或大田土,并加入腐熟的圈肥、堆肥以及適量雞糞、化肥和殺蟲殺菌劑。配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8x10厘米的營養(yǎng)缽中,距缽口1-1.5厘米,然后整齊地擺放在整平的育苗床上。澆水后,每缽播入一粒露白的種子,再覆蓋1.5-2厘米厚的土,并用地膜覆蓋以保持濕度。
一般在定植前10~15天,結合耕翻土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優(yōu)質圈肥1萬公斤以上,并添加氮、磷、鉀復合肥75公斤作為基肥。定植工作必須在當?shù)亟^對斷霜后進行,且選擇在氣溫變化周期的寒尾暖頭時段進行。定植前,先做好間距為1.2米的壟,一壟可種植雙行黃瓜,株距控制在25厘米。具體可根據(jù)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及生長期長短進行適當調整。定植后,應立即澆灌足夠的水量,使營養(yǎng)土塊與土壤緊密結合,防止幼苗因過度失水而萎蔫,從而延長緩苗期。三天后,再補澆一次小水以促進緩苗。
后續(xù)的管理措施
包括劃鋤松土、合理肥水管理、植株調整以及及時采收。劃鋤松土可改善根系生長環(huán)境,促使新根萌發(fā);在定植時澆透水的前提下,前期吸水量較少,無需頻繁澆水。根瓜坐穩(wěn)后,可結合第一次促秧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公斤并澆灌催果水。根瓜采收后,采用順水追肥的方式,每隔3-5天澆灌一次水,并每隔一次水追施一次肥。還可以通過葉面噴灑天諾噴沖寶、綠亨天寶等葉面肥料來補充營養(yǎng)。
在植株調整方面,露地黃瓜多采用竹桿搭架,架桿高度需超過2米。當瓜秧高度達到25厘米時,即開始搭建“人”字形架,每株黃瓜配備一根架桿。用尼龍繩或稻草將瓜蔓綁縛在竹桿上,每隔3-4葉綁縛一次。同時,要注意及時摘除下部的側枝,以保留主蔓上的瓜為主。后期可以打頂促側枝生長,以獲得更多的回頭瓜。每側枝僅留一條瓜,并在側枝出現(xiàn)雌花后留二片葉進行打頂。在管理過程中,還需隨時摘除雄花、卷須以及50天以上的老葉和帶菌的病殘葉,以增加通風透光并預防病害蔓延。
最后是采收環(huán)節(jié),應及早采收根瓜。進入采收期后,一般在開花后7天左右進行采收。采瓜工作應在清晨進行,以確保瓜條的重量和鮮嫩程度。
每667平方米施用優(yōu)質圈肥5000至8000公斤作為基肥,并耕翻耙平田土。之后,制作高畦,這有利于夏季排水。再按1.2米的間距作畦,畦面寬55厘米,兩畦間寬65厘米,畦高12至15厘米。之后澆水,待水分滲入土壤后,在畦面兩側水線處按株距25厘米點播兩粒種芽,覆蓋土壤并摟平。
播種時需避開陽光直射,最好在早晚或陰天進行,以防種芽被曬傷。同樣,也可以選擇干籽隨時直播。
田間管理要點:
夏季氣溫高,黃瓜出苗迅速,通常只需2至3天。若遇雨水,應注意松土以利秧苗出土;或播種后用地膜覆蓋,以防雨后土壤板結。幼苗出土后,需在傍晚清除覆蓋物,以確保幼苗健康成長。
肥水管理方面,夏季氣溫高、土壤水分蒸發(fā)快,黃瓜植株蒸騰作用也大,因此需增加澆水次數(shù)。最好在早晚澆灌井水以降低地溫,保證根系正常發(fā)育。降雨過多后要及時排水,并立即用井水澆灌。由于夏季澆水頻繁,追肥時應以速效肥為主,少量多次,避免養(yǎng)分流失。
其他管理措施包括降低地溫、防治病蟲害等。地表溫度常超過30℃,而黃瓜適宜生長地溫為23至25℃。為降低地溫,可采取覆草措施,如用麥秸覆蓋地面可降低1至2℃的地溫,同時防止土壤板結、減少松土用工。若條件允許,架頂覆蓋防蟲網既能遮光降溫又能防治害蟲。此外還需注意夏季常見的霜霉病、疫病和土傳病害的防治工作。
整地施肥工作最好在播種前一個月內完成。以每667平方米產量10000公斤黃瓜為目標,需要施用8-10立方米的腐熟圈肥或2-3立方米的發(fā)酵優(yōu)質雞糞,同時配合100公斤的氮、磷、鉀復合肥作為基肥。為了防治地下害蟲,每667平方米還需撒施4-5公斤的天諾3%正地丹顆粒,并與細砂拌勻后翻耕30厘米,使土、肥、藥充分混合。
棚室處理方面,整地后應立即扣上棚膜。對于重茬多年的老棚,需要進行高溫悶棚處理。具體方法是在地面開溝、灌透水,然后使用天諾“菌線威”按比例兌水噴灑地表,并覆蓋地膜。在走道上再進行藥劑熏蒸,以殺滅空間和土壤中的病蟲。
育苗前一周需進行通風換氣。接下來是作畦,采用大壟雙行栽培方式,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當當?shù)販剡_到12℃以上時即可定植。
定植時,選在晴暖天氣進行。首先在大壟兩側開深10厘米的定植溝,按每畝4000株的密度和27厘米的株距,將苗坨定植于溝內,并覆土封溝。注意使苗坨與壟平持平,不要將接口埋入土中,以防接穗再產生不定根。然后,用13米寬的地膜將兩壟一起覆蓋,并破孔將瓜苗拉出。
田間管理方面,重點是溫度管理。前期為促進緩苗,白天保持28-32℃,夜間20-24℃。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進入結瓜期后,逐漸進入深冬季節(jié),此時以增溫和保溫為主,對棚室采取變溫管理,確保黃瓜健康生長并高產優(yōu)質。
(2) 肥水管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定植后,需充分澆水以確保苗土與畦土緊密結合。黃瓜緩苗后,當心葉開始伸展且新根逐漸發(fā)育時,應在膜下澆透水,并結合追施10kg/667m2的尿素,以促進黃瓜的生長。在根瓜采收之前,應盡量減少澆水,通過適當蹲苗來促使黃瓜的根系向土壤深處生長。一旦開始采收根瓜,每隔10-20天,結合澆水,每畝追施30kg左右的氮、磷、鉀復合肥,并注意適量補充鉀肥。到了后期,黃瓜可側重于葉面補肥,交替使用綠亨必多收和天諾顆粒豐,每5-7天噴灑一次。
(3) 植株調整:在棚室中栽培黃瓜時,通常采用吊蔓方法。當黃瓜植株長到5、6片葉時,應及時進行吊蔓,之后每隔3-4片葉繞蔓一次。同時,要定期去除雄花和卷須,以減少養(yǎng)分的不必要消耗。在結瓜的中后期,應逐漸摘除病葉和超過50天的老葉。主蔓是主要的留瓜部位,若瓜碼過多,則需要進行疏瓜,以防養(yǎng)分分散,影響黃瓜的膨大速度和品質。對于中、上部長出的側枝,可留一個雌花,并在雌花以上留2片真葉后進行摘心。若側枝三片葉內無雌花,則應及早將其去除。當“龍頭”距棚頂30cm時,需進行落蔓調整,使株高維持在約1.5米左右,并保留20-25片功能葉。
(4) 棚室空氣管理:在適宜的時機,通過放風來調節(jié)棚室內的空氣環(huán)境。若外界溫度不是太低,一般可在早上揭苫后小通風,待室溫升至28℃以上時再加大通風量。下午室溫降至28℃時關閉風口,日落前將室內氣溫降至約20℃時覆蓋草苫。此外,還需注意放風排毒有害氣體、排濕、降溫以及補充二氧化碳等措施。
(5) 采收:嫁接栽培的黃瓜,從播種到采瓜大約需要70天左右。根瓜必須及早采收,以防墜秧。中上部黃瓜一般從開花到采收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在結瓜初期,每隔2-3天采收一次;到了盛果期,則應每隔1-2天采收一次黃瓜。
十、病蟲害防治:
黃瓜病蟲害防治策略
黃瓜面臨多種病蟲害的威脅,因此,在防治工作中,我們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我們強調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優(yōu)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同時科學地運用化學防治手段。農業(yè)防治措施包括選用抗病蟲良種、種子浸種消毒、培育無病壯苗、清理田園以減少病源、實行輪作換茬、合理施肥澆水、及時植株調整以及采用嫁接育苗等技術,旨在預防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生物防治方面,我們利用病蟲害的自然天敵,如寄生性天敵麗牙小峰來防治棚室白粉虱,同時使用生物肥料、生物殺菌劑及生物殺蟲劑來達到防冶病蟲害的目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鋪設銀灰色地膜避蚜、利用黃(藍)色板誘殺白粉虱、薊馬等害蟲。每667㎡可懸掛3040張黃(藍)色板,尺寸為20cm×30cm。此外,露地黃瓜采用防蟲網覆蓋也是實現(xiàn)蔬菜無公害栽培的重要措施。在必要時,我們也會采用化學防治方法,以確保黃瓜的健康生長和高產優(yōu)質。
在黃瓜病蟲害防治中,農藥的選用與施用至關重要。為確保黃瓜的安全與品質,國家明令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因此,我們主要推薦使用高效、低毒且無殘留或少殘留的最新農藥。針對蚜蟲和白粉虱等害蟲,可在其幼蟲初期噴施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22.4%螺蟲乙酯懸浮劑3000倍液進行防治。而對于黃瓜上的主要蟲害,如煙粉虱和薊馬,我們則推薦使用12%Z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000倍液、10%滅幼酮(可濕性粉劑)或25%滅螨猛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在病害方面,黃瓜常受到霜霉病、靶斑病、細菌性角斑病以及白粉病的侵襲。針對這些病害,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例如,霜霉病可用10%氟噻硯吡乙酮1220ml/667㎡噴霧防治;靶斑病則推薦使用氟菌肟菌脂(露娜森)SC10ml/667㎡噴霧或25%咪鮮胺AS1500倍噴霧進行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77%的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噴霧或88%的水合霉WP1500倍噴霧進行控制;而白粉病則適宜選用25%嘧菌酯SC32-48ml/667㎡,兌水4560kg進行葉面噴霧防治。
相關知識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黃瓜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黃瓜栽培技術
黃瓜的栽培技術要點通用12篇
黃瓜的栽培技術有哪些,黃瓜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
黃瓜的栽培技術有哪些?
黃瓜無公害栽培技術要點是什么
黃瓜栽培技術與方法
黃瓜栽培,有哪些技術要點,以及管理方法?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網址: 黃瓜栽培技術要點詳解 http://m.u1s5d6.cn/newsview79641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