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藥學科普,關注合理用藥
如何正確、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避免藥物濫用和不良反應,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開展藥學科普,關注合理用藥,對于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藥物的分類
1.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是醫(yī)生的處方才能購買的藥物,一般都有一定副作用或風險;非處方藥則不需要醫(yī)生的處方,可以自行購買,安全性相對高一些。
2.按作用性質分:藥物可分為抗炎藥、抗腫瘤藥、抗菌藥、抗過敏藥、降糖藥、解熱鎮(zhèn)痛藥等。
3.按來源分:可分為合成藥物和天然藥物。合成藥物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制得,比如阿司匹林;天然藥物從植物中提取,如中藥。
4.按劑型分:可分為片劑、溶液劑、注射劑、膠囊劑、吸入劑等。不同劑型的給藥途徑和作用方式不同。
二、什么是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是指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jù)疾病具體情況和個體的差異,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以達到藥物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即安全、有效、經(jīng)濟地使用藥物。處于不同生理階段的人群,對藥物的需求和反應也都不一樣,所以在用藥過程中,要聽取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合理、科學地使用。
三、合理用藥四大原則
1.能不用藥就不用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品的療效與毒性是并存的,在享受藥品療效帶來的好處的同時, 也面臨著藥品不良反應的風險。
2.能少用就不多用 每種藥品都存在隱患,聯(lián)合用藥種類越多,越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這不僅是每種藥品不良反應的疊加,還能導致療效降低或毒性增加,或者是發(fā)生異常反應。
3.能口服不肌注 肌肉注射是一種有創(chuàng)的給藥方式,需專業(yè)人員去操作。易形成局部腫塊,引起疼痛。尤其是兒童臀部肌肉發(fā)育不成熟,若打針次數(shù)過多,可能導致臀部肌肉纖維壞死,形成“蛙腿”。比起肌注,口服用藥更具優(yōu)勢,無創(chuàng)、經(jīng)濟、便利,很少發(fā)生不良反應,即使發(fā)生,也比較輕微。所以,對于輕中度患者來說,優(yōu)先選擇口服用藥。
4.能肌注不輸液 輸液治療更是一種有創(chuàng)的給藥方式,能不用盡量不采用,除了需要專業(yè)人員操作,更多的是因為其存在更多的風險。專家認為,以下三種情況才能選擇輸液:病情危重,發(fā)展迅速,甚至休克,需要緊急搶救;嚴重吸收障礙(如嚴重腹瀉等);吞咽困難。
四、如何做到合理用藥?
1.按照醫(yī)囑使用藥物:遵循醫(yī)生的建議,按照規(guī)定的劑量和時間使用藥物。不要自行增減劑量或改變用藥方式。如果在使用藥物后出現(xiàn)不適,應及時向醫(yī)生反饋。
2.閱讀藥品說明書:在使用藥品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特別要注意藥物的禁忌、慎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和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等事項。如有疑問,要及時咨詢藥師或醫(yī)生。
3.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健康狀況,以便更好地選擇和使用藥物。如果有慢性疾病或過敏史,應向醫(yī)生說明。
4.不過度使用:對于一些常見病,如感冒、咳嗽等,應首先考慮采用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如多喝水、休息等。如癥狀較重需要用藥時,也要根據(jù)病情合理選擇藥物,避免過度使用。
5.注意觀察:在使用藥物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身體反應,如出現(xiàn)不適或異常癥狀,應及時停藥并咨詢醫(yī)生。
6.科學保存:藥品應存放在干燥、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對于一些特殊藥品,如需要冷藏的藥品,應按照說明書要求存放。
五、特殊人群的用藥注意事項
1.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在用藥前應咨詢醫(yī)生,避免使用對胎兒或嬰兒有害的藥物。哺乳期婦女用藥需要權衡用藥的必要性和對乳兒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來決定是否用藥。應明確用藥特征,盡量避免因哺乳用藥對嬰兒造成傷害。
2.兒童:首先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有明確指征證明是細菌感染,才能使用抗菌藥物。對非感染性疾病如腸痙攣、單純性腹瀉及一般感冒發(fā)熱兒童患者,不宜使用抗菌藥物。其次,對于解熱鎮(zhèn)痛藥物,12歲以下的兒童慎用阿司匹林,腎功能發(fā)育尚未完全的兒童不宜使用感冒通,會引起血尿。然后,服用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藥物應根據(jù)身體需要,若濫用和過量長期使用則會產(chǎn)生毒副作用。
3.老年人:首先,為減少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要明確用藥指征,簡化用藥品種;其次,不同的患者使用的藥品劑型不一致,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當劑型;然后,要遵循小劑量、個體化用藥原則;最后,切莫擅作主張,自行濫用補藥,應遵循:“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
4.肝腎功能不全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在使用藥物時應謹慎,避免使用對肝腎有害的藥物。根據(jù)肝腎功能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和給藥間隔時間,必要時進行血藥濃度監(jiān)測,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
5.過敏體質者:過敏體質者在使用藥物時應特別注意藥物的過敏反應,避免使用過敏的藥物。
六、如何開展藥學科普教育?
1.開設藥學科普講座:邀請藥學專家或醫(yī)生為公眾開設藥學科普講座,講解藥物的基本知識、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這些講座可以在學校、社區(qū)、醫(yī)院等地方進行,幫助公眾了解藥物的作用和影響。
2.利用媒體資源:利用媒體資源進行藥學科普教育,如電視、廣播、網(wǎng)絡等。可以制作藥學科普節(jié)目或專欄,向公眾普及藥物的基本知識,介紹正確的用藥方法,增強公眾的藥品安全意識。
3.開展藥學科普活動:開展藥學科普活動,如藥品安全知識競賽、用藥誤區(qū)糾正活動等,吸引公眾參與,提高公眾對藥品安全的關注度和認知度。
4.加強藥學服務:藥學服務是藥師為公眾提供藥學咨詢和指導的過程。加強藥學服務,可以增加公眾對藥物的認知和理解,增強公眾的用藥安全意識。
總之,藥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藥物的科普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藥物的作用,還有助于提高安全用藥知識,減少藥物濫用。
相關知識
聚焦婦女兒童健康,國婦嬰開展合理用藥科普主題活動
合理用藥的指導和科普
合理用藥 · 知識小科普
科普丨合理用藥的十大原則
同濟醫(yī)院藥劑科主任:精準指導患者合理安全用藥?當好用藥“把關人”
科學合理用藥,這份提示請查收
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愿總隊開展“合理膳食 健康相伴”科普宣傳活動
【合理用藥】關于懷孕,“藥”知道!
藥學部科普宣傳院內(nèi)系列之八“常用藥物與食物的搭配禁忌”
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司
網(wǎng)址: 開展藥學科普,關注合理用藥 http://m.u1s5d6.cn/newsview75675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