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到來,不少人希望通過戶外運動和跑步健身提高身體抵抗力,塑造健康體態(tài)。但有時候在鍛煉過程中會遇到岔氣情況,雖然不至于損傷身體,但會帶來不良的運動體驗。運動岔氣為什么會產(chǎn)生,又應該如何預防呢?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國民體質(zhì)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武東明給出以下建議。
健身勿急
“春季恢復鍛煉要循序漸進,劇烈運動前熱身不足、長期未運動、天氣過冷等都有可能造成運動中岔氣?!蔽鋿|明介紹,岔氣又稱急性胸肋痛,是指運動時特別是跑步中,胸肋部產(chǎn)生的疼痛,其實質(zhì)是呼吸肌因緊張而發(fā)生的痙攣?!斑@里的呼吸肌多指膈肌,位于橫隔膜,是胸腔和腹腔之間的一塊肌肉,在呼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吸氣時,隔肌收縮,橫膈膜下降,胸腔體積增大,這樣就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而呼氣時,隔肌放松,橫隔膜上升,這樣就加速了肺部氣體的排出。所以,隔肌的主要作用是參與呼吸。如果隔肌承受太多壓力時,就會產(chǎn)生疲勞或者抽筋。在動作停止后可自然消失。”
造成岔氣的原因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劇烈運動之前準備活動不夠或未做準備活動。劇烈運動時肌肉進入緊張狀態(tài),由于內(nèi)臟器官惰性比較大,不能馬上活動起來,無法滿足肌肉活動所需要的原料和氧氣,致使呼吸肌緊張而痙攣。第二,身體活動需氧量加大時,呼吸不得法。活動耗氧量加大時,只是加快呼吸頻率而呼吸表淺,致使呼吸肌緊張而導致痙攣。第三,長期沒有參加體育活動或天氣過冷,以及大量出汗會使體內(nèi)氯化鈉含量降低,此時也能引起岔氣。此外,舉重、推車、跳躍、攀高、搬運重物時用力過度或不當,也有可能發(fā)生岔氣的情況。
武東明表示,運動時發(fā)生岔氣不要慌,出現(xiàn)岔氣以后,一般不要馬上停下,逐漸降低運動強度慢慢地停下,等待疼痛緩解;然后把兩手往上伸過頭頂,兩手手指交叉,手掌向上外翻,深呼吸,使機體逐漸放松;用手掌稍用力按壓腹部疼痛部位,并彎腰對橫膈膜進行拉伸放松;躺在床上或墊子上,反復滾動數(shù)次,可以緩解疼痛。
做好預防
研究證實,一些有效策略可以大大減少岔氣的發(fā)生。武東明提醒,首先要加強核心力量,也就是腰腹部力量,建議每周進行3次,每次10分鐘的核心區(qū)加強訓練,如平板支撐、卷腹、俯臥挺身等動作,或者定期練習瑜伽或普拉提,這樣有助于加強隔肌力量,可以更好地增強腰腹耐力,抵御疲勞,不至于引發(fā)岔氣。此外,加強核心區(qū)訓練也能幫助健身愛好者降低受傷的風險,因為強有力的核心力量可以為下肢發(fā)力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動作支點和優(yōu)良的軀干支撐。其次,運動前要有選擇吃。武東明說:“在運動前什么時候吃,吃什么,都有可能會對岔氣產(chǎn)生影響。運動時,如果體內(nèi)仍然有食物沒有消化完全,那么就會有少部分的血液流向橫膈膜,這便可能引起膈肌痙攣。因此,運動前1至2小時要盡量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富含粗纖維的食物?!?/p>
武東明進一步解釋道:“眾所周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需要消化的時間相對較長。早上吃根油條,到中午仍然有很強烈的飽腹感,不想吃午飯,就是因為油條的脂肪含量實在是太高了。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玉米等,一直被譽為健康食物而備受推崇,但也有弊端,這是因為膳食纖維會吸收消化道的水分,可能引發(fā)胃脹和產(chǎn)氣。研究還發(fā)觀、運動前飲用含糖量高的蔬菜汁和果汁,也有可能引起岔氣。所以,當經(jīng)歷岔氣時,回憶一下跑步前那頓飯吃的是什么,不斷總結經(jīng)驗,學會更合理地運動前進餐。運動前飲食基本要求是“三少一高”:三少是指食物體積少、高產(chǎn)氣食物少、食物含粗纖維少;一高是食物的熱量高。這樣做才能有效地減少高強度跑步可能引發(fā)的岔氣。
最后,仍然要做好運動前熱身活動。一開始就是大強度運動,也許可以節(jié)省時間,但它會形成不規(guī)律、急速的呼吸模式,會加重隔肌的缺氧,從而引發(fā)隔肌痙攣。因此,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以5至8分鐘為宜,逐漸過度到大強度運動,同時加大呼吸深度,可以幫助減少岔氣的發(fā)生。如果呼吸太淺,氣體在呼吸道來回進出,真正有效可供交換的氣體減少,此時呼吸效率反而會降低。因為淺快的呼吸不能提供足夠的氧氣來供給肌肉,包括隔肌。深吸氣和深呼氣,尤其是深呼氣,可以幫助減少岔氣。
來源:中國體育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