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面癱三棱針療法

面癱三棱針療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0日 06:05

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癥的病證,又稱為“口眼?斜”、“口僻”。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多發(fā)病迅速,以一側面部發(fā)病多見。表現(xiàn)為一側面部板滯、麻木、松弛,不能作皺額、閉目、鼓頰等動作,口角向健側歪斜,患側露睛流淚、額紋消失、鼻唇溝平坦,少數患者初起時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手、足陽經均上行頭面部,當病邪阻滯面部經絡,尤其是手太陽和足陽明經筋功能失調,可導致面癱的發(fā)生。

本病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最常見于貝爾麻痹,認為因風寒導致面神經血管痙攣,局部缺血、水腫,使面神經受壓,神經營養(yǎng)缺乏,甚至引起神經變性而發(fā)病。另外,也有因皰疹病毒等引起非化膿性炎癥所致,如亨特面癱。

本病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wèi)外不固,風寒或風熱乘虛入中面部經絡,導致氣血痹阻,經筋失養(yǎng)以致肌肉縱緩不收而發(fā)為面癱。

周圍性面癱包括眼部和口頰部筋肉的癥狀,由于足太陽經筋為“目上岡”,足陽明經筋為“目下岡”,故眼險不能閉合為足太陽和足陽明經筋功能失調所致;口頰部主要為手太陽和手、足陽明經筋所主,因此,口?主要為該三條經筋功能失調所致。病變日久,筋絡失養(yǎng),可出現(xiàn)筋肉攣縮拘急,發(fā)生“倒錯”現(xiàn)象。

此外,鑒于外風與內風之間??上嗷ビ绊?,外風可引動內風,內風亦可兼夾外風,故內外合邪為患,亦是本病發(fā)生和轉歸又一病因病機特點。

面癱三棱針療法一

取穴:患側陽白、顴髎、地倉、頰車,雙側風池。

操作規(guī)程: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罐法。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三棱針在穴位上迅速點刺2~3下,深2~3mm,擠壓出血數滴。面部穴位在點刺后拔罐,留罐5~10分鐘。

療程:每日1次,3次為1個療程。

主治:周圍性面癱。

面癱三棱針療法二

取穴:患側陽白、地倉、頰車、牽正。

操作規(guī)程: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法。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三棱針在穴位上迅速

點刺2~3下,深2~3mm,使各穴放血3~5滴。

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周圍性面癱。

面癱三棱針療法三

取穴主穴:耳尖、少商、商陽、關沖。配穴:患側局部皮膚。

操作規(guī)程:第1~3天,取耳尖、少商、商陽、關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三棱針在穴位上迅速點刺2~3下,深2~3mm,使各穴放血3~5滴。第4天以后取患側前額、頰部、唇周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用梅花針叩刺出血。

療程:第1~3天,每日l次。

主治:周圍性面癱。

面癱三棱針療法四

取穴主穴:吊線穴(即口角內肌平行牙齒的一條線,口腔內出現(xiàn)如紙繩粗的白線或紅線即是此穴)??谙蜃笸?,線在右面;口向右歪,線在左面。配穴:地倉透口禾髎,地倉透承漿。如眼斜配陽白、攢竹透絲竹空、睛明;體弱者配足三里;頭痛配風池、太陽;面部及耳后疼痛配翳風。

操作規(guī)程:主穴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法。常規(guī)消毒后,用三棱針對準此線點刺出血,間隔0.5~1.0cm排列,各點均以出血為度。或者用三棱針對吊線穴劃刺,以及平行吊線穴上下,從后向前劃刺亦可。

配穴用毫針刺法,平補平瀉,體弱者用補法。針刺后按摩患側面肌、口角、眼臉周圍、眉梢、額頰等部位,以皮膚發(fā)熱為度。

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1個療程,治愈為度。

主治:周圍性面癱。

面癱三棱針療法五

取穴:患側地倉、夾承漿、顴髎、迎香所對的口腔黏膜處。

操作規(guī)程:用三棱針挑治法?;颊哐雠P位,半張口,醫(yī)者用紗布墊在患側的上下口唇處,用手指將雙唇拉開,充分暴露口腔黏膜,對挑刺點黏膜用安爾碘消毒后,用一次性三棱針對準挑刺點迅速刺入1~2mm,隨即將針體傾斜挑破口腔黏膜,重復3~5次,使之少量出血,每個挑刺點約出血扯0.5~1ml,挑刺完畢后用滅菌紗布清理患者口腔血污,并囑患者用生理鹽水漱口。

療程:每周進行1次,2次為1個療程。

主治:可配合火針或穴位貼敷等治療頑固性面癱。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知識

賀氏針灸治療面癱
賀氏三通火針治療面癱
馮秋菊烏魯木齊賀氏針灸三通法療法臨床應用研修班
賀氏三通火針療法技術培訓班
賀氏針灸三通法治療常見皮膚病臨床案例選
針灸部
腦癱康復治療的最佳方法
杭州姑娘打瘦臉針后面癱,醫(yī)生:可能永遠無法恢復
面癱患者積極的自我鍛煉方法
哪些穴位可用于治療面癱?

網址: 面癱三棱針療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66577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