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個人隱私如何保護

個人隱私如何保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9日 14:54

一、個人隱私如何保護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民事主體的人格權】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隱私權】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二、完善實體立法明確個人隱私權保護的范圍

在世界范圍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中,隱私權通過立法被普遍確認。尤其是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均制定了關于保護隱私權的法律,與我國法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條例》的出臺使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有了行政法規(guī)層面的立法支撐,然而,其中對公民隱私權保護的規(guī)定還過于原則化,并且以行政法規(guī)的形式來規(guī)定,法律位階低,另外我國到目前還沒有《政府信息公開法》、《隱私權保護法》等法律與之相配套,所以使得有關隱私權保護的效果受到限制。法律體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國應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相關立法。

在《憲法》中對公民的隱私權保護予以明確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個人隱私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非法宣揚、披露、公開公民的隱私”。有了根本大法對隱私權加以保護,勢必引起國家機關及公民對個人隱私權的重視,促使其自覺地尊重他人隱私,并維護個人隱私,同時,也為其他部門法的隱私權立法提供了憲法依據。

三、什么是隱私

隱私為公民不希望社會外界知道的一種個人客觀情事,如為社會外界所知曉,則會因為世俗觀念、偏見等因素,降低對該公民的社會評價或不為該公民周邊社會所接納,會使其陷于極端困苦,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被社會所拋棄人員。且這種不愿為他人知曉或不愿、不便被他人干預或者是按正常的心理和道德標準而論不便為公眾所知曉的情事,不論具體情況如何,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在以披露隱私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訴訟中,被告并不能以所公布的內容是真實的而主張免責,甚至是披露所涉及的內容越真實反而越糟糕,越會侵權,損害后果可能越大。

全文863個字,閱讀預計需要3分鐘

不想閱讀,直接問律師,最快3分鐘有答案

繼續(xù)閱讀

相關知識

醫(yī)療健康云平臺,保障個人隱私與提供高效服務的平衡
四川健康大數據:如何保障安全與隱私?
隱私條款
女人如何進行私處保養(yǎng)?女性私處保養(yǎng)指南
美年健康隱私政策
健康醫(yī)療可穿戴設備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研究
女性私處如何保養(yǎng)?
電子健康檔案,保障你的醫(yī)療信息安全與隱私
保護私密花園=愛護健康
隱私政策

網址: 個人隱私如何保護 http://m.u1s5d6.cn/newsview64939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