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鐵,飯是鋼”,作為剛需的米在中國文化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甚至被稱為“五谷之長”。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營養(yǎng)意識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日益豐富的選擇,對于米飯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改變。
“米飯到底該不該吃?”,這是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的人經(jīng)常爭論的問題,到底該聽誰的呢?雖然米飯與網(wǎng)傳的“垃圾食品之王”的名頭還是有區(qū)別的,但是對于血糖較高的朋友們來說,平時吃米飯還真得注意了!
請輸入圖片描述
《英國醫(yī)學雜志》曾發(fā)表過一項針對中日美三國所做的研究結(jié)果:吃白米飯最多者與最少者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5%。而一些有自測血糖經(jīng)驗的朋友也會發(fā)現(xiàn),如果多吃了一碗飯,餐后的血糖就蹭蹭地漲。
的確如此,因為白米飯去了糠層只留胚乳,淀粉含量高,膳食纖維含量低,容易消化吸收,升糖快,但這并非意味著不該吃米飯?!吨袊攀持改希?016)》中指出,每天需要吃主食250~400克,包括全谷雜豆50~150克,薯類50~100克。
主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就會使血糖升高而增加胰島負擔;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少,容易引起脂肪過度分解,導致糖尿病患者酮癥酸中毒。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碳水化合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對餐后血糖的控制很關(guān)鍵,吃對主食就相當于控制好一半血糖。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主食雜糧的分類與選擇
主食雜糧可分為全谷物、精制谷物、薯類、雜豆類。
(1)全谷物
全谷物是指未經(jīng)細化加工或雖經(jīng)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yǎng)成分的谷物。稻米、玉米、黑米、小麥、燕麥、蕎麥、薏仁、高粱等,經(jīng)過加工均可作為全谷物的來源。
(2)精制谷物
精制谷物是指在加工中去除了胚芽和糠皮,只保留胚乳的谷物,其膳食制品占據(jù)主食的主導地位,如米飯、饅頭、烙餅、包子和面包等的主要原料都是精制谷物。
(3)薯類
馬鈴薯、甘薯、芋薯和木薯等都稱為薯類,部分薯類也可作為蔬菜食用。薯類中維生素C較谷類高,其碳水化合物占25%左右,但蛋白質(zhì)、脂肪含量較低。
(4)雜豆類
雜豆類是指除大豆之外的紅豆、綠豆、黑豆等。其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20%以上,膳食纖維、鈣、鐵含量均較高。
與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及雜豆類食物能夠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合物等有益健康的營養(yǎng)成分。在血糖生成指數(shù)方面,全谷物、薯類及雜豆類要大大低于精制米面。
請輸入圖片描述
粗細結(jié)合,餐后血糖更平穩(wěn)
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從而延遲糖分在小腸里的吸收,延緩餐后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需要維生素,如果缺乏會加重周圍神經(jīng)功能障礙。粗糧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含量較高,而且每一種雜糧都含有不同的營養(yǎng)素。
所以,想要降低餐后血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證主食食材的多樣化,做到粗細互補,經(jīng)常變換粗糧的品種,攝取多種營養(yǎng)素。不僅可以延緩血糖升高,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療,還增加了多種維生素的攝入,有助于預防并發(fā)癥。
1. 豆類是法寶
豆類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可與大米混合烹調(diào)做成雜豆飯、雜豆粥、八寶粥等。磨豆?jié){時也可多用幾種豆子。
2. 薯類可以代替主食
土豆、紅薯、芋頭等薯類富含淀粉和膳食纖維,既能產(chǎn)生很強的飽腹感,還能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所以可以和主食交換著吃。
3. 雜糧面粉做面點,營養(yǎng)豐富
可將小米面、玉米面、黃豆面按2:2:1的比例做成饅頭、面皮、烙餅等。
4. 搭配顏色,好看又營養(yǎng)
如:加入綠色的豌豆、黃色的玉米粒、橙色的胡蘿卜等,既美觀,又提供了維生素,還有利于預防糖尿病合并眼?。蛔厦?、黑米、紅米與白米搭配食用,能提供大量花青素類抗氧化成分,能預防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初期每天宜攝入主食200~300克,接下來可根據(jù)血糖和用藥情況加以調(diào)整,個別重體力勞動者每天主食量控制在400~500克,中等體力勞動者為250~300克,極輕體力勞動者為200~250克。此外,糖尿病患者應(yīng)注意控制蔗糖、蜂蜜、麥芽糖等純糖制品的攝入量。
請輸入圖片描述
“粗細結(jié)合”要注意
1. 雜糧難熟,提前泡
有一部分雜糧,如大麥、薏米、紫米、黑米及各種豆類較難熟,最好提前將其洗凈、浸泡,一邊煮的時候玉米同時熟。
2. 種類盡量豐富,營養(yǎng)互補
如蒸米飯時加小米、糙米、燕麥或雜豆;煮白米粥時加燕麥片;做面點時加全麥粉或雜豆雜糧粉等。
3. 三餐粗糧應(yīng)有所區(qū)別
比如早上磨粗糧豆?jié){,中午煮雜糧飯,晚上可以熬點雜糧雜豆為主的八寶粥。、
4. 主食干一點,血糖上升慢
研究表明,米粒的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越慢。一般米飯做熟后還能保持完整的顆粒,但是長時間熬制的粥米粒已經(jīng)開花,血糖升糖指數(shù)比米飯高得多,因此主食做得干,血糖更易穩(wěn)定。
5. 主食涼一點,利于控制血糖
淀粉分為直鏈淀粉、支鏈淀粉和抗性淀粉三大類。其中,抗性淀粉在體內(nèi)的消化速度最慢,其大多數(shù)“穿腸而過”,帶來的熱量極少。研究證明,冷卻的方法正好可以促使食物產(chǎn)生更多的抗性淀粉,進而達到減慢消化的目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如何煮粥、喝粥對血糖影響小
與米飯、饅頭相比,粥的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數(shù)比米飯高,但糖尿病患者并不是絕對不能喝粥,只要注意煮粥、喝粥的方法,就不會引起大的血糖波動。喝對了粥不僅可以增加膳食纖維,也可使血糖降低。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即可:
(1)煮粥時間不要太長,保持米粒和豆類的完整;
(2)喝粥就喝粗糧粥,豆類最好占一半以上,更有助于控糖;
(3)食用粥的量不能多,可搭配蔬菜一起吃;
(4)喝粥還不能快,慢慢喝,升糖慢。
請輸入圖片描述
合理分配,巧加餐
糖尿病患者不宜暴飲暴食,每餐吃七分飽,一般兩餐之間就會有饑餓感,這樣就需要進行加餐。但需要注意的是,加餐并非加量,而是應(yīng)將三次正餐中的主食攝入比例相應(yīng)減少作為加餐,這樣既可以預防低血糖,又可以防止餐后高血糖,有利于平穩(wěn)控制血糖。
加餐一般適宜選擇番茄、黃瓜、蘋果等低GI的蔬果,或者牛奶、酸奶、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品,不選擇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避免引起血糖波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