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最近你的朋友圈里有沒有掀起這樣的一股風潮【曬步數(shù)】,大家每天都狂走,暴走的要拿到這個第一名。但說真的,這個我們真的是要用正確的心態(tài)去鍛煉啊。
走路,是最好的鍛煉方式之一
按正確姿勢行走,能帶動人體13塊大肌肉群同時運動,走路的好處:
1)預防乳腺癌
法國一項涉及400萬女性的研究顯示,任何年齡段的女性堅持每天快走1小時都能使患乳腺癌風險降12%。
2)降低患大腸癌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走路1小時,可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風險。
3)提高免疫力
根據(jù)英國拉夫堡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幾率降低30%。
4)延緩關節(jié)、腿力衰老
美國《關節(jié)炎和風濕病》雜志報道,與跑步相比,走路對關節(jié)損傷小,能延緩關節(jié)功能衰退,又可強化肌肉功效,有助于維持下肢的良好能力,還可預防骨質疏松。
走路不對,也消耗健康
走路看似簡單,每個人都能抬腿就做的動作,能真正作對的人卻不多,不正確的姿勢不僅“難看”還容易引發(fā)疲勞,導致腿、背部疼痛,甚至造成損傷。
1)低頭含胸也傷身
很多人在走路鍛煉的時候,總是盯著地板,低頭看雙腳,這種方式最容易帶來疲勞感。不僅如此,含胸的時候肺部的舒展空間被“擠壓”,呼吸也會變得短促,久而久之很容易影響心肺用能。
2)大步流星不可取
很多人覺得邁著大步走路是精神好體力好的表現(xiàn),尤其是老人鍛煉的時候,更容易大步走路。其實,邁大步的時候,往往是大腿帶動小腿“甩”出去,這種姿勢走路,會導致腳掌的緩沖力變差,對膝關節(jié)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jié)勞損。
如何走路更健康?
走多少步最適合?
外國普遍推薦的運動處方是每天步行1萬步,美國衛(wèi)生總署推薦每日行走至少30分鐘,每周至少走5次,中等速度。
中國專家建議每天以中等速度走6千到1萬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數(shù)!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
這樣走最健康
第一步:做好運動前準備
開始走路鍛煉前,要做好準備運動,拉伸或者原地小跑5—10分鐘,這樣可以增加關節(jié)的靈活度,在鍛煉期間預防關節(jié)損傷。
第二步:抬頭、背部挺直放松
走路的時候,要注意下巴突出,稍稍抬高頭,這樣可以讓自己集中注意力,另外,兩肩自然向后拉,使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
第三步:膝蓋伸直
走的時候,傷身要稍向前傾,后腿蹬,大腿帶動小腿。要注意重心應該在后腳大拇指腳趾根附近區(qū)域,而不是腳跟。
第四步:腳邁向正前方
盡量走直線邁步,腳尖指向正前方行走。注意不要走八字步。
第五步:自然擺臂
雙臂自然下垂,甩手的時候一定要帶動手臂,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保證勻速往前走。
企業(yè):深圳恩鵬健康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恩鵬健康”)
愿景:能量養(yǎng)生艙進入千萬家庭,國人無疼痛,健康快樂
使命:健康千萬家庭,恩鵬溫暖生活
官網(wǎng):www.anpan.cn
微信公眾號:anpanhealth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