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揭秘!航天員是如何“煉”成的 三大魔鬼訓練挑戰(zhàn)健康極限

揭秘!航天員是如何“煉”成的 三大魔鬼訓練挑戰(zhàn)健康極限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19:16
 五天五夜臥床:挑戰(zhàn)“太空病”

  與神五、神六相比,神舟七號飛船由返回艙、軌道艙、氣閘艙組成,不僅人數(shù)增加到3人,而且要太空行走。為此,航天員的重要訓練項目就是大強度微重力生理適應性環(huán)境訓練。

  據(jù)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tǒng)專家介紹,一旦飛船升空,航天員就進入失重環(huán)境,體內(nèi)的血液立即朝頭部方向轉移,引起頭部充血、腫脹、鼻塞、頭痛、視覺和感覺功能改變。為此,北京航天員訓練中心有一種特殊的“魔床”,床板是負6度,躺上去頭低腳高。航天員兩人一組,連續(xù)5天5夜斜躺著吃、斜躺著睡,甚至斜躺著上廁所,鍛煉失重狀態(tài)下的適應能力。

  如果親自體驗這種“魔床”,剛躺下時并不覺得難受。但時間一長,鼻子充血,呼吸困難,胃里開始翻江倒海,全身上下肌肉酸痛。這時候,最渴望的就是爬起來,一分一秒也待不住,更不用說堅持5晝夜了。但受訓的每一組航天員,都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到最后。

  七上八下翻滾:適應失重環(huán)境

  在飛船返回地面時,人體的血液向下肢轉移,腦部因缺血出現(xiàn)頭暈、眼前發(fā)黑,甚至會暈過去。為了適應太空環(huán)境,訓練中心有一種立位轉床,床中央有一個支架,它可以使床不斷變換角度,上下“翻滾”。航天員的頭和腳頂在床的兩頭,固定在床上。在一旁的監(jiān)視臺里,教員可以看到訓練者的血壓、心率。

  訓練時,航天員身穿藍色訓練服,被束縛在床上。然后轉床從負15度,正50度開始,逐漸變換到負45度,正90度。在上下變換角度的過程中,航天員的頭部忽高忽低,心臟供血也時快時慢。在一次次來回“折騰”的過程中,航天員可以逐步適應。

  航天員中心還有秋千、轉椅、旋轉屋等特殊設備。這是為了避免航天員在太空嘔吐、厭食、瞌睡而進行的訓練。訓練時,轉椅每分鐘高速旋轉30圈,一般人坐上去就覺得天旋地轉,頭昏眼花,大字放在眼前都不認識,甚至惡心嘔吐。但航天員訓練一次就要持續(xù)15分鐘,每組航天員都通過了這種訓練。

  懸空訓練:確保艙門開啟

  據(jù)科普專家、上海航天局高級工程師李必光介紹,為模擬失重狀態(tài),我國在水中訓練航天員。這個水池并不是普通的水池,而是比重等于1的中性水池。人在這種水里,浮不起來也沉不下去,航天員就在水中反復訓練。

  神七飛船增加了氣閘艙,船艙數(shù)量達到3個,穿艙要涉及開關艙門。神七宇航員要進行出艙活動,如果艙門打不開,航天員就無法邁出第一步;返回時艙門關不嚴,可能造成飛船泄壓“漏氣”,后果不堪設想。于是,開關艙門成為航天員反復訓練的動作。

  在太空中,航天員一直處于漂浮狀態(tài),難以用力,打開艙門的難度遠高于地面。據(jù)了解,航天員先把自己固定在艙壁上,然后再開門。為此,航天員中心的飛船模擬器大廳里,專門設置了橫艙模型。訓練時,教員們把航天員懸吊起來,模擬失重狀態(tài),凌空訓練開關艙門的動作。

  從1998年培訓開始,航天員經(jīng)過了10年的訓練。目前,多組航天員正在問天閣進行最后準備。誰來“問天”,誰去太空漫步,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商務部

相關知識

奧巴馬:鍛煉魔鬼身材的三大秘訣
魔鬼訓練營減肥一分鐘
艱苦的航天員訓練
30天極速瘦身挑戰(zhàn)!魔鬼...@小星仙女學變美的動態(tài)
百余項科目練就“超能力” 中國航天員訓練揭秘
杭州魔鬼減肥訓練營課程介紹
「力量之巔」揭秘!舉重73公斤級:英雄如何挑戰(zhàn)極限?
一夜暴瘦不是夢!揭秘輕松減肥的獨家秘籍,讓你擁有魔鬼身材!
如何練成維秘模特那樣的身材?
減肥訓練營的訓練體系

網(wǎng)址: 揭秘!航天員是如何“煉”成的 三大魔鬼訓練挑戰(zhàn)健康極限 http://m.u1s5d6.cn/newsview55066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