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吃魚好處多?但這幾種魚能不吃就不吃!

吃魚好處多?但這幾種魚能不吃就不吃!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4日 14:01

相比紅肉,魚肉是進補的一個好選擇,高蛋白、低脂肪,鮮嫩可口,而且做法也很多,清蒸、紅燒、水煮……可以滿足多種口味需求。隨著人們對飲食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人擔心魚類、水產會不會有重金屬污染,比如汞污染的風險,魚到底該怎么挑選、怎么吃更健康?這些問題,我們來一一解答~

吃魚的好處,可不只是健腦

魚肉作為“白肉”的一種,比起豬牛羊肉來說,熱量和飽和脂肪的含量更低,鈣等礦物質的含量相對更高,可以作為減重、減脂期的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

而且,魚肉中富含的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呈鮮味氨基酸,讓魚肉自帶鮮味。這使得我們在做魚時不用經過重油、重鹽、高糖的深度加工,只需清蒸或煮湯,就能美味誘人。

再加上不少魚(尤其是多脂的海魚、部分淡水魚)體內 DHA 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對于促進大腦細胞、視覺細胞的發(fā)育和健康也多有裨益,很適合作為日常補充 DHA 的良好食物來源,對于大腦處于飛速發(fā)育期的嬰幼兒、需要補充 DHA 的老人、年輕人而言,都是相當推薦的食物。

魚肉與豬肉、牛肉的營養(yǎng)素含量對比

種類

蛋白質(g/100g)

脂肪(g/100g)

鈣(mg/100g)

熱量(kcal/100g)

鱸魚

18.6

3.4(飽和脂肪0.8)

138

105

豬肉(瘦)

20.3

6.2(飽和脂肪2.48)

6

143

牛肉(瘦)

21.3

2.5(飽和脂肪1.4)

5

113

另外,不少魚體內的維生素 D 含量不低,而其他常見食物中的維生素 D 含量均不高。對于缺乏日曬、食物中維生素 D 匱乏的人群來說,很適合多吃魚。

富含DHA,對大腦好

我們常說多吃魚的人聰明,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魚類里含有豐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這種物質被稱為“天然腦黃金”,是大腦發(fā)育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可以促進神經網絡形成、信息傳導加快,還能對傷亡的腦細胞起到明顯的修復作用。

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魚肉里含有EPA(二十碳五烯酸),EPA是一種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外界獲取的物質。它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還能軟化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血栓形成,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及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

緩解關節(jié)炎癥

研究發(fā)現,魚肉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減輕關節(jié)炎癥,且對關節(jié)軟骨退化具有緩解和抑制作用。

魚全身都是寶

魚肉:富含優(yōu)質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還含有鈣、磷、鉀、碘、鋅、硒等無機鹽,以及多種維生素等。

魚皮:富含膠原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亮氨酸也有一定抗癌功效。魚皮可以涼拌著吃,脆脆的,很美味。

魚頭:魚頭含有一定量的EPA和DHA,屬于Omega-3脂肪酸,有助保護心腦血管??梢宰鲷~頭泡餅和剁椒魚頭,不過要注意選汞含量低的魚。

魚鰾:也叫“花膠”,高蛋白、低脂肪,如果喜歡其口感,可以食用。

魚骨:富含鈣等微量元素,可作為天然的補鈣來源。做點香酥魚骨小零食,或者磨成粉可以做調味料。

魚鱗:含有膽堿,可增強記憶力。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臟病有一定作用。

魚肉有重金屬?

哪些魚重金屬含量更高?

水體中的一些重金屬,如汞、鉛、砷、鎘,可以通過水體或者含有重金屬的藻類等,在魚體內不斷富集,而且代謝時間很長。

以往,人們認為深海的大型魚比淡水魚更容易遭受重金屬污染。這個結論有一定道理,也有相應的調查研究結果支撐[1]。不過,魚體內重金屬污染情況也和不同海域、魚的種類和年齡等因素有關。

在全球范圍內,存在這樣的一般規(guī)律:

肉食魚比雜食魚和草食魚的重金屬含量高;

體型大的魚比體型小的魚重金屬含量高;

年齡大的魚比年齡小的魚重金屬含量高。

像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列出的“不推薦”(汞含量高)級別中,就包含了鯊魚、劍魚、方頭魚、大耳馬鮫魚、大目金槍魚、馬林魚等大型肉食性魚類。

而不同海域也對魚體重金屬含量有影響。

根據一份調查研究結果,就我國而言,東海渤海地區(qū)的野生魚體內汞含量高于養(yǎng)殖魚;南海的海水養(yǎng)殖魚體內汞含量高于野生魚。同時,在這份調查中,石斑魚、金線魚、鯰魚、鱖魚等肉食魚顯示出了較高的汞含量,這也符合我們前文提到的一般規(guī)律。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也有關于魚體含汞水平的提示,其中也列出了如金目鯛魚、劍魚、 方頭魚、大目金槍魚、藍旗金槍魚、旗魚、鯊魚等汞含量較高的肉食魚。這與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給出的“不推薦食用”類目相似。

再者,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便同一種魚,也應該避免選擇體重過大的,這主要是因為體重較大意味著魚齡較大,不僅肉質不一定細嫩,也容易通過吃吃喝喝富集到更多的重金屬。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的是,上述調查結果同時指出,目前我國水產品的汞含量整體上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

無論是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還是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比較推薦的低汞、高 DHA 魚類包括:三文魚、鱸魚、沙丁魚、鳳尾魚、大黃魚、羅非魚等。一些貝類也屬于低汞的安全范疇,如蛤蜊、蟹、牡蠣、扇貝等,物美價廉,也是可以選擇的。

魚肉吃多了會致癌?

真的假的?

2022年6月9日,布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一項針對491367名受試者的研究數據被發(fā)表在《癌癥病因與控制》雜志上。

結果顯示:較高的魚類攝入和惡性黑色素瘤以及原位黑色素瘤的發(fā)病風險呈正相關。在這其中,金槍魚與非油炸魚的攝入增加,和惡性黑色素瘤與原位黑色素瘤呈正相關;炸魚攝入和惡性黑色素瘤呈負相關,與原位黑色素瘤無關。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和海洋污染有關。美國人更習慣吃海魚,基本很少食用淡水魚,哪怕非油炸魚也是以海魚居多。

恰好海洋里的砷、汞、鉛、鎘等重金屬,以及農藥、石油、多環(huán)芳烴等會增加癌癥的患病風險。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次研究屬于觀察性研究,其統計數據不能推斷出魚類攝入和黑色素瘤的因果關系,因此研究人員不建議大家改變魚類消費量。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相對穩(wěn)定,所出品的魚肉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想要盡量遠離重金屬

吃法也有講究

除了熟悉哪些魚可能重金屬含量更高,在對魚進行烹飪加工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技巧可以盡量降低我們攝入重金屬的風險。

1

盡量避開上面不推薦的幾種大型魚類

2

搭配一些促進人體重金屬排出的食材

人體有清除、排出重金屬的能力。只要不是長期、大量吃重金屬含量高的魚,一般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不算大。如果能在烹飪過程中加入一些促進人體排出重金屬的食物,如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粗雜糧和蔬果,則能更好地預防傷害。

3

食物多樣化

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食物多樣化的優(yōu)勢,既降低了對可能含重金屬的魚類的使用量,也能充分發(fā)揮不同食物營養(yǎng)素種類不同,不同營養(yǎng)素相互協作的健康效果,來最大程度地降低、分攤、抵消可能因重金屬攝入帶來的健康風險。

最后,魚肉的攝入也要注意量的限制。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正常成年人每周建議吃 2 次魚,差不多 300~500 克的量。做魚時以清蒸為好,盡量避免煎炸燒烤的方式,以免破壞魚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也防止因為煎炸燒烤而增加致癌物的含量。

編輯 / 孫超慧

資料 / 科普中國 健康吉林12320 高安疾控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原標題:《吃魚好處多?但這幾種魚能不吃就不吃!》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老人吃魚有助降壓 但這五種魚不宜吃
孕婦能不能吃魚
吃魚 哪些人不宜吃魚呢?
警惕 這六種人最好不要吃魚
哺乳期能不能吃帶魚
早孕能不能吃魚
巴沙魚為什么不能吃 巴沙魚是龍利魚嗎?
孕婦能不能吃九吐魚
哺乳期能不能吃海魚
坐月子不能吃什么魚

網址: 吃魚好處多?但這幾種魚能不吃就不吃! http://m.u1s5d6.cn/newsview5190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