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和健康教育急救

健康和健康教育急救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05:29

謝謝大家 急 救 一、成人心肺復蘇技術(shù) ——基本生命支持 (一)適應癥 1、心臟驟停。 2、呼吸驟停,見于溺水、嚴重創(chuàng)傷、電擊傷、急性心肌梗死、窒息、藥物過量、氣道異物、急性會厭炎、各種原因引起的昏迷等。 (二)操作程序 1、判斷病情:此階段非常重要,只有迅速判斷病情后,才能盡早進行心肺復蘇。組織缺氧4~6分鐘以上可以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害或死亡。用數(shù)秒鐘觀察病人對聲音和周圍環(huán)境的反應、皮膚顏色、呼吸,同時立即確診大動脈(頸動脈和股動脈)有無搏動。 如果病人意識喪失、呼吸停止、面色蒼白或青紫,可以做出心臟驟停的判斷。 觸診頸動脈搏動的方法:以病人喉結(jié)為定點標志,食指和中指沿甲狀軟骨向側(cè)下方滑動2~3cm,至胸鎖乳突肌凹陷處,檢查有無動脈搏動。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2、呼救 如果病人無任何反應,救治者應在不延緩實施心肺復蘇的同時,首先打求救電話,不要慌張,應說清楚以下問題:病人所在地點、所在地點的電話號碼、發(fā)生什么事件、所需急救的人數(shù)、病人狀況。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3、心肺復蘇 即基礎生命活動的支持,一旦確定病人心臟驟停,應立即進行。 主要措施包括開通氣道、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1)開通氣道 保證呼吸道通暢是成功復蘇的重要一步。意識喪失的病人舌和頸部肌肉松弛導致氣道阻塞,應使病人取仰臥位,可采用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 方法是:急救者將一手置于病人前額,用力向后推,使頭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中指抬起下頜,使下頜尖、耳垂的聯(lián)線與地面呈垂直狀態(tài),使頸前部肌肉伸展,將舌從咽后壁脫離而抬起,保證氣道暢通(圖1)。如果被救治者口中有異物、嘔吐物,應用手清除,松動的牙齒應取下。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2)人工呼吸 開放氣道后,先將耳朵貼近病人的口鼻處感覺有無氣息,再觀察胸部有無起伏活動,最后仔細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若無上述體征,可以確定無呼吸,應立即實施口對口人工通氣,判斷及評價時間不應超過lO秒鐘(圖2)。 口對口人工呼吸是一種快捷有效的通氣方法,施救者呼出氣體中的氧氣足以滿足病人的需求。人工呼吸時,要確保氣道通暢,急救者捏住病人的鼻孔以防漏氣,吸一口氣,用嘴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狀,緩慢吹氣,每次吹氣應持續(xù)2秒以上,確保呼吸時有胸廓起伏。按壓頻率為100次/分。在氣道建立之前,無論是單人心肺復蘇還是雙人心肺復蘇,按壓和通氣比率都為15:2,即每次胸外按壓15次連續(xù)給予2次通氣,交替進行。如果病人口腔緊閉或者口腔有嚴重損傷,無法進行口對口封閉時,也可采用口對鼻吹氣(圖3)。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3)心臟胸外按壓 -----1 胸外按壓的目的是維持一定的血液流動,配合口對口人工呼吸為心、腦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含氧的血流,為進一步復蘇創(chuàng)造條件。心臟胸外按壓時,病人應置于水平位。心臟胸外按壓的正確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處。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疊放在這只手掌背上,手掌根部橫軸與胸骨長軸方向一致,手指無論是伸展還是交叉在一起,都不要接觸胸壁(圖4)。按壓時肘關節(jié)伸直,依靠肩、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壓低約3~5cm,隨后突然松弛,按壓和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等。放松時雙手不要離開胸壁,按壓頻率為100次/分(圖5)。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3)心臟胸外按壓 -----2 進行復蘇時,應定期監(jiān)測復蘇的效果。每4~5分鐘應按頸動脈搏動,以確定是否有自主循環(huán)恢復。理想的結(jié)果是,每一次胸外心臟按壓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后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xù)進行按壓,如果停止按壓后搏動繼續(xù)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經(jīng)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 如果心肺復蘇持續(xù)30分鐘以上,病人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處于深度意識喪失,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現(xiàn)場又不具備進一步救治和轉(zhuǎn)送條件,可以考慮終止復蘇。 1、判斷病情 2、呼救 3、心肺復蘇 (1)開通氣道 (2)人工呼吸 (3)心臟胸外按壓 視頻 二、現(xiàn)場外傷的急救技術(shù) (一)止血 1、外傷出血的類型 2、失血的表現(xiàn) 3、止血方法 (1)手指壓迫止血 (2)加壓包扎止血 (3)止血帶止 (4

相關知識

教育部明確: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健康急救知識
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練習才是關鍵
夯實急救知識 護航幼兒健康 ——校醫(yī)院急救教育培訓走進附屬幼兒園
家庭日常急救知識講解健康教育.ppt
體育與健康學院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急救小衛(wèi)士 健康大未來
普及急救知識、提升急救能力、助力全民健康
急救知識健康教育—培訓課件.ppt
健康急救知識培訓心得(大全5篇)

網(wǎng)址: 健康和健康教育急救 http://m.u1s5d6.cn/newsview4772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