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黃瓜春早熟栽培技術

黃瓜春早熟栽培技術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2日 14:00

黃瓜春早熟栽培技術

黃瓜是人們喜愛的蔬菜之一,尤其是早春季節(jié),市場上黃瓜較少,其價格一直都比較高。漢源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冬季光照較好,氣溫相對比川西平原地區(qū)要高,如采用冬季小拱棚冷床育黃瓜大齡苗,早春雙膜(地膜加小拱棚)覆蓋定植,氣溫回升后揭去小拱棚進行露地正常管理,能將黃瓜上市期提早一個月以上。其關鍵是要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第一節(jié)  育    苗

一、選用早熟品種

黃瓜春早熟栽培一定要選擇早熟、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津春4號、津春5號、津研4號、津優(yōu)一號、津優(yōu)二號、早春佳寶等。

二、適時早播,培育大苗

漢源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黃瓜春早熟栽培,播種期12月上旬,育苗方式采用冷床營養(yǎng)缽育苗。2月上旬地膜加小拱棚定植,苗齡55-60天,定植時秧苗有5-6片真葉,第1-3節(jié)已出現雌花,這樣3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上市。采用小拱棚冷床營養(yǎng)缽培育大苗比晚播小苗栽培早熟、增產。其原因是小苗播種晚、定植遲,定植后盡管外界氣候適宜,但因秧苗小,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營養(yǎng)生長,才能轉為生殖生長。菜用培育大苗的方法,可把黃瓜的營養(yǎng)生長期安排在苗期保護地上度過,很好的解決了定植后苗齡大,緩苗慢的矛盾,定植后瓜苗能迅速進人開花結果期,提前結瓜,為早熟、高產打下基礎。

1、提前做好苗床

苗床的做法同茄果類蔬菜育苗床,要求在播種前20天選用前茬沒種瓜類的菜園土,加上腐熟曬干篩細的堆肥,按6:4的比例拌和,再按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磷酸二氫鉀500克和五氯硝基苯15克堆制待用。

2、種子處理

黃瓜種子用55℃溫水浸泡15分鐘,并不斷攪拌,使其受溫均勻。然后撈起用清水清洗,同時撈去癟籽和雜質等。也可用0.1%-0.5%的高錳酸鉀浸種消毒,黃瓜種子浸三小時后撈起用清水清洗,瀝干待用。

3、播種

黃瓜每畝地一般需種子200克。在播種前先將已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裝人10cm x 10cm大小的營養(yǎng)缽中,裝八分滿,將其排列在苗床內,澆足水,然后在每缽正中央點播一粒飽滿的種子,再蓋上1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最后密封好小拱棚。一般5-6天,黃瓜即可發(fā)芽出苗。

4、苗期溫濕度管理

黃瓜育苗期,外界氣溫還比較低,且時有霜凍發(fā)生,因此此期一般以保溫為主,夜間可采用草簾覆蓋小拱棚來抵御霜凍,育苗前期自天可少通風或隔天中午通風2-3個小時,前期一般不需要補充水分。中后期的水分管理要看苗的長勢而定,當子葉小而向上豎起,說明缺水,要及時澆水;如子葉平展、嫩綠、肥大,說明水分適當。澆水應在晴天中午時澆。如秧苗有缺肥現象,則在澆水時可加少量尿素(每100公斤水加尿素100一200克)以補充養(yǎng)分。隨著秧苗的生長,在秧苗3片真葉時,應逐步加強通風換氣,通風口盡量放在背風向,通風時間也逐步增加。通風一則可排除棚內有害氣體,二則可降低棚內空氣相對濕度,第三還可以增加對黃瓜苗的光照強度。

第二節(jié)  定    植

一般經過55天左右精心管理,已達到株高10-12厘米,莖粗0.5一0.6厘米,5-6片真葉,子葉平展,葉色深綠,無病蟲害,第1-3節(jié)已開始出現雌花的標準。

一、整地施肥

黃瓜需水量大但又害怕澇,應選高燥,排灌兩便的肥沃砂壤土地塊栽培為好。定植前深耕曬壟,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加人適量化肥。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鉀肥20-25公斤。然后做成育苗床式,即床寬1.3米,床四周埂高25-30厘米,長因地而異,蓋好地膜。

二、定植

漢源低海拔河谷壩區(qū)在2月上旬到3月上旬黃瓜即可定植,定植時選在無風晴天中午進行最好,定植一般按每畝栽苗3500-4000株,即在廂面栽四行,株距33-35厘米。早熟栽培必須密植,前期產量才高。實踐證明大苗定植的黃瓜,一般不會徒長。定植后澆足定根水,用細土封好定植口,再搭蓋好小拱棚。

三、定植后的管理

漢源低海拔河谷壩區(qū)在2月上旬到3月上旬這段時間氣溫依然較低,還不適宜黃瓜露地生長,因此必須采取地膜加小拱棚保溫措施。3月中旬后,一般氣溫已開始轉暖,此時即可揭去小拱棚,進人露地管理。

1、拱棚期的管理

定植后一段時間主要還是黃瓜營養(yǎng)生長期,此時溫度較低,以增加光照、保溫、促進發(fā)根發(fā)棵為主要目標。晚上在小拱棚上蓋草簾,白天則揭去草簾,根據天氣和苗情,多增加光照,提高土溫;控制空氣相對濕度。肥水宜少。晴天增加通風時間,陰雨天可以不通風或隔天通風。為提高黃瓜早期座果率,早期用1:50倍的黃瓜保果靈噴涂花蕊或果柄。黃瓜采收要及時,尤其是根瓜,一定要早采,適時早采,不僅有利于上部瓜的膨大,也有利于提高產量和質量。,

2、露地生長期的管理

黃瓜在小拱棚內經過30天左右生長,都已開始逐步進人結瓜盛期,因此在3月中旬就可以揭去小拱棚,將床埂挖去做成距廂面高15-20厘米的排灌水溝。此期,黃瓜已進人旺盛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時期,因此必須給以充足的肥水供應。根據黃瓜的需肥要求,為了達到早熟高產目的,應提高施肥量,并采取分期施肥的原則。前期天氣不熱,以施有機肥為好,天氣轉熱后以施速效化肥為宜,化肥用量不宜多,每次每畝按10-15千克尿素施用,一般每澆1-2次水后追施1次肥料,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小拱棚揭去后即可插架,用1.7-2米長的細竹竿在距苗10厘米左右遠的地方,每株插1根,插成“人”字架。然后進行綁蔓,每3-4節(jié)綁1次,綁蔓一般在下午進行,可以避免斷蔓。當瓜秧開始結瓜時,下部容易出現分枝,10節(jié)以下分枝全部打掉。中上部出現分枝,每1分枝留1瓜2葉打頂,防止瓜秧瘋長。卷須隨綁蔓隨去掉,瓜秧爬滿架時再摘心,促回頭瓜。下部老葉及病葉一起摘去,有利于通風和減輕病害。

第三節(jié)  病蟲害防治

一、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黃瓜苗期病害主要有碎倒病、炭詛病、霜霉病等,猝倒病可用殺毒礬5 00倍液或百菌清600倍液噴霧,連續(xù)噴2-3次,每隔7天一次,并應及時拔除病苗。霜霉病、炭詛病可用72%普力克水劑1000倍液,或用72%杜邦克8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600倍液。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萬靈1000倍液或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噴施。

二、露地期病蟲害的防治

露地生長期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等。蟲害主要是蚜蟲和潛葉蠅。防治方法主要是農業(yè)防治,消除中心病株,降低空氣濕度等。霜霉病用藥同苗期。白粉病可用粉銹寧800-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施。角斑病可用DT500倍液或代森銨10000倍液噴施,每7天噴一次。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潛葉蠅可用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相關知識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
水果無公害生產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中的有機栽培方法.pptx
有機茶葉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科學網—經濟林果樹有機栽培關鍵操作技術;德國黑土技術;沼液殺蟲技術
無公害茶葉栽培管理技術
健楊的栽培技術(健楊大健康減肥有效嗎)
水稻肥水管理技術
生態(tài)農業(yè)原則下,有機玉米栽培,以及技術研究
三葉木通果—又名八月瓜(安康特產)

網址: 黃瓜春早熟栽培技術 http://m.u1s5d6.cn/newsview46770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