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肥胖是什么病
當進食熱量多于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的形式儲存于體內,超過標準體重的20%時,稱肥胖癥。如無明顯內分泌代謝病病因可尋者,稱單純性肥胖,是各種肥胖中最常見的一種,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颊呷碇痉植急容^均勻,沒有內分泌紊亂現(xiàn)象,也無代謝障礙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主要由遺傳因素和營養(yǎng)過剩所致。
疾病分類
體質性肥胖
又稱幼年起病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細胞數(shù)量增加所致。此類患者一般有明顯的家族肥胖病史。多數(shù)患者自幼肥胖,多與食欲旺盛、喂養(yǎng)過度有關。
獲得性肥胖
又稱成年起病性肥胖,一般是由于成年后營養(yǎng)過剩,身體內脂肪細胞肥大和數(shù)目增加所致。此類肥胖因為進食過多、熱能消耗過少,使體內的脂肪體積增大,含脂量增加。
單純性肥胖癥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認為是包括遺傳、環(huán)境因素、內分泌因素、炎癥、腸道菌群在內的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主要病因
遺傳因素
肥胖者體內貯存脂肪的細胞較瘦者多,這多數(shù)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的。
不良生活方式
攝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飲食不節(jié)。
發(fā)育因素
單純性肥胖的發(fā)生率在26~50歲之間直線上升,26歲以前發(fā)生率很低,50歲時的發(fā)生率是25歲時的兩倍以上,究其原因是與內分泌代謝方面的改變有關,也與生活習慣及體力活動的改變有關。
體力活動
單純性肥胖的發(fā)生與體力活動的多寡有關。飲食過多、消耗過少是發(fā)生肥胖的基本機理。如果攝入超過消耗的10%,一年可以增加體重14kg。如果每天步行5公里以上則很少發(fā)生單純性肥胖。反之步行2公里以下則很容易發(fā)生肥胖,這是由于進食過多,熱量消耗較少,在體內造成能量正平衡,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所致。
流行病學
WHO在1997年就明確指出肥胖是一種疾病,認為肥胖已成為當今全球侵蝕人類健康的流行病之一,并指出肥胖與艾滋病、吸煙、酗酒并列成為世界四大醫(yī)學社會問題,已經成為20世紀發(fā)展最快的慢性疾病之一。單純性肥胖病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中國居民2012年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8歲人群中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6.4%。
好發(fā)人群
有家族肥胖病史者,遺傳因素是單純性肥胖的主要因素,父母皆肥胖者出現(xiàn)肥胖的概率為70%~80%。
進食過多、熱能消耗過少者,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引起單純性肥胖的主導因素,營養(yǎng)素攝入大于機體消耗,會使得多余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引起脂肪堆積,形成肥胖。
吸煙者,戒煙后常會出現(xiàn)體重增加的趨勢。
喜歡吃甜食、喝酒或油膩食品的人群已發(fā)生肥胖。
單純性肥胖可見于任何年齡,女性較多見,患者多有進食過多和(或)運動不足的病史,常有肥胖家族史。輕度肥胖癥多無癥狀,中重度肥胖癥可引起氣短、關節(jié)痛、肌肉酸痛、體力活動減少以及焦慮、抑郁等。
典型癥狀
單純性肥胖主要表現(xiàn)為形體肥胖、乏力少動、怕熱多汗、多食善饑,以及便秘、腹脹、尿黃量少、下肢浮腫、情志抑郁、煩躁易怒,或腰酸、陽痿、月經不調,甚至動則喘促、胸悶、心慌等。
早期癥狀
超重及輕度單純性肥胖患者一般早期癥狀較輕。
中晚期癥狀
中重度單純性肥胖者活動后容易感疲乏無力、畏熱汗多。上樓時心悸、氣促、大汗淋漓,甚至簡單的日常生活均感困難。脊柱及負重關節(jié)易出現(xiàn)退行性變,表現(xiàn)為腰痛及腿痛,皮膚可有紫紋,皮膚出現(xiàn)褶皺、糜爛、皮炎及皮癬。呼吸道感染較常見,中重度患者甚至還會出現(xiàn)肺泡低換氣綜合征、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內分泌代謝紊亂、消化系統(tǒng)癥狀等。
并發(fā)癥
糖尿病
單純性肥胖與2型糖尿病關系密切。有數(shù)據(jù)顯示,與體重正常者相比,嚴重肥胖癥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男性增加42倍,女性高達93倍。
肺泡低換氣綜合征
單純性肥胖患者的胸壁、肺的順應性較正常人下降,呼吸做功增加,CO2生成增加,肺活量及功能殘氣量減少,體內大量脂肪堆積,增加了對胸壁和胸廓的壓力,腹壁增厚,橫膈抬高,導致肺泡通氣不足、換氣功能下降、CO2潴留,嚴重者可形成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肺動脈高壓及肺心病。
心腦血管疾病
單純性肥胖是心力衰竭、高血壓、冠心病及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者心輸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血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故易于發(fā)生冠心病、腦血管病及左心衰竭等。
生育功能受損
女性可出現(xiàn)多年囊卵巢綜合征。
其他
單純性肥胖是多種癌癥的重要危險因素,男性肥胖可增加食管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患病概率,女性肥胖可增加膽囊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發(fā)病率。肥胖者膽石癥的患病率增加,肥胖也增加麻醉和手術的風險性。肥胖者因長期負重引起關節(jié)結構異常,易患骨關節(jié)病,伴發(fā)高尿酸。
體重的增加會導致一系列與肥胖相關疾病的發(fā)生,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減輕體重可以大大降低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減少死亡率,因此積極控制體重非常重要。對于中重度單純性肥胖應引起重視,積極就醫(yī),尋求幫助。
就醫(yī)指征
當出現(xiàn)以下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
當體重指數(shù)≥30kg/m^2或腰圍超標,自己通過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后無明顯改善,應及時就醫(yī)。
體檢發(fā)現(xiàn)血糖、血脂、血壓異常者建議及時就醫(yī)。
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需及時撥打120:
持續(xù)頭暈、頭痛甚至意識不清楚、大小便失禁。
惡心、嘔吐、乏力甚至頭痛、嗜睡、呼吸急促。
心慌、胸悶、胸痛甚至憋氣、大汗淋漓,短時間內癥狀不緩解。
易怒、自卑、不愿外出且害怕與人交往,甚至有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就診科室
患者通常就診于內分泌科。
患者可到臨床營養(yǎng)科就診,請專業(yè)醫(yī)生制定合理飲食套餐。
肥胖多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此時需到心血管內科就診。
當患者因不良情緒導致暴飲暴食出現(xiàn)肥胖時,需到精神心理科就診。
若小兒出現(xiàn)肥胖,可到兒科就診。
醫(yī)生詢問病情
因為什么來就診的?
目前都有什么癥狀?(如行動困難、呼吸困難、怕熱、多汗等)
既往有無下丘腦-垂體疾病、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胰島素瘤等導致體重增加的疾病病史?
近期有無服用抗精神藥、糖皮質激素等其他藥物?
身高、體重、腹圍多少?
飲食、運動情況如何?
需要做的檢查
體重指數(shù)
用于測量身體的肥胖程度,是診斷單純性肥胖最重要的指標。
理想體重
可測量身體肥胖程度,主要用于計算飲食中熱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供應量。
腰圍或腰/臀比
反映脂肪分布。
CT或MRI
計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內臟脂肪量,是評估體內脂肪分布最準確的方法,但不作為常規(guī)檢查。
其他
血液生化、腹部彩超、身體密度測量法等。
診斷標準
可通過以下情況診斷為本病:
2003年《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用)》中,BMI值≥24kg/m2為超重,≥28kg/m2為肥胖,男性腰圍≥85cm和女性腰圍≥80cm為腹型肥胖。
2010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建議代謝綜合征中肥胖的標準定義為BMI≥25kg/m2。應注意單純性肥胖并非單純體重增加,若體重增加是肌肉發(fā)達,則不應認為肥胖。反之,某些個體雖然體重在正常范圍,但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有易患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冠心病的傾向,因此應全面衡量。
用CT或MRI掃描腹部第4~5腰椎間水平面計算內臟脂肪面積時,以腹內脂肪面積≥100cm2作為判斷腹內脂肪增多的切點。
鑒別診斷
繼發(fā)性肥胖
因疾病或用藥不當所引起,此類肥胖癥患者體內脂肪雖同樣沉積過多,但其仍以原發(fā)性疾病癥狀為主。若原發(fā)性疾病得不到治療或改善,肥胖現(xiàn)狀將難以改變。內分泌和遺傳性疾病是繼發(fā)性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有少數(shù)患者也會因長期服用類固醇激素類藥物,而引起繼發(fā)性肥胖。而單純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較為均勻,往往沒有明顯的病因可查,若追問病史會發(fā)現(xiàn)其家族近親多有肥胖者,或其自身嬰幼兒時期就肥胖。
采取膳食、運動和行為矯正相結合的措施才能獲得較好的肥胖治療效果,此種綜合措施可以稱為基本療法,治療的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是減少熱量攝取及增加熱量消耗。強調以行為、飲食、運動為主的綜合治療,必要時輔以藥物或手術治療。
治療周期
目前無明確的治療周期。一般在6個月的時間內應達到5%~15%的體重下降。
一般治療
行為治療
通過宣傳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屬對肥胖癥及其危害性有正確認識從而配合治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自覺地長期堅持,是治療單純性肥胖最重要的步驟。
運動療法
除某些具有“極高”健康危險的極少數(shù)肥胖者外,一般均要求進行適當?shù)挠醒踹\動,以采用中、小強度運動為宜。無嚴重并發(fā)癥的肥胖者,每日運動時間至少1h。按文獻報道,每周進行規(guī)律性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值,應不低于1500~2500kcal。運動具體內容可結合實際情況,走路、快走、爬山、慢跑等均是較好的運動形式。如有可能,應該再進行些靜態(tài)體力活動。從事規(guī)律性運動有一定困難者,推薦每日“步行”總數(shù)至少7000~10000步(可用計步器)。肥胖度較高或有較嚴重并發(fā)癥者,應該依據(jù)循序漸進原則,進行某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必要時應予以醫(yī)護監(jiān)督。
藥物治療
一般認為,對于BMI≥30kg/m2的肥胖患者,在應用膳食(含運動和行為矯正)療法三個月以上不能降低初始體重10%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藥物治療。長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30%的服藥病人能夠完成5%~10%的體重喪失目標。
手術治療
在BMI>40kg/m2的肥胖患者中,對于明顯影響生活質量、其并發(fā)癥危害生命安全者,可以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由抑制營養(yǎng)吸收的小腸改道術發(fā)展到提倡縮小胃以限制食物攝入量的胃改道術、胃成形術。在世界廣泛施行的主要術式有:
Roux-y胃改道術(胃空腸Y型吻合術)
不切斷胃,用U型釘遮斷形成容量50ml以下的胃囊,將空腸拉上以小吻合口與胃囊做成Roux-y形吻合。
垂直遮斷胃成形術
距His角下方9cm、小彎側3cm外貫穿胃前后壁造窗,在此窗與His角間以U型釘做遮斷,形成縱向較長、容量30ml的胃囊。
硅橡膠環(huán)垂直胃成形術
為VBG改良后的術式,即不在胃前后壁開窗,以卷起來的硅膠管代替孔帶,較VBG簡便。
胃囊?guī)g
在胃上部將整個胃囊以束帶綁扎以使胃縮小的手術方法,優(yōu)點在于其具可逆性。
膽汗、胰液改道術(轉移術)
行胃切除術,使食物通路與膽汁、胰液通路分開,再使之與距回腸末端的近側50cm處合流,本法可發(fā)揮小腸改道術的優(yōu)點并彌補其不足。國內有報告Payne氏改良法小腸改道術及胃綁扎術,前者利用減少小腸吸收面積、縮短食物在消化道內存留時間以達目的,后者通過減少進餐量、延長食物在胃內存留時間、燃燒自身脂肪來補足被限制的熱量攝入。
營養(yǎng)治療
控制總進食量,采用低熱卡、低脂肪飲食。只有當攝入的能量低于生理需要量、達到一定程度負平衡,才能把貯存的脂肪動員出來消耗掉。飲食的合理構成極為重要,需采用混合的平衡飲食,糖類、蛋白質和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別占總熱量的60%~65%、15%~20%和25%左右,患者可以進食含有適量優(yōu)質蛋白質、復雜糖類的食物,進食足夠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適量維生素和微量營養(yǎng)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巧克力和零食等,少吃甜食,少吃鹽,適當增加膳食纖維、非吸收食物及無熱量液體,以滿足飽腹感。
中醫(yī)治療
針灸、按摩治療肥胖具有簡便、經濟、有效、無副作用等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作用機理可能與以下幾項因素有關:
增加了機體交感神經功能,抑制了亢進的副交感神經功能,針灸減肥與其調整機體的植物神經功能有關;
對糖、脂代謝具有良好調節(jié)作用;
使其基礎胃活動水平降低,及餐后胃排空延遲。
單純性肥胖的發(fā)生與遺傳、環(huán)境有關,環(huán)境因素的可變性提供了治愈肥胖的可能性。鼓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可能使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能否治愈
單純性肥胖經過飲食、運動、藥物等的干預一般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患者將體重控制良好,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合理的飲食方式對減肥行之有效,如吃飯宜慢、飯前喝湯、少食多餐、三餐均衡等。
飲食調理
宜食蛋白質豐富而熱量少的食物,如豆奶類、豆制品、乳類等。
宜食低熱量、高纖維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
宜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的低脂肪食品。
肥胖患者可多食冬瓜、黃瓜、赤小豆、蘿卜、竹筍、金針菇、山楂等以消食導滯、利尿通便。
忌食煎、炸類食品以及過甜、過咸的食物。
肥胖患者逐年增加,治療中多以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為主,肥胖癥的防治任務長期而終生,某一環(huán)節(jié)失敗都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減肥的護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日常護理
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運動計劃,并監(jiān)督患者嚴格執(zhí)行。
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
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了解疾病的預后情況。
肥胖癥患者大多因體型的原因存在自卑心理,鼓勵患者進行自身修飾,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信心和美感。
特殊注意事項
“吸脂術”并不屬于肥胖的治療方法,但可以用于去除非外露部位的局部脂肪堆積。
單純性肥胖應以預防為主,人們應認識到其危險性并盡可能的將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另外,預防肥胖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尤其是在學生期要注意健康教育。
早期篩查
每年自查一次BMI,BMI超過30kg/m2即為肥胖。
預防措施
通過關注健康教育,了解肥胖癥的危害性。
改變暴飲暴食、吃甜膩食物的不良習慣,攝入低熱量、低脂肪、適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膳食。
加強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制定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鍛煉不低于150分鐘(每周5天,每次30分鐘)。
長期堅持優(yōu)良的飲食、運動、作息習慣。
[1]中華醫(yī)學會.肥胖癥基層診療指南[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20,2(19):95-101.
[2]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769-773.
[3]中國針灸學會.循證針灸臨床實踐指南:單純性肥胖病[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5.
相關知識
兒童單純性肥胖癥
肥胖癥是什么病
單純性肥胖兒減肥
肥胖癥是什么疾病
單純性肥胖癥分度分度
醫(yī)療康復/單純性肥胖
單純性肥胖三葉減肥茶
肥胖癥屬于什么性疾病
什么是病態(tài)肥胖癥
單純性肥胖癥屬于心理問題嗎
網址: 單純性肥胖是什么病 http://m.u1s5d6.cn/newsview46602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